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镜(校对)第4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4/1366

  尤其是之前脱身的那一下,福至心灵,以出有入无飞斗符为发端,牵扯一道脉络,连贯而下,历经虚空神行符、隐沦飞霄符以及解形玄变符,四个符箓一气呵成,加持在鱼龙外相之上,脱形骸,通玄妙,大有“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的惚恍神通。
  那也确实是一门神通,余慈感受到了先天元气的损耗,当然,还在他如今承受范围之内。
  这一条符法“筋络”连贯起来,竟然有如此妙处,大出他意料之外。
  这还只是一条,其余那些呢?
  余慈不由感叹,天垣本命金符确实是上清宗一等一的上乘丹诀,愈是研习,愈有所得,其范畴已经超出了还丹境界,往更高的层次拔升,为此,他还要多下力气才是。
  此时他还在冲关的过程中,刚才一轮交战,倒是最好的调适,借此了悟青龙真意,一举将本次移宫归垣的功课做圆满。
  与青龙七宿星力混化,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通达天下雷法妙诣,由此反馈回形神物象,四肢百骸并神魂结构,均由雷音洗化,纵然算不得脱胎换骨,却也是全新面目。
  他睁开眼睛,开始计算先天元气的存量。
  这是他今日最直接也最优先的目标。按照他前面计算的标准,精细一些,大约是六百七十四点,就是一甲子有余的份量,他又将一直预备的几颗不老丹服下,化开药力,虽然药力递减得厉害,加起来也能有十年左右了。
  对一个还丹上阶修士来说,有将近八十年的性命,就是有着无限的可能。而一次延命竟有如此收获,其效力已经超出了一颗全效的玄真凝虚丹。
  余慈很冷静,因为他与常人不同,八十年,在燃髓咒的作用下,打个对折,也就是四十年而已。
  当然,他自信,四十年足够了!
  而眼前,还有另一件事需要去做。他先让小五收起了四极天星神禁,准备起身下榻,眼珠忽又转动,无声一笑之后,他一声长啸,声震静室,音波所及,让整个洞府都晃动起来。
  他用这个方式来宣告:九烟重又活过来了!
  另一方面,老子可与丰都城上空的乱战没有任何干系。
第244章
蜃楼远景
长青近况
  丰都城上空的冲击,让附近的有心人紧张了一阵,但很快又消歇下去。
  毕竟,这一场战斗遗留的讯息,并不是多么难以琢磨,惊人的雷法轰击也就罢了,那独特的度劫秘法残留,简直就是最醒目的标识。
  不到十个时辰,来自天篆社的质询,还有三家坊、随心阁等多个商家总柜的信笺,都飞到了阴山派的山门,偏偏这时候,当事人王九泉觅地疗伤,没能第一时间回复,局面就有点儿僵滞。
  人们也知道,这种情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一年前,丰都城的“大事件”余波未尽,阴山派是绝不会死鸭子嘴硬,硬抗下这黑锅的。
  双方都等待王九泉的回复,而就在这个空当里,余慈正和顾执一起,踏上前往华严城的路途。
  唯一知道余慈底细的蕊珠宫一方,没有任何表示,就是余慈出关后,也没有主动和他联系,他当然更不可能找上门去。就带着这一点儿也许是莫须有的“默契”,出了远门。
  现在是还账的时候了。为了招揽他,长青门付出的代价相当可观,便是将其视为一场生意,余慈也需要展示出专属于自己的价值。
  这是礼貌。
  不过在离城之前,余慈还是专门拐到天篆分社,取出了苏雨寄存在那里的信笺,在车上的时候正好查看。
  信上说得很简单,但也很真挚诚恳,其一祝愿他闭关修行,再上一层楼;其二是表达出继续合作的愿望,包括联系的方式等等;其三就是亮出了合作或者说是招揽的底牌。
  “仗剑碧落,悠游蜃楼?”
