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原始时代(校对)第1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322

  “王”
  苏焱:“今年没有找到对象的族人只剩下你们了,不能怨你们,今年成年的男性族人比你们女性族人要少二十一人。
  我的打算是,给你们放宽一点时间,到明年春季结束,你们必须找到对象,按照其他男性族人的意愿,你们可以选择已经有配偶的男性族人,也可以选择明年成年还没有配偶的男性族人。
  若是春季结束你们还单身,那只能由部落来安排。”
  “王,我们知道了。”刚刚还忐忑不安的年轻女性族人们听到苏焱的话后都一个个露出笑脸,现在她们拥有更多可选项,总能找到自己满意的。
  毫无疑问,刚刚成年的年轻女性族人们最想要嫁给的对象就是苏焱,只是苏焱不会接受她们。
  苏焱是龙部落的王,是强者,女人们最想要嫁给强者,略过王,她们的选择项还有很多。
  有两点需要注意,一个是她们选择的对象年龄不要太大,年龄最好不要接近或者超过她们的父亲;第二个则是她们选择的男人是否会接受她们。
  至于选择比她们年龄小的男人,她们几乎没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学堂的关系,几乎是同龄的少年少女接触的最多,差一岁就是差了一个年级,接触的就少了,她们无法与小自己一岁的女人去竞争,毕竟少年少女们的感情在那里。
  二十一位年轻的女性族人们都已经将念头放在和自己同一年龄或者大几岁的表现优秀的男人身上。
  龙部落可没有一夫一妻这种在原始时代里非常奇怪的制度,一个男人的配偶越多,代表这个男人的实力越强,实力越强的男人会吸引更多的女人。
  刚刚成年还有大几岁的男人配偶都不多,特别是今年刚刚成年的男性族人都只有一个配偶,她们投怀送抱过去,大概很少会有男人拒绝吧,她们又不是那些身材矮小的女人,送上门来可能都不愿意要。
  单身的二十一位年轻女性族人行动速度很快,只相亲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有族人到户部登记,而且来的人是一男两女。
  男的是今年刚刚成年的虎久,虎久算是今年成年的族人中最优秀的几人,非常受女性族人欢迎,若是没有最初只能选择一个配偶的限制,可能虎久的配偶人数能达到三个以上。
  昨天苏焱对单身的年轻女性族人谈话结束后,她们就立即行动起来,先后有三人向虎久表达爱意。
  虎久没有在乎已经怀孕的妻子的想法,直接选中三人中的两人,只拒绝掉原血虎部落出身的那个年轻女性族人。
  虎久的妻子对丈夫又迎娶两个配偶的事情没有太多的想法,她只是一个女人,没有资格为自己的丈夫做出决定,唯有一点好处,先入门者为大,后入门的女人都要称呼她为姐姐。
  到了第二天,虎久便带着两女来到户部登记,以后他们都是一家人。
  有意思的是,作为十六岁一代中比较优秀的男性族人,希也收到一个同出身蛇氏族的年轻女性族人的爱意,最终希接受了。
  ……
  秋收时节,除了阳城那边,其他三座城池的大部分族人都将手中的劳作放下,迎接秋收,甚至一部分表现好的奴隶也加入到收获农作物的队伍中,由这部分奴隶来代替已经迁往阳城的族人。
  今年龙部落一共耕种粟八万余亩、麻一万余亩、黄豆一万余亩,最终收获五千一百余吨粮食,比去年收获的粮食多一千吨。
  麻籽的亩产量增加很少,不过种植麻最重要的是收获麻纤维,麻籽只是次要。
  黄豆亩产量破百,达到一百零二斤,还算不错。
  到了粟的亩产量,只有一百零五斤,与去年相比,亩产量居然还下降两斤,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要知道今年是一个正常的年份,和去年差不多,麻籽亩产量和黄豆亩产量或多或少都增加,唯有粟的亩产量下降,最有可能是经过多年耕种的土地的营养成分下降,导致种植在上面的粟产量降低。
