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骚(校对)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39

  韩士群梅凤巢相视一笑,“那就这里吧!”
  韩舞多嘴道,“会不会太贵了,这里好像住的都是些大老板啊。”
  封寒也说:“其实我们也不用太急着找房子,慢慢来,不行可以先租套房子啊。”
  一直站在旁边的中介算是看出来了,这一家子的财政估计比较紧张,于是加紧忽悠,“其实吧,这房子真的不贵,你看里面的装潢,这么典雅高贵,显然是用了大心思,花了大价钱的,这些都没有额外收钱,光这些,就能省下一大笔呢!”
  韩士群确实喜欢这栋别墅书香气十足的装修风格,他大手一挥,“就它了,买!”
  他和梅凤巢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像是互相鼓劲儿,难得孩子们都喜欢,他们也中意,房子是大,房间是多,但将来女儿嫁了人,儿子娶了媳妇,可以带着姑爷,外孙,儿媳,孙子孙女一起住,还有岳母也可以接过来住,到时候四世同堂,这样的房子怕还要小了呢。
  韩士群开车载着家人和中介准备去办手续,刚走出没多远,刚上车,就见一个人抱头鼠窜从旁边一栋气势恢宏的别墅里跑出来,后面还追着一个穿人字拖的胖子,之所以注意到他的人字拖,是因为他正把拖鞋高举手中。
  韩士群忙熄了火,被追打的人,他认识!
  “齐轨,怎么回事儿?”韩士群下车询问。
  狼狈的非著名画师齐轨像看到救星一般抱住韩士群,“韩老大,救我!”
  “你过来,让我再打你两下,今天这事就算一笔勾销了!”胖子追了上来。
  “那,钱还用退吗?”齐轨小心翼翼地问。
  “不过五万块而已,等我把气出了,钱我也不要了。”胖子喘着粗气道。
  “好着嘞!”齐轨松开韩士群的大腿,屁颠屁颠跑过去,撅起了屁鼓。
  “你这是干嘛,我要打脸,谁要打这了~!”胖子气恼道。
  齐轨辩道:“刚才又没说打哪里,我就只有屁股是能打的,别的地方金贵!”
  “你你你!”胖子举着人字拖,冲着齐轨的屁股似乎有点不知从哪下手。
  车上的封寒等人都觉得有趣,早就相继下车,近距离观看了,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胖子并没有对齐轨的屁股下手,他下的是脚啊!
  只见他扔掉鞋,抬起一脚,狠狠踹在齐轨屁股上,齐轨顿时一个狗吃屎,趴在青青的草地上。
  待他吐出一口青草,马上嬉皮笑脸对韩士群道,“韩老大,等会儿搭你的车没问题吧,这里打车不方便。”
  胖子指着齐轨,“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封寒一怔,台词很亲切呢~
  韩士群拦了一下齐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怎么得罪人家了?”
  齐轨看看韩士群,又看看那胖子,突然猛拍大腿,“诶,我怎么就没想到呢,韩老大,你能帮我啊!焦老板,请留步,知道我身边的这位是谁吗?”
  “谁啊?”姓焦的胖子桀骜的看着韩士群。
  “他,就是我们鼎鼎有名的东扬文艺周刊主编,带领东扬文艺周刊走向辉煌的韩老师!”
  此处应该有BGM,焦胖子看韩士群的眼神已经变成崇拜和仰慕了,“竟然是韩老师,久仰大名,幸会,幸会啊,那个,韩老师怎么称呼?”
  “姓韩,名士群。”韩士群成吉思汗,你哪像是久仰大名的样子啊。
  “我姓焦,焦急风就是我了!”
第21章
镇宅石上镇宅诗,没有本事别哔哔
  其实,要说久仰大名的是韩士群,他对焦急风真的是闻名已久。
  说起焦急风,可能不太熟悉,但说起疾风快递这个国内最大快递品牌之一,韩舞封寒肯定如雷贯耳,疾风快递就是焦急风的产业之一,他是东扬最成功的企业家,韩士群从多个渠道听过他这位大富豪的大名。
  比如前不久,在一场慈善拍卖中,花费1500万龙钞拿下了大书法家曾广贤的《兰亭集序》摹贴,在文艺圈引起巨大轰动,韩士群还专门就此事在东扬文艺周刊发表过评文。
  虽然韩士群的评价是正面的,毕竟是慈善拍卖,曾老和焦总的善行都是值得肯定的,不过网上对焦急风的评价多是四个字“附庸风雅”。
  焦急风把韩士群一行人请进他家,封寒再次感慨,太大了!这套别墅占地面积起码在2000平以上,不仅气派,而且文化符号颇多,触目可及的就有水车、涓溪、大松树、小竹林以及一组奇石,简直把“风雅”二字在有限空间里演绎到了极致。
  到了房子里面,客厅里更是被瓷器、雕塑、书法、绘画作品所充斥,叫人目不暇接,格局看着有点似曾相识,焦急风还说什么,“这房子简陋了些,我不常住的,贵客们千万别嫌弃。”
  这还简陋,那他们刚才看的房子岂不是成了贫民窟,封寒代表全家吐了个槽。
  这么会儿功夫,焦急风也把他和齐轨的恩怨讲清楚了,虽然他不认识韩士群,但东扬文艺周刊是经常看的,早就把韩士群当做大文化家,是可以当座上宾的,自然也可以为自己解决难题。
  “这个姓齐的,简直气死我了!”焦急风恼怒道,“东扬是我的老家,所以我很愿意在这里置产,将来可能也会落叶归根,这房子虽然小点,但装修上,我是非常费心的,这里里外外的设计,我是找了大设计公司给弄得,韩老师你是明白人,是不是觉得,特别有文化的气息。”
  大家都搞不懂焦急风开场来这么一段离题万里的炫耀是几个意思,不过韩士群还是顺着他的话点点头,虽然搭配显得有些刻意,但文艺气息确实浓郁,这位焦老板果然和外界盛传的一样,韩士群不愿意用“附庸风雅”这样词来形容他,只能说他对文化充满向往,但审美底蕴略差了些。
  见韩士群认同了自己,焦急风很开心,把腿往沙发上一盘,继续唠,“一切收拾妥当后,我就搬进来了,后来我请一位大师来做客,大师跟我说,房子进门的地方,需要一道木屏风,画上神荼、郁垒两位门神,然后我就花大价钱,找到了他!”
