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镜(校对)第7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5/1366

  “好了,有抹泪的空儿,不如再动脑筋想想,那些山水插屏,还有类似的画轴都在何处,早早做完,脱了险地,你也不至于再被吞进去,受那遭罪!”
  陆雅也是堂堂的步虚修士,在东华宫磨砺多年,当年放出去,也是坐镇一方的强者,被九烟直接点明了“抹泪”之举,又如何受得了?忙直起身子,变成跪坐之姿,背着九烟,稍微整理妆容,觉得差不多了,才转过身来:
  “奴家知道的几处山水插屏,分落于四方及中央主峰之上,至于画轴,一时间还没有想太明白,只记得主峰上有一幅二娘子自北荒拿回来的‘百俊图’,上有此界数百位英才画像……”
  “我知道了,但如今先不管主峰。西方八峰之上,有没有目标?”
  “有的,奴家为大师带路。”
  陆雅连续失态,心防几度崩溃,自知再没有任何尊严可讲,倒是更加温顺配合起来,主动性也高了不少。当下便引着余慈飞下山峰,在前引路。
  飞了没多久,却听得一声:“靠近些。”
  “啊?”
  “这里魔头的数目,增加了不少……”
  余慈神目如电,在峰谷之间巡逡数遍,摇头道一声“罢了”,径直拿出《摄幽明精异图录》,变化出勾魂笔,在上面寻到某页,朱笔一勾,便见有道灰气,直投入深谷阴影之中。在其中勾云拿雾,再飞腾起来的时候,竟然化为两头六翼单足的怪鸟,乌喙朱冠,身后牵引一具双轮辇车,上引华盖,垂下璎珞,周遭云气飞流,极是神异。
  “上来!”
  余慈当先跃上辇车,向陆雅扫呼。
  这时候,陆雅才真正显现出她做为东华宫人的识见:
  “司冥巡辇?”
  传说中,上清宗最盛之时,封召三万六千神明,其中有“冥狱王”一十八位,主理九幽冥域封禁鬼物之事,其下阴司百余,阴神无数。而更在其之上,则有“夜游天官”之位,乃是上清宗核心弟子出任,每逢入夜,便乘司冥巡辇,持通幽之箓,出入幽明,遍游冥狱,巡查不法之事。一旦觉察,当即黜落,虽冥狱王亦是难免,可谓权势滔天。
  如今上清宗早已不存,司冥巡辇作为少数能出入幽冥的法门,也随之湮灭,不知让多少修炼鬼道之辈,捶胸顿足,却不想又在今日得见。
  一眨眼的功夫,陆雅心中有关辇车的信息便都流过,再联想之前见到的种种符法神通,她不免为之惊讶:
  这九烟,与上清宗的关系究竟有多深啊?难道倾颓数百后,上清宗又要卷土重来?
  如此想法,也只能存在一眨眼的功夫,她垂眸低头,依言上了车,却没敢和余慈并排而坐,而是半屈了身子,跪坐在余慈脚边,温顺无比。
  余慈看她如此伏低做小,也不多言,自顾自微瞑双目,似是养神,其实是观想天垣本命金符中,一道符法脉络:
  自无生劫星宿破魂神光,至赤天降魔金光符,再到玉京三光破元消魔符,一整条脉络下来,便是一记玄门小神通成就。
  虚空中先是有一盏莲花灯呈现,玉白光焰之下,引出一位高逾丈许的天人,披杏黄袍,结道髻,通体光泽微微,如放毫光,又有实质之感,便如玉石雕铸。
  司冥巡辇的体积不算大,高逾丈寻的天人降下,便有不胜负荷之感。但很快,这位降世之天人,身形就有变化,转眼缩了约三分之一,虽然还高逾常人,但坐在御者之位上,也没什么问题。
  此项小神通,余慈曾在北荒与陆素华交战时,使了一回,那时候唬人的成份更多一些,而如今几若实质,变化由心,又与召降鬼物的符法并用,既证明余慈的修为长进,也见出他在符法上的不俗造诣。
