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校对)第9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0/1225

  杜恕轻轻扯了一下杜畿,而后下意识的往杜畿身后躲了躲。
  这个人的气场,太强了。
  强大到让杜恕感到一种莫名的紧张和恐惧。不仅是他一个小孩子如此,就连杜畿也是一样。
  他醒悟过来,连忙上前两步,躬身行礼,“城门小吏杜伯侯,拜见公子。”
  “你,是杜畿?”
  曹朋露出了一抹微笑,上上下下的打量杜畿。
  这杜畿的年纪,据郭嘉说,不过四十出头。但看上去,已两鬓斑白,颇有些衰老。生活的磨难,在杜畿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沟壑。他本是一个相貌出众之人,而今却看上去颇有颓然。
  “小吏正是。”
  不知为何,在曹朋面前,杜畿竟生出了一种莫名的紧张。
  说话时,也变得格外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正当他在心里揣度这青年就是何身份的时候,曹朋却上前一步,蓬的一下子攫住了杜畿的胳膊。
  “杜伯侯,怎来的这般迟?我已等候多时。”
  杜畿,懵了!
  那只大手,极有力量,使他无法挣脱。
  而从那言语中,杜畿也似乎是听出了些许端倪:眼前这人,在等他……难道说,中门大开,只是为了迎接他这个城门小吏?
  杜畿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
  鼻子发酸,眼泪差一点就流下来……
  多少年了!
  从没有人如此待他……想当初,刘表入主荆州,他信心满满的前去投奔,结果在大门口,就被人赶走。二十载过去,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让杜畿看得个真真切切。而今突如其来的这份尊重,使得杜畿有一种堕入梦中的感受,一时间手忙脚乱,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父亲,叔叔在与你说话。”
  “啊……”
  杜畿方才反应过来。
  而曹朋,则留意到了杜畿身边那小童子。
  他看上去不过六七岁的模样,体格瘦小,显然是营养不良所致,脸色略带着几分菜色。不过那双眸子,却充满了灵性,让人一见就不免生出喜爱之情。曹朋松开了杜畿,蹲下了身子。
  “娃娃,叫什么?”
  “小民杜恕,见过公子。”
  杜恕好像个小大人一般,恭敬有礼,不卑不亢。
  曹朋忍不住哈哈大笑,伸手一把将杜恕抱起来……这孩子,可真轻。
  “走,叔父带你去玩耍。”说罢,他迈步往府中行去,走了两步有停下脚步,扭头看着仍呆立在府门外的杜畿,眉头一蹙,“伯侯,走啊……你还要在这里站到什么时候?随我吃酒去。”
  “敢问公子……”
  你连你是谁都没有说清楚,抱着我儿子就走?
  杜畿连忙拱手询问。
  曹朋笑道:“我叫曹朋……奉孝向我推荐你,说你是做大事的人。所以邀你前来,且谋一场富贵。”
第543章
文举相邀
  直到许多年后,时任水军大都督的杜畿,回响起当初与曹朋第一次相见时,仍是热泪盈眶。
  “公子与我一个希望!
