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9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6/1436

  按照玉石的产出的情况,自古以来就分为山产和水产两种。
  现代玉石行业则根据玉产出状态的不同情况。将其分为山料、山流水、子玉三种。
  山料又称矿料,指开采于山上的原生玉矿。
  山料的特点是块度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表面粗糙,断口参差不齐,玉石内部质量难以把握。
  山料是各种玉料的母源,同时也是玉石的主要来源,不同的玉石品种都有山料,如白玉山料。青白玉山料等等。
  山流水名称由采玉人命名,即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经洪水冲刷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
  山流水的特点是玉石的棱角稍有磨圆。地质学称为“次棱角状”,外形与山料较接近。
  子玉又名“子儿玉”,是指原生玉矿被流水冲刷搬运到河流中被“磨圆”的玉石,它分布于现代或古代河床及河流冲积扇和阶地中,玉石露于地表或埋于地下。
  子玉的特点是形态为卵石形,一般块度较小。表面光滑,因为经河水长距离和长期的搬运、冲刷、磨蚀。保留了玉石中最为致密坚硬的部分,所以子玉一般质量较好,内部质量容易把握,材料出成率高。
  子玉和山料一样有各种颜色和质地,主要产于昆仑山水量较大的几条河流,如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和河、叶尔羌河和克里雅河以及这些河流附近的古代河床、河床阶地中。
  目前对于山料、山流水料的称呼行业内没有异议,但是对于子料的称呼却有不同,常见的有“籽料”、“仔料”、“子料”等提法。那么具体哪种说法较为合适呢?
  从词意上看,尽管“籽”、“仔”和“子”的含义相似,认真区分也有不同:“籽”一般是针对植物而言,指植物所结的种籽,“籽”会生长发芽,有被包含和孕育的含义,是植物生命的一个过程,构成文字的偏旁从“米”字。
  “仔”主要是指动物,有两层词意:一是读“zi”,指“幼小”的意思;二是读“zai”,与“崽”同意,泛指幼小的人或动物,构成文字的偏旁从“人”。
  把和田玉的子料称为“仔料”、“籽料”的情况在平时比较多见,可能是因为“仔”、“籽”字反映了和田子料外形圆润、个头小的特征。
  但仔细推敲,称其“籽料”或“仔料”都不全面,不能准确地反映和田玉子料的本质。
  “子”字所代表的含义广范而全面,有“种子”、“子女”、“幼小”等意,它没有物性之分。因此,用“子”来表示和玉石料,不仅能够反映卵石玉料外形的特征,更从成因上体现了与山料的因果关系。
  “子料”是由母体分离出来的玉石,在“遗传”了母体山料质地特性的同时,再经过河流长距离搬运和长期的滚磨、风化磨蚀、流水冲刷浸泡的“孵化”,去粗取精,造就子料晶莹圆润的独特品质,成为玉的精华。
  “这块玉老板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乾明远问道。
  韩孔雀道:“应该在下游两三公里的地方。”
  “下游两三公里的地方?那片地段,我可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乾老有没有发现?”黄山道。
  乾明远道:“如果是在下游两三公里的地方,那么说明这块玉石的产地应该在那的上面,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之地,也有可能出产玉石。”
  韩孔雀能够找到一块玉石,就证明这条河之中确实有玉,这就是最大的收获,只要这里有玉石,他们总是能够找到,他们最怕是这里根本没有玉石矿点。那样他们就算在仔细寻找,在坚持不懈,也是做无用功。
  有了发现。他们的劲头就大了,接下来的时间,他们沿着河流,开始向回走,每到一处黄山和乾明远发现异常的地方,他们都会停下来,登上周围石壁。或者是山坡,看看有没有玉石。
  不过。显然他们发现的这些异常之处,并没有可能一定是玉石,在接连攀了几次岩之后,他们有点泄气了。
  幸亏这里有黄山这种专业人士。要不然,他们还要更费事。
  “这石壁上的很多岩石,只要光滑平整,就有可能反射出七彩光芒,黄山的经验不多,能够发现异常以及很厉害了。”乾明远毕竟年纪大了,所以就算没有收获,他也没有气馁,这样的事情。他遇到的多了。
  韩孔雀点头道:“休息一会儿,我们继续,如果那么容易找到玉石矿点。这里的玉石也不会等到我们来了才能发现。”
  “老板倒是信心十足。”黄山笑着道。
  河道两边,只有河边才有植被,这是从上游冲刷下来的泥土,滞留在这里,才长出的草木,而离河稍微远的地方。就是石头,甚至是整片山坡。都是光华的石壁。
  在这么大范围的地方,寻找一些异常点,还真是不容易。
  接下来的时间,他们三个一路不停的攀爬岩壁,在经过了无数次失败之后,三人来到了韩孔雀发现玉石的地方。
  “寻找玉石还真是不容易,我看我们还不如下河去找,也许这也更加容易一些。”黄山此时已经完全没有了寻宝的兴趣。
  韩孔雀看了看周围的石壁,此时他也爬山攀岩的要吐了,就算他们不累,乾明远看的都累。
  如果是普通人,此时早就累趴下了,而韩孔雀和黄山,此时还有气力商量着是不是下水。
  “此时天正当午,不如我们吃了饭休息一会,就下河从这里向上寻找,既然这边有玉石,从这里向上,肯定也有。”韩孔雀道。
  他们吃饭的时候,卫长青几人从上游下来,两方面交换了一下情况,卫长青他们看着韩孔雀三人,眼中充满了惊喜。
  “你们真的找到了玉石?”顾同激动的看着乾明远道。
  乾明远看了一眼韩孔雀,韩孔雀点了点头,乾明远直接把那块玉石递给了顾同。
  顾同激动的双手都抖了起来,他努力压制之下,终于拿到了那块玉石。
  “是玉石,是玉石,乾老哥,几万块的东西,不介意砸开看看吧?”顾同激动过后,脸上又露出了患得患失的表情。
  看他的样子,自然不会是因为这么一块玉石而激动,韩孔雀和乾明远对视了一眼,双方都有了猜测,看来这次前来寻宝,还有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事情,要不然,顾同不可能有这种表现。
  既然是这样,顾同表现的这么失态,那么自然是不打算瞒着他们了,所以韩孔雀也不介意帮忙,就算牺牲一块玉石也没什么大不了。
  韩孔雀开口道:“顾老你随便处理。”
  “谢谢,我有点失态了,不过,我肯定不会让你们失望。”顾同也算年老成精,自然看到了乾明远的眼神。
  如果是一次,他们还不会注意到韩孔雀,几次有事,乾明远都会看一眼韩孔雀,这就说明,他们三个人,是以韩孔雀为主。
  得到了韩孔雀的同意,顾同直接把玉石砸向了另外一块石头。
  只听碰的一声,玉石碎成了两块,顾同立即捡起玉石,一看里面,看到那细腻的玉石,他就跳了起来。
  顾同大叫着道:“对了,肯定就是这条河,没错,只要发现了这条河里有玉石,那就肯定不会错了,如果真是这条河,按照我计算的方位,当年我们埋藏玉石的地方,肯定离这里不远。”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碧玉
  所以他们才会年年来这里,只不过这里的河流众多,如果想要凭着一份简单的地图,找到一块被埋藏起来的石头,难度可想而知。”
  韩孔雀看着周围的地形道:“这里的地形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动吧?”
