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镜(校对)第9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6/1366

  华夫人就道:“大约在天君当年驾驭玄黄杀剑,横贯北地前夕,夏夫人创出这一门斗符之法,专为长生中人而设,风靡北地。据传,正是创出新法之际,夏夫人目睹天君英姿,由此再生灵明,将本来过于雅致的场面,化为真正的斗法,激烈程度,超出最初十倍。”
  “还有这种传闻?”
  薛平治还是首次听闻这类消息,颇感兴趣。
  “当时正是一场碧霄清谈期间,据与会之人讲述,他们最初所观睹的‘分云斗符’之法,类于棋盘争胜,与后来风靡北地的规则场面,区别甚多,尤其是核心思路,迥然不同。还是有人特意向夏夫人问起,才得了这一答案。”
  看华、薛二人有越谈越偏题的架势,余慈忙把话题再转回来:
  “那实际规则究竟如何?”
  华夫人莞尔一笑:“乃是坐立平地,神意高蹈碧落,揽收风云,化而成符,再以预设之规则,互较高下。至于规则,则以‘万象法’、‘坠星法’、‘星罗法’、‘一色法’四种最为流行。”
  说着,她又解释四种流行法则。
  万象法,是拟物取形,展现森罗万象之妙;
  羽落法,是限时决胜,以哪个符箓成形后最先落地为胜;
  星罗法,即星罗棋布,是考究符法、符阵结合的造诣,也是最贴近“分云斗符”本来面目的法则;
  一色法,却是取“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意,要使风云变色,天地相接,场面最是宏大。
  余慈一边听,一边推算用此类方式斗符,需要怎样的手段。末了,他还是有些奇怪:“如此做法,玄门似乎很占便宜?”
  华夫人笑应道:“巫门亦如是。‘符’之一道,本源于太古生灵拟画天地自然,又或敬奉鬼神之祭礼,不论是何门何派,何种道统,都有类似的手段。
  “只不过,玄门成就了完整的体系,各大宗门,尤其是南国三大玄门,着力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才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可旁门中人,亦有符法大师,亦有符法道统,在最顶尖的层面,未必就比玄门逊色。”
  说话间,华夫人看向了薛平治,后者则很实在地回应:“我不精于符法,若真要争取一处虚空世界,说不得要请几位朋友帮忙。”
  余慈就想,所谓的“朋友”,是不是谷梁老祖?
  那边敖休却是抓住机,鼓动如簧之舌:“元君若有此念,便不如与我海商会合作了,自‘碧霄清谈’之会传出后,我们这边就早早准备,自家精通符法的强者已经不少,还花费重资,请来天风散人、乔休真君这样的符法宗师,此时可谓人才济济,足堪应对。若元君再找第三方,恐怕还要分润出一些。”
  薛平治冷瞥他一眼,已经懒得回应。
  敖休当即噤口不言,他这人虽让人生厌,却总能抓住别人发怒之前的一线之差,此等本事,也是少见。
  这家伙的胆气也是值得称赞,来回碰壁之后,干脆又找上了余慈,脸色比最初时,甚至还缓和一些:
  “天君以符成名,我是久仰了的。在符法一道上,在下也是颇用了一番工夫,早年曾拜在正一道天呈真君座下,学习符箓之术,只是后来未领道箓,半途而废,但向往之心,依然如故。”
  余慈“哦”了一声,对敖休倒有些刮目相看了。
  天呈真君是正一道本山法坛第一等的符法宗师,论声名,要远在余慈故人、旁系出身的广微真人之上。如此人物,一般除修行之外,授徒也都是调教本山核心弟子,哪有精力照顾外人?
  想来这拜师之举,除了海商会、正一道两家意图借此建立感情纽带之外,敖休本人的资质,应该也是不俗。
  敖休依旧保持着前后脱节的“礼貌”,续道:“此次‘碧霄清谈’,十有八九是以分云斗符为决胜之法。嘿,若有可能,在下真想亲身上场,与天下精于符箓的同道切磋,可惜,我也有那份自知之明,不敢去出乖露丑,只好借着机会,尽可能交结请益。今日得见天君,也是造化。”
  前倨后恭,事必有因。
  不过敖休找到的切入点,可比之前高明不少,华夫人和薛平治都没有出言打断,饶有兴味地看他,究竟想搞什么明堂。
  敖休见华夫人没有阻止,心中暗喜,顺势移转视线,向水榭中其他人道:“就在前日,我得以面见天风散人,请教制符之道,散人见在下尚堪造就,便指点一二诀要,当真让人受用无穷。临别时,又赠我一件奇物,虽是随手而就,但由在下看来,却是极有意义……”
  在这儿,他卖了个关子,眸光在众人脸上扫过,这才微笑着从袖中取出一桩物事。
  阳光从水榭一侧照进来,光线打在敖休手上,竟是莹莹生辉。
  概因他指尖上,正拈一朵“莲花”。指尖所触者为花梗,顶端则是复瓣之形,径有八分,瓣瓣分张呈杯状,虽然不甚大,然而自花梗以上,数十花瓣,无不如晶莹剔透,艳阳映照之下,仿佛色分七彩,美轮美奂。
  华夫人讶然道:“水莲花?”
  此“水莲花”非是种类之所谓也,而是指该物的材质——水榭中几位看得清楚,这朵“莲花”,其实并非采摘而得,而是有神通之士,凝水成形,使之花姿永固,自具神异。
  敖休见华夫人动容,自然开心,便解释道:“这一朵水莲花,实是天风散人凝高空水汽,化形成就,共有花瓣三十二枚,再算上花梗,实是三十三道分形,内里气脉连贯,窍穴贯通,可化为一道‘太清洗心咒’,专门制劾心魔。有它在,便是魔潮之中,也敢走一遭!”
