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黄金指(校对)第4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7/1497

  也有传言说那朱允炆被一杆忠臣救出了应天府,去了海外,后来永乐皇帝让郑和七次下西洋,说是宣扬天朝大国,其实就是为了去找朱允炆……
  扯得有些远……
  《永乐大典》是华夏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为《文献大成》后来被永乐皇帝命名为《永乐大典》,是华夏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783卷,光目录就有六十卷,分为11095册,约莫3.7亿字,汇聚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可惜《永乐大典》自从编篡完成以来,多劫多难,正本尚未明确是否在永陵外,《永乐大典》的副本惨遭浩劫,至今仍存不足八百卷……
  现如今,华夏国家图书馆珍藏有161册,美国有40册,应该各地存有51册,宝岛有61册,其余多数分散才全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大学,研究所等地,亦有不少被私人收藏……
  这样的奇书,绝对是华夏最大的财富,令唐大少想不到的是这里居然有珍藏……
  “永,永乐大典……我的老天,这里还有《永乐大典》?”
  原本一脸淡定的对这些东西进行清查的老李在看到这四个字之后也变得不淡定了……
  “什么?这里还有《永乐大典》?让我看一眼,让我看一眼……”原本正在记录的小孙闻言惊讶的把头凑了过来……
  他们都是文物研究的学者,主要研究各个朝代的一些历史事件,风俗文化,经济人口等等诸多方面,而对这些东西的研究,最直观的反应,莫过于那些记载在文字上的东西……
  通过一些瓷器,青铜器虽然也能了解一些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结构等等,毕竟只能全凭推测,了解部分,难以深入研究,只有文字记载,被确切的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研究起来才更加的方便,这也是带铭文的青铜器和不带铭文的青铜器价值差别巨大的原因……
  “好好完成你的工作,东西就在这,还怕没得看不成?”老李顿时沉下脸来,似乎忘记了,刚才他看到这《永乐大典》的时候,那激动的神色似乎并不比小孙差多少……
  唐大少见状笑道:“先清点,清点完了,有的是时间让你们研究。”
  最后整个箱子里的书籍全部掏空之后,在最下面居然隐藏着一些信笺,约莫十余封的样子……
  “记录,书册一共八十七本。”老李道。
  “是,书册,八十七本。”小孙记录道。
  “嗯,最后信笺,十二封!”老李道。
  “信笺,十二封!”小孙重复道。
  至此,箱子里空落落的,所有的东西全部清理完毕……
  这是,小田从一旁拿了一个相机,对着这个空箱子从不同角度拍了几张之后,再对准那一茶几的东西来了几张……
  “现在开始具体的清点工作,小孙,还是你记录,小田,你负责拍照。”老李轻声道。
  清点的东西,没一样都要拍照,留有照片,还要有文字记录,这样才算是完成了整个的清点工作,至于这些东西的年限,来历,名称,等等,都是后续研究人员的工作内容了……
  “好的,老师。”两人同时答道。
  “老李啊,你先从书籍开始,清点一本放进去一本,这写信笺,我先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唐大少道。
  “是,唐少。”
  老李对着唐大少点了点头,然后拿起一本书道:“《永乐大典》1121册,《永乐大典》1134册,《永乐大典》1131册……”
  老李每念一个名字,小孙变记录一个,小田拿着相机对着一本本书开始不停的拍照工作……
  而唐大少将目光放在了那些信笺上,这些信笺被收藏在密室,还放在《永乐大典》的下面,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劲爆的内容出现……
第587章
编号1547
  信笺纸张也有些泛黄,这一切都显示者时间的威力,以潘家这等巨富,往来信笺肯定会用最好的纸张……
  唐大少随意拿起一封信拆开,只见,上面写着:“潘超吾兄:一别多日,甚是相见,昔日浔阳江上……”
  这就是一封普通的书信,然而在最下放的留字缺让唐大少大吃一惊,最后写着:“弟:纳兰纳兰容若拜上!”
  我操,这封信是纳兰性德写的?
  署名纳兰容若,看来这封信应该写在纳兰性德成年之前……
  纳兰性德在中间层改名容若,是因为当时的太子也叫性德,为了避讳太子名讳,所以改名容若,后来太子重新改名,纳兰性德才坐回了自己,从这封信上看来,这封信应该就是写自他改名的那段时间。
  潘超,这个人不就是自己刚才在探测过程中那个用金子做镇纸的土豪吗?
