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镜(校对)第4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6/1366

  气机在变。
  赵子曰猛地停了手,拉开了和杨朱的距离。杨朱也骤然清醒过来,眼中血色消褪,正好看到那似浊似清的光雾再往上翻,那些朦胧影像都化为海天、山水、楼台,一片片铺展而去,其间更有人影往来。
  眼前似乎是展开了一个只在幻梦中的世界。
  赵子曰和杨朱这等人物,总算能感应到一些常人所未能见到的东西。他们就感觉到一个超乎寻常的气机洗炼跃升的过程,随着那灰光反激而上,每提升一个高度,都是一个“层次”的提升:
  浊、非浊、非清、清……依次而上,一层就是一个新天地。一道朴初之光,便在此过程中,纯之又纯,阴阳开合化生,似有亿兆生灵,演化其间。
  “一、二……十六……三十一、三十二!”
  转眼间,类似的气机洗炼跃升,他们已经感觉到了三十二次之多。黄泉秘府的“天”有其高度,可这气机洗炼跃升的幅度却是远远超过。随着层次的拔升,人们不自觉就仰起头来,看着那一层层的胜景铺设,恍惚中,便是天魔大劫那层叠的红光漩涡,也被这节节拔升的天地压在下面。
  无论其怎样变化,都脱不出气机演化蜕变的范畴,只能是在某一层次翻涌作乱,又如何掀得翻这几无穷尽的煌煌世界?
  这一过程还在继续,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
  辛乙忽地纵声长啸,啸音里,那无尽胜境之中,四方朗清,玉光垂流,仙人往来,列兮如麻,极上处,又有一道无尽天寰笼盖,诸方世界,莫不包容其中,而其根基,毫无疑问就在辛乙身上。
  巨手牢笼依旧存在,可是那巍然之势,却莫名地渺小起来。
  一气冲霄,三十六天!
第207章
一语落凡
雏鸟观飞
  黑石殿堂中,余慈有些眩晕。
  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旁观也有风险来着,刚刚天魔大劫转向,要不是他白虎星力还算稳固,此时恐怕已经陷进去了。不过此刻,他眩晕却是由他摄入了太多信息,万里之外的大脑都有点儿不堪重负。
  那位老先生干了些什么啊!
  在清气冲霄,气机演化之时,余慈的心神便完全陷入进去。
  他头一个想到的是玉京三光破元消魔符,那符所显化的“天上白玉京”之胜景,便与这情形差相仿佛,同样是仙山云楼,似天上世界,但论完整、论气魄、论精妙,差之何止霄壤。
  玉京三光破元消魔符中,演化“白玉京”之仙境,诛魔符箓虽是汇结日月星三光,却如仙人叱落一般,颇有天上气象。
  而此刻,辛乙演化出的这一幕,又是个什么符?
  余慈注意力转向天空,想知道接下来上面会扔个怎样的符箓下来。然而看上空乘鸾引凤,驾舆步光的仙人形影,仰视之际,观其逍遥往来,莫名就觉得自身之渺小,然后他真的纳入进去——由始至终,没有符箓扔下来,而是将他所在的区域,往那片梦幻世界里装!
  位置还是那个位置,可天地已不是那片天地。
  里面的涉及的种种的虚空玄妙,气机变化,余慈不懂,但他心念依附的魔种残灵,此刻完全没有抗拒的力量,由一只无形的手拨弄,身不由己,规拢到某个很古怪的层次。
  感应所及,周边区域内,甚至是整个黄泉秘府中的修士,都是如此,尤其古怪的是,似乎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规拢的层次还不一样。初时余慈很困惑,不过很快,天魔大劫便现身说法:
  无尽胜境仍在不停演化,天魔大劫所显化的红光漩涡,跟不上演化的速度,后来已困居一层,那层次倒还挺高,大约是在三十层左右——每一层次,都有气机和颜色的微妙分别。基本原则应该就是“上清下浊”,越向下的层次,颜色越是污重,越向上则越是纯粹。
  那红光漩涡翻滚不休,总是试图上透下渗,大概是这样的作为惹烦了辛乙,巨手牢笼中,传来一声沉喝:
  “黜落!”
