曹贼(校对)第8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3/1225

  虽然曹朋竭力隐瞒消息,可这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也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朝廷派人缉拿曹朋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凉州大地……
  步骘第一个跑来询问,不过被曹朋严厉的呵斥回去。
  “如今春耕方始,你不去关注民生,跑来呱噪甚?
  需知,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春耕关系百姓的希望,更是他们生存的根本。武威历经战火,颓败不堪,再也经不起折腾。你当下之任务,是好生发展民生,尽快和苏则石韬庞统拿出一个章程,恢复西域商路,繁荣西北……其他事情,休要插手。”
  “可是……”
  曹朋一摆手,打断了步骘的言语。
  他让甄宓取来一本小册子,递给了步骘。
  “这是我早先想出的一些章程,原本想等凉州稳定之后,在河西和武威加以推广。
  但现在看来,恐怕是不可能了!
  不管新任凉州刺史是谁,我要你和士元,尽快着手,在来年开始推广实施。我之前已派人联系德润,让他通过徐州行会,设法从东部收购一些桑树和果树……你们要提前准备,一旦准备妥当,即可全面推广,莫辜负了我的希望才是。”
  那小册子上,写着《塘基栽植》四个字。
  步骘接过来后,粗略翻看了一眼,不由得眼睛一亮。
  曹朋这本《塘基栽植》里的内容,其实就是后世桑基鱼塘,果基鱼塘的方法。这原本是介于后世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耕植形式。如今放在河西武威,倒也算不得出奇。东汉时期的河西武威地区,和后世的宁夏甘肃并不一样。借河水之便,河西武威的水量充沛,河流纵横交错,土地极为肥沃。
  后世有塞上江南,就是指这个地区。
  桑基鱼塘,果基鱼塘,是把低洼的土地,深挖为塘,而后堆土成基,填高地势。相对降低地下水位来种植桑树国术,兼养蚕桑,增加西北物产,扩展凉州的生产渠道。从单一的农耕畜牧,向多元化转变,同时还可以对西北的环境,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蚕沙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桑、蚕、鱼、泥相互依存,循环促进的效果,避免洼地水涝之患,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曹朋不知道,西北的环境究竟是在什么时代遭到破坏。
  不过未雨绸缪,提前做出准备,加强西北的环保意识,至少在他这一代,不会遭受破坏。对曹朋而言,这就足够了!同时,蚕桑,渔业的出现,也能增加西北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蚕桑的移植,可以对西域商路,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
  早在建安九年初,曹朋已经开始着手计划。
  只是由于马腾之乱,造成了他这个计划,最终未能执行。
  而今,他将要离去。
  但大西北的战略构想,却不能就此而亡。他想尽各种办法,举荐庞统步骘石韬出任三郡太守,也正是为了他这个大西北的战略构想而做准备。一旦河西蚕桑渔业兴起,便可以进一步刺激金城,陇西、汉阳,乃至安定地区。张掖郡到时候,作为一个贸易集散地,将着重于畜牧业和商业,而整个凉州,就会变成西域商路的基地,从而产生巨大效益。如果按照这个构思推进,不出十年,凉州必成鱼米之乡,真正的塞上江南。当然,这还需要一个持续而稳定的发展规划。
  曹朋,把这个蓝图已经勾勒出来。
  接下来,就看步骘石韬他们的手段……
  相信,以他们的才学和能力,必然能让曹朋这个蓝图实现。
  把这份册子交出去,曹朋只觉一阵轻松。
  “子山,西北就交付与你们,我也可以松一口气,回许都享清福去了。不管朝廷此次如何处置我,都不会危及我性命,所以大可不必为我担心。我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这凉州刺史,最终会花落谁家!不过,勿论谁为凉州刺史,你们若是遇到了麻烦,可派人前去通知我姐夫,通过他,向朝廷呈报,请求支持。”
  步骘,心潮澎湃。
  看罢了曹朋这份计划书,他才知道,在曹朋心里,有一个何等巨大的蓝图构架。
  这在他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
  改变西北的生产模式,营造大西北构想……
  整个凉州,雍州,西域,乃至河湟,甚至包括关中!一旦实施成功,都将纳入这个大西北构想的蓝图之内。人常言,得关中者得天下。八百里秦川即便是再富庶,也经不起连年的消耗。而今,曹朋为关中设计出了一个循环系统,将会大大加强西北的地位,令关中变得更加富庶……而最重要的是,一旦大西北战略实施成功,西北豪门力量,会遭遇到强力的打击,甚至有可能会迅速的衰颓。
  “公子放心,子山纵死,也会令公子计划成功。”
  “哈……”
  曹朋大笑,“不过是推行一个计划而已,哪至于到‘死’的地步。你可不能死,不但是你,士元,广元,公威,都要好好保重身体。到时候我会设法让太常御医派人前来,为你们诊治身体。我要你们活着,把这大西北经营成为人间天堂。”
  步骘,匍匐地上,涕泪横流!
