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镜(校对)第8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1/1366

  余慈的视线不由自主地给吸引过去。
  他看这颗粒,只觉得那颜色深沉到极致,已经没有了界限,不自觉就忽视其体积大小,就像是域外的深邃虚空,可以认为“幽暗”是边界,但也可以认为那只是更广袤虚空的开始。
  这感觉未免虚无,可再进一步去看,那里的漆黑颜色又是如此浓重,层层叠叠,像是咆哮奔涌的墨浪,又是熊熊燃烧的乌火,充盈着动感和灵性。
  真是奇妙。
  余慈心中感叹,想看看其他人的反应,可心念一动,却是猛地僵住。
  世界瞬间就变得不同了。
  他的眼珠可以转动,但所到之处,尽是层层墨染,像是被域外星空侵蚀,辨不清前后左右,分不明上下四方;他的神意也能流动,但不管怎么变幻,都被幽暗的火焰附蚀,所到之处,整个世界都像是燃起了火,所有的一切都在漆黑的火焰中毁灭。
  天地陷入无尽之幽暗;万物毁于暗昧之火焰;只有纯粹而无边的绝望,周覆一切、掩盖一切、渗透一切。
  而就是在这纯粹的绝望中,有恢宏无量之音,往复奔来。那是亿万生灵在绝望中的呼号,又是绝望至于极处,抹消了沉沦和自在边际的混沌赞颂:
  “高妙无上统天大化元始天魔王,高妙无上统天大化元始天魔王……”
  “妙你娘亲啊!”
  心内虚空法域嘭然张开,自屠灵狱而上,人间界、承启天、星辰天、平等天直至大罗天,一层层灵光闪亮,一道道气机颤鸣,最终汇聚一处,化为浑圆金灿之符珠,光华四射,横弥六合,不留半点儿死角。
  余慈居于正中,呆怔半晌,冷汗遍体而下:
  “本源之力……元始!”
  大殿中,真的遭了一场灾厄。
  当余慈从那噩梦般的魔意侵蚀中挣扎出来之时,便看到大殿中,已经有人在惨叫挣扎,全身上下都腾起了幽暗的火焰,从里到外,烧个通透。
  这是魔火焚身,是最典型不过的走火入魔!
  余慈记得,此人正是跟过来凑热闹的散修之一,就在他心脏跳上三五下的空档里,那一位已经被魔火烧化成灰……不,连灰烬都没剩下来,全身筋骨元气,尽都化入魔火,投向照神铜鉴中央那一团幽焰之内。而消化了一整个长生真人的“燃料”,甚至没能让焰光晃动哪怕一丝。
  祁白衣低啸一声,剑光迸射,裹着他那边所有人,直接撞破了正殿的外壁,遁了出去,竟是一刻也不敢在殿中多待。
  而在祁白衣出手之前,余慈已看到,雷同豪双臂交叉,挡住自己的视线,但半身之上魔火吞吐,销蚀元气,分明也着了道,亏得八景宫和清妙宗都是玄门巨擘,对抗魔劫自有一功,这才没有酿成大祸。
  祁白衣这是把雷同豪给救了,还有他那边的鬼神剑、道华、胜慧等人,或多或少都遭遇冲击,多亏祁白衣反应神速,如若不然,恐怕还要栽上一两个。
  当然,殿中也有坚守不退,或是退不出去的。
  殿中修为最低的翟雀儿,直接跌坐在地,九鬼心铃已经祭在顶门之上,哗哗低鸣,护住心神,饶是如此,她脸上也是红白交错,气血跌宕,眉心却有一道深痕,呈铁青色,怎么看,都大是不妙。
  龙殇已经吐了血,想护她出去,却是无处下手。
  当然,也有和余慈一样,及时挣扎出来的,柳观最是明显,而他的表现也最是古怪。先是扭头四顾,似乎在寻找黄泉夫人可能安排的后手,半晌没有发现,竟然又盯上了那幽沉的“颗粒”,显然比在场的任何人,都要从容得多。
  “不愧是恶了魔主,还能重得垂顾的人物。说不定此刻魔门中,要数他对元始魔主最忠心……如若不然,又怎会如此轻松?”
