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1436

  “三千万?这小子不是疯了吧?”
  “两件这么小的玉佛居然要三千万?”
  “三千万啊,现在的钱真是堪比废纸了。”
  “真是好东西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玻璃制品呢!如果我有三千万,我一定会买下。”
  随着韩孔雀的报价,各种议论都出来了,这里的人有很大一部分是不玩翡翠的,所以对这么两件现代雕件居然要价三千万,是很不敢苟同的,所以对韩孔雀冷嘲热讽的人是很多的。
  “韩兄弟,不知道可不可以买其中一件,你这两件一起拍卖,让我们的压力猛增啊!”王朝阳看着韩孔雀,眼中满是懊恼,如果他不是太过贪心,也许其中的一件已经躺在他家的宝库里了。
  “王老板已经买到了一件宝贝,就不要再惦记这两件了,我出三千万,如果没有比这个价格高的,这两件玉佛,可就归我了。”江林早就看上了韩孔雀的这对玉佛,所以此时直接出了一个韩孔雀的心里最高价。
  江林的话音一落,直接让场中变得鸦雀无声,本来那些嘲笑韩孔雀想钱想疯了的人,立即张口结舌再也说不出话来。
  韩孔雀好笑的看着场中个人的表情,特别是秦明月那红艳艳的小嘴,惊讶的张开,露出里面两排洁白的牙齿,更是让人惊艳。
  “三千万已经是这对玉佛的最高价,如果没有人出价,这对玉佛就归江公子了。”韩孔雀实际的心理价位也不过是两千四百万,血翡虽然少见,但那么小的一件挂坠,也不可能卖到一千五百万的天价。
  在场之中也只有凤凰珠宝能够跟江林对抗,可他们显然不会买下这对血佛,因为这对血佛本身就是出自他们那里。
  最后没有人跟江林竞争,江林以三千万的价格,拍下了这对血佛。
  转账完成,江林走下台,站在了韩孔雀身边:“韩兄弟就是出手不凡啊!”
  “不如江公子,你可真是财大气粗。”韩孔雀真是想象不到,江林家居然会那么有钱,三千万的天价,人家眼都不眨的拍出来了。
  江林嘿嘿笑了几声,才道:“过一会韩兄弟就知道了,不是我江林财大气粗,而是我身后的那一群人底蕴深厚,我也不过是人家推倒前台的一个代表罢了。”
  “恩?江公子代表了很多人?”韩孔雀还真没想到是这个结果。
  江林道:“韩兄弟应该想到了吧?如果单靠我们魔都的一些家族,又怎么可能有实力支撑起一家博物馆?更何况是国内最大的私人博物馆,要知道这样的博物馆可不是有钱就能坐起来的,如果没有一点镇馆之宝,就算建立了博物馆,又会有几个人来看?”
  听到这里,韩孔雀心中一动:“你们已经有了压箱底的宝贝?现在买下的这些,不过是你们做出的一些补充?”
  “嘿嘿,韩兄弟还真是聪明,很快你就知道了,我们这次可是有备而来,这次出现的东西,足可以震惊整个世界。”江林得意的道。
  “你是说这次古玩收藏交流会,就是你们公布你们计划的地方?”韩孔雀道。
  “好了,开始了,见证奇迹的时刻到来了。”看到一件清朝书法名家的作品被顺利拍出,江林立即兴奋起来。
  “这次是一颗珍珠,一颗巨大的珍珠,不过它只是用来交流,主人不想出手,所以有兴趣的朋友还是赶紧上来看一看,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高大山这次的表情也显得很是兴奋。
  这珍珠的个好大呀!约有二寸长,表面细腻、色泽丰润、形状为橄榄形,真是千古少有的稀罕物。
  所有看到它的人,全都呆在了那里,就算是韩孔雀也不例外。
  “这是冠顶珠?”韩孔雀迟疑了一下,还是说出了他的猜测。
  跟韩孔雀站在一起的,绝大多少是刚才台上下来的收藏界精英,听到了韩孔雀的疑问,立即有几人惊疑出声:“冠顶珠?”
