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戚(精校)第9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4/1780

  想到这里,刘闯心中,突然有些期待……
  第三卷
幽州雪
第259章
联合
  建安四年十二月,徐州兵变。
  刘备在阻拦袁术北投袁绍之后,便进占下邳,不愿在返回许都。他本就不是一个甘居人下的人,此前听命曹操,也是走投无路治下的选择。如今,他复又回到徐州,又怎愿意继续迎奉曹操?而且,他在徐州也颇有人脉,甫一回徐州,便立刻和彭城太守徐宣取得了联系。
  徐宣,是海西徐氏族人,与陈氏素来交好。
  他已经得到了陈登的书信通知,请他设法关照刘备。
  所以在得知刘备的想法后,他也没有矫情,便主动献计,“玄德公,徐州四战之地,南有朱灵,北有王忠刘岱,更有夏侯渊驻守泰山、臧霸屯驻北海琅琊。如此情况下,公若起兵,四面环敌,孤掌难鸣。公欲在徐州立足,必须要有外援……何不效仿当年刘闯,联合袁绍?”
  想当初,刘闯初至北海国,一样是面临巨大压力。
  好在他及时和袁绍取得了联系,以至于能够在夹缝中发展壮大。
  徐宣觉得,刘闯当初的计策可以借鉴。袁绍势大,若刘备和袁绍联合,曹操必然投鼠忌器。
  只是,徐宣却忽视了一件事。
  刘闯占居北海的时候,其实有很多外因存在。
  首先,曹操讨伐张绣失利,士气正低;其次,袁术称帝,也为刘闯分担了很大的压力。更有徐州吕布可以作为盟友,相互呼应。所以曹操在没有解决这些人之前,也不会轻易对刘闯用兵。
  如果当时曹操没有那么多的牵制,刘闯根本不可能立足北海。
  说到底,徐宣终究算不得三国时代的顶级人才,这眼界也就没有那么宽广。
  不过即便如此。刘备也是非常重视徐宣的意见。
  他已经逐渐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困境,身边猛将不少,关张陈到,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可是这谋士……以前,刘备身边还有简雍孙乾。现在简雍孙乾,都已经命丧于刘闯之手。这也使得刘备身边的幕僚极为匮乏。不过这次刘备在徐州拦截袁术,也留意此事,收获颇丰。
  与袁术一战。关羽生擒纪灵、雷簿二人,关平俘虏了袁术身边首席谋士阎象。
  陈到则伏击了袁术的辎重车队,擒获袁术谋士李业。
  这四个人,可谓是袁术身边的重臣。
  特别是纪灵和阎象,一文一武。使得刘备格外重视,更下定决心,要将这二人招揽过来。
  历史上,纪灵在袁术战败后,便下落不明。
  而阎象呢?更是极有眼光和谋略的人才。袁术称帝的时候,部曲皆不敢劝谏,唯有阎象出面阻止。可惜袁术听不进去。最终落得一个凄惨结局。此前,曹操攻伐徐州吕布的时候,阎象也劝说袁术,出兵救援。但袁术依旧不肯答应……由此可见。阎象是个极有战略眼光的谋臣,只是所托非人罢了。在历史上,此人同样是在袁术兵败后,下落不明。无人知晓。
  甚至,在史书中没有留下他的籍贯和表字。
  阎象是幽州人氏。说起来和刘备还是同乡,表字式权。
  只不过想要让这两人归附,却不是一桩简单的事情……阎象也好,纪灵也罢,一直没有正面回应刘备的招揽。但看得出来,这两人似乎都有些意动。原因?谁让刘备现在是正经的汉室宗亲呢?
  “袁本初倨傲矜高,焉能与我联合?”
  刘备在听了徐宣的劝说之后,也不免有些意动。
  徐宣笑道:“玄德公何必自轻,袁绍正欲和曹操决战,若玄德公与之呼应,他必然会很高兴。”
  说到这里,徐宣停顿一下,又接着道:“此外,我听说昔日臧霸部将昌豨,如今屯驻东海。他对臧霸和曹操颇有不满,早有反意。玄德公可使一人前往,若能说动昌豨起事,便可拖住臧霸和夏侯渊。而后玄德公趁机夺取小沛,再遣一人跨江与孙策联合,夹击朱灵,则大事可期。”
  刘备听罢,忍不住连连点头表示称赞。
  只是该派谁前往东海呢?
  刘备目光在帐中扫视一圈,就见一人站起身来,躬身道:“业自归附玄德公以来寸功未立。听说那昌豨是泰山郡人氏,与业有同乡之谊。业愿效仿苏秦张仪之事,游说此人,助玄德公起事。”
  李业,泰山郡人氏,袁术谋臣。
  历史上,这同样是一个没有结局的人物,如今已投降刘备。
  “元植若愿前往,必可成就大事。”
  刘备顿时喜出望外,连连点头,表示赞赏。
  当下,李业前往东海郡,并说服昌豨起兵造反。
  果不出徐宣所料,昌豨起兵之后,立刻吸引了夏侯渊和臧霸的注意力。
  刘备怎趁机兵发小沛,将屯驻于小沛的王忠刘岱击溃,而后命关羽驻守下邳,他自己则屯兵小沛相互呼应。附近郡县也纷纷反叛曹操,包括广陵郡在内,几乎一夜间便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4/17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