  只是想到那个名号,余慈心神便有动摇,那“高妙无上统天大化元始天魔王”的呼号祷告,似又袭来。
  他忙按住心神,只是这种“稳固”太过空洞,谁都知道,大劫要临头了。
  本源之力的重要性和危险性,不用再做任何强调。
  除了余慈在天裂谷下方,懵懵懂懂,取了本源之力,没有招来大场面之外,因为这玩意儿,已经掀起了多场大战。
  罗刹鬼王和大梵妖王在界河源头大打出手,同时还在血狱鬼府掀起了全面战争,就是为此。
  还是本源之力,同样是大梵妖王,与无量虚空神主隔空交战,几乎将北荒掀了个底朝天,三大门阀都被惊动,举世哗然。
  如今,元始魔主也要掺和进来了?
  据他所知,各位神主,对其本源之力的感应,都是即时性的,当初他能从罗刹鬼王和太玄魔母的血液中,无声无息地收取本源之力,是因为后者自蕴的神通,将彼此感应尽都封锁。
  如今看来,最初现于人前时,那一层银白的“外膜”,定然是黄泉夫人加持在上面的防护,为的就是隔绝感应,一旦洗脱,元始魔主察知,还不知转瞬间的事儿?
  这一刻,余慈忍不住也要去想:
  现在逃命,还来不来得及?
  念头未绝,森寒魔意大潮便轰然降下,虚空激荡,宫阙摇摆,余慈心头发紧,就要招呼小五几个逃遁。可再那么一品,他就奇怪了。
  太阿魔含?
  元始魔主没有任何动作,忍不住将注意力转过来的,是还在与叶缤死战的太阿魔含,其森然魔意便如无形之巨手,直趋而至,竟是要将那份本源之力锁拿。
  作为天魔体系中,层次仅次于元始魔主的大能,他对这一份本源之力发生感应,是很正常的事,可他竟然有胆子涉及此事,真当元始魔主改吃素了不成?
  便在余慈惊叹之时,太阿魔含却是失手了……
  澎湃的魔潮,有如实质的巨手,固然都蕴着强劲的神通法力,却是架不住其本人还有“一端”被九真仙宫“锁住”,这里前冲,那边后扯,再加上叶缤剑意纵横,太阿魔含形成魔潮刚压进殿堂,便自崩散,又化漩流,被燃烧的幽暗焰光吞吃进去。
  这回,焰光终于摆动起来,摇曳间,吞吐不定,与先前相比,倒似有了灵性。
  虽说疑惑一个接一个,但因为本源之力的显形,之前某些问题,也自然而然就有了答案。
  尤其是魔识留痕与照神铜鉴的关系,余慈已经了悟:哪里是什么格格不入,分明就是照神铜鉴,包括模具、宫阙、东华虚空相融的这一整套体系,面对元始魔主的本源之力,也拘束不动、承载不起!
