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镜(校对)第1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6/1366

  “……否!”
  既然知道不能缓解,不可调和,睁眼说瞎话是没必要的,那么……
  开战吧。
  当然,不会是闷头死拼,对于极祖在北地的作为,八景宫也好、洗玉盟也好,想必会很有说法;就是魔门地界,地火魔宫、魔门东支等势力,也会很感兴趣。
  第一波,就是把消息传出去。
  只是,他能想到的,极祖又怎么可能想不到?
  既然今日,他在北地三湖的支点注定难以保留,那么他的目标退而求其次,就是要让谢康令这具藏在华阳窟多年的战利品,回返冰雪魔宫,再图后计。
  这注定是个波折的过程,可极祖纵横天下多年,又曾怕过谁来?
  最先震荡的,不在冻寂魔国之中,不在众人身畔,而是在数万里外,看似毫无联系的华阳窟!
  万里山脉轰然摇动,其周边在多年魔染浸染下,已成魔国,谢康令形骸居于其中,修持魔功,与之相系。
  虽不如冻寂魔国一般,生灭由心,但心念动处,相隔数万里,却轰然响应,自有魔气如燃,如狼烟般冲上云霄,随即打穿虚空,瞬间跨越了这一段长途,再现时,已化为一柄长逾丈二的魔矛,投入冻寂魔国。
  “谢康令”自冻寂魔国深处缓缓走出来,将魔矛信手拿来。
  也在此刻,魔国与魔国对接,气机贯通,往复奔流。
  感觉中,半个北地连带域外都在摇动。
  “谢康令”英俊的面容上,露出一个笑容:“此矛便曰‘华阳’,是我用华阳窟中亿万魔头,掺入上清神明之灵光,百年祭炼而成,自有一番灵动。今日我便携此矛而去……不劳天君远送!”
  余慈冷冷看着这一切,虽不知道此刻,说话的是“极祖”,还是“谢康令”。
  但他知道,这甚至是一个和罗刹鬼王同级的对手!
  必须承认,他做的准备太贫乏了,面对这样一位大能,匆匆而来,又怎么可能准备充分?
  所以,在来此之前,作为谋士的赵相山是极度反对的。
  其实,余慈也不想这么决绝,不论是来之前,还是来之后。
  极祖的分量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可是,在交涉过程中,他却发现,以往那些完全可以周折婉转的地方,再难变化,因为眼下,他不是代表他自己,而是整个上清体系亿万修士、神明英灵。
  亿万目光所指,他不能退后,只有向前!
  有生以来,他头一次肩负着这样沉重的担子,直面强敌。
  非常艰难——既往灵动的气机都变得滞涩,一时间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发力。
  可当所谓的“华阳矛”尖锋指来,看上面污浊而刺眼的灵光闪烁,已经在真实之域铺开的“高台”之上,却似有怆然钟声,嗡然鸣响!
  余慈本来心有杂念,面对极祖这样的强敌,未虑胜,先虑败。
  败在极祖手里,并不奇怪,在这儿也伤不到根本,谅极祖也追不到拦海山去,可这么一来,在真界之中,对他与“后圣”的声望,必然是一个打击。
  可在真实之域的“高台”上,钟声响起之时,这些个芜杂念头,却是一发地洗荡干净——或者说,根本没有了存在的空间。
  “高台”是用万古云霄和紫微帝御的法门,在真实之域搭建起来的介入上清体系的一处平台,自然而然会与相应的信息发生反应。
  余慈虽然将生死法则脉络打入虚空,进入了玄门体系,但要说与上清体系有多么深入的联系,倒也未必,计划中,那是需要进入太霄神庭后,才会进行的下一步工作。
  而这一刻,余慈面对所谓“华阳魔矛”的尖锋,看到的是污浊的灵光,那里面毫无疑问掺杂着身死在华阳山附近,上清修士的怨念,此时,却是禁锢在魔矛之上,被仇人驱役。
  对上清一脉的修士而言,这情何以堪?
  透过这点灵光,还有华阳魔矛的气机轨迹,余慈的意识甚至可以追溯到华阳窟,感受那些挣扎的意念……
  相隔数万里,这并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但通过“高台”,通过刚刚发生的反应,或曰共鸣,余慈的心神,便随着那怆然的钟声,顺势播洒开去。
  钟声中的情绪,想也知道是共鸣所成,然而,为何会有钟声?
