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戚(精校)第1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9/1780

  自刘闯重生以来,历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刘闯可以重生,为何曹朋就不能够出世?
  曹操在徐州数次用兵,所以这个曹朋能够出现,似乎也不足为奇。
  看罢了曹朋的情况,刘闯总算是松了口气。
  有一点他可以确认,这个曹朋绝不是重生者,而是实实在在的土著……
  不是穿越众就好,如果真的是穿越众,刘闯恐怕真的要感到头疼了!
  根据司马懿的分析,曹操之所以让曹朋主持安平国战局,也是一个巧合。根据司马懿的情报,曹操开始着手启用曹氏二代子弟,以加强人才的培养。这个曹朋,是曹操的族子,甚得曹操宠信。而且他颇有才华,武力过人,也是曹操重点培养的对象,是为曹丕将来做准备。
  历史上曹魏之所以被司马昭篡位,很大程度上有人才凋零的缘故。
  特别是曹氏族人,在三国后期几乎没有什么出色的人才。
  曹一代威名赫赫,到曹二代便有明显的不如,至曹三代……也就彻底的淡出舞台。当然了,司马氏笼络人心的手段也很高明。曹操发布唯才是举令,在很大程度上触动了世族的利益。身为世族子弟的司马氏,在这方面得到了世族豪强的拥戴,于是乎迅速的占居了上风。
  当时,甚至有许多曹三代都站在了司马氏的一边,其中更有早期曹操忠实拥趸,夏侯氏族人。
  世族豪强的力量,在这个时代依旧占居了主导地位。
  他们手中拥有太多的资源,会很自然的形成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
  刘闯把卷宗放下,闭目沉思。
  后世有很多文学作品,特别是穿越小说里提到了启用寒士,来对抗世族的办法。当时刘闯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可是重生八年,刘闯渐渐融于这个时代,才知道那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
  这年头,能识文断字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都在温饱线上挣扎。
  整个社会的资源,都掌控在少数人的手里,你推广教育,吸纳平民读书,想法很好,但却不太现实。
  连肚子都吃不饱,连命都保不住,普通人哪有心情读书?
  穷文富武,那是后来才产生的局面。
  当物资极度的丰富之后,普通人想要获得更光明的前程,便要往上爬……于是乎,读书也就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可是在东汉末年,所有资源都掌握在豪门世族手中。他们来规范社会的道德,他们来推行社会的演变。如果你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势必要引发他们疯狂的反弹。
  若遇到那种强势的君主,如曹操这样的人物,可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可一代强势的君主容易寻找,之后呢?
  曹操之后,曹丕也好,曹叡也罢都是强势君主,但也仅止于此。
  至曹髦登基之后,曹氏对朝堂的掌控力,就已经明显的弱化……
  短期之内,豪门世族的利益绝不能够触动。而且,从某种程度而言,刘闯若得了天下,刘氏本身就是世族豪强。动了士族豪强的利益,岂不就是动了自己的利益?就犹如是自毁长城。
  这个道理,哪怕是在后世也不曾改变。
  天朝建立,一大批新兴贵族出现……历经几十年之后,不管是哪个主上登基,都必须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前世的时候,刘闯愤青过,也咒骂过。可他现在却理解了,有些事情,不是说不能改变,而是要看如何改变。不管是哪一位主上执政,都必须维护他们的阶级利益。
  如果真的要大刀阔斧改革,那么……只能是推倒重建。
  刘闯从一个曹朋,想到了很多。
  他站起身来,走出书房,负手站在长廊之上。
  燕京的春夜,风有些冷。
  从军都山方向吹来的风,仍带着些许塞北的寒气……想要改变,就要更加小心。
  自己的利益集团,绝不能够触动,否则倒最后,很可能是众叛亲离。人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话虽不错,但果真如此?
  每一次的舟船倾覆,说穿了就是一个利益集团的变幻罢了。
  建安八年二月,刘闯领着曹宪离开燕京,前往泉州。
  这个泉州,可不是后世福建省的泉州,而是后世位于天津的武清。东汉末年,这里是易水和泒水的入海口。刘闯带着曹宪,领着一队人马浩浩荡荡抵达泉州。随行者,有陆逊、卢毓和许褚。当然了,董俷也跟随前来……这个大小子也只有刘闯能镇得住,真不敢让他一个人留在燕京。
  诸葛亮在出使江东五个月之后,终于返回幽州。
  五个月来,他在江东舌辩群儒,令江东众谋士无言以对。
  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孙权对他极为看重,更三番五次让人游说诸葛亮,劝他留在江东……
  诸葛瑾也曾劝说诸葛亮,甚至以兄弟之情来劝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9/17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