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14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4/1436

  鄂毕河上游以西至巴尔喀什湖的乃蛮旧地,建立窝阔台汗国。
  伏尔加河流域的梁赞、弗拉基米尔、莫斯科、基辅等公国,建立钦察汗国。
  两河流域的伊朗、阿富汗、叙利亚,总共三个国家被组合在一起,建立起来了伊利汗国。
  就是这四个汗国,形成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帝国。
  到现在,还有无数人在研究当年的蒙古人是怎么崛起的,他们为什么那么厉害。
  其实现在看来,他们也不是多么厉害,只不过是采用的策略得当,士兵彪悍,领导精明。
  当年你蒙古西征的胜利,主要原因是在战略上采取由近及远、相继占领的策略,以蒙古大漠为中心,向外一步步扩张。
  在战术上注重学习汉人的军事技术,用汉人工匠制造大炮,提高了战术优势,西征时集中优势兵力,如拔都西征就全是长子,窝阔台认为“长子出征呵,则人马众多,威势盛大”。
  骠悍的蒙古骑兵适合远距离作战,战斗力相当强大。
  而封建社会的欧亚各国则是分裂独立,如俄国当时分裂为许多小公国,相互争斗,不能一致对外,花剌子模虽是大国,但分兵守城,消极防御,不能集中兵力迎敌。
  黑衣大食也是大国,但他们被宗教统治,就如同一群羊羔,因此,在蒙古军队进攻下只能相继灭亡。
  如果单纯的说蒙古人有多么厉害,我们都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那么就说当年元蒙四大帝国之一的伊利汗国吧!
  都知道伊利汗国是旭烈兀大帝建立的,那么他到底是什么人呢?
  孛儿只斤·旭烈兀,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忽必烈、蒙哥和阿里不哥的兄弟,四人同为拖雷正妻唆鲁合贴尼所生,旭烈兀是伊利汗国的建立者,西南亚的征服者,1258年灭阿拉伯帝国。
  这么说你还可能不知道他的厉害,那么我们就说说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是中世纪时地处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所建立的帝国,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之为大食,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
  阿拉伯帝国历经626年,主要有四大哈里发时期(632年—661年)和倭马亚王朝(661年—750年)、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两个世袭王朝。
  1258年,阿拔斯首都巴格达,被大蒙古国的西征统帅旭烈兀攻陷,阿拉伯帝国灭亡。
  那么阿拉伯帝国有多大呢?
  阿拉伯极盛之时,其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抵大西洋沿岸,北达高加索山脉、里海以及法国南部,南至阿拉伯海与撒哈拉沙漠,国土面积达1340万平方公里。
  这个国土面积怎么样?是不是很惊讶,它比现在的俄罗斯面积都大。
  所以阿拉伯帝国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之一,亦是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的发展进程,在中世纪的历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但就是这么一个强大的帝国,被孛儿只斤·旭烈兀灭了,18岁那年,他随拔都远征,横贯东欧大草原,一直打到了今匈牙利境内。
  在与匈牙利马札尔人的战争中,他与速不台分兵五路,大败马札尔军队于都宁河。
  1248年窝阔台的儿子贵由死后,旭烈兀联合拔都等人,积极拥戴其长兄蒙哥,使蒙哥在1251年诸王公大会上夺得大汗之位。
  在随后蒙哥打击窝阔台系势力中,旭烈兀受命察视失烈门等人,为蒙哥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1253年,旭烈兀率主力军出发渡过阿姆河西征波斯,旭烈兀分三路大军进攻,攻陷了教主忽儿沙的城堡。
  接着是巴格达的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旭烈兀先用决堤放水淹没了哈里发的主力军和统帅,接着以一场精彩的围城战迫使哈里发弃城出降。
  巴格达的改旗易帜使世界陷入了恐慌状态,之后,他又连续进攻叙利亚等地。
  1264年接受元朝的册封,成为伊儿汗。
  晚年的旭烈兀致力于巩固在波斯的统治,他通过武力胁迫或联姻的手段,清除了波斯境内的割据势力,使波斯成为伊儿汗国统治的核心地区。
  到他的孙子合赞汗统治时期,伊儿汗国达到全盛,领土“东起阿姆河,西至地中海,北自高加索,南抵印度洋”,经济文化也欣欣向荣。
  伊儿汗国的统治一直延续到1388年,亡于同为成吉思汗后裔的帖木儿之手。
  看到这里,是不是知道了郭靖为什么会是高富帅?
  郭靖虽然是小说之中虚构的人物,但就是这么一个人物,绝对是屌丝之中的战斗机,因为他是拖雷的结拜兄弟。
  也许拖雷这个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但人家的儿子厉害啊!
