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镜(校对)第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1366

  余慈当机立断,手指弹动,一颗碎石劲射而出。
  这一击余慈没有半点儿留力。先天一气灌注的碎石便如强弓劲矢,撕裂空气,刺耳的尖哨声起,在封闭的空间内更显得撼动心魄。
  鱼龙的心魄是否被撼动,余慈不太清楚,不过当危机临头,这家伙的反应当即大幅度提升,身体一缩一弹,便避过飞石,且顺势蹿走。
  然而,它这边才一动弹,余慈手指连弹,七八颗石子先后飞射,散射向洞穴内各个位置。虽然方向各有不同,却是一瞬间的功夫,封住了鱼龙蹿射的最直接路线。
  换了别的生灵,便是一只苍蝇,此时也懂得变化方向,绕开障碍。可是鱼龙不同。鱼龙的速度确实是快,但它的本能反应却是一条直线,那笔直的冲撞确实很有气势,可是要预判的话,却更是简单。
  七八颗石子绝大部分落空,但仍有一颗,正好截上了鱼龙飞行的路线,砰地一声响,石子被击碎,鱼龙却也受惊,稍稍偏移了方向。
  黑暗中,余慈前扑,位置卡得及好。借助了洞穴的地形,强迫鱼龙做出选择:要么撞到洞壁上和他身上,要么就从旁边那个空当钻出去。
  鱼龙选择了空当,然而它飞掠方向正是余慈事先算计好的,洞穴内最狭窄的角落。鱼龙略显低弱的智力显然难以理解这个问题,它义无反顾地冲了过去。余慈低喝声中,合身将后面的通路堵上。
  这一刻,事情突然变得很简单,左右前后不是石壁就是人体,鱼龙速度再快,也只能从上下两个方位逃脱,而余慈呢,最擅长做类似的选择!
  鱼龙终于发现不妙,它长达七尺的身躯在方圆丈许的空间内一转,想向外冲,可身子探出半截,又缩了回去。修长的身躯在虚空中盘成一团,这一刻,它比任何时候都更像条蛇。
  这是鱼龙首次出现犹豫不决的状态。
  余慈也停住不动。在这个位置,他可以将身体的阻碍作用发挥到最大,之后他要做的,便只剩下一件事了。
第068章
钩索
  就在此刻,洞穴外的山谷中,忽地刮起了风。这风起得全无先兆,余慈只听到“呜”的一声响,强劲的风力便从外面挤进来,瞬间灌满了整个洞穴。
  余慈不太明白洞穴外面那层幻术屏障形成的机理是什么,似乎它拥有一定的实质,可以阻挡一部分外界的影响,让幻相显得更真实,但有些时候则不能。就像是这样的大风,那层幻术屏障就遮掩不住,让风直灌进来。
  在余慈略微闪神的瞬间,原本盘踞成团的鱼龙却突然发动,身子突向上蹿,但尾巴还没离开原地,又突地扭身,突击向下。这个假身在它使出来,已可以算是可圈可点,尤其时机把握得甚至是精准。
  余慈没有动,像是被鱼龙迷惑了。但当鱼龙突破他脚边,要全力加速之时,其身前却突地升起一道幕墙,一声微弱的闷响,鱼龙直接撞了进去。强劲的冲力顶得幕墙往外凸,但最终还是被那坚韧的障碍拦住。
  贯注了先天一气的道袍,还是经受了住考验。
  余慈哈哈一笑,在广阔的天地间,要捕捉鱼龙这样的家伙,要是没有速度,确实需要强力工具协助,但在某些特殊的地形下,一件换洗的道袍便足够了。
  除了运用雾化剑意或是画符,余慈想要很精细地操控“先天一气”,其实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但简单如气贯道袍,还是没有问题。然后他闪电探手,将仍在道袍下挣动的鱼龙揪住,即使隔了一层衣物,也能感觉到这家伙滑腻的鳞甲下,依旧强劲的力量。
  余慈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开的。
  这时候,灌洞而入的大风更为强劲,原被鬼兽做窝的干草也被吹散,在洞内乱卷,洞里的空气倒是清新很多。
  然后,脚下的岩体便震动起来。
  地震?
