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校对)第8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6/1225

  “可是就在三天前,文远派人传信,说是有三韩吕氏汉国派使者,渡海而来,恳请归附。”
  “啊?”
  曹真,颇有些玩味看着曹朋,轻声道:“不过,他们提出请求,要见你。”
  “见我?”
  曹朋顿时懵了!
  “是啊,他们归附的条件,便是希望,能免去你鬼薪之刑。”
  曹朋的心里,突然升起一丝感动。
  当年,他私纵吕氏家人,其实也就是一时的冲动。
  可没想到,吕氏一家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虽然这样一来,会让他站在风口浪尖之上。可是那隐含其中的关切之情,却使得曹朋感动不已。
  服刑一年零两个月,还是第一次有人站出来,要为他减刑。
  他犹豫了一下,苦笑道:“哥哥,这件事和我真的没有关系……当初我私纵吕氏一家,你也是知道的。可后来,我没有再和他们联系过,特别是最近几年。他们要归附朝廷,与我无关。至于那条件,我更是不清楚。这件事,我可真的很冤枉,还请你代为向主公陈情一二。”
  “嘿嘿嘿,这个嘛……我代劳不得。”
  “哥哥,你这是什么意思。”
  曹真笑道:“你别误会,可不是我见死不救。
  知不知道我为何带着虎豹骑而来?父亲有命,让我押解你前往许都!有什么冤情,你自向父亲陈述,我代劳不得。”
  “让我去许都?”
  曹真点头,“正是!
  吕氏汉国的使节,已抵达邺城。估计十五到二十日内,就会抵达许都。你别拉着脸,父亲本也不愿意让你出面,可吕氏汉国的使节却专门提出,要在许都见到你,所以只有请你前去。”
  说罢,曹真压低声音,“吕氏汉国承诺,若父亲免漆刑罚,他们可以起兵,牵制住高句丽兵马。”
  曹朋闻听,愕然……
  ……
  高句丽,又是高句丽!
  这是一个极其无赖的民族,更是一个令人不齿的民族。
  后世的高丽棒子,是曹朋最为讨厌的一个族群。每每提起这个民族,都让他感到非常恶心。
  事实上,曹朋陷入了一个误区。
  后世的高丽棒子,和高句丽其实并无关联。
  高句丽,是公元前一世纪,生活在辽东和朝鲜地区的一个政权,与百济新罗,合称朝鲜三国时代。其主体是有当地土著的秽貊人和扶余人组成,后来有吸取了一些靺鞨人,以及古朝鲜土著遗民,组成了高句丽。而今,高丽棒子自称高句丽是朝鲜土著,却不知,当时的高句丽,接替了卫满朝鲜政权。而卫满朝鲜,其实把后来的高丽棒子祖先,打到了汉江以南。
  卫满,燕人!
  曹朋对高句丽的印象,源自于隋炀帝三征。
  也许是因为高丽棒子的原因,也使得曹朋对高句丽,极为反感。
  高句丽始建于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而逃离扶余国,建立了高句丽。
  在高句丽建立之初,和扶余国长期对抗。
  而扶余国因不敌高句丽,故而与汉王朝联手打压。故而在汉书和后汉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记载。
  公元五十三年,高句丽进入丸都时代。
  高句丽太祖王于漱,将高句丽五个部落设为五省,开始实施集权化统治。随后,高句丽对辽东四郡发动攻击,彻底摆脱了汉王朝的统治。但也正因为此,高句丽和汉王朝的冲突加剧,不得已而迁都丸都城,这也就是所谓的丸都时代开启。
  而今的高句丽,是由第十任国王,名为位宫的山上王所统治。
  此人野心极大,对辽东虎视眈眈。
  只是因为辽东当地豪族的压制,令位宫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自袁熙对抗曹操以来,便极力拉拢位宫,希望能从高句丽借来兵马助战。位宫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机会,于是应下了袁熙的请求,并准备发兵三万,进驻幽州,与袁熙联手抗曹。
  曹操既然要对袁熙用兵,他的动作,自然不可能逃过曹操法眼。
  三万高句丽兵,说麻烦也不麻烦,说不麻烦,却也着实有些麻烦……
  曹操希望能迅速解决幽州战局,而后从根本上,封锁住对并州的合围。他听取了邓稷的意见,而且也甚为赞同。只是,有这三万高句丽兵,却让曹操感觉着,有那么一点点的恶心。
  曹朋,也觉得恶心!
