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戚(精校)第3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8/1780

  黄珍,东莱郡长广人,表字伯佐。
  史书中记载,此人在建安年间曾为郡丞。
  换句话说,这是个曾在史书中留名的人……只不过,三国时代涌现出无数人,刘闯也不可能全都记住。
  当晚,太史慈夜访黄珍。
  在得知太史慈是同乡后,黄珍也就放开胸怀。
  原来,这黄珍也算是士大夫出身,只不过祖上声名并不显赫。其父与琅琊国琅琊顺王刘容有些交情,所以在初平三年的时候,黄珍父病故,刘容看黄珍没有依靠,便委任他为东武令。
  可惜,黄珍做上东武令的第三个月,也就是初平四年春,刘容薨。
  这一来,却把黄珍坑苦了。
  他是刘容的人,陶谦自然不会重用。
  所以,他在这东武令的位子上一坐,就是整整四年。
  虽然东武在黄珍的治理下风调雨顺,百姓也能安居乐业,却从来没有获得过升迁。
  陶谦死后,徐州大乱。
  萧建为琅琊县,更不会看重黄珍死活,而是忙于向曹操投诚。
  总之,黄珍是一肚子怨气。莫名其妙变成了俘虏之后,更是惶恐不安,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听太史慈说完刘闯的来历,黄珍顿感吃惊。
  总体而言,黄珍对汉室始终存有一份忠心……更不要说,当初提拔他的人是刘容。刘闯和刘容没什么关系,但就凭刘闯和刘容汉室宗亲这层关系,黄珍二话不说,表示愿意归降。
  在问及武安国的情况时,黄珍也说明了情况。
  这武安国是北海国人,原本是北海国的游侠儿,后因得罪了权贵,逃离北海。只是这家伙有点憨直性子,不愿意离家太远。于是乎被仇家找到,双方一场恶战,武安国身受重伤,逃出生天。幸得当时刚出任东武令不久的黄珍所救,武安国总算是保住性命,只是右手残疾。
  这个情况,听上去很像是管亥和刘闯之间的关系。
  刘闯听了太史慈汇报以后,对武安国立刻生出好感,于是带着黄珍,亲自前去牢中劝降武安国。
  武安国在得知了刘闯的身份,又见黄珍已经归降,便不再坚持。
  两人相谈之下,才知道这武安国竟然真是白起之后。不过他这一支,并非嫡支,早在西汉初便搬到北海,在北海国更已经立足四百年之久,算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海国人。
  这武安国,表字元稷,方而立之年。
  刘闯忍不住问道:“元稷那仇人又是哪个?”
  “便是那胶东公沙卢。”
  提起这个名字,武安国就忍不住咬牙切齿。露出愤怒之色。
  公沙卢?
  好奇怪的名字……刘闯还是第一次听到’公沙‘这么一个姓氏,不禁露出疑惑之色。
  原来,武安国曾娶妻,不想被公沙卢之子看中,于是便强行发生了关系。武安国的妻子也是个刚烈女子,受此侮辱之后,便投井身亡。武安国当时,本是胶东县的一个狱掾,见妻子惨死。他一怒之下,当街火并公沙卢之子,将公沙卢的儿子杀死,而后逃离胶东县城……
  公沙卢身为胶东豪强,自然不肯罢休。所以派人追杀武安国。
  若不是黄珍护着他,说不定早已变成死人。
  “这公沙卢如此强横,难道胶东县就不管吗?”
  “胶东谁敢招惹此人……这公沙卢累世豪强,家中钱财逾亿,僮客数千人。
  他在胶东,建立坞堡,私设营壑。无人敢去招惹。便是胶东令,也对他畏之若虎,怎会管他?”
  “那孔融呢?”
  刘闯又忍不住问道。
  按道理说,武安国遇到这件事的时候。应该是孔融为北海相的时候,为什么也置之不理呢?
  武安国叹了口气,“孔相好清谈,喜文治。怎会理睬这些?
  只要公沙卢不造反,他基本上不会过问。再者说了。当时孔相外有田楷、袁谭,内有黄巾之祸,根本无心过问。此外,孔相方正彭璆,与公沙卢乃世交。有他在,公沙卢怎会有事?”
  彭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8/17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