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校对)第9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9/1225

  郭嘉笑道:“厉害不厉害,却说不准。不过有些急智,辩才不俗。去年曾多次抨击友学,不过友学没有理他。前些时候,两人再次交锋,友学好像把他骂的狠了些。以至于最近颇为安静。
  否则的话,这孩子不晓得又会发出什么言论……”
  曹操扫了郭嘉一眼,苦笑一声,却没有说话。
  他隐隐约约猜出了曹朋的心思,可是又无法做出决断。
  对周不疑,曹操最初还是蛮欣赏。
  可随着周不疑在许都接连挑衅,令他多多少少感到不喜。而且,这孩子的背景,颇为复杂,身后存着帝党的影子,也让曹操很不高兴。只是曹冲喜欢和周不疑一起交流,曹操却没有阻止。一方面,他对周不疑根本就不屑一顾;另一方面,也希望曹冲能够借此机会增长见识。
  想必,他这一次一定得了教训!
  阿福,莫非想把周不疑,送去吕汉?
  倒也不是不可能。
  曹操可是听说,曹朋把他的家将庞明王双,并六百健卒,送往渤海,似乎准备前往吕氏汉国。
  对于这么一个举动,曹操开始有些不满。
  但后来一想,曹朋和吕氏之间,原本就存着一些不清不楚的关系。当年他冒死把吕氏一家送往海外,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据说,吕氏汉国的国主,和曹朋……这些是曹操在偶然中,和高顺闲聊,知道了一些事情。当时曹操觉得好笑,没想到这阿福,还是一个风流情种。
  家里有两妻三妾不说,和蔡琰好像又有些不清不楚。
  而今,又出来了一个吕汉国主,倒也真是一个‘妙人’。
  这么一想,曹操也就释然。
  吕氏汉国为什么要求豁免曹朋?说穿了就是那点男女之事。而曹朋呢,投桃报李,也必然会为吕汉着想。吕汉而今的压力,的确是很大。特别是一旦吕汉答应牵制高句丽,所要面临的威胁,必然增加。曹朋给吕汉送去帮手,与其说是私通外邦,倒不如说是帮他的小情人。
  至于周不疑……
  曹操有些犹豫。
  说心里话,周不疑虽然聪明,而且有辩才。
  但这样的人物,曹操手下还少了不成?论机智,他不如郭嘉;论干练,他不如荀攸;论沉稳,他不如荀彧;论手段,他不如贾诩;论忠诚,更不比程昱。更不要说,曹操手下还有董昭、满宠、毛玠、陈群这些能人,又怎可能真看得上周不疑?他或许会欣赏周不疑的聪慧,可是却没想过,有朝一日会重用他。哪怕周不疑来历可以,曹操也没有把他放在心上。
  他站起身,从书房里行出。
  郭嘉非常知趣的随着曹操一同出来,两人在门廊拐角处停下。
  “奉孝,你以为如何?”
  “那要看主公,是否想要处置周不疑。”
  “处置他做什么?一个小孩子,恐怕还没有这等周密的心思。这件事,恐怕是和他无关。”
  “阿福怕也是这么认为。”
  “可就这么放过他?”
  曹操又觉得,有些不太甘心。
  “这个,就要看主公是否已做好了准备。”
  做好什么准备?
