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原始时代(校对)第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322

  对日部落阵营和渔部落的战争结束了,接下来一、两年时间里,几乎不会有出动远征军团的战争。
  加上三万俘虏,夏国总人口已经超过二十六万,这依旧是一个比较小的数字,夏国通过对外战争能够获得大量人口,但是之后一、两年里是没有出动远征军团的机会了,主要还是其他已经确定信息的部落距离夏国太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耗费大量时间去征战远方的部落对夏国来说有些不值。
  当然,若是能够缩短行路的时间,也是可以继续让远征军团继续对外征战的。
  今年夏季的时候,漓城造船厂将新船建造出来,苏焱亲自前往漓城见证新船下水。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试航,几乎已经确定新船建造成功,并达到设计时的能力,苏焱将新船命名为丙型船。
  甲型船,乙型船,丙型船,现在夏国已经拥有三种型号的船只。
  甲型船,长六丈,宽一丈半,一次可以载十多吨货物,换成载人,一次可以乘坐成年人一百人左右。
  甲型船一共有三个版本,分别是普通版甲型船、改进版甲型船、微改版甲型船。
  普通版甲型船已经停产,新建的甲型船只会是改进版甲型船,微改版甲型船是已经投入使用的普通版甲型船,在改进版甲型船出现后,又将普通版甲型船送回到源城造船厂进行一点修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普通版甲型船的速度。
  当然,微改版甲型船的速度没有改进版的快。
  夏国的甲型船中,普通版甲型船数量已经少于十艘,差不多明年里就能将剩下的甲型船全部修改完毕。
  乙型船,长八丈,宽两丈,一次可以载三十吨货物。
  乙型船一共有两个版本,分别是普通版乙型船和微改版乙型船,微改版乙型船和微改版甲型船是一个道理,因为乙型船数量只有十五艘,都已经完成微改,新建的乙型船也都是微改版的。
  苏焱得到舟城造船厂的汇报,舟城造船厂花费多年时间对乙型船进行研究改进,很快就会建造新版的乙型船,新版乙型船将拥有比微改版乙型船甚至是改进版甲型船更快的速度。
  最后则是丙型船,长七丈半,宽一丈六尺,一次可载二十吨货物。
  丙型船的载重量比甲型船多比乙型船少,处于中间位置,但载重量不是丙型船的主要设计特点,丙型船最重要的特点是速度快,比最快的改进版甲型船的速度还要快。
  假设一处河段,相同的风速条件下,普通版甲型船需要十天时间行驶完,那微改版甲型船需要九天(左右),改进版甲型船只需要七天,普通版乙型船需要八天,微改版乙型船需要七天半,第一版丙型船却只需要五天半,丙型船的速度比普通版甲型船都要快出一倍来。
  用丙型船在黄河上航行,夏国本土与蓄城区域三城联系将更加快捷,与新航线诸部落交流也将节省很多时间。
  待丙型船的情况确定下来后,漓城造船厂将全力建造丙型船,若是情况允许,苏焱还会让舟城造船厂和源城造船厂也建造丙型船,现在夏国缺少船只,也缺少航速快的船只。
  今后几年时间里,夏国需要更多的丙型船,一方面是为减少夏国各座城池交流所用时间,另一方面则是载着远征军团向更远的地方进军,通过战争为夏国获得更多的人口。
  不过这事情急不得,毕竟丙型船才刚刚建造出来一艘原型船,造船师们还能对丙型船进行一点改进,之后才会大批量建造。
  苏焱想了想,远征军团是无法向远方的部落发动战争,但不代表没有战争可打,远的不行那就来近的,正好夏国即将开始在远离河流的区域建城,远离河流的区域还有一些部落生活中。
  “以两座相邻的城池为单位,每座城池调集一个队的野战军和一个队的城防军,一个队伍总计四个队,三百六十余人。
  以两座城池为中心,黄河南岸的城池就向南方区域探索,黄河北岸的区域就向北方探索,各支队伍一边探索地形、物产,一边寻找其他部落。
  发现的部落若实力弱小,直接进攻,若实力强大,则先撤退,调集足够的人手再过来。”
  苏焱将新计划记下来,冬季里对这个计划好好完善一下,这个计划也算是为夏国向远离河流的区域建城做准备。
  骑兵部队依旧按照计划,每两个月深入草原一次,但蓄城这边有些问题。
  蓄城的城墙是标准城池中最高大的城墙,但蓄城可容纳人口上限和其他标准城池一样,都是一万人口,现在蓄城内居民人数已经快要达到这个上限了。
  针对蓄城面临的问题,苏焱有两个解决方案:
  第一个是扩建蓄城,蓄城在设计建造的时候就留有扩建计划,可以按照扩建计划将蓄城规模扩大;
  第二个是在草原区域建造新城的计划。
  两个方案都有许多问题。
  第一个方案里,蓄城扩建后,因为蓄城位于草原边缘区域,可能遇到游牧部落的攻击,扩建后的蓄城依旧需要高大的城墙,工程量要比蓄城现有的城墙工程量要大很多。
  第二个方案则是对新城的择址问题,新城的规模可以和蓄城一样,但新城的选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比如蓄城,西方是草原,东方是丛林,南方是黄河,非常好的一个区域。
  新城最好建造在与蓄城差不都的区域里,但这种区域短时间内找不到第二个,也不靠近蓄城。