  至于看到这一幕的陆雅,已不自觉睁大了眼睛,而此时,华盖之上,层层灰气垂下,织成迷蒙的纱帐,车中光线一下子暗了起来,但随即一侧灯台上,便有青光如大珠,放出光华,照亮其间。
  陆雅回眸,见瞑目端坐的九烟黑面上,映得灯光,青森森若见鬼神威仪,一时心悸,不由再低下头去。
  九烟的声音响起来:“说地点,咱们去办正事。”
  陆雅忙指了个方向,司冥巡辇之上,两头牵引的“三途阴枭”嘎声长鸣,三对翅膀扇动,拉着车辇偏了个角度,往另一座山峰掠去。
  高空罡风呼啸,司冥巡辇的速度,却是几与狂风混化在一起,碾过天际,眼看着接近山峦,却没有半点儿避让的意思,就那么直直撞了过去。
  数息之后,车辇整个地虚化,如幽灵一般,穿越层层山壁岩石,车中的陆雅,都觉得自己像是变成了鬼物。
  三途阴枭的三双翅膀,一对可飞天,一对可入地,一对可通幽,三翅齐展,追风掣电,出入幽冥,全不在话下,故曰“三途”。
  经过符箓的洗炼催化,其所牵引的司冥巡辇,亦有通达三途之能,这一点,余慈和陆雅都明白的。
  余慈化出这具车辇,也不是要什么排场。主要是他的心内虚空法域,不适合维持太长时间,有这么一具车辇,两人共乘,比较安全;除此以外,在此崇山峻岭之间游走,飞天入地,穿山过石,某种意义倒是更为隐秘。
  一路直行,转眼飞出数百里,就看出西方八峰的“虚空神通”加持,比东、南诸峰完好许多。有限的距离,被拉长的幅度更大,辗转腾挪的空间更广,相应的,局面也更复杂。
  尤其是穿行在山峰内外,途径无数岩洞,山谷以及人工开凿出来的秘室、府第,形成了一个有如迷宫般的庞大体系,如今虽然已经没有人迹,但说不定哪个地方,就藏着魔头之类。
  余慈还看到,有许多魔头,直接就施展迷惑人心的神通,变化出种种宝物,又或干脆化出宝光冲霄,显然是感应到目前山中修士的心思,专门设伏下套,等人上钩。
  以众修士专门来“探宝”的贪念,中招的可能性还真是不小。
  余慈乘辇车飞过,虽是穿行于真实与虚无之间,但有时不凑巧,也惊动了一些魔头,这时就看出余慈拿出这一路天人降世伏魔神通的效用。
  坐在御者位的“天人”,实是破魔符箓真意所化,自内而外,都放射出驱邪破魔的灵光,可说是专克魔头邪物,但凡是扑上来的天魔,甚至那“天人”都不用出手,悬在肩头的莲花灯上,玉白光焰悬照,一应魔头,便尽都给催化成缕缕青烟。
  当然,这也是暂时没有遇到天外劫魔那个层次的——恐怕也遇不到了。
  天魔之间,定然有传输信息的渠道,碰到这种硬茬子,一贯喜欢背地使阴招的它们,冒着风险正面冲击的可能性已是几近于无。
  到后半段,余慈这边果然清净了许多。
  可是,在临近目标所在地之前,司冥巡辇还是碰到了麻烦。
  虚悬于半空中,但见前方约二十里路,厚重云雾之中,有血光乍隐乍现,阳光照下,却是穿不透云层,映不出端倪,此无形之凶物,余慈也算是见识过,正是十三外道中的“玄阴血影”。
  向以无形无质,神出鬼没著称,唯有在摄人精血之时,才会真正现形。
  其实若非是“天人”破魔真意,还有袖中照神铜鉴的敏锐感应,余慈还真没法在如此距离,感应到魔头所在。
  他还注意到,在那方云气之中,还盘膝坐着一个剑修模样的家伙,横剑膝前,闭目打坐,剑意森森,弥漫周身,但只观其与玄阴血影相安无事,便知是天魔眷属无疑。
  除此以外,相隔约百里,亦有魔意滔天,相较于这边,更是毫不遮掩。
  这一片区域里,天魔、眷属乃至外道的密度,是不是太大了些?
