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戚(精校)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1780

  这徐奕,究竟何人?
  在历史上,他曾避难江东,得孙策礼遇。
  但因其家小还在东莞,所以徐奕便改换姓名,想要回家把家小接去江东。哪知道,他回家之后,就被曹操征辟为掾属,后来还随曹操西征马超。
  那时候,关中新服,尚未安定。
  于是曹操留徐奕为丞相长史,镇抚西京,关中从此平定。
  后来,他还担任过雍州刺史,又还丞相府东曹……总体而言,这在三国时代,也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可惜因为没有在三国演义中登场,以至于很多人,包括刘闯,对他全无印象。
  而今的徐奕,还不是那个为曹操所用,意气风发的尚书令。
  他正处于一个极为窘迫的阶段,又因为琅琊郡连番发生战事,让徐奕感到惶恐不安,便生出前往江东的想法。不过,刘闯既然来招揽他,徐奕一开始有些犹豫。毕竟刘闯现在,还是一个流寇的身份。哪怕他是中陵侯的后人,却没有正名,所以就显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可吕岱态度坚决,徐奕也不敢太过执拗。
  要知道,刘闯挟大胜萧建之威名前来招揽徐奕,如果真的把刘闯激怒,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再加上有诸葛亮的书信,让徐奕多多少少放心。
  于是,他带着家小,随吕岱一同来到东武,满心忐忑的面见刘闯。
  ”子明,若我欲在北海立足,何以解后顾之忧?“
  在东武县衙堂上,刘闯好奇打量徐奕。
  徐奕思忖片刻之后便回答道:”齐郡袁谭,泰山吕虔,东莱管统……余以为,皆不足以为公子所虑。兵事之上,自有公子运筹帷幄,奕只言政务。余以为公子当前就面临一个巨大忧患,便是来年饥荒。“
  ”哦?“
  ”东武。琅琊,黔陬,合计人口约十万人。
  若公子再取北海国,治下人口将达到三十万人……问题是,自黄巾以来,北海琅琊屡兴兵祸,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我听定公先生说,公子已派人去收购粮食。可问题是,公子手中有几多钱两,又能收购几多粮食?即便是能渡过今年这个难关,可是明年呢?后年呢?
  我不知公子打算,但不管公子是欲久居北海,亦或者将来另择他处,还请公子能留一段仁政与这里的百姓。“
  刘闯不由得正视起徐奕。
  徐奕所说的问题,也正是刘闯之前和步骘吕岱谈论过的问题。
  黄巾以来,社会生产已遭受到巨大破坏,而且诸侯之间征伐不止,也造成大量百姓逃离家园,土地随之荒芜。
  粮食问题,已经成为各方诸侯所考虑的大问题。
  因为军粮不足,而造成无敌自破者,更是不计其数……
  ”我听人说,曹公在年初时,利用缴获黄巾的物资和人力,募民屯田,今年便见到了效果。
  黔陬,地域太小,不足以投注太多精力。
  然东武、琅琊两地,土地肥美,却苦于无人耕种。所以我建议公子,开春时即在东武、琅琊两县行屯田之事。同时招募流民,设法恢复耕种……如此一来,公子便占据北海,也不必为粮食而忧虑。若公子有能力在一年之内稳住北海局势,来年再行屯田,必将获得大丰收。“
  屯田,徐奕的建议,居然是让刘闯在东武、琅琊两地进行屯田!
  对于曹操屯田一事,刘闯也有些印象。
  他甚至记得,在后来,不仅是曹操在屯田,包括西川刘备,江东孙权,都曾设置典农校尉。
  也就是说,在此后百年中,屯田必将大兴。
  只是,刘闯知道屯田,却不太清楚这屯田的具体事宜。
  也难怪,在后世流行的什么土地轮转之类的政策法规,在这个时代,根本无法推行。而历史已经证明,在这个时代,屯田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但是,怎么屯田?又如何进行管理呢?
  刘闯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
  ”年初,曹操在兖州开始屯田的时候,余便对此留心。
  这一年来,曹操屯田得失,余亦看在眼中。若公子信得过奕,奕愿为公子,在琅琊县屯田。“
  这家伙,居然如此有心?
  刘闯闻听大喜,立刻让人前往下邳,为徐奕请求琅琊令一职。
  同时,他又让徐奕全权督导东武、琅琊两县屯田之事……之所以要去下邳,是因为琅琊县和东武县,都归于琅琊郡治下。哪怕现在被刘闯占居,可从名义上,还是要向徐州恳请。
  这也是刘闯与吕布示好的一个途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17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