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11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6/1436

  老王认为韩孔雀。最有可能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来东帝汶的。要不然也不能解释韩孔雀为什么有那么厉害的捕捞技术,这么厉害的人,也只有专业渔夫才能做到。
  “以后常来常往,这些海鲜并不算什么。”韩孔雀此时也开始充当专业渔夫。
  “以后那些不是太过珍贵的海鲜,可以给我们送过来一些,至于红稠鱼、石斑鱼这样的,还是运回国内吧!”老王看向韩孔雀的目光已经不同,这个年轻人确实不错。
  如果今天这些海鲜,韩孔雀运回国内,最少也能够卖到几万块,现在却以六千块人民币的价格,就处理给了他们,这很明显是在照顾他们。
  而韩孔雀只有苦笑,他自己知道自家事,如果他现在真的有渔船,就不会想到捞鱼卖鱼了。
  现在韩孔雀可是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所以只有先弄一比现金,才能等自己公司的渔船过来接他。
  收了钱,跟这里的中国工人聊了一会,外面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韩孔雀笑了笑道:“我该走了。”
  在不少人的欢送下,韩孔雀沿着一条林间小道,走了出去。
  韩孔雀早有打算,他还是会他来这里时的那个小山谷吧,要不然他还真没地方去。
  至于那条盘踞在树上的蟒蛇,此时韩孔雀想到,没准他还能有点意外收获,要知道东帝汶可是产紫檀的,而蟒蛇是十分喜欢紫檀树的。
  能够让一条蟒蛇缠绕在一棵树上不愿意离去,那么这棵树,很可能就是紫檀树。
  据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因为蟒蛇喜欢盘踞在檀香树上,所以人们常以此来寻找檀木。
  采檀的人看到蟒蛇之后,就从远处开弓,朝蟒蛇所踞的大树射箭以作标记,等到蟒蛇离开之后再去棌伐。
  檀香木雕刻出来的工艺品,之所以珍贵无比,就是因为那股香味,家中摆放芳馨经久。
  檀香木置于橱柜之中有熏衣的作用,能使你的衣物带有淡淡天然高贵的香味。
  现在的檀香木极其珍贵,品质好的檀香木,现在的市价已经在每公斤数千元以上。
  我国天然檀香树,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被砍伐殆尽,现在国内的檀香原木都依赖进口。
  而因檀香木生长条件苛刻,产量极低,全球仅存的天然檀香木只有印度和澳大利亚,且严格的保护措施和高额关税限制出口,市面上的檀香木已是难得一见。
  当然,东帝汶也产紫檀木,而且东帝汶檀香是植物界檀香木属檀香科中较优质的一种。
  檀香木属植物科中檀香科,檀香主产于印度东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东南亚、澳大利亚、斐济等湿热地区。
  其中又以产自印度的老山檀为上乘之品。
  印度檀香木的特点是其色白偏黄,油质大,散发的香味恒久。
  而澳大利亚、印尼等地所产檀香其质地、色泽、香度均有逊色,称为“柔佛巴鲁檀”,东帝汶这边产的紫檀木,却不属于“柔佛巴鲁檀”。
  紫檀树主产印度东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东南亚、澳大利亚、斐济等湿热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其寄生的树种,也是产自这些地区。
  其中以产自印度的老山檀为上乘之品,印度檀香木的特点是色白偏黄,油质大,散发的香味恒久。
  而澳大利亚、印尼等地所产其质地、色泽、香度均有逊色,称为“柔佛巴鲁檀”。
  帝汶岛虽然地理上与印尼等地接近,但所产檀香木与印度所产为同一品质,故这里的紫檀木更加受人追捧,也更加名贵。
  就算是不成材的紫檀木,也是价格不菲的,因为能够制造檀香。
  紫檀木用于制香历来被奉为珍品,不过单独熏烧檀香,气味不佳,但若能与其它香料巧妙搭配起来,则可“引芳香之物上至极高之分”。
  檀香木雕刻出来的工艺品更珍贵无比,摆放室内芳馨经久。
  同时檀香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医家谓之:“辛,温;归脾、胃、心、肺经;行心温中,开胃止痛。”
  檀香外敷可以消炎去肿,滋润肌肤,熏烧可杀菌消毒,驱瘟辟疫,这对外来人更加重要。
  所以这种东西,不管是东西方人,都特别重视,在这种热带地区,能够驱瘟辟疫的东西,都算是至宝。
  韩孔雀突然出现的那片小山谷虽然不大,但却十分隐秘,而在这种人烟比较繁盛的地方,出现一条蟒蛇,不是很奇怪的吗?