  如此情况下,苏焱决定明年龙部落的黄豆种植面积大大增加,从今年的一万亩增加到最少三万亩,凡是耕种时间长的土地都要种植黄豆,用黄豆来改善这些土地的营养成分,过几年后再种植粟。
  好在黄豆亩产量距离粟亩产量已经没有多远,扩大黄豆种植面积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另外阳城那边,明年最少要耕种两万亩土地,预计明年龙部落耕种土地总面积将会超过十三万亩,明年粟的种植面积和今年相比几乎差不多。
第347章
暗流2/2
  叮叮当当
  铜矿区到处都是这种声音,成年奴隶拿着正常的铜铲或者镢头,未成年奴隶拿着小号的铜铲或者镢头,在土坑中忙碌着,他们将一块块矿石采挖出来,装进藤筐中。
  大多数成年族人走路时,双脚乃至双手上的镣铐互相撞击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他们非常讨厌双脚乃至双手上带着的沉重东西,这破东西大大限制他们走路的速度,让他们难以跑跳。
  一个个藤筐装满铜矿石,很快就有推着独轮车的奴隶过来,用独轮车将铜矿石运走,这些推着独轮车的成年奴隶都是奴隶中表现比较好的,双手没有带着手铐,双脚上依旧有镣铐,却换成一个锁链长一些总重量减少一些的镣铐。
  无论奴隶表现的再怎么好,都不会轻易将其身上镣铐拿掉,没有人敢确定这些奴隶是真的老实了,奴隶表现好,可以给奴隶换一个稍微轻松的活,又或者给奴隶更好的食物。
  就像现在这样,表现好的奴隶一部分离开铜矿区,到源城、赤城、竹城三座城池去,每天的劳作变成制砖,制砖的活要比挖矿的活轻松不少。
  还有一部分表现好的奴隶在从挖矿变成用独轮车运送铜矿石,这活同样比挖矿轻松一些。
  奴隶们的食物以素食为主,粮食加野菜再加少量的鱼肉,食物是定量的,最差也能让奴隶吃个八分饱。
  若是奴隶表现好,鱼肉的份量会增加,有时候甚至会得到兽肉,要知道在龙部落中,族人们能够获得的兽肉份量都大大减少,需要积攒好多天才能痛快吃上一顿兽肉。
  自前年龙部落施行奴隶制后,到现在,因为逃跑或者反抗而被杀死的奴隶已经超过五十人,当然,三分之二都是在今年死的,今年几乎每个月,龙部落的征战队伍就会征服一个部落,带回来大量战利品和奴隶。
  到如今,龙部落奴隶数量多达数千,相当于上千成年劳动力,有效缓解龙部落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新加入的奴隶总想着逃跑或者反抗,龙部落只能用严苛的规矩再加上比较好的生活环境让奴隶老实下来,同时奖赏表现好的奴隶。
  介于奴隶数量的增多,以及潜藏着的危机,苏焱心中已经有专门设立一个管理奴隶的部门的想法,调一个族长过去管理部门,这件事情被苏焱放到明年进行。
  ……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这群可恶的家伙,真想杀死他们。”一个双手双脚都带着镣铐脸上刺有“三八二”字样的壮硕奴隶用他以前部落的语言小声对着几步距离的另一个奴隶说道,两人都是来自一个部落,他们的部落已经被龙部落覆灭掉。
  “我也想呀,只是就我们这些人,如何能够杀死他们,他们人数可不少,还要锋利的武器。”另一个脸上刺有“三九五”字样奴隶无奈的小声回道。
  奴隶脸上刺的字就是他们的编号,人脸上只要被刺上编号,就代表这人是奴隶,与龙部落族人区分开。
  在中国古代,刺字叫黥刑,又名墨刑,上古的五刑之一,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肉刑,直至清末光绪三十二年修订《大清律例》时才被彻底废除,前后沿用时间长达数千年。
  三八二号:“听说那些人在串联,好多人都加入到其中,准备寻找机会行动,杀死那些可恶的家伙,然后一起逃跑。”
  三九五号:“我们也加入过去?”
