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骚(校对)第2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9/739

第389章
理科一般小封寒
  韩舞打开房门,“嬛嬛,我回来了!”
  并没有人回应她,家里冷清清的,桌上有苏嬛留下的纸条:小舞,我回家住了,冰箱里的零食都被我消灭了,你再补充吧。
  韩舞松了口气,如果她还在,自己还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韩舞甚至不敢打电话问问苏嬛的考试情况。
  这大概就是做贼心虚吧,总觉得是自己偷了苏嬛的东西。
  更让韩舞窘迫的是,马上就要回沪城了,到时候要面对爸爸妈妈梅姨,也不知道她和封寒的爱情小火苗能否扛得住上代人的纠葛。
  ……
  当封寒等人回到龙樱的时候,关于兵马俑出土的消息已经通过国内外各大媒体通报全球了。
  尤其是在国内,在媒体的运作下,简直举国沸腾,人们对秦始皇的评价虽然两极分化严重,但没有人可以否认始皇帝对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贡献。
  在秦始皇的名人效应加持下,在媒体的宣传下,很多游客特意跑过来,期待能一睹兵马俑的风采的,但是怎么可能呢,现在就连记者都进不去。
  所以无奈之余,游客们只好就近到附近的龙樱古城游玩,无形间倒是提高了古城的客流量。
  封寒相信,只要兵马俑博物院搞成了,龙樱古城肯定会像另一个时空的华清池一样,大大受惠于兵马俑。
  记者们还没走,这次封寒再也逃不掉了,程思归已经被记者们搞得不胜其烦,现在和科考队员们在兵马俑三坑旁边搭了临建房,每天都不回来。
  找不到程思归,能找到封寒更好,程思归虽然是项目负责人,可以说一些专业性的东西,不过封寒是发现者,发现过程肯定更加让读者感兴趣吧。
  既然逃不掉了,封寒干脆大方接受采访,并趁机宣传了自己即将推出的剧本和小说。
  “怎么发现的~”封寒道,“发现过程很有趣,我特意写了一个电影剧本,叫做《活埋》,今年就能上映,希望大家到时候支持。”
  “你们想知道兵马俑坑里长什么样,想知道兵马俑是怎么做成的?这个好说,”封寒道,“我打算写一部小说,小说讲的就是兵马俑前世今生的故事,叫做《秦俑》,期待大家到时候喜欢。”
  封寒一点都没有透露大家想知道的内容,倒是把自己的电影《活埋》和小说《秦俑》预先宣传了一个遍。
  见记者们普遍不是很满意,一点干货都没有,还想让让我们帮你打广告,你以为我们是做慈善的啊!
  封寒也看出来了,大家对自己有意见啊,于是他掏出手机,“差点忘了,我这里有几张兵马俑的照片,大家看看有需要的吗?”
  “要要要!”
  听到这话,才算有点意思,虽然封寒只拿出两张照片,但对于这么多天来一直一无所获的他们来说,已经是天大的胜利了。
  而封寒肯放出照片,也是考虑到蓝德龙那老头估计也快要把照片传回米国了。
  兵马俑是在大夏发现的,总不能最后却让米国媒体领先报道吧。
  最后封寒还把照片传给这些记者,并再三叮嘱“别忘了活埋和秦俑。”
  这两张内部照片流传出去之后,第一次看到等身陶俑的民众对于兵马俑的讨论声更大了,只是也有人对二号坑的规模有些非议,认为二号坑的大小规模没法和长城比,第八大奇迹有点名不副实。
  这种声音还不小,而且是成规模的,封寒甚至在想幕后是不是长城、八宝琉璃塔这些景区在搞小动作。
  在这种争议声下,更多的普通民众更希望能尽快打开最大的一号坑,好让那些质疑兵马俑实力的人闭嘴。
  只是坑哪那么容易打开的,破坏性挖掘的结果就是永久性遗憾,对于程思归团队,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彩色的兵马俑,是一个有色彩的大秦帝国。
  在他们挖掘研究二号坑的同时,关于如何防止兵马俑颜色脱落的几个工作小组也都相继赶到了,其中甚至还有国外专家领衔的科研小组。
  封寒快要走了,临走之前多次前往挖掘现场,那里已经建起了不少临建房屋,还有一些砖房也正在建设中,施工队伍都是薛家庄的村民,这对他们也算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他们一个个干劲十足,都希望考古工作能快速顺利地进行,这样才能尽快建起博物馆,他们的土地才能变成商铺,创造更高的利润。
  封寒见到程思归,此时已经有几座陶俑士兵和陶俑牲畜被清理出来,抬到了上面,几个专家围着一件陶俑士兵,似是在研究它们的铸造工艺。
  还有几个老外在调制一些颜料,时不时地涂抹在他们买来的陶罐上。
  程思归带封寒见了负责兵马俑保护工作的车晨生教授。
  车教授是一个白发苍苍,但精神解释的老学者,是国内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是文定国立大学的化学教授。
  封寒说想了解一下兵马俑保护工作的进展,于是程思归请车教授简单地讲解了一下。
  “车老,不要将太深,这孩子理科学习成绩一般。”程思归揭老底道。
  车晨生点点头,“兵马俑褪色,主要是因为环境的剧烈变化,这些都是已经造成的破坏,而且还不止,稍后,我们还要面临微生物和可溶盐的挑战,我现在的工作就是和它们做斗争。”
  封寒装出若有所思的样子,“车教授,您说的微生物指的是广泛存在于空气和土壤中的霉菌孢子吗?”
  “你知道霉菌孢子?”
