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11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5/1436

  “青土湖?在甘—省?我怎么没有听说过甘—省还有一座青土湖?”秦明月疑惑的道,她原来也去过甘—省,甚至在那边拍摄过一个多月的电视剧,所以对甘—省还算熟悉。
  柳絮笑着开口道:“那边的面积多大?你才在那里待了多长时间?加上你又那么忙,自然就不知道这个了,其实青土湖是很出名的,它原名叫潴野泽、百亭海。潴野泽在《尚书·禹贡》、《水经注》里都有过记载,称:碧波万顷,水天一色,也有大禹治水,到潴野泽才大功告成的传说。它是《尚书·禹贡》记载的11个大湖之一,是一个面积至少在1.6万平方公里,最大水深超过60米的巨大淡水湖泊,后来潴野泽东西一分为二,其中西面的叫西海,也叫休屠泽,民国时改名为青土湖。”
  青土湖是民—勤绿洲最大的一个湖泊,曾经碧波荡漾4000多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仅次于青——海湖,解放初的青土湖也有10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
  那里曾经是一块水草丰美的风水宝地,碧水粼粼,水草丛生,湖光波影,水鸟争鸣。
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画珐琅
  三千年前那里还是一片古海,三百年前那里还是波光粼粼,在三十年前那里仍有鸭塘柳林,而三十年后的今天,那里却只落得,一片荒漠,一道秃岭,一双呆痴的目光,两片干裂的嘴唇!
  这是前几年对青土湖最真实的描写,不过,现在那边已经恢复了不少,但还不足以恢复以前的盛景,那里倒是跟罗——布泊十分相似,但那里可比罗—布泊面积小多了。
  “真的是这样?”秦明月疑惑的道。
  国内的事情她很清楚,如果青土湖真的得到了治理,怎么可能这么平静,恐怕这点成绩早就被吹上天了。
  “这个事情我倒是不知道,不过我们那位员工告诉我,青土湖黑枸杞质量是相当好的,完全可以与柴达木黑枸杞相媲美,这是青土湖的气候特征所决定的。”金妖讪讪笑着道。
  “这次我们过去,先去这个青土湖看看,如果那里真的变成过沙漠,现在又能够恢复湖区,那正好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学一学,正好治理罗—布泊。”柳絮道。
  “那地方绝对没错,现在那里的黑枸杞也不少,就算我们在那里建立一座黑枸杞养殖基地也很不错。”金妖道。
  青土湖属于典型的温带沙漠气候,黑枸杞的成熟季节——夏季白天最高温度达40度以上,夜间只有十几度,昼夜温差非常大,白天日照时间14个小时以上,阴雨天又非常少,光照非常充足。
  因此白天温度高、日照强光合作用非常强(合成),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比较弱(消耗),两者相减植物体内的有效物质积累量大,自然黑枸杞的品质就高。
  青土湖的黑枸杞随处可见。特别是在荒滩地上大片生长,现在当地人已经认识到的了黑枸杞的价值,每年大量采摘等待收购商上门收购。
  由于青土湖的荒滩地相当多。自然黑枸杞的产量也就相当大。
  但有一个弱点:由于农户为了追求采摘速度,经常采用剪枝的方法采摘。熟果生果一齐采,产品中经常带有一定比例的生果和破损果,影响了质量。
  金妖道:“黑枸杞是著名的沙漠生态植物,具有极强的防风固沙作用,自然受到当地相关职能部门的保护,剪枝这种破坏性的采摘方法,应该禁止或改进,以免破坏当地本来就相当脆弱的生态系统。”
  韩孔雀笑着道:“还是人工。人工费用太高,自然就会剪枝,如果人工费用能够减少,或者黑枸杞的价格再次增加,都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过年的这些日子,平时没事亲友们聚在一起吃吃喝喝,除了韩孔雀的一些手下,最多的还是他的亲朋好友,他的结拜三兄弟,两个妹妹。加上柳絮的干姊妹霍玲娥一家。
  每次家里来人,都要请一大堆人,这一点韩孔雀说了也不算。他们这边,来了客人自然要热情招待,这个是老韩的权利,自然有他来安排。
  就这样,不知不觉就到了过年的时候,这个时候,李小艺和韩星走进了韩孔雀的家门。
  两个人在年前有些事情需要跟韩孔雀沟通一下,不过最多的还是发放福利待遇等杂事,这些韩孔雀直接交给了韩星处理。
  这样韩孔雀是轻松了。而韩星可就惨了,就算过年。他也不得清闲。
  “你可真够狡猾的。”韩星走了,李小艺坐在一边。对着韩孔雀说道。
  “如果事情全部我做了,还要你们这些手下干什么?”韩孔雀看着威势日重的李小艺,道。
  李小艺浑身轻松的坐在沙发上,身体慵懒的倚在靠背上,手中抓着一把黑枸杞,一粒一粒的塞进嘴里,吃着。
  “这玩意泡水、泡酒都好,但这么吃,我看着还真有点不适应。”看着李小艺和柳絮她们,全都是这种吃法,韩孔雀是怎么都感觉奇怪,这样真的好吃?
