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镜(校对)第13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6/1366

  毫无疑问,这也是当前乱局扯出来的两难局面。
  影鬼脸色沉凝,身在明月之中,俯瞰真界,对上混乱的漩涡中,那个依旧乌沉模糊的人影。
  面对已经再登一层境界的萧圣人,无量虚空神主还是从容自在的样子,其头顶大星愈发地光耀四方,却无论如何看不清面目。
  ……也好,免得在这儿丢人现眼。
  影鬼其实还是更关注余慈的情况。
  这一刻,玄门体系覆盖之处,地脉元气百川归海,又如入沉渊,流向虽未大变,其势却决然不同。
  和玉皇、勾陈两位帝御法相不太一样,后土帝御不但要有存思神明的高上玄奇的真意,还要实打实地连接地脉元气,与之脉络相通,形成真实不虚的转化模式,如此才有负载之能。
  这般要求之下,本次的描画,要比任何一次都来得复杂,来得漫长。
  人的心志神魂,也更容易消融进去,合入浑茫天道之中。
  影鬼不免心头焦虑。
  倒是余慈的感觉没那么明显。
  对他来说,只要天人相搏的本质不变就好。
  他当然知道,后土帝御更多考验天人相合、相分之际,微妙的差别。
  既要用,还要分,里面的平衡一定要把握好……说起来,和无量虚空神主现在的状态倒是差不多。
  一念动处,忽有感觉:
  心头似乎有光亮照进来,而明月神通也是切入到了一个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区域”。
  那是无量虚空神主的心意层面。
  两边互映,彼此通明。
  余慈心神一激,对无量虚空神主来讲,所谓的“映照”,是明确其灵昧本质的重要一环,可如果就此认定,他会珍惜这样的机会,由此手下留情,就未免太可笑了。
  “映照”从来都不是固定的,它需要尽可能的广度、深度。
  无量虚空神主的映照目标,绝不是余慈一个,所需要的信息,也不是余慈此时此刻的固定状态,而是不断流动,乃至于跨越生死存灭区间的一整套变化。
  知其生,明其死,这才够用!
  刹那间,之前重创萧圣人的心魔尖锋,重又迸发,余慈心神动荡。
  他的心魔大劫本来就没有过去,而在心灵修为上,无论如何也没法与萧圣人相比;以前最为擅长应对这种局面的“万魔池”,正是这次心魔大劫的源头,一时间,余慈的心防倒真是千疮百孔,无论“尖锋”从哪个方向来,都足够捅他致命一刀。
  面对这等直指心防破绽的冲击,余慈的选择是:
  无视。
  既然不擅长对付这个,就把问题转化,转到最擅长的领域上去好了。
  他心神收敛,不管无量虚空神主的“映照”,也不管心魔尖锋的穿刺,整个心志状态,都化入到后土帝御的符箓、法相制作上。
  虽然对自我的“心魔”认知不是太合格,可余慈有一点可以确证:
  在战斗状态、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的心态是绝没有问题的,在此基础上搭建的稳固道基,可以确证这一点。
  当他全神贯注于符形结构、法相神韵的描画,也就是展开又一次的“天人相搏”之时,心魔劫数也不过是当前状态下的一部分,不可能祛除,却是退居为不足为道的角色。
  无量虚空神主的意志,变得若有若无,最后完全被余慈排除在关注的范围之外。
  现在他的眼里,只有后土帝御。
  但事情也没有这么简单。
  相较于前两尊帝御法相,后土帝御是有据可依的,也必须依据实际的根基,才有意义。
  余慈掌控着玄门体系,明月心象整合,宏观上的把握绝对没有问题,他也就是按照“大处着眼,小处调整”的思路,依循主脉走向,勾画符纹。
  至于分脉支流这些“细节”上的东西,不再、也不能理会。
  必须承认,很多时候,就是这些分脉支流,影响着一个宗门、一片区域的兴衰,不可避免地,随着调整,此界人心动荡,被心魔尖锋导入,负面的冲击,如影随形。
  余慈不想虚伪地谈起所谓“大局”、“牺牲”。
  大局肯定是客观存在的,牺牲也绕不过去,却不应该由他这个始作俑者提出来。
  余慈对此惟有坦然以对,因果承负,由此而生,这也是客观不移。
  这一刻,他似乎感觉到了萧圣人当初的心情。
