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精校)第1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1/1491


神态冷酷,腰背挺拔,此刻见了萧晨直接单膝跪倒,恭谨开口,“属下冷十二,参见将军!”虽在道场中未曾现身,但大千界之事萧晨已神识相告,冷十二自然知晓大人现下的局势,此刻开口间没有半点不妥。
左眉道场,乃是左眉道人当年集中自身大半积蓄打造,他自身虽然只是破灭圆满修士,但一生经历了颇多机缘,手中底牌众多,其力量之强甚至还要超过不少造物大尊。道场自成体系,在大千界中也算是中品的芥子小世界,左眉六道修士但凡接受传承,修炼之下体内血脉就会逐渐发生改变,而无须经受飞升血脉淬体一关。
萧晨飞升大千,道场中寻常生灵早已被他尽数放入神国之中,唯有体内血脉满足飞升者方能跟随而来。冷十二接受杀道传承,其麾下杀道精锐也尽皆满足血脉要求,自然跟随萧晨一并飞升大千界。
萧晨目光落下心中微微点头。伴随着他开启道场三层,六道修士传承全部开启,隐藏其中的力量可以供六道修士炼化。这些年来冷十二的修为不断暴涨,如今竟已达到破灭初成境界。原本还有些担心他修为难以服众,如此却是没有问题了。
“十二,本将今暂且册封你为散骑都尉,待大战之后,再向大帅申请正式加封。日后我军中一切情报事宜就由你负责。此外,为保证消息畅通不受干涉,本将单独成立探军营,由你执掌长官暂为都尉衔,受本将直接统辖,任何人不得插手干涉,编制万人,待遇为寻常士兵三倍。若是需要填补手下力量,本将许你在大军之中挑选合适人选补充力量,可先做后报,接令者任何人不得抵抗,否则以不遵军令重罪处置!”
萧晨此番当着麾下将领的面开口,既是正式的介绍,也是一并告诉他们,军中情报一块由他亲自接掌,所有人不得插手。这就是正面的知会了,日后若是有人违背,再做处置也让人无话可说。
“诺!属下必然竭尽全力,不让将军失望!”冷十二沉声低喝,简单冷冽,却自有一股干脆利落的果决,令人闻言心中不觉凛然,不敢小觑。
军中情报乃是重中之重,能够被将军委以重任,显然这冷十二是绝对的心腹修士,他们岂敢轻视。
萧晨见状满意点头,“好了,如今你等也已经认识,日后有的是亲近的机会,也不急于一时。张良栋你等这便退下吧,将本将令谕晓谕各营帐。此外,为以防万一,着大军组织巡逻警戒队伍,日夜不断,以防敌军袭营!”
“诺!”
张良栋跟随诸人齐声应诺,转身出帐而去,只是心中却有几分震惊。看来萧晨将军虽然是小千界飞升修士,但也并非是全无底蕴,其身上必然有一品阶不低的芥子小世界,其中掌有自身私人武装力量。虽然不知这隐藏力量的真正底蕴,但从这现身的探军营冷十二身上也能看出一些,怕是不弱啊。
这般想着,他对萧晨不觉愈发看好了几分,对自己与之亲近的决定颇为满意。如今在萧晨势弱时投靠与他,可比将来他在军中站稳脚跟羽翼渐丰时要有利多了。张良栋心中隐隐有些直觉,将军是成大事的人,若现在不能把握住机会,即便日后他再去投靠,怕也不得亲近不会得到中用了。
萧晨目送麾下退出,略微沉吟,迈步向外行去,冷十二恭谨跟随在后。早在之前萧晨已经有了将杀道修士召出组建军中探子的盘算,此刻已命人搭建好了探军营的营帐,足够万人使用。
在巡逻士兵恭谨行礼中,两人一前一后挑帐进入。
第0578章
争夺
萧晨袍袖一挥,两千余名身穿统一黑衫,面容坚毅男子直接出现帐中,同时跪倒,恭谨低喝,“属下等参见将军!”
“起来吧,日后你们便直接编入萧字部探军营,仍有由十二都尉执掌,日后当尽心做事,本将必定不吝赏赐,下去分配住处吧!”
“诺!”
