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校对)第9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1/1436

  韩孔雀落下车窗,举目四望,眼里除了山还是山,昆仑群峰,一群高过一群,一群深过一群,一群叠过一群,真乃层峦叠嶂。
  经过了三个多小时的路程,车子再次停了下来。
  在一片空地上,韩孔雀停下了车子,人还真不少,周围已经停满了汽车。
  “车子只能放在这里,再上前去,就有一个小村庄,那里车子开不进去,就算开进去了,也没法掉头。”黄山很快就打听清楚了现在的情况。
  现在已经是黎明时分,他们才艰难地到达海拔3200米的昆仑峡谷里流出的一条河边,紧挨河两边的小村庄,就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
  这个时候,风雪已经小多了,所以村子的情况,朦胧的也能够看清楚。
  远看村子,崇山峻岭之中自东而西流出一条白花花的河流来,河流在此间河谷里优雅地扭身划出躺着的“s”形后,华丽转身向西奔腾而去。
  黄山打听到,这个村子曾挖出过一座三千多年前的合葬墓,证明这一带人类活动历史久远。
  从出土文物及人种特点来判断,过去这一带吐蕃人、塞种人居多,今天当然还是以维吾尔民族为主体。
  这个村子位于昆仑高山腹地,与西、藏毗邻,海拔高,气候寒冷。
  昆仑山顶终年白雪皑皑,是和田河与克里雅河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和田玉脉矿床的发源地。
  如今的村子里有村民76户,276人,主要靠放牧和挖玉石为生。
  村子因为是所有采玉人从昆仑山下来唯一和最佳的“出山口”,所以,历代政府,为了巩固边防和监控玉石开采,特意在这里设立了类似现今“木材检查站”或“违禁品检查站”的站点,相当于现在的“海关”,当地人俗称这个检查站点为“流水衙门”。
  所以这个地方要比韩孔雀等人想象当中要安全的多,只要是政府控制的地方,就肯定是安全的。
  村子中,古堡似的、方方正正、占地四亩的“流水衙门”分上下两层,全是用石头砌成,主体坚固、样子别致。
  从周围的痕迹看,这座“流水衙门”已经成为当地珍贵的历史遗址和旅游景点,被保护利用起来。
  看到这里的情况,韩孔雀若有所悟,看来老胡父子把他们带到这里,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躲避暴风雪,恐怕他们还有其他意思。
  过去,狭义上的和田玉,只指发源于和田河源头所在地的那一段昆仑山所出的玉石,俗称“正宗和田玉”。
  虽然昆仑山系均有玉石出现,但是,无论从品质、价位以及文化影响上来说,和田河源头所出的和田玉,千余年来一直为世人所高度认同,而昆仑山其它段所出的玉石,根本不能和昆仑山流水段的玉石相提并论。
  这个村南部的昆仑山,被和田人公认为是正宗和田玉的发源地,因而,这个村也被称为是玉石村。
  从地图上看,玉石村段昆仑山最为险峻,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这儿的雪山消融后,顺着山势形成东西两条河,东面的冰雪河叫克里雅河,西面的冰雪河叫和田河,分别从昆仑山东西的两翼向山下的绿洲流泻,最终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后自然蒸干。
  克里雅河源头与和田河源头虽然共处同一座昆仑雪峰,只不过西源头比东源头水量大,冲击力更强。
  所以西源头的玉脉资源虽然偏少,但都被河水冲刷到了河床里,随凶猛的河水冲到了和田绿洲,因而和田河只出和田玉籽料。
  东源头没有西源头水量大,无法将巨大连片的玉矿石冲下河床,但此处玉矿脉分布广,储量大,所以这里多出和田玉山料,历史上的著名大型玉石矿都在这里。
  要上昆仑山找和田玉的源头,自古流水一条路,所以这个村子也叫流水村。
  流水村是整个和田地区唯一出玉矿并开采的地方,历史上共有四个玉石矿,分别为:阿拉玛斯阿吉玉矿、色日克库热木玉矿、汗西力拉克玉矿、其汗库勒玉矿。
