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戚(精校)第17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05/1780

  尚书令司马防在朝会上突然提出重置丞相之职,令刘协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以前,他身边还有一些人为他摇旗呐喊。可是在诛杀了金祎等人之后,这样的人几乎从朝堂绝迹。所以,当司马防提出这个请求的时候,满朝文武纷纷赞同。这也使得刘协感到不知所措,他有心拒绝,可是又不知道该找什么样的借口。毕竟,满朝文武都同意,他想要阻止恢复丞相之职,就变得非常困难。
  其实,就算不同意,他刘闯也可以强行恢复丞相!
  在经过片刻慌乱后,刘协迅速冷静下来,思忖着其中利害。
  片刻后,刘协下定决心,“重置丞相,倒也无不妥之处。
  只是而今鲜卑祸乱北疆,皇叔善战,当亲率兵马予以征讨,令胡虏知我汉家威严,扬我大汉之威。”
  “不可!”
  不等刘协话音落下,朝班中走出一人。
  刘协看到此人,不由得在心中咬牙切齿。
  说起来,这个人也是汉室宗亲,可是从头到尾,他就没有为自己分担过半点忧愁。
  此人,便是刘晔。
  刘晔此前一直在大鲜卑山就职,刘闯入主许都之后,刘晔奉命离职,从大鲜卑山回到朝堂。
  一开始,汉帝还以为来了帮手。
  可谁料想到,刘晔根本不理睬他,反而尽力帮衬刘闯,也使得汉帝心中对刘晔的恨意更深。
  刘晔道:“今诸侯谋逆,乱于内。
  臣听闻,攘外必先安内,诸侯不灭,何以令我汉家清平?皇叔为大将军,都督天下兵马,理应坐镇中枢。臣在幽州时,曾听闻民间有歌谣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陛下受命于天,胡虏不过鳞介之癣。如今,正是天子扬威,令天下臣民信服之时,何不御驾亲征,坐镇燕京?到时候,北疆自当清平,胡虏难以为继……那时候,天子之圣明也将传播九州,为世人称颂。”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刘协听闻这话,心中顿感慌乱。
  他朝刘闯看去,却见刘闯正向他看来。
  目光相触,刘闯朝着刘协微微一笑,而刘协的心,顿时变得更加慌乱……
  第六卷
千骑卷平冈
第400章
迁都(一
  建安十年末,北疆战火重燃。
  朝中文武大臣联名上疏,恳请汉帝御驾亲征,坐镇燕京。
  面对群情激昂的文武百官,汉帝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有一种预感,一旦他这次离开中原前往燕京,此生休想再回中原。换句话说,他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流放的皇帝。一个被流放的皇帝的结果会怎样?不用想也能猜出。
  汉帝历经过董卓、李傕郭汜和曹操把持朝政,却不得不承认,这些人远比不得刘闯的手段毒辣。
  在朝会的第二天,百官奏请天子御驾亲征的消息便传遍大街小巷。
  对于许都百姓而言,天子去洛阳还是去燕京,和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汉帝即将迁都,许县作为中枢的日子,也已经不多了。在失去中枢地位之后,许都人该如何自处?他们现在,更关心许都未来的发展。
  所以,对于汉帝亲征的消息,普通百姓并无太多想法。
  只是百姓门想法不多,缺不代表其他人没有想法。太学院国子监的太学生们,得知天子亲征的消息之后,云集毓秀门外欢呼,开口闭口必然是: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毕竟,汉室衰颓多年,而今天子要御驾亲征,也是扬我大汉天威的最佳时机。单纯的太学生们在经过有心人暗中啜哄之后,非但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反而认为是大将军刘闯准备还政的一个信号。于是乎,皇叔刘闯忠于汉室的声音此起彼伏,也为刘闯拜相,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更获得许多赞誉。
  “刘皇叔这一招,的确是厉害。”
  在大将军府中,诸葛瑾听了王卢九的汇报之后,忍不住扼腕发出一声叹息。
  别人看不出这里面的勾当,但想要瞒过诸葛瑾的眼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资质上而言,诸葛瑾或许是比不上诸葛亮那么出众。但他也经历过许多事情,才智过人。否则也不可能在历史上,成为江东水军大都督。
  诸葛瑾是一个非常稳重的人,姓子也非常谨慎。
  他看着王卢九,心中更是感慨万千。
  他听从了王卢九的建议,登门拜访诸葛玲。事实也证明,刘闯对他的一举一动可说是了然于胸。当他见到诸葛玲的时候,便招来了诸葛玲的埋怨。
  “兄长怎地现在才来?
  夫君说兄长回来的时候,我还以为他在乱说,没想到……兄长也是的,到了许都,偏要住那劳什子的客栈作甚?我这就派人去为兄长提取行李,便在这里住下。
  夫君这两日有些繁忙,朝中事务太多,怕是无暇招待。他与我交代,让我好生照顾兄长。等他手头的事情忙完了之后,他一定会亲自为兄长接风洗尘。”
  繁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05/17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