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镜(校对)第6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9/1366

  在界域的狭小空间中,玄黄剑符发出奇妙的湛然清光,大异于先前血色淋漓之相。清光将分化念头与玄黄初生的意识笼罩其中,在这里,双方绝无隔阂。
  也在此时,余慈首次感应到了玄黄的意志。
  这是重生还是初生?
  余慈不可避免地关心这一问题,在他的意识中,自然还是当年互托性命,引为挚友的玄黄,重新醒来,最是理想,可从界河源头一役后,刑天语焉不详的解释,还有玄黄杀剑近日来的表现,让余慈不敢抱持太大希望,此外,舍弃掉血杀之气的行为,也是壮士断腕的狠招,天知道会对玄黄意识产生什么影响。
  下一刻,余慈心头便是重重一沉。
  在那初生、微弱、乃至于奄奄一息的玄黄意识之前,余慈感应到的,是一片混乱。
  就算玄黄当初遭难,神智沉沦,可无论如何,以界域为依托,孕育的意识,也不应该混浊至此。
  显然,这是劫火烧炼所至。
  余慈和玄黄意识交接,只觉得那里面闪掠过种种片断,他仿佛看到启炉的那一刻,剑光虹彩,冲霄掩日;也看到剑光之下,伏尸百万、血流飘杵,又看到了剑翔九天,横行域外,或矫然凌厉,或雄奇孤傲,或不可一世。
  而这种种的一切,都混在一起,彼此交错混杂,甚至彼此争斗,把已经混乱的意识,搅得更不可收拾。
  三阳劫火竟阴毒至此,在一击未能烧化初生意识后,干脆将玄黄杀剑本体积蕴的“余毒”激发出来,若这初生意识也不能维持纯净,玄黄便是重生,与沉沦时又有何区别?
  便在这时,鼎盖之上,谷梁老祖明显已经反应过来,其沉重如山的威压降下,更有那摄入无岸形相的古怪血旗,放出滔天浊水,直透入熔岩湖中来。
  之前让人手忙脚乱的混沌之力,如潮水般涌入,更可怕的是在此混沌之中,已经隐约有了方向性的法度,显然为谷梁老祖操持,针对性和杀伤力强出何止十倍?
  内忧外患齐至,余慈的思绪都不由断了一断,但在界域的支撑下,转瞬又清醒过来,此时再没有迟疑的时间,他当机立断,清晰的意念在本体、分身处一个来回,亿万里之外的本体,还有同样遥远的承启天,同时摇动。
  某处海面上,正往北方去的鬼厌闷哼一声,身子猛往下挫,坠入海中,随即散化身形,也将中枢的道意玉蝉隐匿起来。
  而作为中转,北荒上空,多年沉寂的承启天中,似有簌簌枝叶摇动之音,虚空神通和刚刚恢复一点儿元气的云楼树勉力支撑,终于将某个似有若无的缥缈真意送出。
  熔岩湖中,余慈分化的念头也是骤然恍惚,似是突地跨越千里地层,来到九霄云外,见有一座玉楼,若隐若现,天音丝缕,绕梁不绝。
  所有的一切都发于须臾之间。
  等分化念头恢复了清醒,却觉得自家意识,似乎与一个温凉互蕴,难知冷热的“东西”靠在一起,说不出那是什么,给人的感觉却恍若美玉,纯而粹之,氤氲生烟。
  可真正去感知,却有让人脊梁骨都为之抖颤的强压,在其中孕育。
  三阳劫火又来,天地法则意志捕捉到了这关键的变化,要将其彻底催灭。
  余慈心头发紧,又因为受天外送来的真意影响,当下一念如剑,与那劫火相抗。
  念剑既出,出乎意料的,却是好生轻灵!
  铮!