第102章
内外浑沌
飞车追电
  余慈乘着司冥巡辇,在目标山峰周围,绕了一圈儿,对附近形势愈发地了解,他发现,除了天魔之外,连之前一块儿进入东华宫的修士,都来了几个,只不过目前被密度惊人的天魔吓住,藏身在侧,又没有远离,大约是发现了什么宝物,不忍心舍弃之故。
  这些人都有些魂不守舍,司冥巡辇在他们背后走了两遭,都没有被发现。
  余慈便知道他们着实不值一提,摇摇头,驱车又转过一个方向,遥望那座山峰,左手在袖中翻弄两下,却是摸着微烫的照神铜鉴,良久不语。
  他有心用照神图察看虚实,但这段时间,越是了解照神铜鉴的根底,他运用起来就越是谨慎,尤其是还从未在如此众多的天魔及其眷属、外道身上施为过,有什么变化,也着实难明。
  别的不怕,万一暴露了形迹,那可就是彻底被动的局面。
  他想了半晌,终于还是将此念压下,又问陆雅:
  “你记忆中,那幅插屏却在何处?”
  陆雅知道这是关键时候,分外用心,当下纤指虚画,以精纯的修为虚空留痕,画出了山峰的简易地形图,又标画了各处关键建筑,以明确方位,将相关信息尽数告知。
  余慈也曾在黄泉夫人书房中见过东华山的全图,脑中也有印象,如今两相结合,大致也有了谱。但陆雅所说,大都还是凭记忆得来,不可确证,若要在这一众天魔之间,夺了宝物出来,说不得还要多几番周折。
  他也奇怪,从论剑轩的情报得知,天魔虽然有大举入侵之势,但更多的都是集中在南、北两边,东峰、西峰都还好,可如今这场面,莫不是这两日里,局面已生剧变?还是说,这处真有一个让修士和天魔都眼红的宝物?
  对此,他也不胡乱猜测,自拿出一枚竹叶似的物件,以真力驱动,不多时,那叶片之上,便凝聚出一颗绿豆大小的水珠,看水珠其上滚动,余慈将心念打入:
  “端木道兄,近日可好?”
  隔了大约十息左右,端木森丘的心念也自回返:“尚好,尚好。”
  果真方便!
  余慈对端木森丘给出的“竹叶信符”颇是喜欢,这件宝物,只有一项通讯之内,只要持符的双方,相隔在五千里内,就能以心念交流。由此亦可见,端木森丘应该还在西方八峰的范围之内。
  余慈也不客气,径直就问:“道兄这两日,可感觉到魔头增加么?”
  “确实多了不少。”
  在东华宫地界,端木森丘还有求于他,自然十分爽快,不待余慈多言,就将几日来碰到天魔的位置说了几处,也谈及有魔头化出法器宝光,引人贪念的情况,后面又道:
  “如今进来的那一批人,已经有七八个殒命的,不过后来又进了一批人马,却是论剑轩也有些措手不及。”
  “怎么回事?”
  “我今日刚碰到一人,不开眼要在这边做一票,被我拿下,拷问得知,这些人,竟是来自域外!”
  “域外?”余慈下意识地重复一句,猛然惊觉,“虚空裂隙竟然已经扩及到这等规模了?”
  其实这种事情并不奇怪,天魔无形无质不说,既然能进得来天魔眷属和外道,进来几个在外域修行的修士,也属正常。
  话说回来,这反而是一个好事。余慈之前一直担心,这东华山所勾连的域外虚空,是不是在哪个荒缈无人的死地,又或是直接开到了域外天魔的巢穴去,万一事有不谐,撞到那边,也是个死字。如今再看,对面分明也有修士驻留,或也算是一条退路。
  一念至此,他就要问了;“如今裂隙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
  “那蠢货来得晚,说是只见进,不见出,恐怕还是单向。”
  “这就无所谓了。”
  余慈闻言,心思又沉下来。单向的裂隙许进不许出,强行逆冲,就算他这样通晓虚空神通的,一个不慎,也敢被甩到无尽星空深处,永难回返,着实犯不着冒此奇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5/13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