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戚(精校)第4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3/1780

  诸葛亮若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去询问刘闯,而是向郑玄请教。运气好的时候,若管宁邴原也在。他还会与管宁邴原讨论一番。这口才,这见识,这判断力,短短时间里便增长许多。
  “知我者。郑师也!”
  刘闯深吸一口气,揉了揉诸葛亮的脑袋。
  “那就拜托孔明。为我好好谋划一番,也好将来能够自保。”
  “孟彦哥哥现在要做的事情,是要好好利用大汉皇叔的身份。
  这可是天子亲口认可!有这么一个身份在,孟彦哥哥何愁不能稳住局势?难道你没有发现,此前王叔治虽然愿意配合你,却并未流露出亲近之意。可他现在,却事事向你禀报,哥哥何不将其招揽过来?此外,夷安左子恒也有向哥哥归附之意,可哥哥却好像没有觉察出来。”
  刘闯一怔,看着诸葛亮,半晌后突然赧然而笑。
  “孔明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
  前日左子恒还派人来,进献他所制的纸张……你还别说,左子恒制作的这种纸张,确是比市面上流通的蔡纸强百倍。”
  慢着,慢着,慢着!
  刘闯突然产生一个灵感,但是却极为模糊。
  左伯,字子恒,与太史慈同乡,东来掖县人。
  此人擅长书写八分,算得上是东汉末年的书法大家。他在初平年间,声名鹊起,略逊色于钟繇。而他除了书法之外,还有另一门技术,便是造纸。后世因为蔡伦造纸这个典故,很多人以为纸张是由蔡伦所造。其实,早在秦末汉初时期,纸张就已经出现。但由于纸张的制作成本很高,所以流通并不是特别广。而到了汉和帝时,蔡伦改进了造纸的技术,令纸张更适于书写。
  左伯,便是在蔡伦的基础上,对造纸工艺进一步改进。
  他制作的纸张,又叫做左伯纸,为许多读书人所推崇。
  以至于到了隋唐时期,萧子良在回答王僧虔的书信里提及:左子邑制作的纸张,美妙有光,如果和韦仲将制作的墨一起使用,墨黑如漆。再加上张伯英制作的笔,可谓是天作之合。
  左伯,左子邑……
  刘闯突然问道:“孔明,郑师可说过,左子邑为官如何?”
  孔明一怔,想了想道:“郑师言,王叔治可掌一郡,左子邑当入少府。”
  这一句话,也就表明了这两个人的才能区别。
  王叔治是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左伯却不适合为政一方。倒不是说左伯的才干比王修差,而是说这个人的能力,不是在地方政务上。如果说的简单一些,就是左伯这个人属于书呆子的类型。他不擅长治理地方,但你若是让他做研究的工作,可能这个效果会更加好。
  刘闯听罢,连连点头。
  “孔明,那如果我请叔治治理胶东,他是否愿意答应?”
  刘闯此时所说的胶东,包括了即墨和胶东两县。
  诸葛亮想了想,“王叔治志向高远,他身在高密,终究会有各种限制。
  郑师虽不问政事,可许多事情,却无法躲过他;孟彦哥哥你屯驻高密,虽只掌控兵事,王叔治也会束手束脚。我觉得,他应该会同意前往胶东。那边虽然荒僻,但却可以施展拳脚。”
  刘闯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微笑。
  “如此说来。倒解决了我一个麻烦。”
  徐盛攻取胶东和即墨,虽稳定局势,但却不擅长政务。
  他已经多次派人前来,请求刘闯派人去担任主官。
  可刘闯手上,哪有空余的人出来?
  黄珍在胶州湾忙得不可开交,徐奕则着手于屯田事务。郑仁坐镇东武,吕岱和步骘,则负责解决刘闯身边的事情。诸葛亮嘛,年纪太小……至于黄劭!刘闯觉得。这就是个参谋的命。出谋划策,他或许可以。但你让他去治理地方,不出几个月,那地方说不得就要造反。
  如果王修可以招拢的话……
  刘闯心里,已有了腹案。
  他和诸葛亮坐在山丘上。聊着闲话。
  春风拂面,令人倍感舒爽。
  就在这时候,从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信使来到山丘下,甩蹬下马,大声呼喊道:“公子,公子,大事不好了!”
  “什么事?”
  刘闯一怔。起身往山丘下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3/17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