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镜(校对)第10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0/1366

  具体来讲,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法理,还有“某人”之所以为“某人”的一整套习惯法度。
  这套法理和法度,虽然玄虚,却是以具体的人为根本,衍生出来。尤其当人修行到了一定境界,在天地间留下形神的烙印,化为了确切的“实物”,不管这份烙印有多么微小、虚弱,总是给了人操作的空间。
  某种意义上,它属于突破了“物”与“理”界限的层次;化为具体手法,就是真文道韵级别的无上神通。
  但余慈执掌生死法则,又身具“自辟天地”的能耐,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就能将这件事的难度,降到最低。
  当然,不管难度怎么降,事关生死,都是要慎之又慎。
  虚生也好,血府老祖也罢,之前的两个成功例子,其实还有一层非常关键的因素:
  信力!
  虚生和血府老祖都是寿元将尽,前路已绝,又受余慈神通所摄,自然敬畏且依仗,由此生出信力,主动将余慈的神通“内化”,占据核心主位,故而如水到渠成,顺畅得很。
  相比之下,黄泉夫人是生生被余慈掐死的……
  一则以内,一则以外,由不得余慈不谨慎处置。
  此时施展“内化”之术,他也是小心翼翼,浅尝辄止,绝不会干扰灵枢的运化过程。
  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余慈渐有所得。
  目前的黄泉夫人没有神智可言,这样的好处在于,只要是找准层次、位置,她的记忆就仿佛是已经大开门户的库房,任由余慈进出。
  余慈才一“进来”,就有些发愣。
  黄泉夫人是个细致人,但余慈可没想过,连着她的记忆,也同样如此。
  感应所及,一切信息都分门别类,次序齐整,像是百宝格,又就像是朱老先生当年坐镇的书楼,万千法门、秘籍,一部部,一卷卷,以类相从,排布有序,搭眼一看,心里就大致有了数。
  只是,是不是缺了点儿什么?
  余慈再次检视,大略看过去,从黄泉夫人幼时,一直到现在,都很齐全的样子……
  一时想不起来,他心念微动,不再观其大略,而是搜检有关黄泉秘府的信息,准备仔细看一看黄泉夫人在北荒的作为。
  在清晰的分类之下,真的非常好找,可才看了小半段,余慈便觉得怪异绝伦——
  好像,全是别人……
  他的意思是,看黄泉夫人的记忆,就像看一出大戏,你能够清楚地知道,当时的情境是怎样、戏中人干了什么、有怎样的喜怒哀乐。
  可是,这份理解是“余慈”的,而不是“黄泉夫人”的。
  黄泉夫人是怎么想的?
  就现两人同时看戏,戏台上唱作俱佳,而在你身边看戏的人面无表情,永远不可能知道她在想什么。
  不……不止,应该说,身边根本就是一片空无。
  余慈能透过黄泉夫人的视角,知道当时发生的一切,唯独不知道作为一切的核心,黄泉夫人的所思、所想、所感。
  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大千世界,本身却无思无感。
  这怎么可能呢?
  余慈想起扼死黄泉夫人之前,那一份独特的情绪感受;又想起赵相山刚刚所说的一句话:
  无别有情之心,世间唯她一人而已。
  现在非但无情,连“思维”也没了,又算什么?
  明明是在自家心内虚空之中,余慈却觉得心头隐隐生寒。
  他再顾不得其他,心神切入黄泉夫人灵枢运转的深处,要看个分明。
  便在这里,熟悉的,至少可以称为“生命”的感觉重新显现。
  所有的情绪,或曰灵性,都融在生机之中,除此以外,再无牵涉旁移。
  这一刻,如果黄泉夫人冥冥之中还有意识,那么:
  除了生死,再无他物。
  察觉到这层面,余慈也有所悟:
  也许黄泉夫人的记忆中,本来是有情绪、思维存在的,可是在移转灵枢之时,自然就“内聚收缩”,完全投注到当前的核心问题上去。
  这是怎样的控制力、又是怎样的本能啊!