  还真是哪儿都会有高句丽人的存在……
  “吕氏汉国之主,在去岁夺取了慰礼城,消灭了百济国。
  而今与新罗高句丽,呈鼎足之势,相互牵制。不过,吕氏汉国相对强大,之前先与新罗联手灭掉了百济,而后又伏击新罗,干掉了新罗国主。新罗现在,已无还手之力,和高句丽走的极为密切。吕氏汉国国主请求归附,一方面是希望能父亲能给予支持,毕竟他们立国不久,实力薄弱。所以这一次来,他们提出了移民恳请……而另一方面,如果他们可以牵制住高句丽兵马,则幽州之战,也能够顺利许多。父亲考虑良久,决定接见吕氏汉国使节。”
  曹朋点点头,表示明白。
  “那,咱们什么时候动身?”
  “自然越快越好……父亲还想要和你先谈一谈,而后再做决定。”
  “那好,我收拾一下,咱们即刻动身。”
  ……
  夜了,黎阳渡口上,一队车仗,正缓缓登船。
  风从河水上游出来,格外轻柔……
  高顺站在甲板上,看着车仗缓缓驶上了渡船,思绪此起彼伏。
  突然,他感到有一只小手,扯住他的衣襟。扭头看去,却见一双若星辰般璀璨的黑色眼眸。
  那眼眸中,透着一丝丝惶恐和茫然。
  “高叔叔,你说……他还会记得我吗?”
  声音若黄鹂般清脆悦耳,却让人感觉,是那么的无助!
第534章
南阳太守
  再临许都,曹朋的心情却很平静。
  这座东汉末年的都城,从最初的残破,到而今的繁荣,却无法引起他半点情绪的波澜。而今的许都,和四年前的许都又是一番模样。巍峨皇城,城墙似乎比四年前高了许多,面积也增加了许多。但在曹朋看来,那只不过是一个被扩大了的牢笼,其性质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去年陛下言,皇城太小,气度不足。”
  曹真脸上透出鄙薄之色,冷冷道:“于是那些老东西便一个个在朝堂上请命,叫嚣着要扩建都城。父亲不得已,只得应下请求。可是那些老东西却不罢休,今年又提出许多非分之想。”
  曹朋知道,曹真口中的‘老家伙’,是那些东归老臣。
  说他们忠于汉室,但实际上又各有打算;说他们怀有私心,可一个个坚定的站在汉帝左右。
  与其说是国家栋梁,倒不如说他们是一群蛀虫。
  曹朋对这些人,其实并无好感。
  “文举公,可曾闹过?”
  曹真一怔,旋即摇摇头,“孔融这两年倒是非常安静,很少出面,大多数时间在家中潜心学问。
  年初,他和刘祯、阮瑀合著《文论》,倒是引起了不少人关注。
  父亲也非常赞赏,还称赞他此举,乃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伟业,并赐三百金,让他们用于搜集失传的珍本,加以修编撰写。这件事也是最近一段时间,许都议论最多的事情。不少人受孔融等人的影响,也开始加以修学。似陈琳王粲徐干等人,都时常去向孔融求教。”
  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在曹朋耳边回响。
  王粲、陈琳、徐干、刘祯……
  这不就是传说中,那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吗?
  不过,在曹朋的记忆中,建安七子好像没几个能有好下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恐怕就是孔融了。
  在曹朋心里,孔融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生,文士。
  他所要做的应该是潜心学问,而不是参与朝堂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虽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个读书人心中的抱负,但也要因人而异。孔融是个很纯粹的文人,根本不懂得什么朝堂上的权谋诡诈。若把他投入朝堂之中,早晚都会被撕成碎片,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下。反倒是让他潜心学问,有心情就去问两句,没心情就不理不睬。超然物外,方能保全其身。若孔融在历史上真的能够做到这般,恐怕老曹也不会下狠下,灭了他一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6/1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