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戚(精校)第16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1/1780

  诸葛亮连忙把他这段时间以来所做的一切,一五一十的向刘闯通禀了一遍。
  刘闯仔细的听完了诸葛亮的陈述,也颇为满意,“乱世用重典,这是先贤所立。今我大汉历经灾祸,朝纲不振,法纪松弛,的确是需要用重刑治理。孔明这一点做得非常好……我刚才入城的时候,留意了一下城中的状况,和数年前我在许都时,并无太大的区别。
  这说明你虽用重典,却也并非一味的严苛。
  如此甚好,重典不等于苛政,我们要让人心生敬畏,而不是让人感到恐惧……孔明,我看你现在,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诸葛亮闻听先一怔,旋即心中大喜。
  他知道,刘闯说出这番话,也代表着会有重任交付于他。
  “兄长,不知要亮做什么?”
  刘闯取出一封书信,递给了诸葛亮,“元直来信,言关中混乱。
  他长于谋略,善于用兵,但是在治理地方方面,相对薄弱。关中的情况很复杂,八百里秦川孕育诸多豪强世族。元直的名望,还不足以安抚关中,所以我想让你过去,坐镇长安。”
  “啊?”
  诸葛亮大吃一惊。
  他倒是想过,有朝一日能够真正独当一面。
  可是关中……即便诸葛亮信心满满,要面对关中复杂的局面,也会有些力不从心。
  要知道,那关中的情况,比之刘闯说的还要复杂几分。世族林立,豪强呈雄……徐庶作为关中的征服者,面对复杂的局势也会感到力不从心。自己的年纪比徐庶还小,想要稳定关中,恐怕也是非常困难。不过,刘闯既然这么决定,诸葛亮在思忖良久之后,还是答应下来。
  “亮定会竭力稳定关中局面,不使兄长失望。”
  “此次你前往关中,我会抽调走魏延,让衡若和曹朋随同你前往。
  另外,世父已经返回孤竹城,益恩大兄赋闲在家,也有些不太合适。便让他为长安令,协助你一同治理关中。此外,你还需要什么帮助,考虑一下告诉我,我会尽力满足你的要求……”
  郑玄在游览了北疆景色之后,于去年十月返回孤竹城。
  郑仁跟随郑玄在北疆走了大半年的时间,而今也是时候重新出仕。郑仁是郑玄之子,在士林中能站稳脚跟。论能力,郑仁不过是中上,但他姓子温和,与诸葛亮配合起来,相得益彰。诸葛亮强硬,而郑仁却能拾遗补缺。他的执行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堪称刘闯麾下众文臣之中的翘楚。
  刘闯说着话,站起身来。
  “孔明,关中自有秦以来,便为天下中枢所在,与洛阳一东一西,乃汉室命脉。
  昔日楚霸王得关中而弃之,于是失了江山;而高祖皇帝据关中而起,却闯下大汉五百年国祚,实乃汉室根基所在。只是这些年来,关中屡遭战乱,破败不堪。你要尽快稳住局面,是关中得以休养生息,恢复繁荣。关中定,则我西面无虞,才能集中力量,向南面用兵。
  自董卓乱政,已一十五载。
  若在这样群雄割据下去,只怕我汉室元气,也将要流失殆尽。
  孔明,我视你为我的萧何张良,也希望你能够在关中展露出你的才华,使我后方更加稳固。”
  诸葛亮听罢了刘闯这一番话,只觉热血沸腾。
  他用力点头,“兄长放心,亮必不使兄长失望……”
  对于关中的问题,刘闯也是经过反复考虑,最后选中诸葛亮为京兆尹。
  原因嘛,很简单。
  诸葛亮的才干,勿需赘言。
  历史上称他’智几于妖‘。能够帮助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建立蜀汉,已经足以说明了问题。
  但刘闯始终认为,诸葛亮的内政能力,远胜过于他的军事能力。
  不久之后,刘闯会迁都洛阳。
  在这种情况之下,关中的稳定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诸葛亮也是世族出身,哪怕他的家世算不得顶级,但相比徐庶纯粹的寒门出身,更容易得到世族的认可;同时,他是郑玄的弟子,在传承上也会得到关中士子的尊重。同时,诸葛亮还是刘闯的小舅子,更是刘闯身边的老人,这资历上,也能够给予关中豪强以足够震慑。
  有了这些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再加上郑仁等人的协助,若诸葛亮再不能稳定住关中局面,那刘闯只能说,他废掉了一个天才。
  同时,出任京兆尹,也将是诸葛亮政治生涯中最为浓重的一笔。
  如果他能够把关中治理好,日后刘闯再委以他更重的职务,也就顺理成章……
  和诸葛亮又详细商议了一番之后,门外卢毓通禀,说是接风宴已经安排妥当,请刘闯前去主持。
  刘闯这次入主许都,也没有大张旗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1/17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