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戚(精校)第1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4/1780

  和袁尚联合抗曹,是所有人都赞成的事情。就如同这是袁尚的最佳选择一样,和袁尚联手,也是刘闯的最佳选择。毕竟幽州虽然接连大胜,可实际情况在明眼人眼中,并不算秘密。
  幽州在过去的一年中,仅军粮耗费便多达一百七十万斛。
  这已经相当于整个幽州过去近两年的收成。若非此前刘闯囤积大量的粮食,若非甄氏来投,带来大批粮草,若非刘闯是尽量在域外开战,这个数字恐怕会更加惊人,幽州会更疲乏……
  在这种情况下,幽州实不宜继续开战。
  去年三韩普及占城稻的成绩不错,所以今年幽州也开始逐渐推广。
  同时,南山书院还提出了许多构想。比如增肥填料,比如套种大豆作物等……若来年开春可以顺利推行的话,待入秋之后,幽州必然会迎来一个大丰收。但是现在,幽州的确不宜继续开战,否则民力消耗太大,弄个不好便会造成巨大的动荡,绝不是刘闯而今可以承担。
  可是,联袁抗曹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其中细节繁杂,有诸多的症结存在……如何联合?怎样联合?派谁联合?
  这一条条一项项陈列出来,足以让刘闯头疼无比。首先,联袁抗曹,刘闯不可能袖手旁观,必定要出兵相助。出多少兵马?派谁前去?之前从冀州归降来的那些人,肯定是不能用。
  张郃、高览、沮鹄、田释、辛评……乃至于荀谌都不用。
  而刘闯的部曲,也不好调动。
  许多人都已经安排了职务,恰逢幽州又正好处在一个极为敏感的时期,所以也不好抽调。
  “不如,由我前去?”
  诸葛亮开口道。
  刘闯连连摇头,“孔明而今,不可以轻举妄动。
  两位老大人一个坐镇受降城,一个要负责联络张燕,都抽不得身来。而今幽州正是百废待兴,燕京也即将建成,诸多事务需有人居中协调,孔明必须留下来,否则恐怕很难协调……
  这次和袁尚联合抗曹,我心中已有决断。
  袁尚毕竟是袁绍之子,更是而今冀州之主……我们现在需要他在前面为我们争取时间,所以更要表示诚意。能够和袁尚对话之人,除极为老大人之外,便只有我可担当。所以这次若联合成功,便由我前去和袁尚碰面。其他人过去,袁尚必不会放在眼中,反而会误了大事。”
  刘闯手中,年纪大的人不多。
  能够调派的大人物,更屈指可数……
  他说完之后,众人都沉默下来。
  虽然不愿意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刘闯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主公所言,倒也在理。”
  诸葛亮几人相视一眼,都无奈苦笑摇头。
  的确,他们的年纪太小,声名也不够响亮,根本就压不住场子……如此一来,这出面之人便非刘闯莫属。
  “主公欲带几多兵马?何人为将?何人为军师?”
  对于这件事,刘闯早就和荀谌商议过,而且荀谌也觉得,刘闯应该出面。
  刘闯道:“今幽州疲惫,各路兵马自去岁开始,便连番征战,早就苦不堪言。
  而今子义、衡若和文长所部要驻守北疆,不可以调动;汉升将军屯兵北山,与文向监视南匈奴和高干,也不能抽调。张辽将军需驻守中山,子龙是中山人士,和那张燕有同乡之谊;而俊乂和观治此前为袁绍部下,若跟我前往,说不得会引发冲突……这几路兵马均不可调动。
  我思忖之,此次往邺城去,不必领太多兵马,容易引起袁尚的猜忌。
  而今袁刘合作,当精诚团结,方能对抗曹操……任何会引发冲突的因素,都必须要考虑清楚。
  所以我决定,只带老罴营和我本部八百飞熊卫足矣。”
  “只带老罴营?”
  诸葛亮闻听,不禁脱口而出道:“这未免太少了些吧。”
  老罴营常规满员三千人,再加上刘闯八百飞熊卫,还不足四千。
  要对抗曹操,四千人未免太少,即便是诸葛亮也觉得,刘闯有一些儿戏……
  刘闯笑道:“河北不缺兵马,我此去邺城,只是为表明我与袁氏合作的诚意,有老罴足矣。”
  “那仲康便要跟随?”
  “这是自然!”刘闯想了想,沉声道:“除仲康之外,令明随行足矣。
  此外,在从子龙那边把陆逊抽调过来,再加上子家,想来可以应付各种是非,不必再领他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4/17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