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镜(校对)第9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1/1366

  她受伤了!
  情绪可以影响身体,身体也可以影响情绪,对于掌握情绪神通的余慈来说,从中可以寻找出大量相关的线索,再与其他方面的讯息相印证,几乎就断绝了做假的可能。
  但要想知道伤势的程度,就没那么容易。
  紫微帝御居于中天,罗刹鬼王隐于深海,目测的距离不是太长,但事实上,亿万里的距离,某些修士花费一生的时间都别想跨越。
  而就是在这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漫长距离中,甚至是更为广阔的天地之间,某种影响还在持续。
  那是来自于罗刹鬼王的怒火,狂躁的情绪正通过其遍覆真界天地的“蛛网”,急剧扩散。
  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一种肆意传播的疫病,东海周边众生都受到影响,且这个范围,还在持续扩大。
  有的人身强体健,意志坚定,抵抗力强,能够抗过去;有的则就在不知不觉间,被那负面情绪的阴云笼罩、侵蚀。
  但凡是中招的,不自觉就升起对某个存在——更明确地讲,是对余慈的厌恶和排斥之心。
  这份心思,或隐或显,绝大部人连余慈是谁都没有清晰的概念,更别提其他。
  然而其影响也绝不是单纯止于情绪层面,而由情绪影响神魂,由神魂影响肉身,由肉身再影响一切涉及的天地法则。
  亿兆黎民,百万修士,能直接驱动利用天地法则的,万中无一,可架不住积少成多,更有罗刹鬼王的情绪神通有效加持、聚合、引导,不过是闪念的功夫,实质性的影响反馈回来。
  余慈神意与紫微帝御法相浑然如一,依旧是感觉到某种可怖的压力,正向外释放,那是近乎纯粹的敌念与恶意。
  一时间,天厌地弃。
  真界在排斥他——这或是一个假象,就像某个心理压抑的家伙,觉得整个世界都背叛了他。
  问题是,这种假象随时可以向真实转化。
  罗刹鬼王完全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引导那不可思议的情绪大潮,最终影响到天地法则意志。
  这就是所谓的欺天之举……
  罗刹鬼王真有那个能耐!
  如果是半个时辰前的余慈,这种排斥可能会给他极大的限制,法则的排斥,就代表天地元气的疏离,而如今,坚实踏在真实之域上,这样的排斥和疏离,影响就很一般了,最多是破坏他对真界天地法则体系内的感应精度。
  反过来,如此明显的区隔,倒是能让余慈更专注真实之域,也是最本质的层面。
  真实之域中,离幻天和心内虚空,似乎恢复了最初时的状态,隔着不可度量的层面,遥遥对峙,只是这回,再不是一边倒。
  罗刹鬼王掀起了几乎波及整个真界的情绪狂潮,悍然攻来,他则毫不含糊地反攻回去。
  相应的在真实之域,在这没有任何固有法则凭依的奇妙层面,出现了交战以来,最绚烂的光线轨迹。
  余慈就像是一位顿悟了的泼墨大师,笔锋甩动,墨汁淋漓,首度在这一片冷寂荒芜世界中,书写下自己的痕迹。
  落笔如山,气韵如烟,法度如壁,真意如剑。
  真实之域在动荡,一片区域,便像是在水中的墨团,不断扩散,变化出千般、万般模样,一时定不得形,可它真真切切地在这里,任是谁都无法否认它的存在。
  中天星域,紫微帝御巍然而立,环绕于外的星辰,莫名染上了层层光晕,彼此交错相叠,影绰迷离。
  天上有视力敏锐者,便可见出,那其中便似有一支画笔,笔锋挥染,自生天地日月,遍点生灵万物,顷刻间山河就,社稷成,万灵化育,神明归位,恍惚就是一个恢宏广袤的大世界。
  真实之域,虚无之层面,纵横恣意的“笔锋”,描画的图景,较中天星域所显示的更为酣畅淋漓。
  根本不需要什么他人能够理解的法度,完全是随性而至,看似全无道理的“墨污”,要到真意化现,才能见出玄妙之处。
  可是,更多时候,根本轮不到这些混沌的图景彻底成就。
  余慈和罗刹鬼王彼此锁定,谁也没有当初一举杀入对方腹地的能耐,事实上,现在想搭起实质性的“桥梁”,都非常困难。
  往往是某方“世界一角”,刚有数笔勾勒,便在同样混沌的力量的撞击下,陡然崩溃。
  那尚未完全成形的残缺、破碎法则散落,又被双方真意染化,其中蕴含的杀意情绪,彼此对冲,扭曲变形,已经大大失去了余慈和罗刹鬼王的本意,也没有了存在于真实之域的资格,纷纷“坠落”到了真界之中。
  对余慈和罗刹鬼王来讲,这不过是交战时毁弃的废渣,可一旦“落入”真界,与天地法则体系碰触,就变成了不可测的变数。
  某些与法则体系严重悖离的也就罢了,很快就会被天地法则意志以雷霆万钧之势轰杀,但一些似是而非,或者有着极强变异性的“碎片”,却是会迅速融入天地法则体系之中,聚合元气,化生灵光,成就实体。
  那些“幸运”的人们可以看到,在中天星域外围的无边夜空中、在寒烟将尽的茫茫东海之上、更多的是则是在广阔的海天之间,千奇百怪的妖魔鬼影,或是一鳞半爪的神兵仙禽,交错撞击,仿佛是神仙妖魔之间,正进行一场惨烈的战争。
  这是一个转换的过程。
  是真界对真实之域的两方创立法则的“解读”,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最终形成一个天地法则体系能够“描述”的存在。
