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镜(校对)第8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2/1366

  “绝影三遁,不愧是此界遁法第一。”
  帏帐之内,余慈在唇齿间低语赞叹,声音极小,同在帐中的白衣并没有听清。
  此时,白衣和余慈一般,都是坐起来,只是相较于后者赤身露体,她则是拥被倚在床角处,掩着半边雪边的肌体,眼帘低垂,看着有心事,其实更多还是闭目养神。
  实际上,因为早上余慈厌恶化身侍婢的杀手,拒绝了其服侍清洗的做法,就又翻起兴头,一直和白衣“交流”到片刻之前,与那杀手接触为止。
  这期间,肉欲冲击倒也罢了,真正伤神的,是余慈时刻以黑森林法门,窥探白衣的心念、情绪生灭变化,二人天差地别的修为,以及余慈尖锐直接的法门,形成了绝大压力,直接作用到她神魂之上。
  故而,此时的白衣,神智昏沉,对外界的反应,也迟钝了许多,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调整。
  此时她虽是难受,却不知余慈心中,对她愈发地赞叹、甚至于羡慕。
  随着他在修行路上越走越远,一些道理自然越发地明白。
  天地法则体系撑起了天地万物,也将万物束缚其中,唯一能够不受其所拘的,就是心意神魂之属,且越往天地法则上层,就越是自由,越到那个程度,修炼的重心就越往心意神魂上转移。
  只是在此间,也有禀赋之说,也有上下之别。相较而言,白衣的禀赋就远在余慈之上,这并不因为修炼境界的高下而有所扭转。
  余慈既有所得,也若有所失,感觉颇为复杂,而此,远方之事,也算是尘埃落定。
  白衣终于感觉好了些,瞥去一眼,却是见到,有一颗径若龙眼,浑圆透亮的明珠,竟是透空而来,突兀地出现在帐中,更映得她肌肤如冰雪,纤毫毕现。而她也看到,明珠之上,有几道模糊暗影,流转不定。
  “这是什么?”
  “麻烦,解决掉的麻烦。”
  余慈不介意弄一番玄虚,他看着白衣若有所思的神情,忽然道:“你可愿随我修行?”
  白衣愕然望来,余慈进一步强调:“我可以收你为徒,传授长生之术……”
  话说至此,白衣看了眼自家只以薄被掩住胸腹的身子,又在余慈身上扫过,终于忍不住失声而笑,一发不可收拾。
第008章
夺丹斗符
七情之妙
  白衣以“冷烟娘子”身份示人时,颇是清高,言行恬淡,几如大家闺秀一般,只略有阴郁之感,便是在帏帐之中,任余慈怎样折腾,也都是低回婉转,如春潮回岸,飞雨落湖,柔媚动人。
  而如今她笑得恣意,却也不是笑得打跌的那种,而是自然就有尖刻讥弄的味道透出来,偏偏遍体雪肌映珠光,美艳不可方物,让人不自觉就想起之前胡天胡地时,种种可人之处,当真是又恨又受,勾魂动魄。
  或许正是这独特的风姿,使得余慈也没觉得尴尬,投过去的眼神,依旧是欣赏和享受。
  只是,恣意过了,一应氛围也就再难回到从前。白衣不再多言,丢开薄被,起身下榻,雪腻白嫩的身子还残留着欢娱的痕迹,她也不甚在意,倒是床边侍婢忙取了一袭细纱薄衣,披在她肩上。
  直到此时,白衣才回眸,微微一笑:“余老爷高义,只是冷烟贱人贱命,没那个福份。贪欢一夕,财货两讫便是。”
  她话里自轻自贱,偏又姿态清高,似是伎家手段,但不愿再和余慈牵扯的心思,却是昭然若揭,末了语气转淡:
  “来人,服侍余老爷更衣。”
  没了不男不女的杀手,余慈也就顺水推舟了,当下就有娇俏可人的侍婢,红着脸儿到帐中来,细心服侍,指头都不用他动一点儿,至于白衣,则径直去了外间浸浴。
  余慈闭上眼睛,姿态懒散,耳畔传来哗哗水响,对他来说,如此近距离之下,纯凭耳朵,也能测出碧纱橱外女修的每个动作。可现在的情况下,结合耳测之功,白衣的风仪姿容,甚至一颦一笑的细致之处,都如在眼前,那正是白衣留在他心中的印象,丰满了他的感知。
  确实是非同凡俗。
  人不同于他人,以什么为标识?容貌?性格?还是更虚无缥缈的气质?