  ……
  送走了步骘,曹朋再次忙碌起来。
  他甚至没有时间去和曹允玩耍,享受天伦之乐。最多也就是半月,他就要离开西北。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他必须要做好各种安排,制定下各种的章程。
  首先,他命人找来邓范。
  详细的交代了一些关于对羌、氐、匈奴、鲜卑的事宜。武威河西,各族混居,错综复杂。虽说曹朋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令各族开始归化。但融合归化的道路漫长,期间会出现各种各样复杂的状况。更何况,这是一个以‘我’为主的融合过程,自然少不得血腥的镇压和屠杀。这是‘民族大融合’不可避免的过程。
  曹朋不希望日后被动的融合,那只有主动寻求融合。
  征羌中郎将,就担负着这样的任务。
  他不仅仅负责军事,同时还担当调节民族矛盾的责任,意义极其重大。邓范遇事沉稳,曹朋倒不太担心。只是,他少了些许灵活,也是邓范目前最大的问题。
  “我会让退之留下帮你,出任祭酒之职。
  他对西北事务了然,同时智谋过人。大熊你骁勇善战,但少了些机变。你二人合作,可谓奇正相合,相得益彰。所以,我把西北之安危,就交付你二人之手。”
  邓范正色点头。
  曹朋在狄道斩杀了韦端父子,令邓范感激万分。
  有这样一个兄弟,他焉能不去效死?感同身受,如果是事情放在邓范自己的身上,曹朋也一定会拔刀相助。他和王买曹朋,一同从棘阳走出。自建安二年至今,已八年之久。虽说曹朋是小八义里的老幺,可在邓范心里,曹朋是真正大哥。
  不管将来怎样,这结拜情义,永世不忘。
  邓范说:“阿福你放心,只要我一息尚存,定使西北无虞。”
  接下来,曹朋又分别联络了王买,夏侯兰等人,一一进行了叮嘱。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
  曹朋每天从早忙到了晚,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这一天,他正在家中编写一部关系西北归化的细则,忽听屋外传来了一阵喧哗骚乱。
  “公子,朝廷使节,到了!”
  曹朋闻听,放下手中的笔,显得非常平静。
  他站起身来,迈步走出房间,就见庭院里,他的家臣们,一个个义愤填膺,手持兵器。
  “干什么,要造反不成?”
  曹朋厉声喝道:“全都给我滚回去,该做什么做什么,休得在这里给我丢人现眼。”
  姜冏眼睛一红,“公子!”
  “姜冏,欲逆我乎?”
  “卑职不敢。”
  姜冏心不甘,情不愿的将兵器放下,带着人让开了路。
  曹朋整了整衣衫,扭头看去,但见长廊尽头,步鸾抱着曹允,郭寰和甄宓相互搀扶,泪汪汪的正看着他。曹朋微微一笑,朝她们点了点头,便昂首挺胸,向大门走去。
  正堂上,一队军卒紧张万分。
  张郃脸色有些难看,心里叫苦不迭。
  他和曹朋,并无太多的交情。说起来,他当初被俘,还是拜曹朋之赐,败于甘宁之手。后来,官渡之战时,张郃奉命假越骑校尉,也正是接曹朋的职务……
  此次前来凉州,还没有离开许都,他就得到了许多人的关照。
  “见到友学,莫要为难他,需给他足够体面。”
  这是典韦派人给他的传话。
  “友学功劳卓绝,为小人所害。
  斩韦端,乃大丈夫所为……俊乂当谨慎言行。”
  这是途径管城时,河南尹夏侯渊在酒宴上的嘱咐。
  此外,还有许褚,张辽、曹仁等人的交代。更有曹真典满许仪等人的拜托……
  郭嘉亲自登门,要他小心行事。
  荀彧派人私下里告之,不要委屈了曹朋。
  此外,诸如孔融清流名士,也托人叮嘱张郃,说曹朋乃名士,不可以照等闲人的规矩去做,以免辱没了斯文。这让张郃还没出发,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途径长安,曹洪又叮嘱了一番。
  最让张郃吃惊的,莫过于司隶校尉卫觊,以河东卫氏的声名,告之张郃:“曹友学扬威域外,威慑凉州,此乃有功于社稷的栋梁之才,俊乂此去,当不可怠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3/1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