  其中,阿拉玛斯阿吉玉矿系最老的玉矿,最早在唐朝时就已经开采,后又时断时续,直至清朝时还出过少量的玉,这种玉石宽带富矿在历史上非常少见。
  因为一般的玉矿都是窄矿带,最宽处也就几十公分,而且一般开采三年玉源就枯竭了,像阿拉玛斯阿吉玉矿这样异常长寿的“千岁白玉老人”,别说在中国,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极其罕见的。
  色日克库热木玉矿距阿拉玛斯阿吉玉矿相对较近,属于同一条山系,两矿之间的路程大约要走一小时,但色日克库热木玉矿距今也有180年的历史了。
  汗西力拉克玉矿1985年开采,在1995年出了一批山料,品质上乘,几乎可以与和田籽玉相媲美,轰动了玉石珠宝界,被誉为“和田—95料”。
  其汗库勒玉矿则是1980年才开采的,属最年轻的玉矿。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昆仑鹰
  关于阿拉玛斯阿吉玉矿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老早时候,流水村青年阿拉玛斯上山打猎,射中一头黄羊,受伤的黄羊流着血一直往山上跑,阿拉玛斯急忙顺着黄羊的血迹往上追。
  黄羊终于跑不动,一头倒在石头上,阿拉玛斯惊奇地发现,那块石头原来是一个晶莹润泽的大白玉。
  阿拉玛斯意识到黄羊是为了让他找到财富而献出自己生命的,深受感动,他掩埋了黄羊,含泪抱着玉石下山。
  后来,那块玉石卖出了大价钱,和田第一个玉石矿随之也诞生了。
  为纪念阿拉玛斯找到第一个玉石矿,人们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玉石矿。
  现在韩孔雀等人被胡家父子带到了这里,他们就肯定是要给自己的这次收获,寻找最有利的出身。
  从这边出山,他们找到的玉石,自然就是和田玉了。
  大雪封山,滞留在这里的采玉人自然不少,不过老胡父子早有准备,所以他们被安排在玉石村的副村长买买提家住宿。
  刚进入他的房子,就看见青白玉山料,足足堆了半床,这才使韩孔雀他们,真正感觉到了玉石村确实名不虚传。
  晚上,买买提和韩孔雀几个喝酒,话匣子自然就打开了,这个时候,韩孔雀才知道,老胡父子的目的,并不是那么简单。
  买买提说,玉石村的人个个都是“昆仑鹰”“爬山虎”,他们挣钱的主要门路,就是靠放牧和挖玉石。
  四个玉石矿,一直都是政府或山下大老板负责开采,但是,每年的九月到来年的四月份,天气寒冷,大雪封山,山上的矿工只能下山休息,有再好的玉石,他们也无能为力。
  但是,这个时候却是玉石村人,大显身手的时候,村里的年轻人和有经验的人,此时全都上山捡玉石。
  而乾明远这个时间来这里。也是打着这个主意,平时那些大老板自然不让人采玉,而这个时候,他们就管不了了。
  因为玉石矿取玉都是装上炸药炸玉石,炸开之后,玉石碎片满天飞,矿工不可能全部都能捡干净,村民们就捡拾散落的山料。
  最早挖玉,村民是用牦牛角和红柳棒,插进玉化的岩石缝里,用大石头砸,后来又用钢钎和铁锤敲取。
  到现在,就在山崖和河谷里捡拾山料,比以前挖玉轻松多了。
  通常海拔在4000米以上就是雪线,而玉石村的村民。挖玉捡玉一般都要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昆仑雪山,上山的路十分危险,有的地方仅能容下一个人的脚面,稍有不慎,就会跌落1500米深的山崖和湍急的河流之中。
  “我有一次就差点死掉了,记得那次我背着一块青白玉下山,路越来越窄,路况又差,眼看快到4500米的大本营时,我脚下一滑,掉进200米的雪沟。后来费了很大周折,同伴将我救上来,我当时就将我的青白玉800元廉价卖给别人了,并发誓从此以后再不上山采玉了。”买买提无限伤感地对韩孔雀他们说道。
  “以后眼看着玉石一路疯涨,别人一个个发了财,我又忍不住了,重新上山采玉,收获很大,我爬山的经验越来越厉害,在玉石村乃至和田一带有些名气,什么山我也敢爬。我每次上山前,两个衣服口袋都会装满土巴,为的是爬山时防滑,每次都往冰上面撒一把土巴,就可以放心地登山了,有一次,我爬上6000多米的雪峰顶上,两脚凌空无法走路,只好骑在峰顶上,就像骑马似的,完全靠两只胳膊和屁股配合,一步一步往前挪。最后不得已,被迫从后山下山了,从此以后,我有了雄鹰征服群山的自豪感,最高的山峰都在我的脚下。”买买提满脸的自信。