  绝大部分“妖魔鬼怪”存在的时间,都会非常短,一方面是法则不够完整,另一方面,也是它们最本质之处,还是与真界格格不入。
  可越是如此,越使得这场“战争”撼动人心。
  “有幸目睹”的修士,也就是能够飞到劫云之上,或者不受劫云影响的。要么是赶路的步虚强者、长生中人,要么就是生活在此界几个门阀大宗、大型城池中的修士。
  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修为有成,心志不凡者,没有几个愚夫愚妇,什么神魔仙家之类的想法也许会有,但和世间俗人所思所想迥然不同。
  他们也会顶礼膜拜,但参拜的对象,不是所谓护佑福祉的神明,而是真正具无上神通,操生杀大权,定一界沉浮的大能者,是对力量、神通、境界的赞佩和臣服,恐惧和向往。
  故而,海面之上,星空之下,一应异象,再怎么一鳞半爪,再怎么变化莫测,对这部分修士而言,也可说是直指无上妙诣的捷径,是参悟法门神通的机缘。
  天地之间,不知有多少人看得如痴如醉,浑然忘我。
  相应的,赞叹服膺之心,油然而生。
  殊不知,便在这部分情绪兴起之时,真实之域中,余慈正自微笑。
  在极其精微的情绪层面上,余慈的掌控力和罗刹鬼王没法比,做不到罗刹鬼王那般宇内布网,欺天瞒地。但他有一个优势,此时星力压落真界,无垠星空几乎覆盖了每一个角落。虽然是有劫云挡下,但也起到了筛选的作用,影响到的,正是此界最精锐的那一批人。
  他们亲眼目睹了紫微帝御法相成形,见到那场不可思议的“战争”,能够解读出更多的信息,自然也受到更大的影响。
  以紫微帝御法相的威严,震慑人心,使“厌恶”、“恐惧”等负面情绪不自觉再度转化,也就间接达到了压制负面冲击的效果——要知道,寻常黎民百姓,对天地法则的影响力,成千上万个加起来,都未必能抵得过一个修炼有成的修士。
  也许因为数量上的极致差距,大势难以扭转,但总不会罗刹鬼王轻易得手便是。
  余慈一旦分神关注真界,对这边的天地法则体系给予的压力,也有了一定认知。
  中天星域,那一方世界的结构,是他在真实之域境界的直接映现,目前越发地完整、具体,细节在不断地充实。可相应的,天地法则体系的压迫力量也越来越强。
  这里所谓的“压迫”,其实与正常修士面对的“天劫”关系越来越小,更多的是法则结构整体“塌陷”,造成的恶果。
  余慈在真实之域搭起的“架子”越是稳固,相应的对真界天地法则体系的扭曲之力越强,“塌陷”的幅度也越大。
  但在相应局域,天地劫数反而没有形成特别明显的表征,或者这算是另一种形式的“病入膏肓”?
  唯一反映其深层变化的,恰恰是紫微帝御周围形成的那方世界。
  其细节不断丰富、详实,其范围却在不断地缩小,最终仅化为一轮圆光,虚悬于紫微帝御法相脑后,至此稳固不变,其天地万物化生之景,亦是返璞归真,尽转虚无。
  便在此刻,“塌陷”终于休止,内外力量达成了暂时的平衡。
  可相应的,天地法则体系的整体结构,也固化在了这扭曲的节点上。
  以亿万计的法则,从动静、生死等根本法则起,一路扩散到干、枝、叶、脉的每个角落,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和“偏移”。
  也许,相对于纵横不知多少个亿万里,广袤无边的真界而言;相对于上下无数层次,结构复杂如天罗地网的天地法则体系而言,这些“变化”和“偏移”造成的影响,会随着空间结构和法则层次的复杂程度,不断地分化、削弱。
  可影响本身是不容否定的,其影响的深远程度更是如此。
  茫茫世界,四极八荒,亿万生灵,陡然间就是心神恍惚,虽只一瞬,却也在心头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痕。
  从这一刻起,也许有些人的寿元会自然而然地增长那么一丝;有些人运使符箓、咒术会变得更流利一点儿;有些人解悟法诀的速度会更快一些。
  与之同时,有些人炼制的丹药火候可能会出差错;有些人会莫名地情绪暴躁、心神不宁;有些人会突然诸事不顺、霉运连连,甚至丢了性命。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追溯到这里,形成完整的链条。
  余慈就在这里,用这种方式,告示八方:
  某在!
  某在!
  任何一位具有自我意识的生灵,都可能会形成这样的认知,发出类似的宣告。
  可一个寻常人,在心中自诩也还罢了,若真在大庭广众之下,收获的不外是冷遇和白眼。
  唯有出类拔萃的强者,宣告之时,才能收获敬仰和恐惧。
  还有破劫长生之辈,无需做什么宣告,但凡有此念头,自有天地法则意志的承认和响应。
  至于几近修行止境的地仙、神主一流,不用认知,无须宣告,只需站在那里,天地法则体系便发出呻吟,万物众生均莫名惶惑。自然地,此界一切水准之上的强者,也都会有相应的感觉。
  作为近距离目睹的几人之一,张天吉的感触更为复杂,他茫然立于云端,数千年修行的经验意念,却难以尽析其中莫测的玄机。
  直到他听见一道悠远的钟声。
  “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1/13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