  忽必烈就不说了,他算是元蒙在中国的开国皇帝,蒙哥在整个蒙古人的大汉,在地位上来说,比忽必烈还要高,最主要的是他受到了旭烈兀的支持,刚才已经说了旭烈兀有多么厉害了,所以蒙哥只能比忽必烈和旭烈兀更厉害。
  他们其中,也许只有阿里不哥的成就最小,但他也是不世出的猛将。
  蒙哥死后,1260年夏季,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的贵族推举为大蒙古国大汗。
  不过忽必烈不服,所以双方遂展开激烈内战,历时四年之久。
  忽必烈有多么厉害,汉人都很清楚,而一个能够和忽必烈打了四年的家伙,不能说不厉害。
  而且,当时的蒙古各大汗国中,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都支持阿里不哥,唯有伊尔汗国支持忽必烈。
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金币如山
  阿里不哥失败后各大汗国纷纷独立,所以,也可以说就是他,间接导致了蒙古的分裂局面,所以后来蒙古虽打下了巨大的土地面积,却没有了统一的政权。
  也是到了这个时期,四大汗国开始不向蒙古部族进贡,所以,这个时期的宝物,已经不是窝阔台的了,而是属于蒙哥。
  此时走在这条唯一留下了的通道之中,韩孔雀就好像是在查看蒙古的历史,从成吉思汗,到窝阔台,再到蒙哥,可能后面还有忽必烈,越是后来的帝王,其宝藏放入的时间就越早,这一点倒是很有趣。
  越是深入墓道,出现的珍宝被掠夺来的时间越晚,这里面有些隐秘啊!
  在这三个蒙古大汗的统治之时,他们都在拼命的收拢世界各地的财宝,最后全都埋藏在了可能是成吉思汗陵的通道之中。
  从现在的珍宝分布之中,韩孔雀发现,也许这些宝贝,并不是一点点的填充进来的,反而像是从一处地方,急忙忙的搬过来的。
  在这里隐藏了这么多财富,肯定是想着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也会有着东山再起的本钱?
  那么说来,这里可能对蒙古王公来说,是一处很重要的地方,也许,他们认为这里是蒙古人的龙脉吧?
  这样的可能性很大,而韩孔雀有了这种想法,他突然想起来了努尔哈赤,作为历史上两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首领之一,努尔哈赤也肯定有后手,因为当年的满人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们有可能统治汉人。
  所以,他们也肯定跟蒙古人一样,有着一批从中原抢夺过来的宝藏,当然,到现在这种传说也很多,所以韩孔雀不算是胡思乱想。
  不过,满清的传承宝藏,好像更加隐秘,或者根本就没有藏在努尔哈赤的陵墓之中,因为他的陵墓根本没有任何隐藏。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皇后的陵墓,是清朝命名的第一座皇陵,昭陵,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的陵墓,在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
  虽历经战乱,但地面建筑保存完好,地宫也未被盗掘,现已对外开放,可以前往游览陵寝的地面建筑。
  现在想来,这些都不太正常,所以韩孔雀又有了其他想法,也许他回国之后,还需要去一趟当年的盛京,找一找满清的龙脉。
  因为韩孔雀怀疑,满清的宝藏藏在了其他地方,而不是他们的黄陵之中,也只有这种可能,才能让无所不在的盗墓贼,放弃挖掘那两座帝陵。
  要不然,凭什么这个野猪皮的陵墓,还能完好的保存到现在?
  韩孔雀此时才发现,原来他还是很忙碌的,世界那么大,还有那么多宝藏等着他去发掘,他好像应该加快一点速度了。
  “老板,你看这些金币,很漂亮啊!”就在于山想着,收拾完了这座大型宝藏之后,是不是要回国去挖挖满清的祖坟龙脉的时候,被木灵惊醒了。
  “漂亮有什么用,主要是这里的金币太多了。”又向前清理了几米的距离,黄山就发现了一大堆金币,这些金币堆满了通道,好像没有尽头一样,不管黄山怎么挖掘,前面出现的全都是金币。
  “这么多?”看到黄山正在用铁锹,不停的向着一个木箱子里面装着金币,韩孔雀惊讶的张大了嘴。
  他虽然知道这里是一座宝藏,但是,看到这么多金币,他还是很惊讶。
  当然,认是谁看到,这里的金币,可以用铁锹不停的铲出,都会惊讶的。
  “这个好像是金币。”木灵这个时候拿起一枚金币,看着上面的图案道。
  “看到上面的阿拉伯文,谁还不知道是国家制作的金币?”黄山嗤笑道。
  “你都说了是阿拉伯文字了,怎么不可能是阿拉伯金币?”木灵嘲弄的看着黄山道。
  黄山一愣,金币和阿拉伯金币有什么不同?他是真不清楚啊!
  所以,黄山不说话了,说得多错的多,他还是默默的看着,做个不停挖掘金币的美男子好了。
  “这应该是早期图伦王朝金币,另外一枚是阿拔斯金币。”最近韩孔雀可没有少研究古代的历史,所以很快他就认出来了这两种金币。
  早期图伦王朝金币,是回历292年,公元905年左右发行,直径21毫米,厚0.92毫米,重4.1克。
  这样的金币到了现在市场价不高,但架不住这里的数量多啊!
  更何况,这种金币怎么也值几千块,如果有一万枚,那么就价值几千万,而这里有一万枚吗?
  不要说一万,应该是达到了百万数量级。
  看着一铲子一铲子,不停的铲着金币的黄山,韩孔雀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图伦王朝好像和阿巴斯王朝有关系?看他们的金币很像啊!”这个时候,木灵问道。
  韩孔雀点了点头道:“阿巴斯王朝是旭烈兀灭掉的,而图伦王朝是阿拔斯王朝时期在埃及、叙利亚的地方割据王朝,所以这两个王朝的金币有点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4/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