  虽说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鱼龙身上,但余慈还是一直关注着外面的情形。只是很奇怪,即使外面狂风劲吹,呜呜作声,脚底下也晃动不休,照神图上却一直没有显现出任何异常。五十里的范围内,除了那些还丹雾霾之外,一切都很清晰,倒是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数十里风卷云雾,翻滚不休的场面,看上去非常壮观。
  就是风向乱了些……
  余慈观察照神图的这个空当,灌进洞穴内的强风便消减很多,但是外面的风力丝毫不减,而是又刮起了北风,强风切过洞口,发出连串闷啸。
  在此期间,地面的震动已经停止了。余慈怀疑,刚刚是不是发生了一场地震,导致天裂谷的天气有些变化。
  “也许是虚惊一场?”
  余慈发力抓紧仍在挣扎的鱼龙,有些把握不准。他明白天裂谷中诸事诡异,万不可等闲视之,可是他现在满心里都装着鱼龙,心思未必浮躁,略一思索,还是决定先将手中的收获处置好再说。
  从止心观来时,他曾请教过于舟老道,如何安置擒捉的鱼龙,老道也教给他一个法子。当时双方都只是为了有备无患,并没有想过真正有什么收获,偏偏现在还用到了。
  余慈从储物指环中取出一个石盒,其实就是采摘虾须草的那个。这盒子长不过尺余,盛放这条七尺来长的鱼龙,实在是小了些。
  小心翼翼地将鱼龙从衣物下面揪出来。鱼龙仍在挣扎,但不妨碍余慈仔细打量它。
  其实在照神图中,余慈已经看得非常清楚,如今与其说是打量,不如说是在感受着鱼龙的份量。
  触摸着鱼龙滑腻的表皮鳞甲,余慈记得于舟老道曾说过,观察鱼龙品相,以皮肉化鳞、生髓顶角、化龙点睛三者为评判的标准,也即将鱼龙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草木之身完全转化为生灵血肉,以通体贯鳞为表征;二是由寻常血肉之躯转向传说中的天龙血脉,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动辄以千年、万年为单位,其表征则是头顶生角,说明其内部骨髓已转换性质,精血已含蕴有天龙之气;第三就是完全成就天龙之身,到那时,一身精血浑化,天龙真性萌发,自生明光,冲开肉胎阻碍,化为神明之光,照彻九天十地,无所不至,故谓化龙点晴。
  现在看来,这条鱼龙头面上五官不清,但鳞甲完备,头上嫩角初生,已是血肉化生结束,正转髓换血的时候,品相已是相当不凡,若不是在天裂谷中生长了许多年岁,便是成长过程中有什么奇遇,以至于早早化血生髓。
  但不论如何,这家伙的价值都是无可估量!
  接下来把鱼龙塞到石盒里,很是费了余慈一番工夫。虽然鱼龙的身躯纤细柔韧,莫说折几折,便是打成结也没问题,可是这家伙挣扎的力量不容小觑,弄到最后,还是余慈咬了牙狠了心,先是手上加力,后又学那万灵门的虞玄长老,一连串安魂迷神的符箓扔下去,趁那鱼龙被折腾得昏昏沉沉的空当,将其盘成一团,塞进了盒子里。
  先将盒子盖严实,又取了早已准备好的特制封泥,细细涂抹在启盒的缝隙处,将其完全密封。据老道讲,鱼龙一进入这种环境便会进入假死状态,这也有助于携带。
  但这盒子无论如何都不能收到储物指环里去了,那空间是绝不适宜放活物的,一个不慎,便有可能会引起不可测的变故。据老道推测,上回鱼龙草突然异化为鱼龙,说不定也与之有关。
  那回他运气好,因祸得福,但这次则没必要冒这种风险。
  余慈将衣服铺在地上,准备打个包裹,背在后面。但衣服展开时,下面却似盖住了什么东西。看位置,这玩意儿应该是藏在草窝里,但入洞的狂风将草堆吹散,也让这东西露了出来。
  他随手将石盒放在脚边,探手到衣服下面摸索两下,又将其抽出:“什么玩意儿?”
  刚触摸时,余慈以为是一根鞭子,现在看来,这玩意儿更像是一根两边挂勾的长索,造型古怪,也不知是做什么用的。
  钩索长约三尺,索身通体呈灰绿色,看上去其实不怎么顺眼,但应该是由材质非常好的细丝编织而成,做工比前面看到的那条“困灵索”还要细腻精致,索身坚韧,触手冰凉,握了半晌,表面的温度都没有变化。
  钩索两边的勾子非常醒目,与绳索同色,弧度如月牙,径不过数分,相当精巧,勾尖则闪动寒光,还相当锋利的样子。
  余慈没想到,鬼兽这乱糟糟的老窝里,竟然还有样精致的玩意儿。只是把这东西垫在身子底下,想必不太好受吧。
  其实,余慈是察觉到了古怪。
  从许老二那条“困灵索”的遭遇看,鬼兽分明是恨绳索一类的东西恨到了极处,怎么自家草窝里便放了一条?而且,看样子还丝毫无损,埋在草窝里,竟然连点儿污渍都不见。
  握着钩索中间略微晃动,两个弯勾碰在一起,发出悦耳的撞击声。那声音真的非常好听,像是精致的风铃,碰撞后余音袅袅,悠悠不散。
  也在声音响起的时候,余慈分明感觉到,有一道微弱的力量想穿透牵心角的防护,触及神魂。
  是撞击的双勾带来的?
