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10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1/1436

  当时这种报道几乎每周都有,大量的珍宝就这样流失了,但这些珍宝占据孙殿英收获的多少,那就只有孙殿英知道了。
  东陵中,有一些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珍宝,除了上面说的黑珍珠以外,还有慈禧生前最喜爱的,用白玉雕成、号称可以“烟云流动”的九玲珑宝塔。
  慈禧棺内还有4个翡翠西瓜,两个白皮黄籽粉瓤,两个绿皮白籽黄瓤,还有几个精致的翡翠白菜。
  乾隆颈项上的一串朝珠,上面有108颗无价之宝的珠子,被称为十八罗汉珠。
  乾隆随身佩戴的九龙宝剑,上雕9条金龙,象征“九九归一”,等等。
  这里面中的大部分宝物已经不知去向,只有两件宝物大体知道在哪里。
  目前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着一棵翡翠白菜,是其镇馆之宝,专家分析很可能就是慈禧陵中流失的几个白菜中的1个。
  至于乾隆那把号称有魔力,会给不适合的佩戴者带来厄运的九龙宝剑(传说只有帝王可以佩戴),也知道下落。
  当时孙殿英中,他将这柄宝剑送给了戴、笠,戴、笠抗战后在南京坠机身亡,最后落到了韩孔雀手里。
  至于这个宝剑究竟是不是乾隆的九龙宝剑,现在也不得而知,如果是的话,它就是绝对的国宝了。
  所以,外界传说孙殿英大量行贿,大量贩卖东陵宝藏,其实都是传闻,而就算明确被证实的东陵宝藏,也不过是一些珍珠、宝石和珊瑚,或者是铜器和一些零碎的玉器等东西。
  这些东西虽然也算是珍宝,但相比翡翠白菜、翡翠西瓜,甚至是翡翠的桃杏李子,都不算什么,就不要说黑珍珠或者是九玲珑宝塔了。
  而在这些宝物当中,只有翡翠白菜和九龙宝剑是真正的流失在外,而其他珍宝,却全都被孙殿英收藏了起来。
  千里为官只为财,孙殿英本来只是想要弄点军饷,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的收获居然那么大。
  没办法之下,孙殿英只能改变计划,所以后来流出来了很多东陵之中的宝贝,其中很出名的有九龙宝剑、九玲珑宝塔等,还有一些珍珠和玉器、铜器,但最多的还是被孙殿英秘密隐藏起来了。
  因为孙殿英知道,如果他得到的这些珍宝,任是谁知道了,他都活不了,所以他就把这些东西全都藏了起来,就算以后有人知道了,只要他不说出这批宝藏的下落,他就死不了。
  孙殿英这个人,因为东陵宝藏成就了一生功业,也因为这些宝藏,而被人惦记了一生。
  清东陵被盗主要原因自然是孙殿英的贪婪,但这里也要鄙视一下满清统治着的奢侈腐败。
  他们生前穷奢极欲,死后居然也搞出这么奢侈的陪葬品,也是被盗墓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他们也想成吉思汗一样,光身下葬,没有一件陪葬品,你看有什么人会去出动数千士兵盗墓呢?
