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10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3/1436

  韩孔雀此时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如果是普通人,有了八九百万元的巨额收获,是绝对不会在这种危险环境当中多待一分钟的。
  几个人的脸色不停的变换,韩孔雀也不着急,他看向不远处,那边好像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气,这很可能是刚才韩孔雀抽离的地下水中的热气形成的水蒸气。
  而这样的水蒸气如果聚集的多了,就会形成降雨云。
  看到韩孔雀好像心不在焉,纳速喇丁开口道:“这位老板能够立即给我们转账?”
  收回视线,韩孔雀看了一眼四人道:“那是自然,如果你们想卖,我现在就可以让人给你们转账,转完账之后,你们可以查询一下自己的账号,看看是不是真的有钱汇入。”
  “那好,这块狗头金是您的了,你可以现在给我们转账了。”纳速喇丁倒是痛快,他直接把手里的狗头金让给了黄山。
  黄山一愣,而韩孔雀却玩味的笑了,这还真是个聪明人。
  “这是我家里的账号,只要你们的钱到账,我的家人就可以收到汇款信息。”纳速喇丁再次道。
  韩孔雀笑着道:“家里的账号?这样最好了,保险啊!”
  韩孔雀挥了挥手,让黄山给他们转账,黄山打了一个电话,很快就挂断了。
  “老板,走的咨询公司那边的账目,已经完成转账。”虽然他们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转账,但八百多万的大额转账很麻烦,所以黄山干脆走公司账户,这样就容易多了。
  等沙班确认了钱确实到账,四个男人反而更不着急了。
  这个时候黄山开口道:“你们的了那么大的一笔财富,还不离开?”
  纳速喇丁大咧咧的道:“反正钱到了我们家人手里,我们自然就不害怕了,要知道现在我们可是身无分文。”
  “你们不会是想再去捡一块狗头金吧?”黄山有点不怀好意的道。
  纳速喇丁看了一眼黄山,再次把视线对准了韩孔雀:“这位一看就知道是大老板,上千万的资金,根本不当回事,所以我们也不害怕你们谋财害命。”
  “不要说废话了,我看这位老板已经开始怀疑我们了。”一直没有开口的那股闪应雷,打断了纳速喇丁的话。
  “嗯?你们难道还有什么好东西?”韩孔雀此时感兴趣了,当然他不感兴趣,好像这几个人也要让他感兴趣,加上韩孔雀确实想要弄明白一些事情,所以就顺水推舟的道。
  “确实还有一件好东西,正好让您看看。”说着另外一个没有说过话的撒的迷失,把他手中的水壶递给了韩孔雀。
  韩孔雀一愣,但还是接了过来,他看了看四个人都没有要解释的样子,就低头看向这个水壶。
  “难道这个水壶也是宝贝?这也太扯了吧?”黄山不信的道。
  刚才就是他把这个水壶灌满的,当时他可没发现这个水壶有什么不同。
  韩孔雀看了一眼黄山道:“你就没看出这个水壶是瓷壶?”
  现在谁还用瓷器做水壶?所以这肯定是件特别的东西。
  “瓷的?我还真没注意,谁让他们在外面包裹了一块破羊皮?”黄山憨憨笑着道。
  此时韩孔雀已经把外面包裹的破羊皮拔了下来,露出来的居然是一个青花瓷壶。
  “咦?这个水壶怎么看着那么眼熟?”卫长青此时盯着这个水壶,疑惑的道。
  乾明远也开口道:“这不会是元青花扁壶吧?我们这里曾经出土过一件,也是一个牧民发现的,不会这么巧吧?”
  “对了,我说怎么看着眼熟,这个跟那个元代青花凤首扁壶一模一样,这不会高仿的吧?”看着崭新的青花扁壶,卫长青不敢置信的道。
  韩孔雀笑着道:“看着不像是高仿。”
  “不是高仿?那么这是真的元青花了?”卫长青还是不相信。
  乾明远道:“不会就是先前发现的那件吧?”