  看起来像是个好东西啊。余慈借着照神图的微光,再仔细打量,却又看不出什么端倪。想到刚刚撞击双勾的鸣响,他略一思忖,“先天一气”贯注在绳索中,带动两个弯勾,“叮”一声又撞在一起。
  声音乍起,余慈便发现不对。音波变化实在太快,甚至已不再是声音的范畴,而是两股奇妙能量的交汇碰撞。他灌注的“先天一气”便成为了触发这一变化的关键,可偏偏又缺乏控制的方法,只能任其碰撞,乃至于变异。
  这一回,牵心角的防护屏障受到了更明显的冲击,尤其这冲击变化诡谲,牵心角很难再如以前那前轻松消融,由此产生了非常明显的震荡。
  也在此时,地面上的石盒陡地弹跳一记。
  余慈方叫一声“不好”,石盒已砰地炸裂,碎石乱飞,有一颗恰是奔着他的眼睛去的,等他避过,却见得鱼龙七尺长躯在虚空中伸展、收缩,一记强力弹射,向洞外飞走。
  事发仓促,这一刻余慈已经顾不得去想为什么于舟老道教给他的法子不顶用,又或者是双勾撞击带来的影响,他只知道,若是被鱼龙逃到外面广阔的天地中,想要抓住它,还不知要到何年何月!
  洞深不过十丈左右,也就是余慈一闪念的功夫,鱼龙便要蹿出洞外。
  余慈早已经熟稔了鱼龙的飞行轨迹,也明白这时候要怎样截击。想都没想,他便把手里的东西扔了出去,出手便知不对,绳索和石头又怎能一样?
  果然才飞出丈许,钩索两头弯勾便“叮”地碰在一起,消了去势,摔落地面,金属勾子与岩石碰撞,又是“叮叮”连响。
  每一记响声,都有无形的冲击弥散出来,或强或弱,彼此冲突交融。
  余慈哪还顾得上这个,扔绳索的时候,他便知不对,此时已经扑了出去,虽是速度比不过鱼龙,但他却擎出纯阳符剑,若真是追不到,他也只有冒着杀伤宝贝的风险,出剑截击了。
  然而此刻,鱼龙又有变化。
第069章
寒潮
  不知为什么,已经飞出洞穴的鱼龙,只需要再一个发力,就能蹿入云雾深处,可就在此时,它长躯猛地一震,一声尖锐的嘶叫声迸发出来。
  这是余慈第一次听到鱼龙发声,他一直以为这怪物是没有发声器官的。黑暗中,余慈隐约看到,鱼龙的身躯涨大了一圈,就像是当初吸噬那黑气长蛇的时候,也许这就是它发声的方式。
  尖锐的音波刺人耳膜,叫声中,鱼龙竟然不再逃走,而是扭转身躯,遥对余慈,又显露出它鲜红的口腔。
  想到这家伙不久前吸噬“证德和尚”神魂之事,余慈嘿了一声:“想吸我神魂?”
  虽然不知道嘴里含的牵心角对鱼龙这一招有没有用处,但对现在余慈来说,这就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当下毫不迟疑地直扑上去。
  鱼龙周边空气已经开始反常流动,即便是在狂风中,其轨迹也非常清晰。
  余慈和鱼龙之间距离在急剧缩小,也因此他甚至有一种错觉,就是鱼龙正用它那让人难以理解的巨大的吸力,将他整个地吸过去。
  但在此时,鱼龙突然傻住了。
  它不知是碰到了什么问题,口腔依然大张,却完全没有了之前搅动大气的力量。甚至也忘了闪避,被余慈劈头抓在头颈处,五指合握,一下子扣合嘴巴,再牢牢锁住。
  余慈心中方一喜,他的身体已挟着强劲的冲力,飞到了洞穴之外,跃离崖壁已逾丈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13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