  余慈因为惊讶,念出了声,让一旁假寐的顾执睁开了眼:“咦,半山岛邀你去海蜃楼?”
  这不是什么秘密,余慈就嗯了一声。
  顾执啧啧道:“海蜃楼啊。”
  他话中颇有些羡慕之意。只要通晓东海地理,苏雨信中之意,便是非常明白透彻。
  那东海之上,正是碧落天域厚度最高、变动又最小的地域之一。从那里登临外域,相对来说风险较小,这也就罢了,真正让人眼馋的是,无数劫来,那里积蕴着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秘府洞天,真可谓是宝光冲霄。
  海蜃楼便是东海上一处极出名的洞天福地,也是此界第一等的修行胜地,传说中,叶缤独创的“半山蜃楼”剑意,便在此处完备,那个“蜃楼”,指的就是海蜃楼。
  海蜃楼如此胜境,半山岛也不能独占,似乎是与论剑轩、罗刹教、飞魂城共有,到此修行的名额也是有限,信中“悠游”二字用得好生闲适,可里面的价值,别说顾执,就是换一个长生真人过来,也要抽冷气的。
  合上折扇,顾执又仔细打量余慈一番:“老弟如今冲关有成,精元稳固,寿元见长,如今只差攻破驻形关一步而已。若真是到海蜃楼去,能挣个十年之期,我看有七八成的把握,真正登入步虚境界,长生有望啊!”
  虽说在某种层面上,他和半山岛还是竞争对手,不过这种时候,说话定然是要出于“公心”的。
  余慈明知他的心思,却也受用,微笑道:“能有当前的成果,还要多谢道兄的不老丹。”
  “不老丹的效力我知道,哪有这么强,终究还是老弟自己的本事。”
  暗中再加一句,那只喜怒莫测的猫,恐怕也出了不少力吧。
  顾执心里感慨,九烟这一番遇合,足以让他这从小泡在蜜罐里的大少,羞愧嫉妒至死。但话又说回来,这也是人家凭本事挣来的,而且还要继续挣下去。
  刚才他说海蜃楼的“十年”之期,其实以其抢手程度,就是把持此地的四大宗门,也就宗主、长老级别的才有这待遇,九烟若要如愿,还不知要出多大的力呢。
  余慈将信笺收起,神情倒也不是多么欢欣耀跃,这养气的功夫,也算到家了。
  “我近期还不准备离开北荒。”
  淡淡回一句,不管所为何事,都给顾执好大的面子。顾执自然要有回馈的:“那也要尽快和那边搭上线,据皇甫先生讲,这一年来,半山岛可是一直在透过他,关注老弟你的情况。”
  言下之意,就是你九烟和半山岛的交易,我们长青门是支持的,不会做那小心眼儿的事。
  余慈点点头,心中却是跳过一个念头:驻形关!
  长生关,三大限。
  驻形关、七情关、天妒关。
  天妒关是劫数不必说,那七情关,只要是生灵,或多或少都要贯穿修行始终,乃是魔劫最易生发之处。只有这驻形关,是只比较死板的拦路虎,是生机凋敝、外邪内侵、百病丛生的最佳代称。
  冲破驻形关,才能真正进入步虚境界,从老天的掌控中,夺得一线生机。
  这次移宫归垣成功后,余慈的形神状态,确确实实已经临近圆满,而长年以来坚韧的性情,身具的各式远超出他修为境界的神通,都带来了无穷的信心,绝没有旁的修士那种瞻前顾后的心思。那些成功破关的修士,最巅峰时也不过如此罢。
  可是,也由于他的特殊情况,他面临的死魔劫数,远远超出还丹修士的承受水准,如今他隐约感觉到,这玩意儿怕是已经和驻形关勾连在一起,若要“斩关落锁”,其难度,怕是将远超常理。
  “北荒有没有登临外域的传统做法之类?”
  顾执还在想海蜃楼的事儿,一时没听清:“哪儿?”