  “不太可能,那件已经收藏在伊、犁州博物馆了,而且曾经在首都博物馆展出过。”韩孔雀摇头道。
  首都博物馆曾经举办过“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上面展出了两件元青花凤首扁壶,其中一件就是在这周围发现的。
  那是一件由伊、犁州博物馆送展的元代青花凤首扁壶,就是乾明远说的那个传奇元青花凤首扁壶,它与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出土于首都西城区的元代青花凤首扁壶交相辉映,相映成趣,引起过很大的轰动。
  那件元代青花瓷器,是一位残疾农民,从自家农田挖出后上交当地文物部门的。
  “这件可算是国宝,你们就没想着交给国家?”顾同开口道。
  他这么一说,所有人都看向顾同,卫长青嗤之以鼻的道:“没想道顾叔还有这样的情怀。”
  乾明远也嗤笑道:“就刚才我说的那个捐献者,现在携带着老妻,远离家乡在克拉玛依市打工,他并不知道,那件他挖出的瓷器,在首都参展过,而他得到的只是荣誉证书和证明。”
  卫长青道:“乾老,听你这话的意思,你认识这个人?”
  乾明远有点嘲讽的道:“我们曾经在克拉玛依同一家玉石店里打过工,我还去过他家,他家是一个由几间土房围成的农家小院,和周围邻居的房子相比,看得出他的家境并不好。”
  “他是怎么挖到那件元青花的?”韩孔雀也没有想到,乾明远居然认识那个捐献者,所以他也好奇了。
  “他们一家就是普通农民,当时是他的儿子从个人地里挖出来的,看到是一个像茶壶的白颜色带蓝花的东西,一家人并没有太过在意,后来他们听说是个值钱货,来了好多买主,村里村外看稀罕的人去了不少。”乾明远道。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改变
  韩孔雀能够想象到当时的情景,一户普通人家,猛然间得到了一件宝贝,自然是会在当地引起轰动的。
  “因为这个东西,他们家里的正常生活都被打乱了,村里的人都说他儿子太老实了,不应该交给公家,应该卖掉,但当时那个老人说:那是国家文物,卖是违法的,可放在家里又招贼,要交给国家。后来他们一家提心吊胆地过了几个月,最后还是有他的儿子给文物部门打电话,把它拿走了,他们家里才算安稳了。”
  韩孔雀摇头叹息道:“还真是一个老实人,家里困难得很,当时要是偷偷卖掉,他家里也不至于现在出门打工。”
  “谁说不是呢!可交给国家就错了吗?”顾同道。
  “交给国家不是错误,但奖励给人家一千元钱就对了?”乾明远讽刺的道。
  “说的太对了,还有国家征集什么的,太讨厌了,明明人家发现了一根阴沉木,却直接收归国有,虽然符合国法,但不近人情啊!”卫长青道。
  凤首扁壶家中放8个月后上交,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乾明远只是简单的一说,韩孔雀就明白了,普通人得到了一件至宝,不要说一夜暴富了,只要不怀璧其罪,招惹祸端就算很好了。
  这家人是淳朴的,但也就是这份淳朴救了他们全家,当他上交的宝贝出名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家都不知道自己当年挖出后上交的元代青花瓷,正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甚至,他们已经忘了多年前自己挖出青花瓷的具体日子。只记得有这么回事。
  看了一眼纳速喇丁、撒的迷失、沙班、闪应雷四个人,发现他们听的也很仔细,韩孔雀问道:“乾老,当时那一家人是怎么挖到的?”
  乾明远道:“这个我倒是很清楚,听老马说。当时铁锹一下去,感觉好像碰到了什么东西,挖出来一看,原来是个白色的瓷壶当时在现场就有人说,原来是个旧壶,所以看到的人也就没有太过在意。
  后来老马拿回家擦亮了一看。白色的壶身上有蓝色的花纹,只有把手损坏了,真的好看得很,随后,他挖出宝物的消息不胫而走。村里的人都来参观,紧接着收古董的人也来了。
  随着来的人越来越多,老马发现已经有人开始打歪主意,因为有天夜里,贼光顾了他的家,房里被翻得乱七八糟,存在箱子里的800多元钱被偷走了。
  好在从一开始,老马就有了防范心理。每天晚上或者白天家里没人的时候,他把瓷壶埋在院子里,并且几乎每天他都换地方。几个月后,院子里到处都是他挖的坑。
  因为频繁换地方,到后来,连家里人也不知道到底埋在哪里,这个时间一个外地来的古董商出价10万,老马没有动心。
  后来。村里一个‘跑买卖’的人提出带老马到魔都去找人鉴定,卖掉瓷壶。他承担路费等所有费用,卖的钱他和老马平分。老马拒绝了。
  他知道,出土的文物是不能卖的,过去8个多月后,老马觉得瓷壶放在家里始终不是个事,这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管它值钱不值钱,先交给国家,睡个安稳觉再说。
  他来到镇上,经人指点,在邮局的电话黄页上,找到了首都文物部门的电话,电话打通了,对方告诉他找伊、犁州的文物部门。
  在联系到当时的伊、犁州文物管理所后的第三天,时任伊、犁州文物管理所所长带着3人来了,当着大家的面,老马从家里装麦子的麻袋里取出了瓷壶,这样老马的麻烦才没有了。”
  “还真是够传奇的。”韩孔雀叹息道。
  他从进入古玩界至今,就从来没有做过好事,看来以后也要跟着人家学学了。
  “不如你传奇。”卫长青道。
  韩孔雀摇头道:“我是反面教材,而人家是正面教材,完全没法比。”
  卫长青自然知道韩孔雀的所作所为,所以他继续询问道:“乾老,难道后来那个老马,还不知道他手里的瓷壶值多少钱?”