  此时慢慢平复下来的顾同开口道:“虽然大体的地形不会变,但下了雪之后,如果高度不是相差太大,每座山峰的样子都差不多,山和山之间的河流,就更没有多少区别,再加上这些年河流也是会改变的,所以要想凭借当年随手画下的地图,就算我这个亲自动手掩埋那块玉石的人,也找不到地方了。”
  “当年顾老亲自埋藏了玉石?”韩孔雀问道。
  顾同苦笑道:“当年苦啊!如果不跑,肯定撑不下来,而进了山,等到大雪封山,也是死路一条,当时我们跑进来了几十人,最后能够走出雪山的,只有不到十人了,在这大雪山之中,埋葬了三十多人啊!”
  三十多人,确实不少,但相对来说,能够在这种地方过冬。还能活下来,就算只活下来一个,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顾同一边跟韩孔雀他们说话。一边在周围四处查看,在顾同断断续续的叙述当中,韩孔雀也清楚了当年发生的事情。
  在特殊时期,他们在这里下乡,吃不饱穿不暖,还遭受迫害,当时他们年轻气盛。忍受不了那种窝囊气,他们组织起来逃进了山中。
  刚开始他们还能在山中活的滋润。那完全是因为他们之中有不少是军人子弟,打猎还难不倒他们。
  可当有一天他们一觉醒来,再出去寻找食物的时候,却发现。外面已经大雪封山,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在这种环境当中,他们除了经常晃动的地方之外,其他地方,他们一无所知,在一些出去打猎再也没有回来之后,他们知道,他们的麻烦来了。
  接下来,他们缺衣少食。没办法,只能向他们知道的一处山谷迁移,因为那里的地热资源丰富。也许能够在那里能够熬过严寒的漫长冬季。
  就算在迁移过程当中,他们在一条河边发现了玉石,但当时他们连吃都吃不饱,自然也就没有心思采集玉石。
  所以当时在河中得到了足够的食物之后,他们就匆匆离开了,在离开之时。他们只是把那块巨大的玉石做了简单的掩埋,一边以后前来寻找。
  下面的事情可想而知。一群年轻人,凭着一腔热血,在这种雪山绝域之中挣扎求存,遭遇就可想而知。
  他们经过层层苦难,最终找到了那条山谷,这样他们可以不为严寒,但吃食却是一大难题。
  幸亏那条山谷犹豫温度高,所以有些动物会在那里过冬,这样让他们得到了一些事物,但他们在那条山谷之中的时间长了,就再也没有动物走进那座山谷。
  接下来,雪崩、严寒、饥饿,加上疾病,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死了,等到他们熬到春暖花开,冰雪融化之时,已经没有剩下多少人。
  再后来,还是无尽的苦难,等到他们的生活平稳,他们也老了,最后,顾同由于需要钱,才想到了当年被他们简单埋藏起来的玉石。
  由于当年知道的人不少,很多人都以为那块玉石肯定被人挖走了,所以并没有几个人会再次来到这里寻找那块玉石。
  但真到了这里,顾同才知道,当年他们发现玉石的那条河流,居然没有人找到,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卫家知道顾同的目的之后,出钱帮助他解决了家里的事情,而顾同则帮助卫家寻找那条出产玉石的河流。
  而因为当年是大雪封山之后,就算当年亲自参与了整个事件的顾同,也记不得具体地址了。
  而今天,韩孔雀发现的那块玉石,给了顾同希望。
  他进山也有两三次了,这几年,凡是出产玉石的河流,他都去探查过,那些河流,都不是当年的那条河,最后他大体锁定在了这片地方。
  但是这批地域河流众多,但却没有任何玉石出产,所以他在看到韩孔雀找到的那块玉石之后,才会欣喜若狂。
  这条河里有玉石,那么说明,这条河很有可能就是当年他们发现玉石的那条河流。
  虽然过去了几十年,这里也算是沧海桑田,变化很多,但整个河流的长度,却不会有所改变。
  几十年过去,其他情况他肯定记不清楚了,但沿着这条河走了多长时间,大体在那段河道之中发现的玉石,这几年他已经计算的很清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6/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