  余慈指向上边:“九天外域。”
  顾执呆了呆,重新换了一种目光,将余慈上上下下打量一通,猛然击掌道:“老弟你竟然有步虚术?”
  “咦?”
  余慈不知道顾执是怎么推论的。他哪来什么步虚术,只是有玉宸启灵之术做底子,另外,刚刚修炼成的“七星天衣”,似乎也有一番汲纳至粹玄真的功效,这才想上去试试吧。
  用还丹之力砸不开的关锁,就要用更上层的力量来做。
  见余慈一时没回应,顾执又笑起来:“瞧我,这是坏了规矩,老弟你勿怪。”
  话是这么说,顾执看他的眼神,简直是灼灼生辉。
  天下丹诀,不论成色,怕不有成千上万种,说步虚术是其百分之一有点儿过分,但总量有一两千种也就顶天了,而且滥竽充数的绝对不少。
  至于更上层的度劫秘法,怕是全天下各宗派的全加起来,也超不过一百种,这一百种,还分布在不到二十个大宗门的范围内,这里面还要注意三者贯通的修炼体系,修行的路径,比想象中,要少得多。
  事实上,在修行界,若一个修士有还丹上阶的修为,有明确的丹诀传承,已经足够资格开宗立派;若是有步虚术,那就更不得了,号令一方,称王称霸都没问题,那是让人挤破头往里钻的;而拥有成体系的度劫秘法的,无不列入当世有数的大宗门之列。
  顾执久在北荒这等地界打拼,深知修士的甘苦,在他看来,九烟毫无疑问就是幸运儿了。
  在一半儿步虚修士都未必能找到适应自己的步虚术的背景下,不如此不足以形容余慈的运道。尤其,这还是在还丹境界。
  他不免就有些念想,倒不是说有什么恶念,而是想鼓动着九烟开门授徒之类,这对长青门肯定是有好处的。
  当然,他也不忘给余慈讲解,北荒的步虚修士数量实在太少,十大城各堂口、宗派、常驻的、流动的,所有的加起来,也不过五十之数,这里面还有一大半是根本没有步虚术的,登上外域,也没有用处。
  况且这北荒上空的碧落天域,实在太薄,正是域外天魔聚集之地,不适合登临外域,所以,一般而言,北荒的步虚修士会到外面去。断界山脉、北地冰原,阴山都是通常的选择。
  华严城位处中部,背靠怨灵坟场,在北荒本来算是膏沃之地,可在登临外域这上面,反而显得有点儿四面不靠的意思,去哪边都比较远,也就没个定数。
  余慈记得长青门门主青松先生是步虚修为没错,便问这位的经验。
  “师兄的话,修炼不是顶勤奋,平日病人多啊。不过他要是去外域,有的是人邀请他,毕竟师兄精通医术,登临外域,说不定有什么意外,有个‘郎中’在,比什么都强。”
  顾执说了一通,觉得有点儿跑题,但他以前确实对这类事儿不甚上心,便道:“这样,回头我给你问问。听说师兄的一位故旧这段时日在华严城盘桓,那人是‘步云社’的,专门搞这个。”
  “步云社?”
  余慈以前也听过这个组织,据说是天底下最大的步虚级别的散修集社,其结社的直接目的,就是集众人之力,登临外域修行。这个步云社只收步虚境界的散修,所有宗门修士一概不得入,还丹境界的靠不上去,原本是社中人,后来进入真人境界的,也要主动退社,如此规定,颇为牛气,让人印象深刻。
  话题就到这儿了,余慈也没想着立刻就有答案。
  说起来,这两日就是虚生老道移转枢机,进驻承启天的关键时候。只凭人家叫了他一年多的“上仙”,他也要去护持的。
  接下来的路程就很单调了,顾执虽说是个妙语如珠的人,但架不住余慈扮演的九烟沉默寡言,有时一闭眼就是一整天,这气氛自然热不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4/13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