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镜(校对)第7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5/1366

  余慈缓缓颔首:“是这样啊……”
  已经来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他盯紧了陆雅的眼睛,又问道:“我怎么觉得,你和这一位,眉眼间有些相似,是有血缘关系吗?”
  “某种意义上也没错。”
  陆雅露出一个苦笑:“夫人开始制作傀儡时,很不顺利,后来是用了某种秘术,将我们这些侍婢的精血收集起来,作为‘点火’的引子,才最终激发了傀儡的灵智。正因为如此,随时间推移,我们的某些特质就在傀儡身上显现,也就成了这种情况。”
  原来如此!
  困扰了近一个月的问题就此解开,余慈心情一时大佳,也就不吝称赞:“很好,就是这样的态度,我也不会亏待了你。这样吧,你把你知道的黄泉夫人身边人都给我印到蜃影玉简里去,接下来这段时间,这就是你唯一的工作……”
  这就等于是保护的承诺了。
  陆雅数月来都在养伤,信息闭塞,也不知道这个光头黑肤的家伙凭什么口发大言,要在八景宫、论剑轩这样的高门大阀眼皮子底下,护她姓命,但目前这情况,眼看着要在沼泽中灭顶,手边就是一根稻草,她也要抓起来。
  当下重重点头,犹未定心,还乞求道:“先生要我做什么都成,陆雅别无所求,惟望先生能保我一条性命……”
  九烟摆摆手,不要她再说下去。
  今日,不,是自来到东华山以后的收获,比之这个陆雅,都远远不如,不管是针对黄泉夫人还是东华宫遗址,这个女修都是奇货可居,又怎么可能让她轻易死掉?
  对手边事情繁杂的人们来说,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转眼间,随心阁举办的玄冥真水交易会已经临近尾声,纵然因为魔潮阻路,使得北地修士闻讯参会的人数减少很多,可交易会的成绩依然能够拿得出手去,——不管是对随心阁,还是对余慈。
  有了沈婉在,余慈真正享受了“甩手掌柜”的快感,几乎都不怎么过问交易会的事儿了,每日里只在静室中闭关修行。
  这一日,许泊和火炼忽地联袂上门,余慈都懒得动,就在交易会场中,专为他辟出来的静室中见客。
  二人过来,自然是为了之前的红皮葫芦一事。
  许泊进门后只客气两句,便双手捧着一枚玉简敬奉过来:“此中是我与火炼师弟,所制成的对葫芦的评测分析,其中亦有胜慧行者的指点,请大师过目。”
  余慈将玉简接过,却不忙着察看,而是对许泊道:
  “几日下来,二位想必是大有心得了?不过许师傅你钻研可以,自家的身体也要注意。”
  他何等眼力,一眼就看出,许泊脸色不太好,而气血流注也有些亏欠,对一个还丹修士来讲,这不正常,但对许泊来说,随着年龄老大,驻形关冲之不破,肉身的衰老已不可避免地到来,一段时间的持续消耗,就可能诱发这种失衡状态,而这种“失衡”,也将出现得愈发频繁。
  许泊倒是很看得开,相比之下,他更奇怪九烟对他的关心。因为并不是太擅长言辞,也对九烟的身份有顾虑,只是道了一句“多谢大师”的客套话。
  余慈并不介意,随口问起一些法器上的事儿,也从二人口中得知,翟雀儿要求的那件天成秘宝的原料,已经提炼完成,只待检查,只不过这两日,女修神出鬼没,不知在忙什么,他们也没有机会递上去。
  翟雀儿的行踪,余慈倒是知道一些,至少每天的“功课”,是绝不会落下,但他没必要给许、火二人讲,只是再安抚两句,又对许泊道:
  “一应目标,都要有年寿保障。许师傅近年来厚积薄发,正是出成果的时候,不要让自家的身体状况拖了后腿,我知道有么一位,对丹药延寿很有心得,许师傅你不妨去拜访一下。”
  他把顾执在坊市中的住处说了,算是为他们牵上了线。
  顾执是用丹药续命的老行尊了,许泊这些年,学艺于许央,制器炼剑,也积攒了一些身家,从顾执手中购得一些不老丹之类,应该并无问题。
  同时,这也是对步云社那边的一次善意“表示”,算是一举两得。
  许泊越发地迷惑,便是傻子也能感受到,九烟确实是对他另想相看的,偏偏想不出理由。
  余慈也不给他想的机会,直接端茶送客。但事情一来,就是连续不断,许泊、火炼前脚刚走,沈婉就过来汇报,说是今日的交易会已经结束,而东华遗宝的收购数目是:
  零。
  “实是雅姐没有发现什么特别出彩的东西……”
  “我知道了,这个你们自己把握就好,其他的呢?”