  疑惑在急剧扩张的心神之中,便像是被风吹散的薄雾,渐渐没了痕迹。
  与心神相和的,只有九天十地之间,渐渐清晰起来的“呼应”。
  华阳窟、黑水河、九山十河夹谷地、洗玉湖……以至于广袤的北地三湖区域,分明都有“呼应”。
  那是上清体系覆盖或者曾经覆盖的地方。
  剑仙剑意留痕,可以维持成千上万年;上清体系的痕迹,同样不易抹杀。
  更何况,这点点滴滴所留存下来的,都是上清修士依附在体系中,那一丝丝不灭的执念。
  东方修行界没有六道轮回,便是有,这些执念亦不入其间。
  执念是如此虚缈,有的只是存有一次呼应之力,继而彻底湮灭。
  似乎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刻。
  他们的呼应,证实了上清体系的存在,便是支离破碎,可片断尚存。一旦有了契机,便会形成聚合的力量,在共鸣中交织,努力地拼合在一起。
  这是余慈首次全方位地感知上清体系。
  这个上清体系是不是三十六天,余慈不知道,就他所感知的,这体系已经非常残破了——破碎、扭曲,浑化在一起,没有人维持、梳理,只能凭借着以往的惯性,苟延残喘。
  由于万古云霄和紫微帝御法门的性质,余慈一旦切入体系之中,位置天然在中心,但上清体系具备中心吗?
  上清体系理论上或许统驭在三清境下,但具体的管控,向来是分诸四御,其功能大概是:
  玉皇帝御总括万有,决议定策;
  紫微帝御掌控中枢,排布神明;
  勾陈帝御统御道兵,征战杀伐;
  后土帝御调控灵脉,运化元气。
  这么些功能作用,余慈一个人还承担不起,上清修士似乎也从来没有将体系大权统归于一人之手的传统,便是玉皇帝御“总括万有”,也是有威无权,四御彼此制衡,共同出力。
  这正是当年上清宗覆灭的原因之一,由始至终,都没有发挥出全部的力量,从魔劫中央开花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是一场绝不公平的较量。
  便是余慈今日,思及此处,也觉得憋屈……
  正是这样的情绪,给了余慈一个接口,他心神一跳,陡然间便切入了那些“呼应”执念的情绪层面,隐约看到了亿万英灵的情绪记忆。这些破碎的画面,正拼合成零落的图景,渐渐丰富、连续,终于形成动态的时光洪流,迎面而来!
  余慈心神轰然震荡,刹那间融入进去。
  他看到的,是一个血色的清晨。
  华阳窟,那时还叫华阳山,上清三千神明,残缺不全,与差不多数目的上清弟子,结下阵势,抵御亿万天魔。
  场景清晰而又模糊,清晰到每个细节都如在眼前,模糊到每个环节都是浮光掠影。
  论层次,应该比不过陆沉殒落之时,惨烈则百倍过之。
  每一刻都有弟子倒下,每一刻都有神明崩灭,虽然也有十倍以上的天魔遭到灭杀,可随灭随生,无穷无尽,更可怖的还是魔染之力,往往前面还是战友,后面就是死敌!
  汹涌的魔潮与上清的法阵撞击,进行着绝不公平的交换。
  每一次冲刷,魔势便煊赫一分,这么一层层压过来,上清弟子甚至连自杀都做不到。
  没有几个死得壮烈,有的只是委屈、绝望、悲凉!
  终于,在层层人群之中,一位道装老人站起,汇聚而来的信息,让余慈瞬间明白,那是上清宗的镇宗地仙,护持华阳山的杨悦祖师,是开派杨祖师的嫡系后裔。
  此时,他内外魔起,至少有四个末法主同时盯上了他,已经是油尽灯枯,他却不再理会,而是缓步走到华阳金顶之上,挽住撞木,按着平日的节奏,敲动了华阳钟。
  怆然钟声,如是鸣响。
  华阳钟不是什么神兵利器,但却是提醒上清修士每日清晨早课的鸣钟。在上清鼎盛之时,每日随这钟声,万千弟子呵气成云,符落如雨,蓬勃朝气,日日如新。
  而这一刻,同样是清晨,同样是钟声,杨悦祖师燃烧了一身纯阳之气,将这钟声送抵九天十地的每一个角落,震动真界。
  直到上清覆亡的那一刻,也没有多少人认为,上清要亡。
  以至于一界之人,哑然无语:
  上清亡了?
  伴随钟声,华阳山崩裂,钟声回荡,余音尽是:
  不甘、不甘、不甘!
  沉重的情绪漫过心头:无知立能无畏,知者焉能如此?
  千年的魔劫,流尽了宗门最后一滴血,上清体系是最后的见证者。
  所有人都在其中,随体系尊享无上荣光,也随它堕落,永沦黑暗。事后,北地宗门曾有一段时间围剿上清余脉,实是担心魔染之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6/13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