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骚(校对)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739

  再次见到鹿幼溪,她一切如常,跟封寒还是笑脸相待,但愿这握手言和之后,这丫头不会再有什么后招了。
  刚刚踏进教室,班里已有的同学就在云大川的起哄下齐喊“马赛克!马赛克!”
  封寒的马赛克已经被大家都知道了,不仅同学们通过新闻看到了,这段视频还经过剪辑后在网上传播开来,封寒和东扬恐龙着实火了一把。
  封寒知道这件事,蓝荆苓那小子还转发并@了他,小屁孩简直推波助澜。
  面对同学们的玩笑,封寒一笑置之,回到座位上,云大川对封寒表示了感谢,“谢谢封哥,好险啊,我保住倒数第二了。”
  言下之意,封寒自然是倒数第一,但和云大川的差距在拉近,因为封寒的语文分数超高,社会科学也不低,另外两科也没有故意答错,如此一来,已经快爆了菊班的菊花了。
  额,这是个比喻。
  云大川的同桌也说,“你三篇文章同时上了三江阁呢,创造了新历史。”
  三篇?是大腕崛起、文壕还有文骚吗?
  以后是不是有人会称自己为寒三篇呢。
  封寒YY了一下,笑着拍拍云大川的肩膀,“你放心,下次不出意外,你肯定是倒数第三了。”
  这矛头直指鹿幼溪。
  鹿幼溪有些委屈地看着封寒,“不是已经握手言和了吗,你不埋汰我会死吗?”
  好家伙,东北话都给整出来了,“对不住啊大妹子,我条件反射,我改。”
  看着封寒超高分数的语文卷子,鹿幼溪羡慕不已,也不知道自己总分会不会有这么多。
  上午最后一节课是语文,祖骁老师进来后,看到封寒已经就位,也就没多问,新闻上都说了嘛,他去帮着挖恐龙了,还低调的表示不要出镜。
  老祖直接讲课,最后还剩几分钟的时候,他有重要事宣布,“还有几天就是重阳节了,重阳节,登高、赏菊是我国的重要传统,所以我决定周日带大家去横镇登山。”
  说到这,大家都欢呼起来,集体旅游多好啊,然而接下来却叫人有些丧气,“另外大家再每人写一首以菊为题的诗词作品。”
  周日?周日自己有安排啊!
  封寒举手,“老师,不去行不行啊?”
第136章
《不去后赋菊》
  “为什么不去啊?你刚来菊班就不参会集体活动,不合适吧。”祖骁不解道,其实他做此安排也是为了让两名新生尽快融入班集体。
  “你们要登高,我却恐高,还是不掺和了~”封寒执意道,虽然是有些遗憾,但谁让他昨天先已经答应苏嬛了呢,男人应该重诺。
  祖骁想了想,“不去可以,除非你做一首让我满意的菊花诗,否则别人也学你不想参加,我还怎么一班人齐齐整整~”
  老祖这个要求一点都不过分,封寒答应了,祖骁道,“那好,周日之前把诗给我,我就同意你不参加。”
  “现在就可以。”封寒想着早点确定下来。
  封寒的前邻右邻齐齐看向他,封赛克你要不要这么拼啊,让你的才华打个盹儿不好嘛!
  祖骁看着自己这个学生,有点兴奋,自己又要见证一首经典的诞生了吗!
  以菊作诗可不容易,菊在诗词长河中远不如梅和竹更受青睐,四君子也就稳压兰一头而已。
  封寒陷入了思考,写哪首呢,实在是太多了,孟浩然、元稹、苏轼、李清照,都写过关于菊花的经典诗篇,当然,肯定还少不了资深菊花爱好者黄巢,他有三首诗传世,其中两首都是写的菊花。
  黄巢啊,搅乱唐末风云的黄巢,霸气的起义首领黄巢,文武双全屡试不第的黄巢!
  就你了!黄巢菊两首,封寒选了更符合自己人设的那首。
  祖骁看看时间,“离下课还有五分钟,如果不够,我想大家应该愿意为你拖堂吧。”
  “不愿意!”讲台下齐声喊道。
  封寒“切”道,“我也不愿意呢,还差一点,让我再酝酿一下。”
  这是不少人第一次见封寒现场作诗,感觉就像蹲大号一样,一脸便秘的感觉,这诗是生憋出来的啊!
  “有了!”封寒突然拍了把桌子。
  “拉出来了?不是,做出来了!”大家惊喜地投来询问的目光。
  封寒站起来,拿腔作调道,“不去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诗原名是不第后赋菊,是高考落榜的黄巢同学写的一首以物言志的诗,前面两句好理解,菊花凋零之后,别的花也早已凋零光了。
  后两句,黄金甲并非他的起义军,而是金黄色的菊花的代称,讲的是长安城被菊花铺满的盛况,或许也映射了黄巢当时的野心吧。
  这一幕后来被老谋子导演花费巨资呈现了出来,画面是极美的,包子是很大的,其他的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听到这首雄伟豪迈的菊花诗,班里众人全都陷入了呆滞状态,原来菊花诗还能写成这样!