  乾明远自然听到了韩孔雀和卫长青的对话,虽然不知道他们说的什么,但他也知道,韩孔雀好像要改变点什么。
  乾明远不知道能不能影响韩孔雀,但他只能尽力,所以他道:“当时那个文物管理所的所长就说了,那个瓷壶可以卖很多钱,还说了一堆表扬的话,但老马说:不管怎样,交给你们,我也就放心了。临走时,那些人拿出200元钱给老马,但老马没要,别人问他为啥不要,老马说了家里丢钱和给首都打长途电话,总共花去1000多块钱的实情,并且表示不要钱,1000块钱就算是给国家做了贡献。一周后,老马收到了寄来的1000元钱,此后,老马没有收到此前承诺的瓷壶文物鉴定报告,从那时起,没能见到瓷壶的文物鉴定报告,成了马忠的心病。每次跟他说起这件事,老马都说:不管咋样,瓷壶是我挖出后上交的,我有权知道它的真伪和价值,至今,他都这么认为,但他一直没有得到一个答复。”
  此时不止是韩孔雀等人无语,在场所有人都是无语了,过了好一会儿,那个叫撒的迷失的汉子才闷声道:“他知道了那个瓷壶的价值,就从来没有后悔过?”
  乾明远苦笑道:“我并不是老马,自然不知道老马的想法,不过,有一件事情老马说的特别清楚,在他上交瓷壶3天后,他们当地一位姓马的老师,骑着自行车来找他,说他把100万给扔了,并给他看了一份报纸。报纸上面一篇报道说老马上交的瓷壶,是元代青花凤首扁壶,国内仅出土了两件,另一件是在首都元大都遗址发现的,但破损严重。如今提起当年的事情,老马说因为上交了瓷壶,他没少被村里人笑话,加上家庭一直都比较困难,村里人更是不能理解他的做法,所以他干脆带着妻子出门打工了。而后来我听说能够给他1000元现金,已经是破例最高奖励,就算他为了那个瓷壶损失了一千块,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所有人再次无语,特别是韩孔雀,实在是感到汗颜,以他从来不吃亏的性子,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肯定是要闹翻天的,而人家,居然能够悄无声息的躲出去打工,这人跟人实在是没法比啊!
  视线再次落在手中的凤首扁壶上,这东西可真是个宝贝,目前国内出土的元代青花凤首扁壶只有两件,一件是当年老马上交的,另一件是首都元大都遗址出土的。
  相比而言,老马上交的那件比较完整,两件凤首扁壶,除了大小几乎一致,花纹的位置一致外,凤凰尾部的样式不同。
  这样出名的东西韩孔雀自然是见过的,当然,他是看不过照片,但以他的记忆力,自然是清楚的记得,现在他手中的这件青花凤首扁壶,跟那两件大体也是相同的。
  跟记忆中的那两件对比后,韩孔雀知道,首都出土的扁壶花纹是卷草纹,而现在他手上这件则是锯齿纹,应该是一凤一鸾,两者在一起叫鸾凤和鸣。
  如果韩孔雀记忆没错的话,当年老马上交的那件也是锯齿纹,这只能说,他手上这件,跟老马上交的那件,花纹制式是相同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3/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