  如果不是那座小山谷比较隐秘,就算有紫檀木,也肯定被人砍了,当然,一条蟒蛇也不敢停留在人群密集的地方。
  有了期盼,韩孔雀加快了脚步,但当韩孔雀抹黑走进那条小山谷的时候,他开始变得十分小心。
  一条三四米长的蟒蛇,可不是善茬,如果一个不小心,被它偷袭了,韩孔雀就苦逼了。
  韩孔雀放出灵识仔细探查了一下周围,虽然没有了玄元控水旗,让韩孔雀的神通感知弱了不少,但还是能够探测到周围三十米范围之内的情况。
  找了一圈,这条小山谷之中根本没有一种大型动物,只有一些昆虫和鸟类,那条蟒蛇已经消失了。
  按着记忆,走到了那颗大树跟前,这是一颗直径有四十多公分的大树,枝杈很多,而通过树干和树叶,韩孔雀一眼就认出这是一棵紫檀树。
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绿色黄金
  “真的是紫檀?”韩孔雀惊讶的折断了一根树枝,闻着略带腥味的香气,心中更加高兴了。
  多数新砍伐的檀木,近闻,常带有刺鼻的香味和特殊的腥气,所以制香时往往要先搁置一段时间,待气息沉稳醇和之后再使用,有存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檀香,这时檀香木的香味已经非常温润、醇和可谓檀香极品之极品。
  这棵檀香树肯定是“老山檀”,这应该就是比“柔佛巴鲁檀”更加好的檀香木了。
  檀香树是常绿小乔木,这棵高度超过10米,枝圆柱状,带灰褐色,具条纹,有多数皮孔和半圆形的叶痕,小枝细长,淡绿色,节间稍肿大。
  除了这一棵,韩孔雀还查看了周围,一些叶椭圆状卵形,长4—8厘米,宽2—4厘米,顶端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多少下延,边缘波状,稍外折,背面有白粉,中脉在背面凸起,网脉不明显,叶柄细长的小树,也被韩孔雀鉴定出是檀香木。
  看了看周围的树木,周围的紫檀树还不少,只不过这些树木就比较小了,最大的也不过手臂粗。
  而这些小树都很奇特,很多都是生长在其他树木上的,看样子就像是寄生在其他树木上一样。
  对这个韩孔雀到是很清楚,韩孔雀知道檀香木是半寄生植物,往往依附于其他植物生长,如果是单独生长的,韩孔雀反而会怀疑自己的判断。
  紫檀木被列为东帝汶“三宝”之一,说明其出产较多,也印证传言所说独檀木茂盛之说,这完全就是因为檀木的生长环境所致。
  只要一个地方的环境适合檀香木生长,就可以繁衍出一大片。当然,数量多了,并不等于收获就大。就比如现在。
  檀香树是一种半寄生植物,生长极其缓慢。通常要数十年才能成材,是生长最慢的树种之一,成熟的檀树可高达十米,而在东帝汶这种原产地,只要找到一棵,就算发财了。
  “这是凤凰树?”看着一棵棵紫檀树苗,长在一颗大树上,很快韩孔雀就猜出这可能是一棵凤凰树。
  凤凰木。取名于“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别名金凤花、红花楹树、火树、洋楹等。豆科,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冠宽广。
  夏季开花,总状花序,花大,红色,有光泽。荚果木质,长可达50厘米。
  凤凰木因鲜红或橙色的花朵配合鲜绿色的羽状复叶,被誉为世上最色彩鲜艳的树木之一。加上韩孔雀了解檀香木寄生的几种树木,所以认出来并不算难。
  凤凰木植株高大,由于树冠横展而下垂,浓密阔大而招风,在热带地区担任遮荫树的角色。
  凤凰木性喜高温、多日的环境,须在阳光充足处方能繁茂生长,分布于中国南部及西南部、原产地马达加斯加及世界各热带地方。
  韩孔雀能够一下认出凤凰树,并不是这种树种多么好认,而是因为这种树木是紫檀树寄生的树种之一。
  紫檀树又名檀香。是一种古老、神秘的珍稀树种,半寄生性常绿乔木。它与众不同的是须根上长着千千万万个“吸盘”,这些“吸盘”紧紧地吸附在寄主植物上。从它们那里掠夺水分、无机盐和其他营养物质。
  檀香木非常娇贵,在幼苗期还必须寄生在凤凰树、红豆树、相思树等植物上才能成活。
  现在韩孔雀发现了凤凰树,而这里是不是还有红豆树和相思树?
  不过,现在已经太晚,韩孔雀也没有心思仔细寻找,不管做什么,他都要先安顿下来再说。
  现在韩孔雀最重要的是需要找个安身之地,既然选择了这座小山谷,那就要先制作一个容身之处再说。
  这里的湿气太重,也只有书上才能安身,所以韩孔雀想要找一棵大树,先搭建一座树屋住一晚再说。
  采了一大抱棕榈树叶,韩孔雀三两下就爬到了一棵巨大的椰子树上,在树顶用棕榈树叶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窝棚,这就是他今晚上要住的地方了。
  这样的地方,住着肯定不舒服,还要防蚊虫,东帝汶的蚊子可是很厉害的,所以韩孔雀也睡不着,只能是在树上胡思乱想。
  也不知道现在柳絮她们查的怎么样了,那些人能够打破空间,还是有点本事的。
  不过现在三女都有意见宝贝防身,韩孔雀到是不怕她们遇到威胁,而那些出现的人全都献祭而死了,所以就算能够剩下一些高手,也应该不会太多。
  这样一来,就更没有几个组织能够威胁到柳絮她们。
  不担心柳絮她们了,韩孔雀又想到了现在的打算,要在这座小岛上做一番事情,也不是多么难,只要有钱,通过农村包围城市,很容易就能够达成韩孔雀的目的。
  这半座小岛也不过一百多万人口,而华人就占据了两万多,这么多华人,只要没人带动十个当地土人,那就是二十多万人的影响力。
  有了这部分影响力,在加上韩孔雀的操作,想要占据一个小岛的话语权,还真是不算太难。
  而怎么才能影响到当地人,那就要看钱了,而韩孔雀最不缺的就是钱。
  现在韩孔雀想的是,怎么把当地人顺利的绑上他的战车,而这一点,就需要当地的一些资源来操作了。
  水果,蔬菜,甚至是紫檀,都是可以操作一下的,如果可以,沉香树也可以在这里种植,这些东西虽然花费时间长,但只要做成了,经济利益就十分可观。
  特别是紫檀,这座小山谷十分隐秘,虽然面积不大,但这里应该是最原生态的生物结构,只要明天韩孔雀仔细研究一下,也许还能有意外收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6/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