两千余杀道精锐修士,便算是探军营第一批士兵,他们本就是训练有素对军营生活并不陌生,此刻行了一礼,起身后退走直接向军舍所在而去。
萧晨并未即刻离去,略微停顿,淡淡开口,“十二,此后你们怕是不能再在道场中安稳度日了,本将要在大千界中建立一番事业,需要杀道修士帮助。日后道场中杀道传承可以作为赏赐赐予探军营中表现优异者,不断培养更多的精英探子为我所用。眼下你只是接管军情一块,慢慢熟悉之后培养出了足够的力量,本将会不断下放权限,给予探军营更大的权利,监察本将麾下将士,乃至刺探各国动态。这一职位至关重要,牵扯太大,只能由最为心腹之人执掌。本将任命你为第一任长官,也希望可以是最后一任,你切莫让我失望。”
冷十二闻言心中顿时滚热,这是大人对他最大的信任,当下“啪”的一声跪倒,“将军诚心待我,十二亦把将军视为唯一的主人,敢不效死!”
“好,有你这句话,本将就放心了,日后大军刺探军情,拦截敌军探子之事就交给你了。”
“诺!”
萧晨未曾在探军营久留,略微嘱咐了几句,便直接转身离去。
探军营独立在萧字部外,再加上刺探军情不是上场杀敌,甲胄武器自然需要另外铸就。但如今这点倒是不宜动手,否则极有可能引起猜忌,到时反而不美。好在军中物资也有为探子准备的制式甲胄武器,便暂且用着,待到日后再做打算不迟。
可惜兵甲五统领默查、叠山、水原、魔戈、轮左如今修为尚且未曾达到破灭境,若是现下召出极有可能造成损伤,否则将兵甲道将士放到身边作为亲军,既能提升战场上的安全性,也能震慑军中人心。好在五人如今接受兵甲道力量传承,力量提升极快,如今都已经踏足曲古境界,怕是距离突破之期不远矣,到时再来安排此事不迟。
此外尚有医道,炼道,禁道,执法道,如今都有不少修士随萧晨一并飞升大千界,但战场中太过危险,在没有建立自己的势力,拥有稳固的根基前,萧晨不会将他们召唤出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对于自己身边亲近之人,他向来是爱护有加,由此决定不足为奇。
萧晨归返将帐之中,即便远隔万里,也能感应到戎国四亿余大军散发出的恐怖威压,这股气势,足以让任何修士心神皆寒,远远避开不敢轻捋其锋!
他微微摇头,脸上露出复杂之色。
进入大千界中,萧晨才认识到了大千界中的修炼,与小千界、人间界时截然不同,若是一味只知埋头苦修,即便资质逆天,此生成就也注定有限!
作为修真资源远超小千界十倍乃至百倍的大千界,只要稍有资质苦修不缀,大都能晋升成就古境,再有些许造化,晋升破灭亦非难事。
但一入破灭,修道之路陡然艰辛,想要继续提升修为,所需要消耗的修真资源便会以爆炸式的方式疯狂激增。
破灭晋升造物,资质要求自是不需多言,提升两者间法力境界的恐怖差距,若是有各种宝物吞服炼化尚好,否则当真是依靠自己一点一滴苦修,不知要浪费多少年时间才能完成这一步。更不用说造物以上的创世境,乃至更高等级的鸿蒙境!
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无比恐怖的修真资源来支撑,所以在大千界中,时间根本不是修士提升修为的限制,甚至所谓的修为瓶颈在强大的助力面前也能被生生冲破!在小千界,人间界时无比重要的时间,大千界中,却不值一提!不说破灭境以上修为已然感应天道,近乎将自身融入天地,寿元绵长若非强行汲取或是受创殒落,近乎没有寿元耗尽自然殒落的一日。就算是古境修士,其寿元也足有百万年,如果精通元神之道,可护得真灵转世不灭,日后还有从头来过的机会,即便暂时殒落也只是一个重新修炼的轮回罢了,也是一种近乎不死不灭的存在方式。
修道资源,这才是唯一的制约!
得大资源者有大成就,小资源者小成就,无资源者无成就,这就是大千界中赤裸裸的事实!所以想要获得修炼的帮助,帮助自身修为不断提升攀爬大道之巅,便需要不断夺取更多的资源为己用。
而这种争夺,体现到了大千界中,便是战争!
各家族之间,各宗派之间,各诸侯国之间,乃至大千界中雄踞的八大帝国,常年厮杀战乱不止,归根究底也是在争夺更大的疆域,夺取更多的资源!