  不是余慈较真,而是在修行之途上,有时候,争的就是这一点差别。
  他之前赞叹白衣“不同”,没有一句虚言。站在生死存灭法则之上,看世间的生灭变化,虽不是真如佛门所说“轮回”一般,井然有序,可在天地法则体系中,确确实实是有一种生死间的转换之理,类于转世之法,也是另类长生之秘。
  世间修士,若能在杀劫中侥幸逃得元神,实是可以投胎转生的,当然前提是破开胎迷,亦即抵挡住生死间的破灭之力,留得上一世的灵明真性。
  凭什么别人神魂飘荡,被罡风吹散,被阴气同化,而你能转世投胎?
  世人都说强大的神魂修为,是此中关键。余慈则觉得并非如此。
  神魂修为固然重要,可既然修炼了,由阴神至于阳神,走的也是精化气、气化神、神返虚的路子,这就不可避免地与天地法则体系密切勾连,不管修为有多么深厚,一旦身亡,受法则约束,自然天理就是散入天地之间,经过无数次分解、转化,成为天地元气的一部分,也许有一些重新聚合,形成生灵,但已经没有意义。
  便像惧水将溺,却偏往水里寻,水聚得越多,死得越快。
  毕竟一个人的水性再好,也不可能真正与水融为一体,就算真融为一体了,“化入天道”这种词儿,真的很好听吗?
  既然此路不通,就应该反其道而行之,突出“人之所以为人”、至少也是“生灵之所以为生灵”的本质。
  七情六欲的重要性,恰在这里体现出来。
  人要活得“鲜明”!
  喜怒哀惧爱恶欲,每一项都是一个支点,但不是以世俗道德为标准,也不是刻意地离经叛道。人与法则交互作用,千百世以来形成的道德规范,其实早已在漫长岁月的积累下,以千万亿人的意识共鸣为基础,化入天地法则之中。
  故而,若是过于看重世俗道德,则过于板滞,往往混同俗流,不知不觉浑化于法则之中,如盐入水,顷刻而化;
  但若太过叛逆,则醒目而摇荡,如百丈高楼无地基,流星经天,刹那辉煌,根本搭建不起长存的根本。
  这不是个简单的事儿,没有修炼的成法,甚至不可能修炼,只能以世间万象淬火,以人生百态开锋,以求一个真性不灭。
  白衣就是一个让人嫉妒的正面例子,这不会让她的修为更强,但只要有相应的资源,必然是进步神速,少有滞碍。就算有什么万一,她转世投胎,破开胎迷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话又说回来,若能强如元始魔主,什么真性不真性也无所谓,尽可以强行撕裂天地法则的束缚。世间也有几位大能可以做到,迈入真实之域,就是其表征。
  余慈本来也在其列,但如今,他的情况还有些不同。
  在众侍婢的尽心服侍下,余慈很快着装停当,而此时,白衣那边还没个头儿,只是看着香汤中飘浮的花瓣,沉沉不语,分明是在瞒着上什么。
  余慈用黑森林秘法折腾她快一整夜,搭眼扫过,就知她定是为如何贩卖关于自己的情报而筹谋。对此余慈并不以为意,甚至想着推波助澜,以锁定其背后的“主家”——虽说目前来看,那边和小五的去向关系不大。
  他缓步走到浴桶边上,伸手轻抚白衣被水汽蒸红的娇嫩肩头,正要开口,忽地心有所感:
  外边又有人登了船。
  管事嬷嬷心里叫了声苦,这一夜半日的事情,让她焦头烂额。“贵客”就不说了,刚刚侍婢中地位颇高的青囊突然失踪,让全船上下鸡飞狗跳,好不容易把人们安抚了,这边又来个不得了的人物。
  她匆匆赶去接待,可那位和冷烟是熟惯了的,身份又高,直趋舱室,她紧赶慢赶,也是到了房间外面才险险拦着,当头便施了一礼,叫道:“雪姨您贵体安泰。”
  来者是一位美艳妇人,一身绕襟深衣,色呈蚕青,上绣如雪压松枝般的华美纹饰,典雅安然,又是青春焕发,看上只有花信年华,但受管事嬷嬷一身“雪姨”,却是安之若素。
  见嬷嬷挡在前面,她有些奇怪:“胡嬷嬷,你有什么事吗?”