  “吃你这么点枸杞就心疼了?那,这是我给你的新年礼物,足够买一屋子这东西了。”说着,李小艺踢了一下自己身边的一个小型礼盒。
  韩孔雀一看就乐了:“早就看到这东西了,怎么,你李小艺真的懂得送礼了?”
  “我弟弟的,本来我认为那个家伙少根筋,不知道变通,没想到才几天,就懂得送礼了,真是世风日下啊!”李小艺微笑着摇着头,好像对这个世界感觉十分失望。
  柳絮笑着道:“你那个兄弟?他没回来?”
  李小艺也笑开了怀:“他找了个女朋友,好像是学海洋专业的,想要让大哥给调动工作,听说他们认为国外的月亮是圆的,所以十分希望出国工作,就算我们这种半国外也行。”
  “所以就给我送礼了?送的什么?东西不好我可不收。”韩孔雀笑着打开桌子上的小礼盒道。
  “看我那傻兄弟的意思,是你肯定喜欢,这应该是有人帮他寻摸的东西,不好恐怕也不好意思送到你面前。”李小艺道。
  “你没看啊?”柳絮皱了一下眉头道,不是不信任李小文,而是害怕他被人利用了,在柳絮的认知之中,李小文比起李小艺来可是差远了,那就是一个长了一副十分好骗面孔的憨直人。
  “没事,我让人仔细检查过了,没有危险。”李小艺笑着道。
  “咦?这是珐琅彩?八只画珐琅四季花卉酒杯?”韩孔雀看着小礼盒之中的东西,本来没当回事,可看清楚了他还真是惊讶了。
  “画珐琅?”柳絮也惊讶了。
  画珐琅是珐琅器品种之一,一般特指铜胎画珐琅,又称“洋瓷”。
  画珐琅也有用其他金属做胎,如:金胎画珐琅、银胎画珐琅等。
  画珐琅的衍生品种有:瓷胎画珐琅(即珐琅彩瓷)、玻璃胎画珐琅等,另外画珐琅的制作工艺也称为画珐琅。
  这些小酒杯,全部是瓷胎,不用细看就能够看得出是精品,所以韩孔雀才会奇怪,这样的珐琅彩每一件都是不一样的,能够凑齐八件,可不容易。
  “珐琅彩?是法国的珐琅彩?”秦明月也好奇的问道。
  “这还真是起源于法国。”柳絮笑着道。
  画珐琅起源于西欧法国,于16世纪由欧洲商人及传教士经粤省传入中国,最早在粤省制造,在那里被称作“烧青”或“广珐琅”“洋珐琅”。
  “这是清三代的画珐琅吧?”仔细看了一会儿,柳絮道。
  珐琅彩这种异常精美的工艺一进入中国便受到皇帝的喜爱与重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皆于皇宫造办处及粤省两地设立珐琅作坊,并多次从粤省选送优秀画珐琅工匠进京效力,大量生产,所作珐琅制品皆供皇室享用。
  “这个你也知道?”虽然知道柳絮是才女,但周美人和秦明月还真不知道,柳絮居然连古玩也懂。
  李小艺嘿嘿笑了几声,没有说话,对柳絮李小艺到是知道点,也知道柳絮的记忆力是怎么提高的,这种方法她也有,当然,白晓亦那几个女人也有,不过,她们的提高虽然身明显,但明显不如柳絮。
  韩孔雀道:“这是清三代的画珐琅,这边这四件很明显是康熙时期制造的,不过,柳絮你恐怕判断不出,这是哪里制造的。”
  “这应该不是清宫造办处制造的,而是粤省那边早期进贡的精品画珐琅。”柳絮十分肯定的道。
  “哈哈,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韩孔雀摇着头道。
  “难道不对?”柳絮问道。
  珐琅制品在清朝康、雍、乾三代曾达鼎盛,后历经晚清国衰、民国战乱,渐趋稀少。
  首都以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为长,粤省以画珐琅为长,南北两地工艺各有特色,同为中国传统珐琅工艺的两大瑰宝,享誉中外。
  “这你是怎么看得出来的?”秦明月感觉很神奇,只是看看就知道是什么时期的,哪里制作的,平时她就对这种本事很羡慕,现在就算记下来了大量知识,但她还是不能理解,韩孔雀怎么就能够轻易判断出这些东西的出处呢?