早年便曾说过,破灭以上,修道方式有三。一者自身苦修,二者信仰国度,三者杀生求道。
自身苦修无须解释,而信仰国度所说的绝不仅仅是修士依靠自身修为开辟出来的世界,身外浩瀚的疆域,才是提供信仰的主要之地。例如眼下这大燕帝国,麾下修真星成千上万,坐拥亿万万臣民,他们就全部是大燕皇朝的信仰者,每日都提供着恐怖的信仰之力,供大燕皇朝层层阶梯修士吸收,但最大最终的得益者,还是大燕皇室,或者更确切一些是大燕帝王!说句毫不客气的话,即便是一头猪放在大燕皇帝的位子上,每日汲取这样恐怖的信仰之力加以炼化提升修为,也能被生生堆积成创世境乃至更高境界!况且大燕疆域浩瀚无尽,掌控着无数的修道资源,莫说太多,仅集中万分之一乃至十万分之一又是何其庞大的能量,无论自身修炼或是培养麾下,都有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
这才是信仰国度真正的解释!也是萧晨近来所得最大的感悟,他若是想要获得修为的快速提升,有朝一日拥有覆灭大魏镇压火族的力量,便需要建立自己的信仰国度,只有这样,他才有一战的资格!否则庸庸碌碌自身苦修,哪怕再过百万年依旧是不成气候的小泥鳅,大魏皇朝随便动动手指,都能将他轻易捏死。
至于第三点杀生求道,萧晨原本一直以为是修士斩杀强大的生灵,以亡魂祭祀天道,以换取强大的力量补充己身。但当日散军营中击杀散骑将军赵勇,却完全推翻了他之前的认知。
金印竟是可以直接炼化亡魂,以抽取亡魂生前的强大力量,炼化之后与萧晨共享!而这种修为提升方式的效果,堪称恐怖!须知萧晨之前不过斩杀了赵勇一人,便能得其近乎十分之一的修为融入己身,使得造物初成境界的修为有了十足的长进。若是可以杀死十名,乃至百名造物,所能汲取到的强大力量,必定可让他修为以一种惊人的速度疯狂暴涨,达到无比惊人的地步!
虽早已知晓杀生求道乃是修炼三方式中见效最快者,但萧晨并不认为别人都能获得与他一样丰厚的回报。须知他以前也曾与天道交易换取力量,所得虽然不少,但相对于献祭的亡魂力量来说却极其有限,远没有现下他自金印处所得如此丰厚。
显然这一切事情的根源还是在金印身上!此物,竟是可以代替天道的作用,无须经过祭祀一道,就能直接将亡魂之力抽取炼化与萧晨一并分之!换言之,金印此举乃是在与天道争夺力量,而它显然可以做到这点,并且还能从中获得不小的受益。吸收了赵勇亡魂的力量后,金印散发出的金光明显浓郁了几分,似乎也在借此机会恢复自身的力量。
十成亡魂之力,萧晨只得其一,看似极少,但与寻常走杀生求道的修士对比,他所得已经丰厚于他们数十倍乃至百倍以上!最为重要一点在于,走杀生求道之路修士,修为在短时间内虽可暴涨,但到最后都会有深重罪孽在身,业报极重,往往死于非命不得善终,凄惨无比。而萧晨通过金印吸收亡魂之力,无须承受杀戮业报,仅这一点优势,便足以让无数走杀生求道之路的修士疯狂!
萧晨此刻在戎国大军中,戎国大军处于和羯国的大战中,而战场上是要死人的!
战场杀敌,建立功勋,既能在杀戮中汲取力量,又能积累功绩换取册封,积累日后崛起建立自身信仰国度的力量,眼下之局,对萧晨来说堪称完美。
计定从军,绝对是他进入大千界后所作的最为正确的决定!
眼下戎国、羯国大战,表面上是两国积怨重重,但实质上仍旧是在争夺疆域,扩大神国,掌握更多的修真资源。此刻的萧晨完全没有插手两国战局的资格,但并不妨碍他借助两国间的战争,飞速提升自己的力量。这一场大战,对他来说既是考验,也是机缘!他要把握住此番大战中的契机,在战争中崛起!
萧晨深深吸气,收敛了自身念头,心境逐渐平稳下去。
大战在即,他想要的,终归会来。
※※※
戎国四亿大军携气吞山河之势浩荡而来,短暂休整七日后,即刻发动了对独山县的疯狂进攻。
两国短暂停歇后,第二阶段的第一场战争正式打响!