  胡嬷嬷背上全是汗水,眼前这位,是环带湖上众倡伎优怜所结的“玉尺社”里,极有权势的一个人物。只要在湖上讨生活,多要仰她鼻息,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可如今她也只能硬着头皮道:“雪姨您玉趾亲临,不知有什么可让奴婢去办的?”
  雪姨早发现胡嬷嬷的异常,眉头微蹙,但她脾气也算好的,便解释几句:“因那天紫明丹之故,湖上四家争胜,喧闹了一日,如今欲待坐下商谈,又担心气氛僵硬,故而请湖上各家姐妹登台献艺,做一个‘四门游湖宴’,找上了社里,故而我来通知一声。”
  才听了两句,胡嬷嬷脸色就尴尬得无以复加,期期艾艾,再说不出话来。
  其实她里心也觉得莫名其妙,环带湖上的倡伎优伶是没有什么“清倌人”之说的,冷烟娘子虽然一贯清高,不见什么入幕之宾,且手段高明,避过许多麻烦,可毕竟是早晚的事儿。这不,遇上了昨夜那境况,根本推拒不得,也只能舍了身子,婉转奉承。
  此类事情,在环带湖上屡见不鲜,以至于熟视无睹,她何至于做贼一般?
  胡嬷嬷是老于事故的人,察觉自家心态不正,忙细细品味,终于发现,她虽然是担心雪姨着恼,但心里更多还是存着对“贵客”的忌惮。
  昨夜在观景台上,那与心脏共鸣,直将人压入炼狱的恐怖气魄,让她一辈子都忘不掉,不自觉就担心冲撞了那位,最终不可收拾。以至于下意识里,宁愿得罪雪姨,也不敢让“贵客”不开心。
  这一点儿心意既明,胡嬷嬷不免又纠结几回,末了还是理智占了上风,她也着实没有在“雪姨”跟着打马虎眼的胆量。
  恰在此时,雪姨已经收了笑容,凤眸凝注:“胡嬷嬷,莫不是冷烟的身子有什么不适?”
  “这会儿……倒也不是。”
  胡嬷嬷两眼一闭,又垂头施礼,便如头埋沙地的鸵鸟:“雪姨您明鉴,昨晚上,船上迎了一位贵客,娘子服侍着睡下了,如今真是不太方便。”
  雪姨愕然,良久方以手掩唇,半遮惊容:“冷烟竟然留客了?”
  哪是留客,是强占才对……
  胡嬷嬷当然不会形之于口,而此,雪姨又是一怔,之前惊容敛去,视线则投向她背后。
  胡嬷嬷回头,倒是给吓了一跳,忙行礼道:“贵客起了。”
  余慈早听外面说话的声音,开门出来,正好与雪姨打一个照面。
  雪姨当即知道,这次来的是冒昧了,这种事情,毕竟还是隐私,很是敏感,若是脾气躁的,当场翻脸也不是不可能,她作为社中的骨干,冲撞了客人好事,也是没有道理好讲,平白惹得难看。
  正有些进对失据,余慈却笑了一笑:“这边有什么事儿吗?”
  人的第一印象很是重要,如果二人照面后,余慈不由分说,当面指斥,雪姨虽然没法说什么,毕竟要激起厌恶之心;而若笑嘻嘻不当回事儿,又要嫌他轻薄。此时余慈语气和善,且又自然妥帖,再加上脸盘儿俊秀,雪姨松一口气之余,心思也多转了圈儿。
  “此子身架风仪都是上上之选,气度也很是了得,莫不是哪个门派的才俊,和冷烟对了眼,昨夜上船私会来了?看胡嬷嬷的样子,恐怕这情份存了不少日子……只恨那小蹄子还假正经,一直瞒我不提!”
  雪姨的念头有些偏了,这也是她以己度人——她原本也是伶伎出身,后来得了机缘,成就步虚上阶的修为,还傍了位劫法宗师,背景深厚,由此一跃而成了环带湖周边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在玉尺社中,也是说一不二,在社中三位‘会首’中,最有底气。
  由于过往那番经历,她对各位伶人都很照顾,尤其是这位冷烟娘子,其清高之貌,玲珑之心,依稀就是当年的自己,一来二去,二人就成了手帕交,平日里多有帮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2/13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