  像本源之力这样,当其最后一点儿遮掩之物洗却,与外界天地法则自生感应,其天然应有的层次,便彰显无遗。
  这也没什么奇怪,对元始魔主那般存在而言,便是拔根汗毛,也天然就是天地法则体系最高层的存在。传说到当真形、阳神同时修炼到某种极致,将自然而然地具备“滴血重生”的神通——便是被灭得只剩下一点血渍,也能从中再慢慢化生出来。
  此时的元始魔主本源之力,正是走的这一路数。
  当然,谁也不会认为、不希望,从这一点本源之力中,化生出一个“小元始魔主”出来。
  可观其与天地法则的交互感应,自然而然就梳理法则,直指根本,演化万法,其在天地法则体系中的“位置”,也就层层递进,步步高升,直至来到整个东华虚空的最顶端。
  这里的“顶端”,是天地法则体系的描述,而非是方位的概念。
  事实上,在人们的感官里,本源之力所化的“颗粒”,仍然依附在照神铜鉴之上,在魔识留痕中,来回滚动。唯有其所关涉的层次,真正驾临东华虚空法则体系的最高层,居高临下,统摄万方。
  能够把握到本源之力与天地法则关系奥妙的,目前余慈是一个,太阿魔含是一个,柳观勉强也算一个,远方的叶缤也许可以,其余人等,都只是隐约有所感应而已,其眼光见识,还达不到那个水准。
  他们只能感觉到源发于此物的强劲威压,从内到外,从肉身到神魂,无所不在,吐息、行气、发力,乃至于念头的生发、转动、变幻,都有着说不出的难受,怎么着都不对劲儿。按照原有的方式,等着他们的,就是走火入魔。
  究其原因,实是本源之力在东华虚空法则体系最高层,割据一方,由此搅乱了既有秩序之故。
  如果纯以天地法则体系的理论来讲,越往“上”,越“简单”,同时,也越发地“不可或缺”。
  最高层的寥寥几道根本法则,逐级而下,就像由主干发散的根系,彼此交织,扩展成为复杂繁密的多层大网。
  网络中或三五个,或数十个、几百个、成千上万个法则“缠”在一起,其内蕴的天地元气交互作用,彼此反应,就形成了具体的事物。
  从无生命的光、水、风、土石之类,到天地间花树鱼虫、飞禽走兽,再到生民万众,都是由此而来。
  这种“纯法则论”当然是有些偏颇的,至少就无法将“精神层面”彻底纳入。
  可当某个存在,真真切切登上最高层级,持法则之“一端”,彰显其力量的时候,整个网络体系所涉及的万事万物,一应生灵,必将直接、间接地受其影响。而这份影响的强度,也必是远远超过困缠在网络中央,举手投足都要受法则限制之辈。
  这一份源自于元始魔主的本源之力,此刻的影响,毫无疑问就是最高级别。
  所谓“无远弗届”之类的言语,简直就是为形容此情此景而创出的……
  当然,事情反过来说,也可以。
  正是由于这份本源之力的层次太过高端,所以低层的法则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为它“服务”。
  就好比黄泉夫人整合起来的东华虚空,虽说是与模具、宝镜、九真仙宫浑然一体,可谓“铁打的江山”,但本源之力一出,整个体系都不自觉地向它倾斜,包括两个极关键的“节点”,亦即妙夫人、狄郎君这两个“仙真”,只能是作为它临时的承载物和燃料——尤其是后者。
  那一直燃烧的幽暗焰光,正是二者作用的外化模式。
  最要命的是,这种“倾斜”没有止境,时间延续上是如此,涉及范围上也是如此。
  在东华虚空中的所有生灵,上到末法主级别的太阿魔含,下到仅有步虚修为的翟雀儿,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为其所用。他们催动、摄取的天地元气;情绪翻涌驱动的力量;包括走火入魔带起来的负面冲击,到最后,都通过完整的东华虚空法则体系,百川归流,成为本源之力的“燃料”。
  到这儿为止,余慈还能看懂。
  毕竟嘛,区区一滴“本源之力”,层次再高,力量再强,总还有限,其“登顶”的源动力,其实是源于自身的“燃烧”,那仅有的一滴,能烧上多长时间?
  借力助燃,正是王道。
  其余人等都还罢了,力量还压不住秤砣,真正的“燃烧”,还是狄郎君,乃至于太阿魔含这样与之同源,力量强大,偏偏还受到境界压制的对象。
  这样,也就大大延长了它的“寿命”。
  然后……呢?
  余慈不知道这份“本源之力”来自何方,是怎么埋在这里,又是如何发动的——这是黄泉夫人的本事,且已是既成事实,不用费他这脑子。只是,目前这个情形出现,并一直这么持续下去,还有没有个头了?
  当“本源之力”一路推至天地法则体系的最高层,凌压万方,某种意义上,已经统驭了整个东华虚空,为什么还是一门心思地抽取力量?抽取了又有什么用……
  念头刚转到这里,余慈心头“咚”地一声,仿佛被重锤轰击。
  目前的余慈,其眼光虽然已经到了天地法则体系的最顶层,但出于本身修为境界的限制,大多数时候,他只是“看”,而非是“做”,在利用法则这一项上,还算不上及格,更不要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衍化、修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1/13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