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原始时代(校对)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322

  前八座城池的城墙皆高一丈,城墙上方仅能容一人行走,而中京的城墙高达两丈,可同时三人到四人并排行走,当然,中京的城墙并不是全部由砖石建筑而成,城墙内部是拍打坚实的泥土,城墙外部才是砖石,这种建构已经足够了。
  中京占地面积更大,意味着能够容纳的人口更多,前八座城池设计容纳人口皆为一万人左右,中京可容纳人口最少也有两万,现在中京刚刚建成,龙部落已经分批将一万族人迁移到中京来。
  中京的内部构造与其他八座城池大同小异,但是有一点最为不同,中京是即将建立国家的都城,苏焱大部分时间都会坐镇中京,苏焱居住的府邸升级为王宫,王宫位于中京正北方位,占地九亩,北部为居住区域,南部为苏焱行使权力区域。
  中京已经建成,国家当立,苏焱决定将建国时间放在秋季的第一天。
  ……
  自青木部落覆灭到中京建成,实际上已经过去将近三年时间,三年的时间里,龙部落有着太多太多的变化,变化最大的就是人口数量。
  三年前龙部落有成年男性族人四千七百余人,成年女性族人九千三百余人,族人总计三万七千七百余人,若是算上仆役和奴隶,龙部落总人口即将突破四万两千人。
  将近三年时间过去,龙部落族人总数已经只差不到两百人就能达到六万,成年男性族人已经达到八千二百余人,成年女性族人更是达到一万五千四百余人,要知道这是年初统计的数据,到了中京建成这个时间,龙部落族人总数必然超过六万,再加上奴隶和仆役数量,龙部落总人口已经达到六万四千余人。
  三年的时间,龙部落总人口暴增两万两千人余人,能够有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增长,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一点原因最简单,就是龙部落自然人口增长,去年龙部落降生的婴儿已经突破四千。
  而龙部落是一个年轻的部落,成立时间仅仅有二十三年,再加上医学的发展,每年龙部落因为老死和因疾病而死的族人很少很少,另外这几年里龙部落几乎不主动对外发动战争,龙部落因为战争而死的族人更少。
  以龙部落现在的人口为基础,即使仅依靠自然人口增长,恐怕最多八年时间,龙部落总人口就会突破十万。
  龙部落人口快速增长的第二个原因则归功于青木部落,青木部落覆灭前已经是人口过五千的霸主级部落,龙部落轻松将青木部落覆灭,超过四千六百人被龙部落收纳,少部分贬为奴隶,剩下都转变为龙部落族人。
  至于第三个原因,就要数这几年里加入龙部落的氏族了。
  三年时间里,一共有六个氏族加入到龙部落来,分别是鹿氏族、狼氏族、猴氏族、虎氏族、雨氏族、竹氏族,一举使得龙部落拥有氏族数量达到二十个。
  其中鹿氏族和虎氏族有名字重复的,苏焱没有为新加入的鹿氏族和虎氏族改名字,仅仅是在他们之前加上一个“第二”,第二鹿氏族,第二虎氏族,原有的两个则可以称呼第一鹿氏族,第一虎氏族,以后若还有鹿氏族和虎氏族加入,则加上“第三”、“第四”的前缀。
  “第一”、“第二”这样的前缀仅仅是为了辨别同名字的氏族,代表加入龙部落的先后顺序,没有强弱的划分,在龙部落中,各个氏族地位等同。
  鹿氏族、狼氏族、猴氏族、虎氏族、雨氏族、竹氏族的人口加在一起超过五千,而且一加入就成为龙部落族人,贡献比青木部落还大。
  其他五个氏族略过,重点介绍竹氏族,竹氏族算是六个氏族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氏族,在未接触龙部落之前,竹氏族是六个氏族中人口最多的,且实力最强大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个“竹”字上。
  竹氏族原居住地附近区域有一片竹林,在竹氏族祖先上百年时间摸索中,竹氏族学会利用竹子制造弓箭,相对于其他部落简陋的弓箭来说,竹氏族的弓箭要更好一些。
  竹制弓箭给竹氏族的实力带来不小的提升,在与其他部落的战争中,竹氏族很少战败。
  凭借竹制弓箭,竹氏族的狩猎效率也能得到一定提高,只是以竹氏族的人口,狩猎效率再高也只能在食物获取方式中占据次要位置,见识到龙部落的强盛后,在龙部落邀请下,竹氏族加入到龙部落来。
  今年里龙部落还将有两个氏族加入到龙部落来,一个是(第二)熊氏族,一个是(第二)狼氏族,又能为龙部落增加近两千人口,苏焱已经决定在建国前将两个氏族迁移到龙部落来。
