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镜(校对)第13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6/1366

  “是吗?如此或是天意,一步之差了。”
  萧圣人竟还有心情感慨,只是余慈听不太懂。
  还好,萧圣人紧接又道:“天君以为,你我两家联手,三清四御之位,道意如何化之?”
  余慈闻之哑然,这算什么问题?
  忽又大觉不妥,将明未明之时,萧圣人微微笑道:
  “既然暂无定论,八景宫就先行一步。”
  余慈一怔之时,忽见碧落天域之上,云外清虚之天云气垂落,色分青、黄、白三色,竟是玄元始气降下,一直接入已经混乱到极致的天极峰上。
  整个虚空又是剧震,可也在此刻,已经层层崩灭的旧有法则体系的“废墟”上,竟是冒起了无数“幼芽”,就以那些法则碎片为“养份”,快速成长,且又是经过非常有规律的分布,以至短短时间之内,便是如藤如萝。
  也是此刻,中天战场,本就冲霄而上的青白之气,倏化为一柄“天罗之伞”,边沿不断外扩,覆盖了更多更广的区域。
  其扩散的速度,甚至只比因紫极黄图破碎,旧有法则体系层层崩溃的波及速度,略慢一丝。
  不过数息时间,以云中山脉为中心,北抵北荒,南跨沧江,西至断界山,东抵洗玉盟,偌大的区域,便蒙上了这郁郁葱葱的“绿意生机”。
  已经重新陷入天摇地动的真界天地,陡然为之一定。
  中流砥柱,不外如是。
  峰顶,在紫极黄图碎片之前,连山呆呆看着,忽地闭上眼睛,长长吐气,然而是吁、是叹,焉能分清?
  “这……”
  余慈忽想起一件全不相干的事来:
  现在八景宫共有几位地仙?
  就现有的情报来看,纸面上有二十多,不过现在大都还在茫茫宇宙中跋涉,现在拥有的应该不到十位。
  其中邵天尊在东、乔天尊在西,目前在八景宫驻守的,算上萧圣人,六七位应该还是有的,这里面,又有五六位在云外清虚之天,其余像允星这样的精英弟子,或者原本堪为宗门骨干的大劫法宗师,似乎都是列布诸峰,主持阵势。
  只有一人,即连山天尊,在天极峰。
  哦,还有辛乙。
  就是这样的形势之下,偌大的八景宫,被罗刹鬼王以欺天幻术,破开防御,直取中宫。
  细究来,似是先期布置不严,出其不意之下,被毁了根本。
  可是……现在这又是怎么说?
  只是,又听得萧圣人悠然钟声,道韵相随:
  “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听得悠悠道韵,余慈忽地平静下来,心思正如明月,悬照大千,一应所见,尽都明透。
  不敢为天下先……
  八景三十六天,已经立起,更随八景宫加持,覆盖一界,如今比上清体系,还要强上一截,也要深刻许多。
  其实,已经有变革、重塑天地之能,至少,也能撑起部分格局。
  只不过,巫神体系终究还支着架子,玄门体系化用其法,修补则根基不固,重塑则因果加身,正是两难境地。
  可这时,“恰好”就冒出了一位罗刹鬼王!
  善因善果,恶因恶果。
  有的因果承负是过、是罪;便如罗刹鬼王。
  虽然她终究甩脱、转嫁,那是她欺天瞒地之功,终究有人殃及;
  八景宫同样改天换地,却是合于天地人心,顺势而为,力挽狂澜,是无量之功。
  罪者在下,沉枷落锁,难出离也;
  功者在上,成而弗居,超拔意也!
  但在更微妙的层面,岂不就是另一种的“因果转嫁”?
  这样,真的好吗?
第206章
生死竞速
天地杀局
  对八景宫的做法,余慈也没法多说什么。
  真界局势已经至此,要挽救真界亿兆生灵,说来轻巧,又哪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八景宫的算计,无疑有转嫁责任的嫌疑;可是在不可挽回的乱局中,苛责也太过矫情。
  只是,再想想羽清玄,想想太玄魔母,还有那千百神道之士,一股郁气,如尘翳,如阴云,覆盖心头,久久不开。
  对他的情绪,萧圣人应该是能猜到一些,不过其眸光沉静,并不多做解释,径直将话题引入了现实的层面:
  “天君,现在要紧的,还是你我两家联手,重塑体系之事。”
  这是大实话。
  目前这情势,让重新塑造的玄门体系,迅速覆盖真界,替代旧有的巫神体系,维持住真界的基本结构,无疑是第一优先。
  稍微慢一步,体系破损的冲击加速蔓延开来,就是不可收拾的局面。
  而从更深的一层来考虑,此时天下各宗各派、各路修士,已经被覆盖一界的魔劫,搞得近乎崩溃,真有机会脱离苦海,自然求之不得。
  是的,这又避开了一重因果,又是一轮不世之功。
  现在萧圣人把它拿出来,与余慈分享,就是请他出手相助的报酬。
  如此报酬,可谓丰厚。
  当然,更实际的情况是,别看八景宫“先行一步”,只要明白八景三十六天的架构性质,便能确认,单以八景宫一宗之力,是不可能彻底稳住真界这个烂摊子的。
  现在的情形就是如此,当旧有法则体系的破坏冲击,冲出了八景宫的传统范围,向更远方向扩散的时候,八景三十六天体系的扩张,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明显有些“追之不及”。
  毕竟,该体系还没有真正周覆一界,只在洗玉湖等几个重点部位,才有节点。
  特别是“垂直结构”的性质,使八景宫三十六天的扩张,必须是“层层推进”、“逐步覆盖”式的。
  在自家传统势力范围,一切水到渠成,而等到开辟新环境之时,全面、无差别式的推进方法,就太耗时耗力了。
  所以,萧圣人“求”到了余慈这边。
  八景宫要重塑玄门法则体系,全盘替代旧式的巫神体系,就必须要有上清三十六天的配合。
  反过来也一样。
  就目前来看,上清、八景二者结合,就东方修行界而言,差不多覆盖了八成以上,但从“深刻”层面讲,仍不太够,至少余慈的上清体系,还只是“浅浅一层”,担不起重塑法则的重任。
  另一方面,“四方八天”宽松的对接、组合模式,就是“垂直结构”所不如之处,可以是“外道神明”,自然也可以是“外道诸天”。如此确实是聚沙成塔、积少成多的妙法。
  这种联合,或曰“妥协下的产物”,也无疑就是当前急迫环境中,最为高效的方式。
  不过,只是这样,松散的本质不会变。
  要聚合各方之力,如臂使指,目前为止,也确实只有余慈一人,凭借心内虚空,借物象、心象的转化,才能做到。
  萧圣人的“联手之议”,就是余慈凭着自家的神通法力,挣过来的。
  不过,想想碧落天阙中,羽清玄从未有过的无助,余慈也就没有正面回答,只是不冷不热地道:
  “无量虚空神主那边,又当如何?”
  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障碍,就算那边打定主意,不亲自出手,魔染也将如影随行。
  余慈、萧圣人都是深谙魔染本质之人,自知光影难分,不可能彻底切割。
  可是两人现在都过魔劫,一个弄不好,就是个中央开花,弄巧成拙。
  说白了,余慈对目前萧圣人的状态,颇存疑虑。
  因为他看得很清楚,萧圣人并没有因为重塑玄门体的“功德”,一洗颓势,四面魔潮依旧肆虐,而且大有进逼之势。
  这又是为什么?
  当前形势下,有了问题,一定要问个明白。
  “是天数,是变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6/13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