戎国军主帅呼雷颇通军事,麾下精兵强将如云,士兵排山倒海一般席卷而上,两国大军以城墙相隔悍然厮杀在一起。
两国实力对比,戎国军重,集中兵力四亿。羯国有雄城坚守,昌运候携八千万精兵固守城池,可算是各有依仗难分上下。一时间城墙下方寸之地成为修罗战场,禁制灵光狂闪,各种攻城器械疯狂发动。
厮杀声,惨嚎声,血肉撕裂声……交缠混杂在一起,方圆数万里尽皆清晰可闻。
两军煞气升腾冲天热气,化为白虎,赤虎虚影,疯狂咆哮,其声肉眼不可闻,但在元神感应中却如白虎神兽分神降临,围杀气势之强,恐怖无比!
在这样的厮杀战场中,一旦肉身破损元神暴露而出,除非有大军意志守护被召回军中,否则瞬间便会被这煞气消融驱散。若是有人胆敢以神识感应战场,必然会被直接抹杀,甚至反噬之下使得出手之人元神直接溃散而亡!
两国大军厮杀之威,由此可见一斑!
第0579章
第一战
烽火三月,连战不休!
戎国大军以携早前大胜余威向独山县发动了猛烈无比的冲击,连续的攻伐日夜不绝未曾有片刻停歇。但独山县城就像是惊涛骇浪中的一方礁石,沉默无言,却不动如山!任凭戎国大军发动如何猛烈的冲击,都无法越雷池一步,迟迟不能建功。
接连不断的厮杀,使得两国大军飞快损耗。但羯国有坚城固守,士兵阵亡尚在可接受范围内,但戎国大军的损失却让坐拥四亿大军的呼雷主帅眉头大皱!城墙、地面早已被血水浸透,若非有两国士兵清理,怕是尸首堆积起来也有城墙高了!
戎国久攻不下反而死伤惨重,大军士气自然受到影响。呼雷主帅听从麾下将领建议,不得不下令暂缓攻城,收拢大军另谋对策。
独山县中羯国大军虽然成功守城,却同样死伤惨重将士疲惫不堪,看着城外绵延不到尽头的戎国军帐,独山县的羯国守将们可没有半点轻松的意思。眼下戎国大军损伤虽然不轻,却尚未动了根本,这一战还有的打呢,一时的胜利根本不足以证明什么。
……
停战后第一夜。
萧晨端坐将帐之中,脸色一片凝重。大军首战未曾建功的消息他已经知晓,虽然对戎国并无感情,但如今他想要起家,便需要借助戎国崛起的大势。若戎国一旦在战场中失利,对他而言自然也不是好事。
但如今事关军务之事他没有插手的资格,即便有,面对高墙固城精兵强将早有准备的独山县城,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是一块硬骨头,但戎国若想成大事,就一定要将独山县城拿下。否则大军迟迟无功且损伤惨重,怕是延续自大胜而来的军中士气会逐渐消失殆尽。眼下强攻无效,暂且罢手是极为明智的选择,不然越是拖延下去,对戎国军中士气创伤越大。士兵损失尚且未曾动摇了大军根本,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但士气若是消退,才是对戎国军队最大的重创!
萧晨皱眉苦思时,其脸色突然一变,豁然起身直接出了将帐,目光阴沉向戎国大军驻地看去。
原本平息下去的两军煞气,此刻竟是突然再起,虽然不知其中究竟情形,但根据感应判断,此刻突然爆发的战事并非是在独山县城,而是戎国大营!
羯国军冲击大营了?
想到这点,萧晨脸色一阵阴晴不定但尚未乱了分寸。感应中戎国大军气势虽然稍显凌乱,但很快就已经形成了反击之力,以呼雷主帅之力又有四亿大军底蕴在手,即便独山县出奇兵冲营,也必然不可能对戎国大军造成太大的损伤。只不过攻城无功,又被夜间冲营,即便被平息下去,也又是一件对士气大损之事。或许此番独山县城出兵,打的就是这般主意,看来此城羯国守将果然是一个人物,能以绝对劣势兵力守城时还敢派奇兵冲击戎国大营,这般魄力绝非常人可及!羯国昌运候,果然是用兵如神,不仅擅长守城,在出击之时也是果断决然,没有半点迟疑。只怕此番昌运候出手,还有激怒呼雷主帅的盘算,想要让他不顾军中士气消沉继续攻城……看来,此人对守住独山县城颇有把握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1/14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