  而且,这还带来了另一个问题。
  世人所谓“情景交融”,可以这么理解:
  无当时之环境,自然没有当时之情感思虑。
  三十年前的余慈和现在的余慈,面对同一件事,其思维方式、生发的情感,与现在相比,肯定有大大小小的差别,正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就是这些差别,才有人之所以为人的情感思维的变化、起落,才能获得种种不同的体验和经历。
  可在黄泉夫人这里,“情”、“景”,还有“思”,好像完全是分开的。
  情绪是情绪,思维是思维,当时环境,也仅仅是个环境。
  恍惚中,余慈便有这么一份感觉:
  黄泉夫人就像是现在的他,进入了“别人的视角”,完全抽离于世间之外,持一份特有的情思,进行观照。
  所不同之处在于,余慈的情思只存在于“现在”;
  而对黄泉夫人来说,情绪思维便在那里,无论时间怎样流逝,均独立不改。
  千年之前是这样,千年之后亦应如此。
  余慈想到了件宝物,是当年薛平治给他的那件忘情宝扇。此时应该已经丢在了少阳剑窟内,不知给谁捡了去。
  宝扇之上有言: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余慈无论如何都不能将黄泉夫人划在“我辈”之列。
  然而,她究竟是更接近“不及情”的最下之辈呢?
  还是“忘情”的“太上”?
  余慈心中莫名沉重,可清晰排列的记忆排在眼前,他还是要看的。
  他看到当年的魔门修士,在黄泉夫人的支使下,没有通过玄灵引,而是纯凭计算——至少当时的魔门修士是这么说的,悄无声息地锁定黄泉秘府,没有传出任何风声。
  相比之下,早在数年前就天下皆知的二次开启,简直就没法看了。
  余慈也看到黄泉夫人在秘府开启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将手下抛开,瞒过五岳元灵,穿过玄符锢灵神通禁域,进入黄泉秘府的最深层。
  然后,他再次看到了摆放着无归羽客尸骸的那处大殿——上一次见到,还是刚刚在星芒虫的记忆里。
  如果倒换一下角度,两边的记忆看起来大差不差。
  然而,终究还是有差别的。
  从黄泉夫人的视角来看,她是在关注无归羽客的尸身……上那件玉盒。
  这便是差异所在。
  据魔灵的记忆,从它灵智生发,到被人发现,一直是在大殿的某个墙角位置,很不起眼。
  可如今,玉盒却是在无归羽客手上,更重要的是,玉盒的盖子还打开了,显露出盒内血浆似的特殊元质。
  看到这幕情形,余慈也是心中一动。
  据赵相山的说法,这就是参罗利那转生灵性所化。为进一步压制参罗利那的转生灵性,“混元匣”里的元质,更给炼成了某种液态法器,平时封闭在盒中,祭炼并积蓄力量,用时才瞬间开启。
  如果赵相山所言属实,混元匣最大的功用还是为了控制参罗利那转生灵制,寻常不可能打开。
  无归羽客身遭魔劫,临死之前,开启此盒……
  或许是自救吧。
  借参罗利那转世灵性所化元质,消解魔劫,这种元质,无限趋同于本源之力,又给磨消灵性,绝对是大补之物,且具备参罗利那的某些特质,若能成功摄取,对付魔劫,多少会起点儿作用。
  可惜,无归羽客失败了。
  也使得原本压制转世灵性的混元匣,有等于无。
  算一算黄泉夫人进入秘府时间,距离无归羽客死于魔劫之下,都有了快三劫、上万年的时光,如果一直这么暴露在外,还真说不定会有什么变化。
  况且……通过黄泉夫人细腻得过分的观察视角,余慈确信:
  在本应纯粹的元质之中,存在着一丝绝不应有的杂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0/13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