  “冠顶珠?可是从清代的乾隆年间流传下来的国宝?”胖刘吃惊的看着韩孔雀道。
  “应该是这个宝珠,这么大的珍珠,历史上有记载的并不多,离现在最近的记录,就只有慈溪的那个冠顶珠了。”
  “这颗珍珠有六七厘米大小,这足有二寸,这么大的珍珠,如果说是慈溪墓里的却并不一定正确,有人传说当年日本战败的时刻,日本人从末代皇帝溥仪手里偷到出来了一颗这么大的冠顶珠,被带回了日本。”于茜教授道。
  韩孔雀道:“于教授说的也对,不过那也是一个传说,不知道还有一种传说,于教授知道不知道,也有传说顶珠冠是慈禧太后下葬清东陵时戴着的凤冠。
  据李莲英的嗣长子李成武写的《爱月轩笔记》记载,顶珠冠“冠上一颗珍珠重四两,大如鸡蛋,当时就值白银一千多万两,也就是约值人民币八亿元”,是清东陵中最珍贵的宝物之一,这东西于一九二八年孙殿英盗清东陵时被盗走,下落不明。”
  于茜摇着头道:“你那个传闻属于野史,至于孙殿英是不是真的从东陵里,挖出了冠顶珠,这是没法考证的,而溥仪手里的那个却是传承有序的。”
  这是郑成教授也道:“清代有记载的这么大小的珍珠,只有从乾隆时期传承下来的那一个,其实你们两个说的有可能就是同一个,两寸大小是六七厘米,而如鸡蛋大小也是六七厘米大小,如果是同一颗,那么不管是慈溪还是溥仪,都有可能得到这枚宝珠。”
  秦大可此时也道:“两个传说都有可能,但不管哪一个,最后的结果都是消失不见了,现在我们只有询问宝珠的主人,才能确定它的出处,不过,是清代传承下来的冠顶珠,这个好像众位都没有异议了?”
  于茜教授道:“这个应该没有异议了,宝珠的传承很有序,传说在乾隆年间的某一天,乾隆皇帝到海淀离宫外遛弯时,发现后镶在皇冠上的。”
  此时另一名教授刘风雪也道:“有明确的记录记载了清代冠顶珠的传承,直到末代皇帝宣统,这可宝珠应该是宣统带出皇宫的。”
  韩孔雀奇怪的看着这些教授专家,虽然人家没有明说,但几个人几句话,直接否定了他的猜测,确定了这只宝珠的传承。
  虽然韩孔雀也知道有可能像他们说的那样,是溥仪带出皇宫,后来被日本人走了,可这些专家教授也太肯定了吧?
  韩孔雀对这可宝珠是慈溪墓里的,还是溥仪带出来的也不能确定,毕竟都是传说,所以他也不再说什么,反正他们全都认为,这是清代流传下来的冠顶珠。
  场中出现了一件宝珠,让气氛达到了地点,虽然像元青花,九龙宝剑这样的如果是真品都算是国宝,但这种国宝,却不如一颗如鸡蛋般大小的珍珠,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就在韩孔雀胡思乱想的时刻,场中又是一阵喧哗,韩孔雀赶忙挤上台一看,里面是一个直径有二十公分大小的翡翠球,纯净通透的绿色,看着就恍如一泓碧水,没有一丝杂质,说实话,真像小时候玩的玻璃珠放大了。
  “慈禧寝陵里的翡翠西瓜?”韩孔雀心里充满了疑问,这才交流会,这些人跟慈溪陵墓杠上了,这不是孙殿英的后代来参加交流会了吧?
  下面接着又上来一副字:“茫茫上天降祚为汉作基开业人神攸赞五曜宵映素灵夜叹皇运未授万宝增焕历纪十二天命中易……出师颂?”
  这次韩孔雀茫然了,连出师颂也出来了?