  也许是怕韩孔雀他们不信,买买提跑到里屋,拿出了一个信封,从中掏出几张发黄的一次性成像照片,那是他在昆仑雪山上的照片。
  于田玉石村白玉山料的品质相当不错,通常以1995年开采的那一批玉料为限,1995年以前开采的,俗称“老料”,1995年以后开采的,俗称“新料”。
  “老料”几乎与羊脂白玉籽料接近,如今市场上“老料”是天价,即便是“新料”,一只手镯最少在1.5万元以上。
  因为玉石村一带出的“新料”也不多了,“老料”早就销声匿迹。
  在和田玉籽料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玉石村一带的“新料”当仁不让地捍卫了和田玉的尊贵身份和无法取代的王者地位。
  在这种大背景下,追求暴利的人。纷纷来到玉石村欲做发财梦,但是,当他们环视四周,看到群峰林立,雪冠闪着刺眼的光芒,听到许多采玉途中玉毁人亡的真实故事时,却又一个个望而却步。
  因为到阿拉玛斯阿吉玉矿需要走13个小时,到汗西力拉克玉矿需要走8个小时,前面这两个玉矿人和毛驴勉强可以同时上去,而到色日克库热木玉矿和其汗库勒玉矿,则需要人和毛驴先走13个小时。
  毛驴上不去时,人只能再沿着陡峭的山崖,向昆仑山更深处跋涉10个小时才能到达。
  不说能否采到玉,单就海拔6000多米的高度,和缺氧以及高山反应就够一般人受的了,更别说常能遇到昆仑山凶险的饿狼和食肉的猛禽了。
  所以,只有本地人熟悉地形山势,又有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的人,才有胆量上山发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的人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有冬季进山的经验。所以,到了冬季,大雪封山之后,这里的人不会躲在屋里猫冬,而是更加活跃。
  吃完了饭,韩孔雀注意到,外面又飘起了鹅毛大雪,看来明天起来之后。就真的是大雪封山了。
  早晨6点半,天色微亮,韩孔雀就起来了,此时外面,他们整个探险队全都聚集起来。
  听老胡说了一些他的打算。果然,他暴露出来了自家的收获,还卖出了几块白玉,这个时候,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他们在山中找到的新的玉石矿点。
  趁着人多的时候。老胡父子开始雇佣村里的人,进山为他采玉。每天的工资高达一千元,从出发就开始计算。
  老胡父子招收的都是高手。里面就有买买提父子兄弟七八人,还有村里其他几十名老手。
  每天一千元的工资,不高,但绝对不低,几十人,每天都要消耗几万块,如果进山一个月,就要耗费上百万,这还不说吃喝等消耗。
  从这里也能够看出来,老胡这次进山的收获不错,这也让村子里的人高兴异常。
  一个新的矿点,可不是一个冬季就能够挖掘完的,这次他们进山虽然是受雇于人,但以后,他们知道了地方,就可以自己去了。
  所以没有人会聚集老胡的邀请,他们知道,如果他们不受雇佣,老胡父子是绝对不告诉他们准确地点的。
  老胡父子雇佣到了足够的人手,还要就近补给,他们整个探险队,如果想要再次进山,就留在这里,如果不想进山,就从这里分开,各回各家。
  回到买买提家,韩孔雀吃了一碗菜米饭和一个土鸡蛋,登上高处俯拍玉石村。
  在海拔3200米的一处山崖拦腰处,韩孔雀找好最佳位置,架起三脚架,开始拍摄峡谷中的玉石村落。
  从高处放眼望去,群山夹裹之中的昆仑小村落,显得那么压抑。
  远处层层叠叠的昆仑山的底凹处,大坝漏水一般涌出一条弯弯曲曲银白的长水线,在玉石村优雅地摆了个“s”造型之后,向着昆仑山下扬长而去。
  俯瞰整个玉石村,整村的石头房子和所有绿树竟一点遮不住河流的痕迹,“沿河而居”四个字突然从韩孔雀的脑子跳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1/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