  而现在,这一切却便宜了韩孔雀,在过去了七八十年之后的今天,被人算计了一生的孙殿英,却把自己的收获全都留给了韩孔雀。
  虽然韩孔雀知道,他也不会那么简单的就能拿到这份宝藏,但只要被他碰到了,他得到的机会就无限大了。
  在确认这是孙殿英的宝藏之后,韩孔雀当然不会忘了慈禧墓中十大绝世珍宝。
  慈禧太后可是个有权力运、有财宝运的顶级人物,单就她埋进“清东陵”那一具珍宝堆积的棺椁来说,堪称“世界之最”了。
  但最令人艳羡的,还是她一并藏在身边的“十大珍宝”。
  第一件已经被韩孔雀得到了,就是慈禧夜明珠,这件宝贝,被人估价8.1亿元!是绝对的稀世珍宝。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奇珍异宝
  拿在手中,韩孔雀仔细观察这枚夜明珠,想要验证一下,这是不是真的慈溪夜明珠。
  喜欢古董、美玉的角色,肯定清楚,夜明珠绝非《封神演义》或者《西游记》当中虚设的“法宝”,反倒的确属于人间的高档宝贝。
  慈溪陪葬的这枚黑色夜明珠,从形状上来说,总体分为两块,一旦合拢,居然变成了浑圆、完美的“宝贝球”。
  有趣的是,这件珍品脾气特别,一旦分开,往往是透明无光,合拢之后,又像变魔术那样,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
  据说,夜间百步之内,足以照见每一根头发。
  这宝贝,可叫尸体不化。
  据于善浦《孙殿英东陵盗宝记》载:慈禧陵建筑豪华,超越了清代所有帝后的陵寝,尤其棺中随葬的珠宝更为珍贵。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慈禧死后,太监李莲英参加助殓,曾将随葬珍宝—一入册。
  想到这个,韩孔雀翻出一本小册子,这个就应该是慈溪陪葬品的名单,很快,韩孔雀就略过了他知道的一些东西,剩下的却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
  看着这份明细,韩孔雀的脸上乐开了花。
  当年孙殿英首先收走慈禧尸体周围的大件宝器,翡翠西瓜肯定是首选,而除了这件宝贝,其他的翡翠制品还有翡翠蝈蝈白菜、玉石莲花、珊瑚树等等。
  这些宝物很多韩孔雀都听说过,这些都是传说级的珍品,如果一次性全都收入囊中,这次的收获肯定要超过韩孔雀得到的太平天国宝藏。
  毕竟上次的收获。大多数是黄金白银,而相比这里的这些宝贝,那些黄金白银的价值就算不了什么了。
  至于现在这里这批宝藏的价值,可以说是无可估量。
  据赵汝珍《古玩指南》一书称:“总之慈禧葬物若均追回以之还外债,尚可余若千万。足可富国也。所列制价及估价系当时之宝价,以后至宣统元年经中外古玩收藏家及珠宝商估计,所有价值均涨十倍。民国后期又行估价,须涨百倍,今日已无法计价矣。
  从这里也知道,民国时期。这批宝物的价值就增长了千倍,而到现在,再增长百倍是肯定的。
  单单说随葬于慈禧太后嘴中的夜明珠,这是一块具有近似球形形态、称重约787.28克拉的金刚石原石,其1908年当时1,080万两白银的估价。约相当于现在8.1亿元人民币现值。
  所以说就算是按照那个时候的价值,只是这么一颗夜明珠,就能够换到超过两吨的黄金,就不要说现在的价值了。
  而慈禧墓中,除了这一颗,慈禧凤冠上还有九颗出名的夜明珠。
  除慈禧口中夜明珠广为人知外,其凤冠上九颗夜明珠也相当有名,只不过很遗憾。在这里韩孔雀只发现了五颗。
  而这本明细小册子上,则有关于这五颗夜明珠的记载,这是在旁边坐的注解。应该是孙殿英的手笔。
  上面记录了关于这九颗夜明珠的来龙去脉。
  据李映发《文史拾趣》载:公元1900年6月,英、德、俄、法、美、日、意、奥等八国组成的侵略军人侵北、京,慈禧太后不准许反击侵略者,而是大搞卖国活动,从凤冠上取了四颗夜明珠送与外国人,求他们退出北、京。
  当时办事的大太监李莲英不在身旁。叫一个姓王的宫女送往西门宾馆,交与李鸿章派来的人。
  李鸿章正在负责与外国人交涉退兵一事。
  当时这个宫女才17岁。慈德大后告诫她一路要小心,如有丢失定教脑袋落地。
  这个宫女藏好珠子。边走边想:这是我们国家的宝物,怎能送给外国人!
