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戚(精校)第12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4/1780

  袁尚忍不住偷眼朝刘闯看了一下,哪知道刘闯也正在打量他。
  两人目光相视,不约而同的都笑了……原本,袁尚还有些犹豫的想法,也随着两人这一笑,变得坚定起来。
  这世上从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刘闯心中轻叹,迈步和袁尚便行入邺城……
  第四卷
冀州风云动
第319章
董家子
  不得不说,袁绍留下的底子很厚。
  是夜,在袁尚的接风宴上,刘闯就看到了不少名人。
  比如逢纪,比如那个曾做檄文把曹操骂出一身冷汗的陈琳,比如汝南名士应劭……酒席宴上,留守邺城的袁氏属臣大都出现。不过看得出来,曾经为袁尚身边首席谋臣的逢纪,似乎被疏远不少。坐在袁尚下首第一位的人,名叫陶升,确是个刘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人物。
  这陶升,何许人也?
  此人原本是魏郡治下的一县小吏。
  初平四年,魏郡太守勾结黑山贼于毒造反,而当时袁绍身在青州和田楷交战,并不在邺城。但是他的家人却大都留在魏郡,其中也包括袁尚在内。陶升被裹挟造反,但并不甘愿从贼。后来他找了个机会,把袁绍在邺城的家属全部救出来,并护送到斥丘,一直等到袁绍返回河北,才把袁绍的家人交还给了袁绍。袁绍因此奉陶升为奉义中郎将,对他非常信任。
  只可惜,陶升的才干不足,声名不显。
  哪怕是有袁绍提携,也只能为大将军府掾,一直默默无闻。
  如果算起来,这陶升和袁尚的关系,颇有些与那长坂坡被赵云解救的阿斗刘禅颇为相似。
  但袁尚受环境影响,对陶升并不亲近。
  直到袁绍死后,邺城动荡不已,陶升却一直坚定站在袁尚身边,也让袁尚有一些了悟……逢纪等人虽有才干,但是私心太重。他觉得。自己应该首先安抚住那些对他忠心耿耿的人,待他拥有一些坚定的拥趸之后,再去招拢其他人也就有了底气。所谓,千金买马骨。也正是如此。
  也正因为此,袁尚自领大将军后,便把陶升的位子提上来,犹在逢纪之上。
  这个陶升。的确是对袁尚忠心耿耿。
  很难说袁尚这样做是对还是错,他想要稳定局势,聚拢亲信的想法没错,可是这么赤裸裸把陶升提上去,逢纪这些人会怎么想?虽然这些人有私心,可谁又能没有私心?不管怎么说,逢纪等人之前一直都在帮助袁尚,更是袁尚接掌大将军职位的功臣……而今却位在陶升之下。
  大户人家孩子的想法,实在弄不明白。
  也许袁尚有他自己的考究。但是与刘闯又有什么关系?
  “刘皇叔此来邺城与我家主公联合抗曹。却不知刘皇叔对曹操又有几多认识?”
  酒宴正酣时。忽有人站起身来,大声质问刘闯。
  这话乍听,似乎没什么问题。
  可那问话之人。再加上他的表情,却隐含了许多内容……
  刘闯认得这个人。正是当年在临甾时遇到的华彦,也是袁谭身边的谋士。
  他脸上带着几分不屑之色,虽是请教,实际上却是讽刺刘闯,不敢和曹操对敌,只能依附袁氏。
  华彦挑衅,似乎并未出乎其他人的意料。
  从个人的表情来看,有的蹙眉,有的称赞,有的不满……刘闯能看得出,老袁家这些臣子,依旧是派系林立。表示不满的,是袁尚的心腹,表示称赞的,则是袁谭的部属,至于那些蹙眉沉思者,大都是处于中立状态。而这些人里,还包括了陈琳等一干后世归降曹操之人。
  “这位先生是……”
  刘闯故作不认识华彦,扭头向袁尚询问。
  一句话,让华彦顿时面红耳赤。
  自以为很牛,可人家根本不记得你是何方神圣。
  这也让华彦早就准备好的说辞,一下子乱起来,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袁尚笑道:“华彦先生乃临淄名士,早些年曾在临甾与皇叔见过面,怎地皇叔不记得了?”
  “哦!”
  刘闯故作恍然之色,“三公子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
  想当初泰山贼占着人多势众,攻打三公子的时候,华先生让我出兵驰援来着……可到头来,却不与我一兵一卒。我记得那时候华先生好像为青州从事,竟然无法从自己治下抽调兵马,呵呵!”
  你问我怎么看待曹操?
  我先说说你的糗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4/17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