  熊氏族相对比较普通,狼氏族则引起苏焱的注意,说是“狼氏族”,苏焱感觉“犬氏族”或者“狗氏族”更适合一些,因为狼氏族居然驯养狼。
第457章
粮满仓2/2
  按照鹿缘描述的,狼氏族驯养的野兽是狼,但是和狼的性质又有一点区别,样貌没有多少变化,但是那些狼和狼氏族的人们友好的生活在一起,连小孩子都可以与狼玩耍,显然狼的本性大部分已经去掉,更应该称呼为狗或者狼狗。
  不过以“犬”或者“狗”为名有点不好,所以苏焱依旧以“狼”命名。
  受限于食物的问题,狼氏族驯养的狼狗并不多,每当驯养的狼狗数量达到一定上限,狼氏族都会将一部分狼狗送归山林。
  都说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看家护院,辅助捕猎,甚至战场杀敌,等到狼氏族迁移到龙部落来,苏焱会尽可能的扩大狼狗种群。
  黑猪、锦鸡、羊、鹿、牛、马,狗即将加入,龙部落驯养的动物越来越多。
  三年的时间里,可不止是人口快速增长这一个方面,比如苏焱关注的新型木船已经建造出来,且已经有三艘建成投入使用。
  龙部落第一种大规模建造的木船是甲型船,长六丈,宽半,一次可以载十多吨货物,换成载人,一次可以乘坐成年人一百人左右,一天能够航行百里。
  甲型船的建造一直没有停止,目前龙部落甲型船的数量已经多达三十三艘,组成第一贸易船队和第二贸易船队来往于黄河各处,可深入黄河的一些支流。
  新的木船命名为“乙型船”,长八丈,宽二丈,一次可以载三十吨左右的货物,一天能够航行百五十里。
  两种木船对比一下,几乎两艘甲型船才能顶得上一艘乙型船,乙型船在航速上更是超出甲型船不少,比如说第一贸易船队的草原贸易,一个来回要持续一个月时间,若是换成全部由乙型船组成的船队,时间甚至可以缩短到二十天。
  不过乙型船的建设时间更长,一艘甲型船从春初开始建设,起码要到秋季才能建设完成,而第一艘乙型船用掉了一年外加一个春季和半个夏季的时间,到了第二艘和第三艘乙型船,用掉了一年加一个春季时间。
  目前龙部落的第四艘和第五艘乙型船正在建设中,已经建成的三艘乙型船将第三贸易船队的其他甲型船全部换掉,有乙型船在,第三贸易船队原本一趟形成要两个月时间,现在最快要缩短到四十天。
  龙部落的几十艘木船航行在黄河和黄河支流上不是没有遇到过意外,前年的时候,第一贸易船队完成交易返程,一艘甲型船倾覆,好在求援及时,只有三个族人被河水吞并。
  还好只是内河,若是换到变幻莫测的大海上,每年不知道要损失多少艘船多少族人。
  说完人口和木船,接下来是龙部落的食物需求,主要为三个方面,农耕、捕鱼、家畜,狩猎一直排在第四位,未有变动。
  捕鱼这一项不必多说,最开始时是龙部落主要获取食物的方式,不过随着龙部落人口的增多,捕鱼效率已经无法满足龙部落对食物的需求,预计再过一些年,家畜的地位要排到捕鱼前头去。
  因为丛林中野兽的减少,驯养家畜已经成为龙部落换取兽肉的主要方式,家畜分散到每家每户,虽然加重管理难的问题,但是却减少家畜患病后大规模传染的问题。
  每家养十几只锦鸡,再加上一头猪或者两只羊或者两只鹿,顺带着每二、三户人家要养一头马或者一头牛。
  依靠狩猎获取到的兽肉占据每年龙部落所食用的兽肉比例已经不足五分之一,狩猎还是一种完全靠运气的获取食物方式,而驯养的家畜,几乎是想吃就吃。
  不过龙部落还没有施行私有制,龙部落族人饲养的家畜都属于部落,想要杀家畜还得看部落的命令,只有在立功的时候,才会赏下家畜。
  实际上驯养家畜和农耕息息相关,农作物的根茎叶壳都可以作为家畜的食物,农作物种植规模越大,家畜的食物越多,不需要浪费时间去丛林中为家畜寻找食物,驯养家畜的规模也能得到扩大。
  而且牛马种群扩大,用牛马来拉犁,一定的时间里,龙部落就能耕种更多的农田,秋收后能够获取更多的食物,也能获得更多的根茎叶壳这种作为家畜食物的副产品。
  猪、羊、鸡、鹿这些家畜的数量增加的慢一点不要紧,牛马的数量能增加多少就尽可能的增加,多多益善,即便每天派出大量族人去丛林中为牛马收割食物也是值得的,牛马能够拉犁耕田,马能够拉货送人,还能快速传递信息。
  这几年时间里龙部落一直重视对草原上游牧部落的交易,平均每年最少获取到八百头牛马,只是相对于龙部落的成年男性族人数量,龙部落饲养的牛马数量依旧缺少。
  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只是增加粮食产量的一个方法,另一个方法就是寻找培育出高产种子,然后扩大高产种子的种植面积,逐步淘汰掉亩产量低的农作物种子。