  漫天红光应声崩散坠落,像是下了一片火雨,每一道坠落的红光,都是一个或一群天魔,每坠下一个层次,红光就剥落一些,其反应也愈发微弱,一路贬下二十多层,坠入到下方昏沉沉的光芒中,便泯然于众,再不复感应。
  原有的层次中,倒还留下了一线红光,顽固抵抗,但也是摇摇欲坠。这已经不重要了,眼前发生的一幕,足够余慈修正他的认知。这时候,他想到的再非单纯的符箓,而是传说里的“化天心为我心”的界域神通。
  莫非,这就是辛乙独有的界域?
  可是,只听说那界域是形成有利于自己的战斗环境,像这样直接演化气机,层层洗炼跃升,直至生就广大世界的……呃,是不是太复杂了些?况且这感觉还有点儿熟悉。
  一念生而天地成,这样……
  万里之外,元神真性放出灵光,拿出一个答案:心内虚空,内景外成!
  你娘!是的,就是这么个意思,这样类比才对!
  当此明悟呈现,万里之外,余慈的本体直接跳了起来,他通过魔种残灵的感应,近乎贪婪地看着这一切,是的,就是心内虚空的路子,虽然这里面的结构、气法完全不同,可不管其本质如何,这种思路,却让他如饮醇洒,几欲沉醉。
  想当初,他给自家的心内虚空划定结构,是用一阴一阳为横轴,过去、现在、未来为纵轴,搭起的基本架子,本质无差,却显得大而无当,太过泛泛,其后的演化,大部分时候,又都是以物象变化为基础,在心内虚空中显化,形成了目前山林鱼龙,冰海环绕,星空覆盖的格局。
  虽说那里面无一物无来处,照神铜鉴、鱼龙外相、太玄封禁,都是极有底蕴,可大部分时候,这些东西各自为政,不成体系。
  余慈早有内景外成的能力,可大部分时候,不过是用它来放出心象分身,借用分身虚实变化的特质对敌,远称不上合理、有效的应用,而今日见到辛乙这样的法门,当真是如重锤擂响鼓,震翻了原本僵滞的思路。
  蛇鼠观鸟飞,或无好处,可若本身就是雏鸟,观飞又如何?
  灵光一闪,就如星火燎原,余慈很快又想到,这等层层天地的划分,倒有点儿像六道轮回、十法界的规制,二者似乎也能够彼此参照,似乎影鬼提过一回,玄门确实有过那样的设想,叫,叫什么来着……
  “一气冲霄,三十六天!”
  对了,就是这个!
  外间杨朱呼声入耳,余慈一下子记起,三十六天,玄门曾用来和西方佛国叫板的宏伟构想。据说是将世界划分为三十六个层次,三十六层虚空,这其间又有两种设计,一是东南西北各立八天,上有三清境,最上则是大罗天,包罗诸天,至高无上;二是与十法界一般,垂直划分三界二十八天,更上有四梵天,再上又是三清境、大罗天。
  玄门当初因两种设计产生了分歧,宏伟构想未能真正成功,但也由此成就了许多高妙法门,或许辛乙此时所用,便是其中之一?
  里面的细节,余慈不会深究,他只是在想:再用一回,再用一回……让我仔细看个清楚!
  ※※※
  黄泉秘府中,因三十六天变化,已是情势剧变,而在秘府之外,其实也已显露端倪。翟雀儿和龙长老距离秘府已有数百里,却依旧感应那边煌煌之威,停下身来观看。
  “原来传说竟是真的?”
  翟雀儿已经辨认出三十六天的根底,更通过《自在天魔摄魂经》的法门,感应到天魔大劫已濒临消散,不由咋舌。
  龙长生则有些感慨:“辛乙就是个疯子。”
  他们这个层次的人,多多少少都听说过八景宫辛天君的事迹。
  辛乙早年以阳神成道,肉身早已毁弃,却凭借着炼器和符箓之道,重造肉胎,并立下宏誓,要以符法、器法双双通灵,也就是让后天造就的肉胎,真正成为‘活人’,并将其推入地仙境界,以践行他“性灵通神”的主张,由此浪费了近两劫时光,否则以他的修为心境,早五千年前,就该是地仙一流。
  以上之事,算得上是广为流传的段子,至于那“三十六天”,说是“传说”,不如说是“噫语”更符合情理。
  “难道真如某些人所言,他是拿自家成道的阳神当材料,把三十六天生造了出来?”