  当然就是和帝党翻脸的准备。
  历史上,曹操在建安十九年废后,算是彻底与帝党反目。但如果你仔细琢磨,就会发现,曹操和帝党彻底反目时,双方的实力对比。曹操在历史上是建安十二年设立丞相府,而后兴赤壁之战。赤壁失败之后,他发出唯才是举令,并且在短短五年中,三发唯才是举令,使得他的羽翼完全丰满。凭借西征凉州,攻击汉中的功业,曹操权势越发惊人。而在建安十九年,曹操已经身为魏王,可以说北方局面,被他牢牢的掌控手中,已无人可以抗衡……
  而倾向汉帝,或者说汉帝的盟友,同时又是曹操肱骨之臣的荀彧已经死了。
  帝党的实力已经落到了谷底,而曹操权势如日中天。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曹操才有废后的举措。
  而如今,曹操虽然强势,更夺取了西北。
  可他的权势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
  从奉天子以令诸侯,道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分水岭,那就是丞相府的设立。
  曹操还没有做好,和帝党彻底撕破面皮的准备。
  郭嘉微微一笑,“发生这种事,总是要有人顶罪。周不疑或许无辜,但他现在,也必须要担上这个罪名。否则主公你就只有……如果周不疑死了,一切都好说。若是活着,主公又要如何治他的罪名呢?这件事牵扯到高司马,更关联吕汉的态度。主公又何不顺水推舟呢?”
  这件事,你别插手了!
  交给高顺去处置……
  看曹朋的这个意思,是有心要保周不疑。
  他未必是打算把周不疑送给高顺,但却不妨碍,让高顺出面解决。
  如果高顺愿意接受,那自然好说;若他不愿意接受,曹朋也不会有什么反对的意见,皆大欢喜。
  郭嘉笑道:“除非,主公有怜才之意。”
  曹操闻听,却森然冷哼一声。
  “小小狂生,何至于我生怜才之心?
  若是十五岁的阿福,说不得我会怜才一番。可这小狂生与阿福比起来,分明是天壤之别。”
  “那就交给高司马,也可以向吕汉表明主公心意。”
  曹操想了想,轻轻点点头。
  十五岁的曹朋,随着邓稷,已经在海西创出了一番局面,更跟随荀衍出使江东,还得了陈登的重视。
  陈登在建安五年故去,当时曹朋被罚闭门思过。
  曹朋十六岁,便主持了曲阳之战。
  力抗吕布和陈宫大军,最后更大获全胜……
  十五岁的曹朋,做出了陋室铭,在东陵亭七步成诗,为徐州士林所称赞。
  十五岁的曹朋,交友极为广阔。
  不但有荀衍陈登这样的人物看重,还和陈群、徐宣、陈矫等人友善。身边更有步骘这样的良吏相随。
  所以不管怎么看,周不疑都比不得曹朋。
  曹操或许有怜才之心,但绝不是周不疑这样的人。想一想,当年他是如何对付祢衡,便可以看出端倪。
  “若那孩子命好,能活下来,就交给高顺处置。”
  “主公英明!”
  曹操哈哈一笑,背着手溜溜达达往书房走。
  走了两步之后,他突然停下来,回头看着郭嘉道:“奉孝,你猜阿福,会如何与刘子玉说呢?”
  ……
  临沂侯府,曹朋跪坐席榻之上,一言不发的看着刘光。
  说起来,刘光和曹朋差不多的年纪,但看上去,却好像比曹朋要年长许多,以至于似三旬而立。
  瘦削的面颊,棱角分明,如刀削斧砍。
  浓眉,朗目,若星辰璀璨。高挺的鼻梁,更平添英武气概。颌下短须,使得他有显得沉稳干练。一袭黑色大袍披在身上,刘光脸上带着笑容,端坐在榻上,同样是一句话也没有出口。
  两人就这么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半晌后,曹朋突然道:“刘子玉,还记得你我初见否?”
  “啊?”
  “建安二年,我初至许都。
  当时你与我三哥斗犬获胜,我用一口刀,抵了我三哥的黑龙。”
  刘光一怔,露出一抹怀念之色。他闭上眼睛,许久后自言自语道:“太久远,却已经模糊了!”
  “模糊了吗?”
  曹朋冷笑,“那你还记得,我离开许都之前,与你在北市的相见吗?”
  “不记得了。”
  “可我记得。”曹朋看着刘光,一字一顿的说:“我至今仍记得,当时一个少年……好像也是十五岁。他在北市的一座酒楼下拦住我,还对问我说:我们是否可以做朋友?只是我当时,没有回答。”
  十五岁!
  当刘光听到这三个字的时候,不由得微微一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9/1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