  《出师颂》由西晋书法家索靖所写,是索靖流传下来的唯一墨宝,也是中国最早的书法作品。
  刚开始传承很有序,先是有唐朝由太平公主收藏,宋朝时入宫廷,明朝由收藏家王世懋收藏,清朝再入宫廷。
  清朝末年,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将该卷携出宫外,抗战胜利后溥仪被苏联俘虏,《出师颂》原本随即失散民间。
  但却突然于二零零三年在嘉德拍卖现场亮相,故宫果断以“优先购买权”以两千万元购得。
  但因为原故宫副院长与嘉德工作人员有亲属关系,再加上购买过程中的法律漏洞,和作品本身的各种疑点,因此外界认为这本《出师颂》可能是赝品。
  有人猜测真迹仍流落苏联或东北,故宫方面也没有进行答复,所以这里仍暂定为下落不明。
  现在这幅字出现在这里,是个什么节奏?
第一百零五章
二战遗宝
  出师颂这幅字也跟末代皇帝溥仪有关,最后也是下落不明,这里这副肯定不可能是故宫那副,不管这副字是不是真迹,这次的交流会可真是有意思。
  韩孔雀并没有上前仔细看这幅字,如果他猜测的不错,这几次出现的东西,应该是从同一个地方流出来的。
  这不是发现了一处藏宝,就是有一个大收藏家的藏品面世了,不管是哪一种出现方式,都有很大的几率说明这些东西全都是真品。
  “小韩,你怎么不上去看看?”胖刘站在韩孔雀身边没动,他是因为自己不懂字画,而韩孔雀可是懂的,现在见到了一副疑似国宝的东西,韩孔雀怎么不感兴趣?
  韩孔雀看了一眼身边的江林问道:“江公子怎么不过去看看?难道你早就见过了?”
  “早就见过了?”胖刘惊讶的看着江林。
  江林笑道:“韩兄弟真是聪明,这些东西全是我们拿出来的,就是想要鉴定一下,是不是真品,不如韩兄弟也上去帮忙鉴定一下?”
  韩孔雀道:“你们真发现了一处二战时期的藏宝之地?”
  本来韩孔雀还猜想,他们是不是打捞上来了一艘二战时期日本沉没在东海的宝船。
  不过出现了出师颂之后,韩孔雀就否定了这种想法,也只有发现了藏宝洞之类的,才能得到保存完好的字画作品。
  “聪明,我们在公海的一处荒岛,启出了一批宝藏,这些是其中的一部分。”江林道。
  韩孔雀忍住了没有翻白眼,公海荒岛?
  这种解释法就算是傻子也不信吧?
  现在公海上还有荒岛?一个岛礁都被世界各国抢的头破血流,就别说一座荒岛了。
  这些东西明显是当年日本人运出国的,不用想也知道,这些东西肯定不是在船上,就是在日本国内。
  看来这些东西的来历有点蹊跷啊,毕竟这些东西都是消失了六七十年的,现在出现,肯定是段传奇。
  接下来,韩孔雀的猜测得到了证实,下面的书画、瓷器、铜器、铜镜、铜印,玉器,一件件全都可以算是国宝。
  最让人震撼的是那一大摞六十多本的永乐大典,我们国内目前收藏的永乐大典全书,也只为原书的3%不到,只有二百二十多本,而现在这里直接出现了六十多本。
  在收藏《永乐大典》的外国当中,日本的收藏是最多的。
  日本的东洋文库号称世界五大亚洲学研究中心之一,它的许多藏书都来源于中国。
  东洋文库是接收英国人莫利逊的藏书起家的,在莫利逊文库中就有他在庚子事变中得来的5册《永乐大典》。
  东洋文库还委托北京等地书坊代购《永乐大典》,1943年,大连满铁图书馆的松冈洋右与东洋文库一起,从湖州刘承乾嘉业堂处购得49册《永乐大典》。
  这些《永乐大典》一直放在满铁图书馆,直到1945年大连被苏联红军占领后,被当作战利品运往苏联。
  此外,美国、德国、越南、韩国等国家的图书馆也收藏了少量的《永乐大典》。
  现在这里一次性居然出现了六十三本永乐大典,这让所有人全都惊叹非常。
  这些珍贵文物的出现,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次的交流会好像不平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