第208章
道魔相争
成败互现
  “把阳神弄成这个模样,不会死吗?太高深了,我不懂。”
  翟雀儿半是嘻乐,半是认真。到了辛乙那个层次,其所作所为,确实不是常人能懂的,两人现在是用一个旁观者的心态,自然是怎么说都成,而陷在三十六天里面的那几位,如今怕是没他们这等悠闲。
  然而数息之后,翟雀儿的脸色也变了:还在往外扩?
  两人已经在数百里开外,远离事件漩涡,可三十六天演化,竟是无休无止,他们这边神魂元气,隐然间竟也不安其位,似要与那边呼应,投入其中。
  三十六天下部,他们这边看不到,只能见到上方七八重天地,而那恰好也是三十六天最玄奇之所在。一旦呈现,便仰之弥高,永远需要人仰视,在秘府内如此、秘府外如此,便是破开地层,到九天之上,想来也依然如此。
  和龙长老一块儿,又退了几十里路,翟雀儿耐不住好奇,扳着手指算:“大罗弥盖诸天,不可视极,暂且不论。下面三清境,太清境显玄白之气,为苍天;上清境显元黄之气,为黄天;玉清境显始青之气,为青天,依次而上,清楚分明,其间万仙往来,有如实境,可见三天宫否?”
  龙长老眯起眼睛看,如此玄门神通,对他这等魔门修士,天然就有克制之力,便是观看,也觉得压力如山,偶尔一道清光照下,天魔法体都要摇动不安。换了翟雀儿更不用说,所以这活计也只有他来做。
  看了半晌,他收了目光,先按下翻腾的气血,方道:“大赤、禹余、清微三天宫依稀可见,却恍惚不明……”
  “大罗祖炁生玄白、元黄、始青三气,化为三天三境三宝天尊,为世间所见之极也。三道尊化生在三境天宫之中,显化其一,便是仙业永享,如今天宫未分明,那辛乙还是大劫法的境界没错。”
  翟雀儿吁出一口气:“也幸好如此,否则哪一位道尊显化,万里天地,立刻划入三十六天,随其心意升举黜落,我们就死定了。现在也不可久留,这个消息也不比陆沉那边逊色到哪里去——如此光大气象,一旦成就仙业,域外密切感应的诸位魔主,不知有几个要吐血来着,嗯,也不知有多少,要欢呼雀跃。”
  稍顿,她又感叹:“怪不得陆素华这么轻易引来了天魔大劫,想来她也是深谙其中机关的。”
  道魔之争,最是直接。成道必渡魔劫,而天魔乃“他化”之道,自我无法成就,必须毁他人之道方可得大自在。一个要成道,一个要毁道,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几乎每一个地仙、佛陀、圣人成就,都代表有至少一个魔主陨落;同样的,若是有哪个大劫法死在劫数之下,又或者地仙、佛陀、圣人身死道消,也代表着一个或多个魔主成就。
  辛乙这等人,成就越大,越遭天魔嫉恨,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天魔关注,彼此感应,成败互现。
  “那驱动天魔大劫的,不知是哪位魔主,如今便是留得命在,也要元气大伤了吧。唔,又是一个有价值的消息。”
  一个遭遇重创的魔主,毫无疑问会是很多大能眼中的美餐,翟雀儿知道,魔主自家更是清楚。
  黄泉秘府中,魔主驱动的魔劫大半黜落,只有它本身一线透空魔念,勉强维持。
  按照辛乙所化三十六天结构,乃是受佛门十法界影响,划分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其上更有四梵天、三清境及大罗天。如今透空魔念是在第二十八天,名曰“太素秀乐禁上天”,位于无色界四天之顶,至此一应生灵,念头将尽未尽,将生不生,一步之差,就是长生之别。
  按照修行界普遍的说法,这里就是步虚与真人的“长生劫关”上,是天魔最善用力之处。辛乙最初将它定在此界,也算合适,可它又怎能甘心?
  挣扎中,它与辛乙隔空喊话:“我是乃末法之主,同于地仙、佛陀、圣人,你怎能将我黜下四梵天?”
  “且放宽心,若你本体到此,我必放开太极平育贾奕天,许你为地仙、佛陀、圣人,容你进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6/13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