  所谓富贵,其实与我当时而言,若梦幻耳。盖因公子抱起小儿,全不在意小儿衣衫褴褛之色。我至今犹记得,小儿的靴子,脏了公子衣袍。可是公子却丝毫不怪,反而与我说,要谋一场富贵。
  自那时起,我便知公子乃我一生所寻,可以追随的人……”
  ……
  杜畿非常爽快的答应,愿意随曹朋前往南阳。
  对此,曹朋也很开心,他往南阳的班底,已有了三分之一。当下,曹朋让杜畿先从草场街搬出来,暂时安置在奉车侯府当中。反正府里也没什么人,曹朋也不必担心父母不会同意。草场街实在是太过喧嚣,不太适合居住。搬到奉车侯府,与曹朋而言,也能方便他召唤。
  杜畿临行之前,曹朋从郭夫人那里先借来了二十贯,交给杜畿。
  “给小恕换件衣服,莫再苛待。
  回头我会与濮阳先生说一声,让小恕先入学堂。至于一应费用,你不要去操心,我自会为他解决。城门那边我会派人与之说清楚。从明日开始,你便来我这里做事,我正好友许多事情,要与人商议。好了,回去收拾一下,待会我会派人到你家中,接你先到我府中安住。”
  “公子恩义,伯侯必效死命。”
  杜畿终于忍不住,痛哭失声。
  起起伏伏,历经坎坷,而今终于又看到了希望。
  他痛哭,不是为了自己的命运,而是想到了亡故的妻子。若妻子而今仍活着,定然会万分高兴。他从汉中府丞,颠簸流离到荆州二十载,亏得妻子的照拂和鼓励。而今,他终于有了奔头,可是妻子却已不在。杜畿很坚强!可即便是再坚强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也难以把持。
  曹朋拍了拍杜畿的肩膀,沉声道:“莫要如此,你看,把小恕都吓坏了。”
  杜畿抹去了眼泪,低头看了看儿子。
  杜恕已经八岁了,可看上去好像六七岁的孩子一样,而且单薄瘦弱。
  此时,杜恕也眼泪汪汪,紧紧抓着杜畿的衣袍。杜畿深吸一口气,平定了一下情绪,躬身道:“公子切留步,也无需派人前去接我父子。畿回家收拾一下之后,自会前往侯府听命。”
  “诶,而今有了前程,若不与人知,岂不是锦衣夜行?”
  曹朋说着话,伸出手揉了揉杜恕的脑袋。
  如果没有差池的话,这小家伙,恐怕就是将来那位西晋名将杜预的老爹了……
  只不过,曹朋并不知道,历史上的杜恕,同样是个丝毫不逊色于杜预的人物。杜恕和他父亲一样,是个文武双全的能人。曾官拜魏国幽州刺史,建威将军,乌丸校尉。著体论八节和兴性论,成为当时名士,为士林所重,声名极为响亮。前文书说,杜畿建立了京兆杜氏一族。但真正令杜氏成为关中世族的人,却是杜恕。因为,他创立了杜氏传承数百年的门风。
  检验世族的标准,基本上有三个部分。
  这第一个标准,便是累世出身。家中上述三代,有几人为官?
  第二个标准,田产家财。
  作为世家,宗房林立,若无充足的田产和家财,很难长久。这也是为什么曹朋经商的时候,世族会踊跃加入。对陈群、钟繇这些人来说,钱财是阿堵物,并不重视。但他们可以不去重视,宗族却无法忽视。充足的财力,对世族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可以等闲视之。
  而这第三个标准,就是家学。
  这一点,甚至远远高过于上面两点。
  没有家学的传承,就不可能成为世家,高门大阀。
  就依汝南袁绍一族为例子。
  汝南袁氏的家学传承,就是《尚书》。袁氏对《书》独到的理解,令他们声名远扬。相比之下,东汉末年时的大将军何进一支,即有皇后,又有何进何苗两兄弟。偏偏,却不为世人所认可,甚至大多数时候,是被士人所利用。何进家中,富贵不可言,同时田产无数……就因为何氏没有家学的传承,所以提起他,总会说他是屠户出身,言语间会不经意的露出鄙薄。
  人言庞德公,会尊一声‘小庞尚书’。
  而这一句小庞尚书,甚至连刘表也不敢有半点怠慢之处。
  原因?
  就是庞德公家学渊源,让人不敢轻视。
  杜畿明白曹朋的意思,不由得更加感激。
  他来许都一年半,遭人多少白眼儿。
  而今,他终于有了前程,曹朋派车马去,说穿了,就是要给杜畿撑腰,为他杜伯侯扬名……
  杜畿再次向曹朋道谢,带着杜恕回家了。
  曹朋摆手,让郭府的老家臣郭正上来,从腰间取下一块令牌,递给了郭正。
  “持我腰牌,前往奉车侯府,让他们派出几辆车马,去草场街把杜畿父子接过去。告诉他们,要好生安置。我晚上会返回侯府,若被我知道怠慢了杜氏父子,我就扒了他们的皮。”
  在奉车侯府中,曹汲为尊。
  但侯府上下都知道,这家里说话真正算数的,是那个很少在侯府居住的曹朋。
  本来,曹朋昨夜就该返回侯府,只是不成想被郭嘉拉住饮酒,直到深夜才算结束。如此一来,曹朋也不好回家。他没有通行腰牌,而许都入亥时便开始执行宵禁,自然无法出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0/1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