  “嗯,当温度湿度达到一定条件后,它们就会飞速生长,在生长过程中会粉丝色素和产生酸碱等有害物质,沉积在兵马俑表面上,会造成损害,并影响美观。”
  随着程思归张大嘴巴,封寒还在继续,“可溶盐一般呈白霜状,容易在陶质彩绘文物中凝结,对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温度稍有变化,可溶盐就会反复结晶溶解,导致文物胎体和彩绘空隙变大、强度降低,哪怕是轻轻地触碰,也会让文物表面如同酥脆饼干一般剥落。”
  封寒摇着头,叹息道,“确实难以对付啊~”
  车晨生看看程思归,“这叫理科学习成绩一般?!”
  “呃,”根本没听懂的文科生程思归苦涩道,“可能是和他的文科成绩相比较而言吧~”
第390章
呆萌吃货
  封寒忙谦虚道:“我只不过是在发现兵马俑之后上网查了一下相关知识点。”
  “那你记忆力是真不错,这么多专业术语都能记住!”车晨生感慨道。
  “哈哈,记忆确实不错,不过都不算什么的,”封寒岔开话题,回归主题,“其实地底的湿度和温度相当于兵马俑颜色层的保护体,挖掘通气后,兵马俑表面已经老化的矿物颜料很快失水,导致颜色层卷曲脱落,最可怕的是,这个速度非常快,从我之前拍摄的照片可以推断,打开之后,15秒之后,颜色开始发生变化,四分钟之内就会全部脱落。”
  程思归有点晕:“这么专业的东西你也懂?”
  然而没人理他,车晨生看着封寒点点头。
  “没错,就是这样,太快了,我们很难做出补救,而且我们能知道颜料脱落的时间,这个也要感谢你的那些一手照片,四分钟内颜料漆层的变化过程展现的清清楚楚。”
  “我也不过是运气好而已。”
  第一次见面,封寒不好说的太满,只不过小小地秀了一把,在大家的工作间转了一圈,跟这个聊聊,跟那个侃侃,最后留下一个高手寂寞的背影就走了。
  车晨生看着封寒,感慨后生可畏,那些话如果是他的研究生说出来的,不奇怪,但他却只是一个高中生啊,现在的高中生都这么天秀吗?
  回去后,封寒告诉姥奶,他和鹿幼溪快要走了。
  其实唐可秀已经从女儿那里知道今年他们全家在韩家过年,这也是第一次韩家那对老头老太愿意让他们母子进门,所以即便自己万分不舍,也还是准备为他们收拾行李,并带上西北土特产。
  出乎意料,奶奶孙兰的态度也很正面,她让封寒和鹿幼溪到了韩家记得嘴甜一些,人家是大门大户,子爵之家,一定要懂礼貌,不要让他妈为难。
  梅凤巢现在更像是她女儿而不是儿媳,她也希望梅凤巢的新组家庭可以和和睦睦。
  封寒准备走之前最后去一趟发掘现场,结果这段时间他和鹿幼溪又上了头条新闻,标题是“鹿幼溪封寒携私生女出游?”
  这个热搜还知道用一个问号,也明白十六岁的他们拥有一个四岁的私生女是很勉强的事。
  不过眼球经济时代,即便网民也知道不可能,十二岁生娃太夸张,但还是会点进这个标题,然后看到一张封寒和鹿幼溪一左一右牵着苏苏的照片。
  这是一张偷拍照片,封寒和鹿幼溪都拍的很糊,勉强能看清是他们,不过苏苏倒是拍的机灵可爱,对着道路两旁的小吃摊东张西望的表情充分暴露了她的吃货本质,再加上小脸圆鼓鼓的,跟松鼠似的,简直恨不得把手伸进照片里揉捏一番。
  新闻的由来实际就是两个拍兵马俑新闻的社会板块记者,在大街上偶遇三人,随手拍下,发回编辑部,后被娱乐版块的编辑要走,看图说话,编了一篇文章。
  不过编辑显然不清楚封寒的家庭构成,一开始用封寒鹿幼溪私生女的噱头吸引读者,后面又分析小女孩可能是邻居家或者亲戚家的孩子云云。
  虽然新闻内容不如标题那么惊悚,但因为两人如今太热,刚刚在金山奖上一波撒狗粮已经成为热议人物,所以新闻一经发布就成了爆款。
  不过好像人们关注的更多是苏苏这只萌娃,她那仿佛嘴里含着东西的圆鼓鼓脸蛋非常惹人喜欢。
  因为这,熊鹿夫妇、老妈老韩、苏嬛小舞全都打电话过来,疑问只有一个“苏苏怎么突然胖了?”
  后来还是鹿幼溪这个嫂子在嘤嘤上作出解释,她先拍了一张苏苏的日常照片,然后和网传照片放在一起对比。
  作为女明星,拍照美美哒是基本素质,更何况咱家苏苏底子本就好,在鹿幼溪的镜头下,苏苏瞬间变成了小淑女,而且脸蛋也没那么夸张的圆鼓鼓了。
  鹿幼溪刊文道:“声明一下,这是我小姑子,不是别人家的,另外右边那张照片,如果你的嘴里同时放着话梅、红枣、鹌鹑蛋、板栗、糖葫芦的时候,肯定也会显胖的~
  ┓('A`)┏(摊手)”
  鹿幼溪几千万的粉丝,经她这么一宣传,苏苏火了,被誉为“拥有百宝箱般嘴巴的女子”!
  网友纷纷留言:
  老狗与小猫:她是怎么做到的?有什么特殊技巧吗?
  醉生忘死:天赋异禀吧~
  仲夏了无痕:这么美,还这么能吃,好羡慕,我就只剩能吃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9/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