  “按照先生吩咐,已经准备了上好的空白玉符五百个,符纸千张,并都汇结至‘玉册’之中。此外,还有一事容禀,今日在交易会上,有前上清宗箓书一部,我看先生近日筹备符箓诸事,便私自做主,买了下来。”
  余慈闻言一奇:“箓书?”
  所谓箓书,便是玄门法箓、宝箓的俗称,乃是入道之凭信。在上清宗等出世玄门中,尤其重视,但凡入道,“从戒受箓”是一项绕不过去的关键仪式。
  由于法箓中多由鬼仙神名,符文灵图汇结而成,掌之可召劾仙鬼,运役神明,比灵符、法印、旗幡等玄门符法、器具,更多了一层传承之妙,是宗门道法承继的重要一环。
  余慈虽修炼上清之法,却未受上清之箓,在当年无疑就是个假道士。事实上,他一生所见之法箓,也只有《上清八威召龙宝箓》一件而已。此宝箓是回风道士师门所遗,如今也等若是思定院的镇院之宝,连论剑轩都颇为意动的样子。
  当然,《上清八威召龙宝箓》是上清宗二十四宝箓之一,地位与寻常法箓大不相同,余慈也没指望出现在交易会上的这部法箓,能到那种层次。
  此时,沈婉已将那部法箓取出。却是一本厚约三分,长宽各半尺的方正大书。
  世间法箓形制各有不同,有书状、图状、卷状等等,不一而足,但无论是哪那种形制,也只是形制而已,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看法箓之前那段经戒盟誓,由此可以辨明法箓所出之门。
  沈婉断言其为上清宝箓,便源于此。
  而也是这段经戒盟誓,便等若是此部法箓之魂。一应神通,虽发于其上符箓,却总要由此,方可为修士驾驭。这就等于是一种法器祭炼之术,而法箓也就是一件特殊的法器。
  其余收录各类符箓的经藏,就像余慈早年所得那部《上清聚玄星枢秘授符经》,虽也是遍录千般符法,一些符箓,甚至是离尘宗这等大宗门,都未曾记载,连书箓符箓的材质都极为不凡,但缺少总录之戒誓,就怎么也不能被称之为“法箓”。
  想到这里,余慈却是心头微动。很快又转过心神,在厚重的大书封皮上一扫,见那奇曲古奥的真文符字,很快解析出来:
  摄幽明精异图箓。
  他又向后动,大略看了几页,见宝箓分矾材质,也是用类似于《上清聚玄星枢秘授符经》的苦枝蚕丝编制,并以咒法加持,其上符箓图形,大都结构大都粗墨郁沉,偶有云雷奋发,也显化狰狞之相,页页翻过,便感觉着有幽冥绝狱之图景,层层铺开,但少见邪气,只是以绝怖之形,诠释威严妙诣。
  原来是一部召劾鬼物精怪的法箓,看起来还颇为玄妙深奥。
  余慈虽未真去验证上面的符箓,但通过解析符箓上的鬼神之名,心头默念之时,也分明感觉到,冥冥之中,有奇妙的联系,如根根丝线,跳动不休,十有九中。
  想来都是一些威力极强的鬼物精怪,数万年来,被上清宗陆续收伏镇压,打入九幽冥狱,又据此设立召劾符法,若是使动符箓,可短暂借用其法力,形成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
  这样来看,那些收伏镇压的鬼物,也等若是上清宗的宝藏。
  驻世数万载的大宗门,积累之厚,着实难以想象。真的发掘出来,恐怕还要远在盖大先生的万世冢之上。当然,怎么个利用法,也需要好好把握。
  但不管怎么说,若将此法箓交到一位精通此道的上清宗真人手中,其威能很可能堪与“万世冢”相提并论,这就非常惊人了。
  而这法箓,据余慈所知,还未进入上清二十四宝箓之列。
  那么,像“上清八威召龙宝箓”这样级别的法箓,又会拥有怎样的神通?安能不让人心向往之?