  说到这儿,敖休脸上笑容绽开:“正是这朵水莲花,让我萌生一个念头。本次‘碧霄清谈’,怕是多年以来,仅有的符修顶级盛会。在下要抓着这个机会,厚起面皮,向每位符修前辈高人,讨要一件‘作品’,不求价值高下,只为一个纪念……”
  说着,他眼放光芒,盯紧了余慈,一眨不眨。
  前面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引出下面的话:
  “天风散人是第一位,天君就是第二位。请天君看在我一腔赤诚的份儿上,万勿推辞!”
  说罢,他举手过额,一揖到地。
  敖休眼睛盯着水榭地面的纹路,虽是向余慈行礼,心里却极是舒坦。
  因为他终于给余慈下了个套,此非出自“公心”,而是“私欲”,可越是这样,越是爽利。
  天风散人也好,乔休真君也罢,都是此界散修中,名望极高的符修,均有宗师之资。前者天赋绝顶,后者辈份极尊,天篆社都给二人安了“供奉”之名,以为尊敬之意。
  出自这等人物的“纪念之物”,岂会当真是“随手而就”?
  他与天风散人,其实关系颇深,近来更有一些合作之事。
  天风散人赠他这朵“水莲花”时,便提及此为他独门制符之术,贯通了玄门、佛门的部分手段,符成莲形,荡涤心魔,最是神妙,拿到几个大商家的拍卖会上去,足够换来一件同样性质,祭炼十四重天的法器。
  如此妙品,让余慈全无准备之下,仓促制作,哪有能胜过的道理?
  敖休正是要拿天风散人,来落余慈的面子。
  到那时,不但余慈在华夫人、薛平治等人脸上损折脸面,他事后也会在外面大肆宣扬,非要弄得世人皆知才好。
  当然,余慈也可摆架子,避开这次“较量”。那也无妨,事后自然会有“天风散人隔空一符难倒渊虚天君,上清传人甘拜下风”之类的段子轰传天下。
  再退一万步讲,就算余慈能胜过天风散人又如何?
  若余慈真能制出胜过“水莲花”的符箓,他就顺依前言,厚着脸皮讨要下来,那怎么也是一件超过祭炼十四重天法器的宝贝,到时候看余慈吃下暗亏的表情,也很不错。
  到目前为止,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成固欣然,败亦无妨,心态放得极开。
  这人啊……
  余慈看着敖休躬身时的后脑勺,哑然失笑。
  这家伙究竟是天生与他不对付呢,还是别有所图?此类问题,不需要动太多脑筋,包括敖休给他出的难题,也一样。
  岂不见华夫人、薛平治她们,都在笑吟吟旁观?对这等层面的事情,只需要抱着一个玩乐的心思就好。
  “敖堂主的心意,我了解了。”
  余慈不多言,不客套,不纠缠,抬头看天,却见阳光普照,万里无云。既然无云,分云斗符又从何谈起?
  敖休顺着他余慈视线往上看,脸上微变,头一次,他对洗玉湖隔绝劫云的法阵心存不满。
  显然,余慈是找到避战的理由了!虽说后面大有文章可做,但不能亲眼看着余慈给打落威风,还是有些可惜。
  果然,余慈就道:“今日天公不作美……”
  敖休心中冷笑,正琢磨如何在余慈发话后,送几根刺儿出去,余慈话意陡然一转:“然而万物皆可为符,我便偷一偷懒,就地取材好了。”
  不等敖休反应过来,他伸手向水榭侧方碧波一指,就在一片接天碧叶边缘,忽有一朵碗大莲花,并花梗之下,如绿盘似的荷叶,脱了束缚,逆波而来。
  莲花荷叶飘行并不甚快,然而距离水榭也不过百尺距离,也就是七八息左右的时间,就到了水榭下方,如有灵性般升腾而起,由余慈伸手接着。
  敖休眼角抽了抽:“天君是要以荷花为符?不知……”
  他话没说完,余慈将那边荷叶取下,随手抹画两下,反手递给他:“正与水莲相配。”
  险些被荷叶扇到脸上,敖休一口浊气全给堵回肚子里去,手上则是本能地接过。直至荷叶湿滑的感觉上了手,他才真正反应过来:
  “荷叶符?”
  敖休面颊抽搐,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才好了,这不就等于是以荷叶为符纸,随手画两笔吗?是不是还要签章盖印,留下日期什么的?
  他想过余慈会有类似的“厌怠”,却绝没有料到,其“厌怠”到了这种程度!
  好,好!既然如此,你就别怪我对此事大书特书,传唱天下了!
  敖休勉力挤出个笑脸,却是深怀着恶意,将手中那朵美轮美奂的水莲花,与所谓的“荷叶符”并在一处。
  所谓高下立判,不外如……是?
  便在这刹那间,敖休手上如遭电击,一个震颤间,手指麻木,不听使唤,竟是让已并在一起的水莲及荷叶滑落。
  敖休莫名其妙,欲待去拿,手到半途,却见一花、一叶并未落地,而是就那么虚悬半空,透明的花梗贴在荷叶边缘,若虚空有水波荡漾,这幕情形便是芙蓉临水,翠盘承影,清雅动人。
  且花叶之间,宝光流动,最关键是气机互通。若是闭上眼睛,纯凭感应,已经辨不出各自的本来面目,材质迥然不同的花、叶之属,似就这么融为一体。
  敖休不敢冒失碰触,可心中没底,眼皮连跳:“这……我的水莲花!”
  难道余慈看他不顺眼,借着“赠符”的机会,准备毁掉他这件宝贝?
  余慈微笑看荷花茶叶相交相通,又等着敖休心里纠结到极限之时,才不紧不慢地开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6/13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