  这所有的一切,都真实不虚地封入这枚符箓之中、这座法相之中。
  这次,余慈的制符成相之法,又有不同。
  不是工笔,不是泼墨,而是厚重的“墨迹”,一层层铺陈下去。
  也就是包括地脉元气、心魔劫数、因果承负等种种元素,不断堆积,彼此汇聚、变化。
  心田方寸别无所用,只是默默承载。
  厚德载物,方是根本;道吟之声,往复奔流:
  “道推尊而含弘光大,德数蓄于柔顺利贞。”
  而厚积到了某种程度,无数种元素的作用之下,终于有一道灵光,从厚积的“土壤”中生长出来,自然演化,稍事勾勒,便是后土帝御法相成矣。
  正是“效法昊天,根本育坤元之美;流形品物,生成施母道之仁”。
  天地之间,有道韵传唱:
  “岳渎是依,山川成仗。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无穷无尽的元气,分合随意,在玄门体系中流转堆积,无量神通,于焉化现。
  这一刻,明黄光芒似是扬尘飞起,弥漫天地,转瞬又是清明。而道境天宫之中,已有一尊帝御法相,与玉皇、勾阵并列,冠冕服衮,威仪厚重,双眸之中,漫见山川真形,阴阳妙化,正是后土帝御。
  纯以感觉论,这次甚至比前两回还要轻松。
  余慈化出三尊帝御法相,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不只是机变,而是就茫茫天道、恢宏之力,做出的应对,也是腾挪闪掠,攻防转换。
  天人相搏,不外如是。
  影鬼说得也不太对,其实“天人相搏”真的能长经验的,只要把握住了那一道脉络,多出一份胆气,也有那一份厚积。
  余慈个人的、岁月的积累其实不太够,可是太霄神庭、万古云霄、《洞元玉章三气妙化符经》等上清资源的堆积,已经将他的基础打得无比牢固,更多出一份多数地仙大能所绝不可能存在的决绝锐气。
  所以,在“天”与“人”的对战中,他又胜了一局。
  后土帝御一成,归于正位,所谓的“心魔尖锋”,便是石沉大海,无声消融在“厚德”之中。
  无量虚空神主没有想到,余慈会用这种方式对付魔劫,但他也有所得。
  余慈在后土帝御上的手段,在“天人相搏”上的变化,实在是第一流的,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天才式的灵光,对无量虚空神主的参照,相当有利。
  当然,一切都是相对的。
  心神复归于现实,余慈也是顺势“看”到了无量虚空神主更深层、更本质的一些情况。
  嗯,似乎这是一种矛盾……
  “确实如此。”
  萧圣人的心念切入进来。
  在“道统普化、众妙门开”的状态下,萧圣人同样和余慈有着微妙的心神感应,二人的思维彼此影响,刚刚余慈描画“后土帝御”法相,某种意义上就有萧圣人的参与,此刻,他们也同时察觉到了这个矛盾。
  现在天魔体系的状态,任何一个像无量虚空神主这样修为境界的人,到了他目前的位置,都可以做到。
  他还是按照元始圣道的规矩,本人的特质,其实并没有彰显出来。
  这时候得到的,只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胁侍魔主,是让真界的魔潮更深一层的劫数。
  对玄门体系而言,无论如何也不能允许。
  至于出现这种局面的本质,就是灵昧与天魔体系的矛盾作用,是生灵“超拔”意念推动和天魔体系“他化”本质束缚之间,一种彼此刺激,又极致微妙的平衡。
  不再有碍于灵昧修持,但也是一种共生状态,不至于让人脱离。
  那么,毫无疑问,现在要做的,就是激化这个矛盾,打掉这个平衡,让他最具特质的一面展露出来!
  萧圣人是想这么做的,他通过心魔大劫,已经实现了与无量虚空神主互锁,两边全方位、各层面的交战,已经进入了最惨烈的阶段。
  对萧圣人而言,合道与魔染交互作用,随时可能即刻死亡,但如果能利用战斗的刺激,打破无量虚空神主与天魔体系的平衡,也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这种方式,其实效果并不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6/13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