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戚(精校)第17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2/1780

  徐庶笑道:“今江东战局,主公设下三路并进之计,实则是两面夹击。
  合肥战局,庶并不担心……以文远公明之勇,辅以郭先生之谋,大局可定;然则兴霸将军的对手,并非等闲之辈。我听说,那贺齐足智多谋,且在会稽威望甚高。此人绝不可掉以轻心,我担心兴霸非他对手。今兴霸占居舟船之利,也仅仅是略占上风。一旦登陆,江东水道纵横,大船难以发挥威力,而兴霸对江东又极为陌生,恐难有胜算。
  庶斗胆请命,前往助兴霸一臂之力,望主公应允。”
  徐庶自凉州返回之后,一直表现的非常低调。
  他官拜越骑校尉,掌丞相府十三曹中的东曹,地位仅在执掌西曹的荀彧之下。
  刘闯听徐庶开口,也有些意动。
  他向司马防和荀彧看去,却见二人点头,表示赞成。
  “元直愿意前往,兴霸将军定能旗开得胜。”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贾诩开口道:“不过我有一个建议,若元直前往江东,可带领一人。
  有此人相助,定能不费一兵一卒占领铅塘湾。”
  徐庶先是一怔,旋即笑道:“文和先生不说,庶亦有意点将。
  只是不知庶与文和先生所言之人,是否一人?”
  贾诩道:“既然如此,你我何不在掌心写下此人名字,看看你我所选之人,是否一样?”
  这是要做什么?
  刘闯看着眼前的一幕,有一种周瑜和诸葛亮定计火攻的感觉。
  不过,他也很感兴趣,也不知道贾诩和徐庶所想的人,究竟是什么人物!刘闯仔细思忖,也想不出贾诩和徐庶说得那个重要人物是谁。当下他命人取来笔墨,贾诩和徐庶各执一笔,在掌心书写。荀彧、司马防等人则笑呵呵看着二人,似乎等待他二人揭开最后的答案。
  不一会儿的功夫,贾诩和徐庶在掌心都写好了名字。
  两人相视一眼后,走上前,伸出手,摊开手掌。随后,徐庶和贾诩哈哈大笑。
  “元直有此准备,相信定可以马到功成。”
  刘闯则一头雾水,诧异问道:“元直,贾先生,你们这是……”
  徐庶和贾诩相视一眼,走到刘闯面前,伸出手来,“丞相,若得此人,胜似十万甲兵。
  不过,要使此人出马,恐怕还要主公多费心思。”
  刘闯探头看去,就见徐庶的掌心写着两个字:孙绍;而贾诩的掌心则写着孙策之子。
  孙绍?
  若不是徐庶和贾诩提起,刘闯险些忘记了这个人。
  这小家伙不就是当初和刘雉发生冲突,后来被童渊收为入室关门弟子的那个人吗?
  说起来,自去年初,刘闯就没有再留意这小家伙。
  他只记得孙绍之前跟随童渊一起来到了洛阳,但而今是什么状况,他一无所知。
  “孙绍?我记得他还不到十岁,又能当得什么大事?”
  刘闯笑道:“这小家伙就算有童渊传授武艺,可毕竟年纪小,又如何是贺齐对手?”
  一旁荀彧站起来道:“带他前去,并非是让他征战沙场,而是要让他劝降贺齐贺公苗。”
  第六卷
千骑卷平冈
第407章
鏖战江东(二
  江东局势,其实也是盘根错节,极为复杂。
  自孙策被害,孙权执掌江东大权之后,也就越发明显。本地士族、外来重臣、寒门士子本就纠缠不清。此外,孙坚死后留下程普黄盖韩一干旧部;孙策死后又有周瑜张昭等一干旧部。而孙权此前,早就有自己的幕府,更形成了一股力量。
  总之,江东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贺齐是孙策一手提拔起来,更在孙策手下崭露头角。
  事实上,孙策为孙权留下了一手好牌。可问题是,孙权却不愿意过多依赖孙策的旧部,因为那样一来,会产生更多的麻烦。若任用孙策旧部,日后孙策之子长大,又该如何安排?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孙权又怎敢在这方面掉以轻心?
  孙策死前,曾有’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遗言。
  但在孙策死后,周瑜常年在柴桑,说是训练水军,可实际上却是为了躲避孙权的猜忌。而张昭在孙策手下,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才能。但到了孙权手下之后,却是暗淡无光。最明显的例子,江东几次遇到麻烦,张昭似乎都未曾出过大力气。
  历史上赤壁之战,张昭主降,便是一个明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2/17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