  于是,她巧妙地摆脱护卫的人,把夜明珠藏入了民间。
  六十四年后(公元1964年),在西、安市柏树林住的一个工人家庭里,发现了这四颗夜明珠。
  这家人姓吴,夫妻都是化工厂的工人,有一次搞清洁卫生,小孩子把一个肮脏油黑的小枕头拆开准备清洗,发现里面有一个红布包。
  揭开红布又是一层黄布,黄布里面还有一层油纸,油纸里面一层绵纸,包着四颗龙眼大、晶莹闪亮的夜明珠。
  知道自己不可能凑齐九颗夜明珠,韩孔雀叹息了一声,把这五颗夜明珠,和那颗黑色的夜明珠取出,放在了地上。
  这个时候,韩孔雀的实现再次看向了石椁当中,首先入眼的是无数大大小小的玻璃盒子,而其中一个玻璃盒子里,就放置了一对翡翠西瓜。
  翡翠西瓜,共一对,透过玻璃盒子,能够看到瓜皮翠生生、绿莹莹,还带着墨绿的条纹,瓜里的黑瓜籽、红瓜瓤还能影影绰绰的看得见。
  翡翠西瓜属于“番邦”进贡的宝贝,慈禧太后不但迷恋权力,还喜欢古董、珍宝,她对“翡翠西瓜”爱到了心眼儿里。
  所以登天之后,还要揽着这件宝贝随葬,但很可惜,流氓军阀孙殿英,随后公开地抢走了,现在落入了韩孔雀手中。
  相传慈禧太后在颐和园里有一个珠宝室,四面摆着檀木方橱,盛着大大小小的玻璃锦盒,都是些用绣缎包裹着、装潢精致的盒子。
  那里边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珠宝,金银、宝石、珍珠、玛瑙、翡翠、珊瑚,数也数不清。
  在这成千上万件宝物里,她最喜欢的是一对翡翠西瓜。
  慈禧对这两颗翡翠西瓜爱之如命,放在最坚实的柜橱里,又加上一把机械锁。
  要想打开这把锁,必须把钥匙插入锁心左转五次才行,方向转错、多转少转,都不能开锁。
  慈禧派了几名亲信太监,三人一班,日夜轮流,严密看守这间珠宝室。
  每到高兴的时候,她就让太监取出翡翠西瓜,尽情观赏,还常向人夸耀,说这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希世奇珍!
  而这里的这些玻璃盒子,应该就是慈溪颐和园珠宝室里的珍宝,在她死后做了陪葬品。
  看了一会,因为不想破坏玻璃盒子上的机械锁,所以韩孔雀连同玻璃盒子,一块取出放在了地上。
  本来他想把里面的所有玻璃盒子全部取出来,但这个时候,他却不由自主的被玻璃盒子旁边的翠玉白菜吸引了目光。
  翡翠白菜这件举世珍品,名气很大,慈禧太后最喜欢它的形色,其形呈嫩芽,绿叶白心,青梗上落着一只鼓眼伸颈、振翅鸣叫的绿色蝈蝈,此外,还陪伴着两只红黄相间的马蜂。
  这件珍品活灵活现,制作精细,似乎菜叶之间还弥漫着一种古朴纯情的诗情画意。
  翠玉白菜与真实白菜相似度几乎百分百的作品,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亲切的题材、洁白的菜身与翠绿的叶子,都让人感觉十分熟悉而亲近,别忘了看看菜叶上停留的两只昆虫,它们可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
  此件作品原置于紫禁城的永和宫,永和宫为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寝宫。
  虽说翠玉这个材质与白菜造型始风行于清中晚期,白菜与草虫的题材在元到明初的职业草虫画中,屡见不鲜,一直是受民间欢迎的吉祥题材。
  玉,在中国是非常珍贵的质材,琢磨玉料成为器物则相当的费工、费时,如何节料、省工遂成为玉器设计过程中,空间思考的准则之一,而“量材就质”便是此思考方向下产生的艺术特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1/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