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校对)第8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8/1225

  而今将返还许都,他倒是轻松不少……
  长途跋涉,难免枯燥乏味。
  偶尔剽窃两首诗词,却也可以调剂生活。
  当众人再次上路的时候,心情就显得愉悦很多,不再复早先那般的那种单调!
  ……
  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
  不知不觉便过了狄道。
  在通过狄道的时候,赵昂率部迎接。
  曹朋并没有在狄道停留,而是直接离开。
  分别是,赵昂提醒道:“公子,据说新任凉州刺史,已抵达临洮。”
  “是谁?”
  “尚不知晓。
  不过元直已奔赴临洮迎接,我本来也应前往,可由于这春耕已经开始,事情繁忙,所以就拜托了元直前去。”
  那言下之意就是:我没有得到你的允许,是不会轻易拜见凉州刺史。
  赵昂跟随曹朋的时间不长,却亲眼看到了曹朋在武威,在河西推行的政策,甚为赞同。
  他也担心,新来的凉州刺史会推翻曹朋之前的努力。
  所以,他决定站在曹朋这一边,询问过曹朋的意见,再做决定……
  曹朋心下暗自欣喜,他想了想,道:“伟章公务繁忙,情有可原。但凉州刺史,毕竟是朝廷委派,伟章于情于理,即便是再忙,也该前去拜会,否则就失了礼数。”
  你尊敬我,我很高兴。
  但是,你还是应该去看一看,哪怕是探探风声也成。
  若因此而落人口实,反而不美……
  赵昂心领神会,躬身一揖道:“若非公子提醒,伟章险些酿成大错。待处理手中之事,伟章即刻前往临洮。”
  “如此,甚好!”
  当下,曹朋也不再逗留,在张郃等人的‘押解’下,渡过洮水,直奔临洮而去。
  这一路上,他都在思考凉州刺史的身份。
  第三天,车队进入临洮治下。
  曹朋正在和曹彰等人车上闲聊,忽闻探马来报:“公子,凉州刺史率临洮官员,在洮水对岸渡口,迎接公子到来。”
  “啊?”
  曹朋一怔!
  凉州刺史迎接我?
  若是临洮的官员来迎接他,曹朋倒是可以接受。
  毕竟,不管阎行也好,郝昭也罢,都是他的部曲和门下。
  可凉州刺史……
  这动静未免太大了些吧。
  既然凉州刺史这么给面子,曹朋自然也不能失礼。于是连忙下了车,徒步到渡口之后,登上了早已经准备好了渡船,向洮水对岸行去。岸边,人头攒动……
  当先一个彪形大汉,身穿青直裾衣,头戴纶巾,负手而立。
  风从河面拂过,卷起曹朋的衣袂飘飞。他远远的,就看清楚那彪形大汉的模样,不由得,目瞪口呆。
第516章
红颜知己
  老爹?
  曹朋懵了!
  老爹怎么会在这里?
  而且看那众星捧月的架势,似乎是领头人。难道说……
  曹朋脑海中,突然闪现过了一个在他看来,是无比荒诞的念头:老爹,是凉州刺史?
  之所以说荒诞,并不为过。
  曹汲是什么状况,曹朋心里最清楚。
  他刚重生时,曹汲大字不识一个。而且性格里,有一种随遇而安的闲散秉性。
  那时候的曹汲,不喜欢和人争斗,也不喜欢招惹是非。
  守着中阳镇的小铺子,也没什么大理想。
  可以说,如果不是当时成纪欺凌母亲张氏,曹朋一怒之下,潜入成府,杀了成纪的话,曹汲说不定也不会离开中阳山,很可能一辈子就守在中阳镇里到老……
  后来辗转,到了许都。
  曹汲借势而起,凭借马中三宝,出任河一工坊监令,从而踏上仕途。
  但真正令他成名的,还是那三十六支天罡刀。也正是因此,他得了隐墨钜子的名号。虽然连曹汲自己都不愿承认,可大家信了!此后随着他造刀技艺的提升,声名也越来越大。而入曹操法眼,则是因曹公犁和曹公车,从而得了奉车侯爵位。
  当然了,曹汲那个爵位,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邓稷和曹朋在海西做出来的政绩。
  由此,曹汲一飞冲天。
  只不过,曹汲的学识一直为人所诟病。
  于是便有了曹朋望父成龙,做八百字奇文的举动。曹汲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求学。并且与刘晔相熟,结识了不少名士。如果说,在八百字奇文未曾出现之前,曹汲是靠着曹朋发家;那么在八百字奇文出现之后,曹汲也逐渐有了自己的人脉。
  建安八年,曹汲出任城门校尉。
  但熟知内情的人知道,曹汲能为城门校尉,是源自于曹朋答应让出海西的利益。
  这是一个交换!
  两年来,曹汲在城门校尉的位置上,无功无过。
  大部分事情,交由曹遵打理。文有曹彬等人协助,武有牛金牛银兄弟,所以安安稳稳。
  如果按照这种形式,曹汲到最后,最多也就是做到九卿的位子上。
  将作大匠,是最有希望的选择。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曹汲竟然能出任凉州刺史。
  这可是万石俸禄的朝廷大员,曹汲,真的适合吗?
  可如果你换一个角度,就会发现,曹汲还真就是目前凉州刺史,最合适的人选。
  首先,他是曹朋的老爹,是曹朋的父亲。
  从这一个关系来说,凉州的骄兵悍将们,绝不会刁难。特别是西北三镇,张掖、武威、河西三郡,都认得曹汲,甚至要尊一声伯父,交情深厚。石韬和庞统,在许都待了三年,就住在曹家,每天和曹汲见面,这关系也就自然不用再谈。
  而步骘呢?
  他堂妹是曹朋的妾室,曹汲也算得上是他长辈。
  而且跟随曹朋时间最长,所以也不可能和曹汲对着干……
  至于王买,那就更会俯首听命。
  王买早在中阳镇,便称曹汲为叔父,可以说是通家之好。就如同曹朋视王猛为义父,王买同样视曹汲为父。他母亲早年亡故,得张氏照顾颇深,与曹家感情深厚;而邓范,是邓稷族弟。其父母一直在曹府做事,自建安二年结识至今,那也是深厚友谊。也就是说,西北三郡当中,掌控兵权最重的两个将军,都会信服曹汲。
  一个西部都尉,督掌河湟;一个征羌中郎将,提点西羌。
  再加上夏侯兰,也曾和曹汲一起出生入死。想当初宛城之败以后,他保护着曹朋一家,从南阳杀回汝南,这关系甚至不比邓范等人的浅薄。三镇鼎力支持,又是何等的力量。也就是说,曹汲只要到了凉州,就有一半以上的权力,被他掌控手里。
  不要忘了,在陇西还有一个郝昭,也是尊曹汲为长辈。
  而长安的曹洪,得曹汲好处颇多。
  从建安二年,曹洪从曹汲手里,至少得宝刀二十支,每一支都获得了巨大利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8/1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