  剑吟声再起,这声音不是剑器的震鸣,而是玄黄初生意识的鸣啸。
  余慈以念为剑,抵御劫火,也是为了激起玄黄杀剑的威能,按着以前的经验,已经做好了发力的准备,然而这一下却是举重若轻,绝没有前面几十日的艰难滞涩,甚至可以说,自从遇到玄黄以来,他从来没有驾驭得这么得心就手过。
  不过,下一瞬间,一切的疑惑、所有的杂念,都在昂扬的剑意之前,烟消云散。
  同样崩灭的,还有那些或是来自玄黄杀剑所经历的各个时代的记忆。
  站在生灵的角度,这或许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但就目前而言,这些记忆,也正是遮掩了其剑意本质的魔障。
  剑者,凶器也,它造出来,便是为了毁灭,再无他意。
  在如此纯粹的毁灭之意前,任何与剑无关的念头,都没有存在的可能,它们只能沉淀下去,等待着再一次的发掘。
  正因为纯粹,所以轻灵。
  余慈洗炼干净的分化念头,与玄黄初生的意识一道,别无拖累,当三阳劫火倾压而来时,自然勃发,一直在磁山镇压下,少有作为的玄黄杀剑本体,倏然摇动,奇妙地虚化而去。
  三阳劫火焚烧而至,青白红三色火焰,却嘶声裂开了道长长缝隙,灼灼之势,为之一滞。
  这时,方有清缈之音,徐徐而来。
  任他熔岩湖中热浪如吼,血旗之下妖影翻腾,这如丝缕般若断若续的轻音,就是在耳畔缭绕不散。
  猝然听闻此声,不论是周围邵长平、骆玉娘等长生真人,还是谷梁老祖这等劫法宗师,心神都为之一动,竟被这清渺之音牵引,只是时间有长短而已。
  谷梁老祖虽受影响,却是微乎其微,反是本能地就往亭塔地面上重重一拍,离魂鼎的通天法力,就要再度发动。
  但这时,又一缕轻音泛起,与前面首尾相连,便似在虚空中抛一根圆绕的细丝,感觉就是稍稍一转,离魂鼎奔涌的法力,竟然就是一窒。
  紧接着就是第三转到来。
  谷梁老祖但觉加持在妖府灵旗上的那气机种子都有些浮动,操驭而去的无岸混沌之力,竟是被清音寻隙而入,勾上了他操持的根脚。
  然后是第四转、第五转、第六转,每一转拔起,清缈之音就越发高绝,也越发地难以捉摸,让人怀疑,究竟是还在响着,或是余音绕耳,再或者就是干脆响在他们心头上?
  妖府灵旗之上,无岸的投影法相很是一番挣动,虽然并未受到正面冲击,却极不舒服的样子。
  到这时,谷梁老祖的心神倒是彻底澄澈,对手龟缩在那狭小范围中时,他神意一时浸染不入,可当这妙至毫巅的剑意拔起,他反而有了模模糊糊的感应。
  要达成目标,这便是最后的机会!
  他一直瞑合不动的眼眸,倏然睁开,放射电光,竟在空气中炸开“嘶喇喇”的爆鸣,与之同时,又一声离魂神音迫发,饕餮、狻猊两只神兽分身,竟然又自化形出来,且一涨百尺,雄伟如山,在低吼长啸之中,冲着鼎盖下的熔岩湖,一跃而入。
  也在此时,第七转清音丝缕,从容不迫地流转而出,也从这一转起,鼎盖边缘的几位长生真人,心头都是一惊,森森寒意,像是开裂的冰河,便在这千里地层之下,缓缓压来。
  某一瞬间,人们甚至以为是有一柄利器架在他们脖子上。
  毫无疑问,这是与他们同级别的长生中人,才能够形成的威压。
  如果是一般情况,对如此敌意,怕是立刻就要打开“猎场”,与对方一较高下,才能摆脱这附骨之疽般的难受劲儿。
  可眼下,谁也不好轻动,只能皱眉忍着。
  也正是由于这份儿感应,他们终于发现了对方的根脚,这一剑……
  “十二玉楼天外音!”