  韩孔雀道:“你是有点想当然了,粤省那边虽然制作的画珐琅精品不少,但这宫廷里的画珐琅精品瓷,可不一定都是那边进贡的。”
  “你怎么能够确定?”秦明月问道。
  韩孔雀解释道:“你们仔细看看就知道了,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因处于初创阶段,从色彩搭配、纹饰布局到款识内容和样式,均摹仿当时铜胎画珐琅的效果,这一点很明确。但你注意到没有,这里面的四只酒杯用的是反瓷,反瓷是什么知道吧?是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的白瓷,仅在器物的里面和底足内部施釉,器物的外壁则涩胎无釉,这就是人们所俗称的‘反瓷’。外壁画面大多以黄、蓝、红、豆绿、绛紫等色彩作地,再利用各种颜色的彩料以双勾技法描绘缠枝牡丹、月季、莲花等花卉图案,且有花无鸟。也有在四个花朵中分别填写‘万’、‘寿’、‘长’、‘春’,等祝寿语的,风格严谨华丽,所用彩料系从西洋进口,但这种画稿是由宫中造办处下属的如意馆提供。”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少见
  “你是说这是由清宫造办处制造的?”柳絮拿着一个带字的杯子细看。
  “你看,这几件画珐琅杯子,由于施彩较厚,致使纹样有堆凸之感,且出现细小裂纹,这很可能是在白瓷上面直接施彩造成的。而康熙时的珐琅彩瓷器也有个别,直接在宫中旧藏明代永乐白瓷盘上施彩的,后来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最大的可能还是康熙时期。”
  “这也不能证明什么啊?就算这四个杯子上面都有一个字,正好是‘万’、‘寿’、‘长’、‘春’,也不能证明就是清廷造办处制造的吧?”秦明月道。
  “康熙时还有一种宜兴紫砂胎画珐琅器,现多收藏于弯岛故宫博物院,当时称为‘宜——兴胎画珐琅’,造型有执壶、提梁壶、盖碗、盖盅等。装饰题材多为花卉,有直接在紫砂胎上彩绘的,也有的可能是考虑到紫砂胎不象白瓷那样细腻光滑,就先在胎上涂抹褐色彩作地,然后再进行彩绘,褐色彩的颜色不仅酷似于紫砂的颜色,而且使器物表面的光泽增强。这种褐色彩仅施于器物外壁,器内则无,你们看这个的胎色是不是不像是白色?这就是紫砂,这个就是典型的宜——兴胎画珐琅’而这两只杯子,跟刚才的那四只,除了胎色,画法和和烧制工艺都是相同的,所以,它们都应该造办处出品。”韩孔雀有点得意的分析道。
  “不用这么高兴吧?你这种说法太过牵强,你们看,这六只杯子的留款可不是一样的,连颜色都不一样,干脆这两只跟其他四只的题字都是不一样的。”始终在查看那几只杯子的周美人,这个时候开口道。
  “还是周姐厉害。”柳絮嘿嘿笑着道。
  韩孔雀白了柳絮一眼道:“这点我会想不到?康熙时瓷胎画珐琅的款识均署在器物外底。大多为‘康熙御制’四字双行红色或蓝色图章式堆料款,围以双方框,框线外粗内细。个别的如首都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紫地珐琅彩缠枝莲纹瓶。外底印刻‘康熙御制’四字双行款,外围印刻单线方框。还有个别器物如弯岛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画珐琅莲花纹菱花式盘(永乐白瓷胎),外底虽也署‘康熙御制’四字双行红色堆料款,但外围的不是双方框,而且双线圆圈,圈线外粗内细。至于康熙朝宜——兴胎画珐琅器外底所署款识,一般为‘康熙御制’四字双行黄色堆料款,外围双线方框,个别的如弯岛故宫博物馆收藏的宜——兴胎画珐琅四季花纹茶壶。外底所署黄色堆料款‘康熙御制’四字作‘上下左右’排列,外围海棠花式双线框。宜——兴胎画珐琅用黄色珐琅料写款,可能是因为黄色能与褐色地形成鲜明对比的缘故,而若以褐色地衬托红或蓝色料款则不够鲜明醒目,所以出现这些情况是很正常的。你们不会认为这八只杯子是同一批烧制的吧?这些很明显是后人凑成一套的,所以才会这么杂乱,比如这只,这是雍正时期。”
  韩孔雀这么一说,柳絮等人全都愣了,就连刚才不感兴趣的李小艺。也凑了过来。
  “你说这八只杯子是不同时期烧制的?”李小艺拿起一只杯子,一边看一边问道。
  “这是当然,你们看这只酒杯应该是清宫档案中提到过的一只。应该是雍正时期烧制的,雍正皇帝对珐琅彩瓷器的生产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并提出颇为严格的要求。
  雍正元年(1723年),随着宫廷造办处人员的扩充,以及在雍正帝最信赖的怡亲王(雍正帝的十三弟允祥)的主持下,珐琅彩瓷器的生产在造办处珐琅作积极展开。
  但从清代档案记载看,雍正六年以前珐琅彩瓷器的生产进展缓慢,雍正帝对此也不甚满意,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珐琅彩料需依赖西洋进口,数量有限。必须谨慎使用,不得有误损所致。
  如清雍正《广东通志》卷五十八记载:西洋国……雍正四年五月复遣使进贡……各色珐琅彩料十四块。又如《活计档.清档.雍正记事杂录》载:雍正二年二月四日。怡亲王交填白脱胎酒杯五件,内二件有暗龙。奉旨:此杯烧珐琅。钦此。
  于二月二十三日烧破二件,总管太监启知怡亲王。奉王谕:其余三件尔等小心烧造。遵此。于五月十八日做得白瓷画珐琅酒杯三件,怡亲王呈进。
  你们看这只就被就是填白胎画珐琅花卉杯,而且内部还有一条暗龙,没准这就是当年圣旨之中提到的,两件内有暗龙的其中一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5/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