  两人以兄弟相称,看来关系不简单啊,怪不得这潘家的宝藏中会出现纳兰性德镇纸,砚台……
  唐大少再次将剩下的这些书信翻开,发现,这些书信都是纳兰性德所写,内容无非是一些家常理短,不过字里行间之中隐隐透露他对官场尔虞我诈的厌恶,有归隐之心……
  无怪乎这纳兰性德死的时候才三十岁,在一个他不喜欢的环境里生活了这么多年,肯定会抑郁,再加上他的妻子因为难产而死,雪上加霜的打击,致使这位满清第一才子的悲伤落幕……
  整箱物品清点完毕之后,唐大少拿起小孙记录的本子随意看了几眼,记录的很详细,也很专业,整个箱子里分为多少种类东西,每个种类的数量,颜色大小均有简单说明,令唐大少较为吃惊的是《永乐大典》这里居然藏着五十册,当真是一个意外的大惊喜……
  除了五十册《永乐大典》之外,另有纳兰性德亲笔诗集一本,上面记载了纳兰性德自己创作的诗句,大约有八十余首诗,唐大少翻看了一下,大多数为抒情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似乎有种化解不开的抑郁……
  这诗集也是好东西,纳兰性德不仅仅是满清第一才子,三大词人之一,还是一个名书法家,已知现存纳兰性德手书仅存一本,被保存在京师博物馆之中,现在又多了一本……
  在老李的眼里,这本诗集的价值比起那《永乐大典》来也不差什么……
  至于那二十三幅画着实是让唐大少惊喜了一把,其中明代四大才子文征明,祝枝山,唐伯虎,徐祯卿的作品各有一幅,除此之外还有仇英两幅,黄公望一副,郎世宁宫廷画三幅,沈周画三幅,阎立本画一幅,张择端,蓝瑛四副……
  二十三幅名人字画,价值无算,尤其是其中居然有一幅画居然是阎立本真迹和一幅张择端真迹,更是让唐大少喜出望外……
  阎立本是唐代画家,据说李世民当秦王的时候就让他画过《亲王府十八学士》,后来当了皇帝,建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二十四功臣画像也是由阎立本完成的,其代表作《步辇图》更是入选华夏传世十大名画!
  比起阎立本,张择端更是让大家熟悉,他是宋朝画家,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厘米。
  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记录了华夏二十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汉族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繁荣景象,在华夏,乃至于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528厘米的画卷上,公会花了814个人物,牛,骡,驴等等牲畜73匹,车,轿子,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另有房屋,桥梁,城楼,河流等等,就算说是华夏历史上的第一画卷,也不会有几个人会有意义……
  尤其张择端的作品存世极少,每一样皆是国宝级,《清明上河图》真迹更是不知去向,现存清明上河图皆为仿制品……
  这一箱的收获,真是太大了,唐大少已经无法用言语去表达自己的情绪,老李和他的两个徒弟在清点完这一箱东西之后也都是长大了嘴巴,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这就是一个家族的积累吗?
  当然,其实没有那么夸张,除了那些唐宋时期的画家之外,其余画家和当时的潘家基本上在同一个年代,这些画或许他们还未成名的时候就被收集,也或许是成名后,但总而言之,一个活着的画家,他的画价值一般不会高到一个很离谱的程度……
  所以当时的潘家在收集这些东西的时候,其实是不用花费太大力气的,在他们的眼里,这些画恐怕会还不如那一箱银子值钱,只是在数百年时间过去了的今天,那些金子和银子加起来,恐怕也换不来这箱子里一半的东西……
  现在,就连唐大少自己,也感觉到了,这个潘家宝藏的恐怖之处……
  或许在当年的潘家人看来,他们留下的这些东西,其实用处是不大的,否则绝不可能只是收集这么一箱,在他们看来,那些黄金白银更为有用,可惜无论如何他们也预料不到今天的这个局面……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现在是太平盛世,这些物品的价值比起那几十箱黄金白银来要珍贵的多……
  将所有的东西清点完毕,老李和小田两人又将这些东西纷纷装回箱子,然后打开下一箱……
  当天,唐大少四人除了需要解决个人问题之外,都没有离开过这个房间,哪怕是吃东西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一整天下来,唐大少也快麻木了,因为他看到的宝贝,实在是太多了……
  假如不是叶群将之硬拉出来,恐怕唐大少现在还在哪库房里对着诸多箱子发呆呢……
  当晚,唐大少也没有再去玉泉山疗养院,而是在这天上人间直接自己开了一间房……
  第二天一早,唐大少洗漱完毕,吃完早餐,正准备去库房的时候,一个意外的电话铃声出现了……
  听着这个滴答滴答的电话铃声,唐大少还以为不是自己的,因为自己的手机明明设置的是一首音乐,可是口袋中的震动,顿时让唐大少想起,貌似自己不止一部手机……
  唐大少从裤兜里掏出一块体型很小的纯黑色手机,那滴答滴答的电话声,正是这部手机中响起的……
  这电话怎么响了?
  唐大少看着这黑色电话,迟疑了几秒钟之后按下了接听键……
  “你好,编号1547,我是007,你以后可以喊我头……”
  电话的对面传来一个阴测测的男人声音……
  我是1547?你是007?
  开什么玩笑?
  不过瞬间,唐大少想起这部手机的特殊性,原本想开怀大笑的他顿时止住了……
  这部手机是他的,又不是他的……
  这是定制机,不是他买的,而是在自己拿到那国安的蓝色小本本之时一起送过来的……
  不是说好了,我只是挂名吗?
  为何这部手机会响,还冷不丁的冒出了一个自称是零零七的人……
  “喊你头?你是谁?”唐大少问道。
  “刚才我说了,我是007,你是1547.”007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7/14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