  以龙部落主要种植的粟、小麦、黄豆三种农作物为例,去年里,粟最高亩产量已经超过一百五十斤,平均亩产量仅仅是接近一百四十斤;小麦最高亩产量超过一百三十斤,平均亩产量才一百二十斤出头;黄豆最高亩产量接近一百四十斤,平均亩产量一百三十斤出头。
  目前龙部落中,粟种植面积最大,其次是小麦,排在第三位的黄豆,要知道黄豆的亩产量比小麦还高,种植面积却比小麦低,黄豆的主要用途还是榨油、做豆腐这些,几乎已经从主食中去掉。
  面食已经成为龙部落族人最喜欢的主食,面头、大病、饺子,各种各样的面食列入到龙部落族人的食谱中,若不是小麦的亩产量和粟的亩产量差距比较大,小麦的亩产量绝对会超过粟的亩产量。
  由于耕地面积扩大和农作物亩产量提高,几年下来,龙部落收获的粮食连年增加,再加上捕鱼、驯养动物、狩猎这几种获取食物方式,龙部落每年都会剩下好多粮食吃不完。
  各座城池中都建有高大的粮仓,一座又一座粮仓被粮食装满,不得不继续建造粮仓,每年都会将粮仓中存放的旧粮食先吃掉,将新粮食装进粮仓中。
  截止到中京建成,龙部落各座城池中粮仓存放的粮食足够龙部落所有人大半年食用,等到今年收获粮食,预计到时候粮仓中存放的粮食足够龙部落所有人一年食用。
  天有不测风云,谁也无法确定来年是否会发生天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严重,存储一些食物,能够有效增加龙部落抵抗天灾的能力。
第458章
游中京1/2
  三艘甲型船缓缓停靠在中京码头。
  “中京好大呀。”
  “是呀,是呀,比源城大多了,据说这城墙就比其他城池的城墙高一倍,更加宽厚坚实。”
  三艘甲型船中间那艘上,十二个少年少女聚在甲板上向不远处的中京望去,少女们小声讨论着第一次见的中京,以后她们就会居住在中京,而少女们旁边的两个少年也看着中京,不过两个少年的表现比少女更加稳重一些。
  苏焱和梅花、娥月、香香三女从船舱中走出来,走到已经停止说话的少年少女们身边,苏焱沉声说了一句:“走,我们下船。”
  从木船上踏出,直接踏上码头,众人很快都来到码头上,码头这边有几十个族人站立着,中京城城主蛇坚赫然在列,他们见到王下船,立即向王行礼同时高呼道:“王!”
  “坚,我们走,先进城看看。”苏焱带着众人大步走向停放马车区域。
  码头距离中京城超过两百丈,码头边上已经准备多辆马车,有专门载人的马车,也有专门装载货物的马车。
  这一次苏焱全家搬到中京城来,不止是人来了,三艘甲型船上还运载一些源城家中放置的物品,苏焱可没有想着搬进新家后将那些还能够用的旧东西都换成新的,以龙部落目前的条件来看,还不允许铺张浪费。
  载货的马车等着运载甲型船的各种物品,苏焱一行人则坐上马车,苏焱、蛇坚、平、安坐在第一辆马车上,梅花、娥月、香香以及三个少女坐在第二辆马车上,剩下的七个少女坐在第三辆马车上。
  在三位车夫的驱赶下,三辆马车匀速向中京城驶去,码头上有族人羡慕的望着马车远去,他们羡慕的不是马车上坐在的人,而是羡慕驾驭马车的人,能够给王驾驭马车,这绝对是一件值得他们向同族炫耀的事情,只可惜驾驭马车的人不是他们。
  苏焱不是第一次来中京城,在中京城的将近两年半建设时间里,苏焱最少每两个月就会来到建设中的中京城看看,毕竟中京城与之前建造的八座城池有许多不同之处,中京城的设计图纸就是苏焱亲自勾画的。
  目前来说,对中京城最了解的两个人,一个是全城参与指挥建造中京城的蛇坚,另一个就是设计中京城的苏焱。
  不用苏焱去询问,蛇坚就主动向苏焱汇报中京城目前的情况,中京城目前居住族人数量,中京城对迁移进来的族人安置情况,中京城外预定开垦农田面积,等等。
  总体来说自中京城建设之日起到今天,这段时间里中京城都没有发生大的问题,前面八座城池给中京城的建设打下深厚的基础,到了中京城建设的时候,小问题都很少出现。
  中京是龙部落即将成立的国家的都城,取代源城对龙部落或者即将成立的国家的重要性,中京就是未来国家的中心,源城的一些非必要产业都会迁移到中京来。
  比如说源城造船厂、冶炼厂这两样就无法迁移到中京来,木匠坊、造纸坊、染布坊之类的可以迁移到中京来。
  源城目前设计规模仅仅能够容纳一万左右的人口,平时居住人口在七千左右,而中京城设计规模能够容纳两万人口,平时居住人口要达到一万五千左右,人口既是潜力,再加上中京城是未来国家的中心,各种重要的事物都要放到中京城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