  屈成的嗓音从后面响起来,这位天遁宗的长老,已经把那份儿油滑掩下,眸子像是扩散的墨汁,黑黝黝地难辨其真。
  他的话也使得邵长平等人一阵沉默:论剑轩的十二玉楼天外音!
  几乎与他们的心跳同步,巨大的离魂鼎盖,突地重重一震,虽不如刚才整个跳起来那么声势惊人,可在众真人的锐利目光下,却能见到,那鼎盖靠中心的某个区域,较之最初时,已经有了微微的变形。
  也在那处,本来浑然一体的鼎盖,倒似是开了气孔,湛青的焰光透出,然后是炽白、暗红两色接续而上,形成高逾丈寻的喷焰,而无形的焰尾,更是不知射出多高。
  这下大家都认得了:三阳劫火!
  那本已经阻绝在千里地层之上的三阳劫火,就这么喷了出来!
  来自于天地法则意志的压力,使得距离尚远的众人,都不由得向后微仰,生怕引火烧身,可伴之而生的独特气机,却让人变色,定力稍逊的徐昌怪叫出声:
  “破劫呀!”
  鼎盖之上,乱象显现之时,余慈神意悠悠,自然舒展,已经雾化多时的分身躯壳,没有变化的迹象,可他就像是真正握着了玄黄杀剑,直面劫火。
  便在那纯粹轻灵之妙意中,剑光圆转,顷刻七转。
  至此,余慈神意便是一滞。
  这是他的极限了——余慈当年借玉神洞灵篆印,结玄武星象,以真人层次,引来平等天飞仙剑意神通,也不过七转而已。
  饶是如此,七转既过,便是长生,也可斩得。
  无上剑意的神通之下,之前炽烈的三阳劫火,为之纷乱难聚,原来烧到玄黄初生意识上的,顷刻之间,就是湮灭,稍外围的,也被剑意迫得硬往上蹿,最后直接穿透了鼎盖,倒让上面的人们吃了一惊。
  三阳劫火的退避,让余慈缓了口气,十二玉楼天外音虽好,暂时也不能根除劫数,他还要换一种手段,先行突围,再图后计。
  正要发动,他赫然发现,自家神意流动,竟然不听使唤了。
  就像被卷进了激涌的湍流中,身不由己……好吧,这更像是被绑在了哪个风筝上,直往上升!
  这念头也只是一闪,便被抹消,此时的余慈,不管是自愿还是非自愿,已经再一次进入到那纯粹轻灵的状态中,进来太急,以至于都有些恍惚。
  便在这时,玄黄杀剑低鸣,这次却是从里到外,无一处不震荡,已然虚无的剑器,更难捉摸,流动的剑意便似划破了一层轻纱,在几乎难以感应到的轻微阻滞后——
  八转已成。
  余慈分化念头动荡,他根本是以最近的距离,观摩了这十二玉楼天外音第八转的剑意玄妙,收获之大,不可估量。
  而稍有些恍惚的意识,也清晰起来。
  毫无疑问,这是玄黄!
  前面十二玉楼天外音之七转,是余慈以他的剑道修为和剑意神通,尽全力展现出来,目的就是带着玄黄渡劫。
  玄黄初生意识,已然洗炼干净,出世十数劫来的记忆,尽都沉淀,血杀之气,更是尽被无岸吞噬殆尽,余慈此举,也是将原本出自于玄黄馈赠的《上真九霄飞仙剑经》,再送回给玄黄的一个过程。
  殊不知这部无上剑经,在玄黄杀剑内的印记,当真是深刻到了极致,余慈携之剑意七转,就等于是划出一条通往那印记的大路。
  一部《上真九霄飞仙剑经》,可说是论剑轩历代千百剑仙的成道根基,述尽剑道堂奥,其印记翻起,结果还用多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9/13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