  三八二号:“对,我们也加入过去,我可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就算是死也要杀死几个。”
  三九五号:“行,我听……”
  啪!啪!
  “你们俩老实干活,别说话。”
  一什藤甲兵走近这边,听到三八二号和三九五号两个奴隶在说话,直接就是两鞭子抽过去,在两个奴隶身上分别留下一道红印。
  三八二号和三九五号将心中的仇恨深深隐藏下来,不敢说话,低下头来用力挖矿石。
  两人在铜矿区待了一年多时间,早已经能够听懂龙语,也能说一些龙语,说起来磕磕巴巴的,甚至奴隶们互相交流也是用龙语,毕竟奴隶们来自多个奴隶,互相交流是龙语加上手势。
  什长稍微停顿一会后,才带着人继续向前走,巡视铜矿区。
  像这样的巡视队伍,铜矿区中还有很多,他们都穿着藤甲一手持铜盾一手持铜斧或者铜刀,这样一身装备的一个什,即便遭到几十个奴隶围攻,也能对付,在远一点的地方,一座座木楼上都有好几个弓箭手警戒着四周的情况,一旦出现问题,他们会立即张弓射箭。
  为了看守奴隶,龙部落可是调集众多族人到铜矿区,少部分族人已经有资格加入到预备队和狩猎队。
  三八二号和三九五号两个奴隶说的没错,铜矿区中的奴隶的确在策划着暴动,主谋是龙部落最早的奴隶,他们来自北方一个以狼为图腾的部落。
  出自狼部落的奴隶,首领已经死了,还有几人想要逃跑或者反抗被杀死,剩下想要逃跑或者反抗的人知道暂时无法逃跑或者反抗,只能将想法暂时放下,等日后在寻找机会。
  最终,九号奴隶“脱颖而出”。
  九号原本在狼部落中就属于武力最高的几人,首领死后,武力比九号高的人就更少了,九号内心坚定想要反抗,很快收拢狼部落小半人,他们在不断寻找机会想要反抗或者逃跑,只是龙部落没有给九号这个机会。
  随着龙部落不断征服其他部落,铜矿区的奴隶也在不断增加中,九号派遣手下尝试和其他部落联系,很快,九号又收拢大批其他部落想要反抗的人,九号的势力在铜矿区奴隶这个大阵营中属于最大的。
  四一七号:“九号,我们什么时候行动。”
  九号:“不着急,冬季即将到来,现在我们行动,寒冷的冬季中该怎么办,等明年春季,我们在寻找机会行动。”
  四一七号:“好。”
  许多奴隶都没有名字,龙部落给他们排的编号反而成为他们的名字。
第348章
监狱1/2
  源城、赤城、竹城比邻的这条黄河支流一直没有一个名字,非常的麻烦,苏焱想了想后给予这条河流一个名字——源河,与源城的起名是一个想法。
  在冬季快要到来的时间里,龙部落全部的十二艘甲型船在源河和黄河中穿梭不停,族人迁移至阳城的工作在秋收结束后没多久就已经完成,但是阳城这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过冬的食物问题。
  阳城是在今年建造并建成,除了秋季里一部分时间,阳城的人们主要将时间都用在建城上,没有时间去耕种土地,阳城这边积蓄的食物自然很少,所以必须要从其他三座城池搬运一些食物到阳城来,让阳城的族人们有足够的食物渡过冬季。
  大批粮食,一些蔬菜,一些腌鱼,还要少部分腌兽肉,再加上盐,全部都往阳城送去。
  阳城的族人也在忙碌的获取食物,不停的从黄河捕鱼腌制起来,还派出一部分族人到阳城远处的丛林中去寻找能吃的野果摘下来存放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