  焦急风指向齐轨。
  韩士群不解了,虽然齐轨这小子容貌猥琐,行为鬼祟,举止癫狂,但材料还是有几分的,进门的时候他也看了,屏风是黄花梨的,神荼郁垒是雕刻上去的,齐轨是个画家,竟然连木雕也玩的如此娴熟,还是让韩士群比较惊喜的。
  “难道一定要画的?”
  “不是画不画,刻不刻的问题,老实说,那个屏风我很满意,还多给了他劳务呢。”
  齐轨微微一笑,悠哉地自己倒茶,还给梅凤巢他们几个也添了茶,仿佛在自己家一般随意,这份做派让焦急风的语气又加重了几分。
  “我是觉得他比较靠谱,没想到啊,遇人不淑!前段时间本来想找人在我家镇宅石上填一首镇宅诗,想着他既然能雕木头,肯定也能雕石头,所以就把这个活交给他了,因为我要出国一趟,又对他比较信任,就让他和那位帮我写诗的老先生自己交接,拿到诗后,直接开工就好,回来就能看到。”
  “怎么,他雕坏了?”韩士群问。
  焦急风道,“字是雕的不错,可那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的是能够表现我高洁的志趣,优雅的品格,可是我看到的却是什么财源广进,家宅平安,子孙满堂之类的词,俗,太俗了,呸!”
  “呃,”韩士群想了想,“这似乎应该是写镇宅诗的那位老先生的责任啊~”
  焦急风急道:“原本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明明都已经跟你说好了我要的风格,结果写成这样,我就去问那位老先生,结果老先生两天前得了脑血栓,从他那里问不出什么,我就问这姓齐的,还好,他没有冤枉好人,说了实话。”
  原来,那位写诗的老先生把写有表现主人高洁志趣的镇宅诗原文交到齐轨手上后,拿到定金,有了闲钱的齐轨就出去花天酒地,直到焦急风快回来了,这才带上家伙事儿去干活,结果却找不到那张纸了,而他自己也不记得纸上的内容。
  再去联系那位老先生,他已经拴住了,见谁都哆嗦,而且齐轨还知道,这首诗焦急风还没见过,于是他就擅自做主,自己编了几句词,刻在了焦急风的镇宅石上。
  那是一块形似麒麟,单面平整的天然巨型太湖石,刚刚在院子里他们就见过,只是没注意上面还刻着字。
  齐轨哪知道他这位脸大腰圆的雇主是个文化爱好者,最忌被人看成是满眼向钱看的土财主,以为自己写的东西足以应付,结果正好触了他的霉头。
  齐轨看向韩士群,“韩老师,那石头上的字,我可以毁掉另刻,要不你再帮他想一首,劳务的话,我可以分你一半,两万五呢,怎么样?”
  封寒捂着脸,这还真是个二百五呢。
  焦急风忙道:“韩老师不要你的臭钱,如果韩老师能帮我救急,我愿意再出五万!”
  一首诗五万,雕刻一首诗又是五万,不得不说这位焦老板确实财大气粗,也舍得用文化装点自己,一般富豪可没有他这样的闲情雅致。
  而韩士群也确实有些才华,想要迎合一个追逐风雅之辈的心思,再和家宅扯上关系,给他时间,他应该是能写的出来。
  “钱就不必了,就当交个朋友,也算是为我这个朋友弥补他的过错,只是我需要时间,起码三天。”韩士群想了想。
  “三天不行,我明天就要用,最好今天就写出来,明天刻上!”这还是个急活儿。
第22章
刘禹锡听了想打人
  韩士群在思考,不是思考该怎么写这篇诗文,而是在想自己有什么擅长诗词的朋友,可以快些帮齐轨解围,在整个婺城文坛,韩士群还是有些人脉和影响的。
  焦急风见韩士群做思考状,以为有戏,心态渐渐放松,问及梅凤巢,“这位是韩夫人吧,对了,你们来这是?”
  梅凤巢指着隔壁,“我们是来看房子的,就隔壁那套小的。”
  “确定了吗?”焦急风问。
  “定下了。”
  “多少钱?”焦急风又问。
  梅凤巢一怔,这人问题有点多吧,不过聊天嘛,还是告诉了他,“总价150万,房子太贵,不好讲价啊。”
  焦急风点点头,“只要韩老师能写出一首让我满意的诗文,那套房子,可以打九折。”
  “凭什么啊!”中介小哥不满了,怎么就打九折啊,自己的酬劳可是跟着房价走的,那岂不是自己的收入也要打九折了。
  “凭什么?”焦急风作高人状,微微一笑,“就凭那房子是我的,如果你不满意,我可以自己和韩老师交易,就不通过你们中介公司了。”
  “啊!”大家都是这副表情,这么神奇吗!
  怪不得,怪不得两套房子的装修风格这么相似,原来是一家的啊!
  中介小哥的汗刷的一下子就下来了,自己的功课没做到家啊!他忙低声下气道,“焦总,我,我不知道啊,您可千万别,刚才的话算我没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