  余慈再翻动几页,便将法箓收起,然后对沈婉点点头:“不错,这部法箓确实是上清遗宝,颇有用处,这次你是立功了。”
  “不敢,但为主上效力而已。”
  沈婉浅浅一笑,恭谨之中,更有舒逸气象,显出近些时日来,拜了神主,有了寄托,心情当真开解许多。
  她倒是好了,却不知余慈每日见她,其实都有些古怪。
  要知沈婉新参得秘法,唯恐做得疏漏,每日里都勤习不辍——她那日走偏了路子,所得的法门,可是从余慈生死符中剥离出去的归虚参合法及大梦阴阳法的一点儿真意!
  她这么日日勤习,虽说余慈未与她真正地神魂相接,阴阳和合,但每日里也都有一番感应,自然颇有些尴尬。
  但这种事情,万万挑明不得,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纠正的办法,只能先这么着,等东华山事了,再一并处置。
  沈婉见余慈再无表示,就主动告辞。临去前又道:“对了,雅姐还请大师前往一叙。”
  “陆雅?”
  余慈颔首示意知道了,看沈婉退出去,摇了摇头,紧跟着也出了静室。
  那日在屏北峰顶,余慈直接就把陆雅提了来,对此,胜慧行者都没有说什么,鬼神剑、道华真人也不会开口,就那么轻而易举地办成。
  这几日,她一直在坊市中静修,昨天已经压制住了伤势。
  余慈把她要来,也不是真的要养她一世,当即就把在交易会上,辨别东华宫遗宝的工作,连带着前几日的收获,都交给了她,要她配合沈婉,一一辨识,弄出个来龙去脉。
  对此,陆雅也没有排斥,如今主动告知,遮莫是有了新收获?
  不一刻到了陆雅房前,敲了敲门,陆雅便开了门,恭恭敬敬请他进来,又奉上茶水。
  这几日在坊市中,经常与沈婉一起,在余慈的默许下,沈婉将幕后“主上”的信息稍稍透露出一些,使得陆雅对九烟等人的实力更高看一层,做起事来,也就相当卖力,姿态摆得很正。
  余慈不与她客气,直接问道:“你要我来,有什么事?”
  陆雅垂眸回应:“回禀先生,奴家刚刚从前些日子得来的遗宝中,见了妙夫人的神像,经仔细辨识,确认无误。又因这神像有些奇异之处,不好再移动,才请冒昧请先生过来。”
  余慈听得莫名其妙:“怎么又冒出来个妙夫人?她是谁?”
第099章
山中之山
天外之天
  当日陆雅提及的那位“清夫人”,成就天魔傀儡,汇集众人精血,化生灵智,已经是让人惊愕,今天却又跳出一位“妙夫人”,难道东华宫专产“夫人”么?
  而且,这位似乎还走了神主之道?
  “妙夫人原名陆妙,是在我之后,入宫的婢女,后被夫人选中,做了‘神妃娘娘’,道号‘妙化仙娘’,专门在周边区域,收拢信众,有善信逾万,修为境界都是飙升,故而我们也以‘夫人’称之。
  “不过,据说她后来出了岔子,神智消融,也给做成了傀儡,倒是夫人为她创立的‘妙化教’,还在周边俗世流转,至今未衰……这神像,也就是一直摆在宫中,承接香火,也颇有灵异。听说偶尔夫人闲来无聊,也激发此神像,显出一些神迹取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5/13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