  古人喜欢给不同的事物赋予不同的品德性格,比如梅的傲骨,竹的坚韧,还有菊的婉约,兰的清雅,写相关诗词的时候,也基本是遵循着这套东西。
  但封寒这首《不去后赋菊》,一句“我花开后百花杀”一出,顿时让菊花变得硬朗起来,简直就是杀气腾腾,还有后两句,更是大气雄浑,果然不愧是长安古都出来的人物。
  虽然封寒没有住在长安城内,不过龙樱古城是属于长安市的地界,封寒的户籍在京城,但也算半个长安人,而长安也确实是以菊花为市花的(现实中为石榴花),每到重阳节,城内随处都是菊花盛开的地方。
  在同学们的惊叹声中,下课铃响了,祖骁又回味了一阵,才说,“下课”。
  他扫了一眼班里的地方,前面黑板两侧已经有了书山学海,两侧是管仲、孔子这些先贤,于是他叫住文艺委员云大川,让他抽空把这首诗写到后面的黑板上,就算是菊班的班诗了,哼,就让梅兰竹班羡慕去吧!
  既然诗已现世,封寒就随手编辑邮件投给了《书香》,并作出相应说明。
  虽然诗已经曝光了,不过雅诗兰还是愿意支付1000元的稿费,再过两天封寒的两首情诗就要随着新一期的《书香》问世了,到时候他的诗名肯定会更上一层楼的!
  未来他能达到怎样的高度,雅诗兰根本不敢想,只能静观其变,然后试着习惯他带来的惊喜。
  晚饭封寒是和妈妈妹妹一起吃的,老韩压根没回家,这是他堵上全部身家的一战,必然是坚守在第一阵线,另外,石一拓也吃不香甜,他不断地派手下打听。
  韩士群到底找了谁救场?
  他的萌芽中有没有长篇小说?
  内容是什么,质量怎么样?
  “什么,都查不出来,我养你们有什么用!”石一拓大发雷霆,不过对他其实还是有好消息的。
  上一期,蔡蝶飞的新作《蓝风筝》正式登陆《东扬文艺周刊》,不愧是大众文学偶像,一周时间到了,据统计,上一期的销量突破了38万,创造了杂志自创办以来的新高!
  要知道,即便是在韩士群的领导下,东扬文艺周刊的周销量也没有达到过35万!
  但是自己做到了,并且超越了!石一拓感到骄傲而自豪,这说明自己根本不比韩士群差!
  在韩士群走了之后的那两期,杂志销量确实有些颓势,都降到25万了,但他利用明星效应力挽狂澜,这就是成功!
  当然,因为蔡蝶飞的稿费高昂,其他撰稿人也跟着涨价,公司的盈利远不如之前,如果是石梁当家,肯定要急疯了,但石一拓的眼光更长远,别说现在赚的少,就算是赔钱,只要能让杂志的销量一路飙升,他也愿意!
  蔡蝶飞计划再过两期就上庄御的小说,那部小说经过韩士群亲自把关,几乎是手把手修改完善的,石一拓也认为,那部比《蓝风筝》更有杀伤力。
  一个高名气,一个高质量,到时候这套组合拳下来,他倒要看看,初生的《萌芽》拿什么跟自己竞争!
  ……
  “老大,印出来了!没有质量问题!”伍陆亲自在印刷厂监工,第一时间向还在公司的韩士群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好好好!”韩士群连说了三个好,“马上送往全国各地!”
第137章
火爆热销!
  说是发往全国各地,其实群巢文化根本没有那么强的发行能力,《萌芽》创刊号只能覆盖婺城的全部,杨州的大部,还有京城、沪城这两大顶级城市的局部,另外还开通了订刊通道,给那些想买,但发行能力还没有覆盖的地方。
  韩士群想掌握自己的发行渠道,所以没有和专门的发行公司合作,这点体现了他的野心,他再也不想被别人扼住喉咙了,他想在行业内发出自己的声音!
  群巢组建了自己的发行团队,只要把发行团队培养起来,公司就可以更轻松地开发其他杂志品牌,并向综合性的出版公司转型!
  因为东扬是萌芽的大本营,最早收到了杂志,第二天一大早,封寒就在他经常路过的杂志亭看到了《萌芽》,而且被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毕竟是新刊上市,又是本地企业,老板还是很给面子的。
  封寒也是第一次看到《萌芽》杂志的真面目,作为杂志的艺术总监,齐轨为杂志设计的是淡雅文艺风,格调上很容易和其他杂志区分开。
  曾老写的“萌芽”两个大字在左上角,右上角是刊号和期号,萌芽是半月刊,所以这是第1期也是十月·上期,总第001期。
  下面是封面的主体部分,第一期很简洁,就是一个手绘的绿芽破土而出的画面,另外还有几篇重点推介的文章题目、作者和页数被写在封面上,其中就包括封寒的三重门。
  此外,封寒还在封面的右下角看到了很显眼的两行字“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原来老韩把这句诗用在了这个地方。
  “老板,这本杂志卖的怎么样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