  新城肯定不能建立在黄河沿岸区域,城池中的居民每天里需要燃烧大量柴草,就算有煤都不行,新城必须要靠近丛林。
  如此想来,新城倒是可以在蓄城北方建设,不靠近黄河也无所谓,夏国已经有足够的马匹,新城还在草原边缘区域,可以骑马和驾驭马车快速往来蓄城。
  两个方案都是可以进行的,最终苏焱打算先进行第一个方案扩建蓄城,毕竟蓄城有足够多的人口,就算有敌人来袭,蓄城也能击退敌人,转而建造一座新城,则需要调动更多的人手过去,防止有敌人来袭。
  先进行第一个方案扩建蓄城,等第一个方案结束后,可以再进行第二个方案,今后蓄城就是夏国西方区域的中心,可以赐名“西京”。
  中京城,西京城,在这个通讯条件落后的时代,等到夏国的疆域达到一定规模,到时候可以设置五座都城,中京城为中心,四座陪都位于中京城的四方,五座都城负责夏国全国事物。
  夜晚中,苏焱做了一个梦,梦境中,夏国在苏焱自己的统治下已经拥有数百万人口,疆域广阔,没有任何敌人是夏国的对手……
  【只是一个梦而已,本书没有完结,还有好多内容要写呢】
第571章
县镇制
  冬季刚刚过去,抗黑联盟四个成员部落立即进行今年的第一次会盟,暂时未有新的成员部落加入抗黑联盟,不过冬季前最后一段时间的努力已经让好几个部落产生些许想法,今年继续努力一番,说不定这几个部落就会加入到抗黑联盟来。
  邀请新部落加入抗黑联盟是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则是四个成员部落搬家的事情,一年时间里,居住地四周的草吃的差不多了,需要换一个地方,但因为抗黑联盟的事情,四个成员部落都没有向太远的地方搬家,方便联系。
  为了让抗黑联盟内部之间更加团结,枯草首领提出新的提议:联盟成员部落之间不允许相互攻击,违者被其他成员部落一起围攻;若联盟成员部落之间发生矛盾,可用搏斗的方式进行解决,败者需要主动道歉。
  枯草首领的提议再一次得到其他三位首领的赞同,三位首领都表示这个提议非常好,有效降低联盟成员部落之间的戒心,有利于成员部落团结对抗黑部落。
  抗黑联盟四个成员部落结束今年第一次会盟后没多久,夏国中京城这边也进行今年的第一次朝会,夏国各座城池的城主、各部分部长都赶赴中京城参加朝会。
  今年是夏历十三年,是夏国立国的第十三个年头,也是夏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夏国的发展有目共睹,可以说仅仅是四年时间的发展,几乎就达到苏焱定下五年计划时的目标,具体成就还要等到今年结束才行。
  得益于去年时间里远征军团连续覆灭日部落阵营和渔部落,再加上夏国自身自然人口增长,夏国总人口从去年春初统计的二十二万六千五百余人暴增到今年春初统计的二十七万三千余人,去年一年时间,夏国总人口暴增四万六千余人。
  目前夏国有成年男性国民四万两千三百余人,每个男人代表一个家庭,意味着夏国已经有四万两万三百余户,成年女性国民则有六万五千六百余人,光是成年国民数量,就已经突破十万大关。
  而夏国遇到的最强大的部落是人口才两万多的蛇人部落,远远无法和夏国相比。
  夏国的二十七万三千人口中还包含一万五千一百余人的奴隶,成年奴隶数量和未成年奴隶数量相差不多,这些奴隶为夏国做出非常大的贡献,包括挖铜矿、挖铁矿、挖煤矿、建城、修路等各项劳累或者危险的劳作都由奴隶承包。
  夏国需要做的仅仅是派出足够的人手看守奴隶,不能让奴隶们逃跑掉或者暴动,顺带为奴隶们提供足够的食物和能够挡风遮雨避寒的房屋,以降低奴隶们的反抗心。
  随着夏国持续对外征战,夏国的奴隶数量还会不断增多,能够为夏国做出更多的贡献。
  建城、扩建源城造船厂和舟城造船厂、批量建造丙型船等等各项事物一一由苏焱颁布下去,最后苏焱着重安排夏国对外战争的事情。
  骑兵部队照旧每两个月深入草原一次,还有今年骑兵部队要扩编到十个队的规模;相邻两座城池各调集一队野战军和一队城防军组成一支征战队伍,黄河南岸的城池向南方进发,黄河北岸的城池向北方进发,探索记录地形、物产,以及寻找其他部落进行攻打。
  听到王说今年夏国对外征战的计划,兵部部长鹿辰、副部长蛇守双眼都亮起来,作为兵部主官,两人可不希望兵部悠闲下来,想要让兵部不悠闲下来,唯有战争。
  苏焱说完后,鹿辰当即向苏焱做出保证,兵部一定会完成王的计划,鹿辰决定等朝会结束后召集各城池兵部分部长好好商议此事,一定要把事情办得漂亮,最好今年的收获不比去年差。
  朝会结束了,苏焱却发现一个问题,只有各城池城主、各部部长和分部长进入议政厅参加朝会,议政厅已经显得拥挤了。
  现在夏国有户部、刑部、礼部、教部、医部、农部、工部、兵部、奴部、仆部、商部、运部共十二部,有中京城、源城、蓄城等三十六座城池,部门短时间很难再有增加,但城池数量一直在快速增加中,去年只建造四座城池,今年要建造五座。
  城池越多,管理越麻烦,是时候拿出新的地方行政制度。
  秦国的郡县制是苏焱思考的对象,不过苏焱仔细想了想,夏国人口还不到三十万,弄个郡县制出来太夸张了,倒不如以一座标准城池为镇,六座城池到十座城池设一县,现在夏国有三十六座城池,可以设四到六个县,蓄城区域目前只要三座城池,但也可以单设一县。
  中央,县,镇,此为县镇制,以后等夏国人口过百万了,可以在县上面增加郡,等夏国人口过千万了,可以在郡上面增加州。
  苏焱将州郡县镇地方行政制度拿纸笔记下来,州郡先不管,必须在今年里将县镇的事情准备妥当,待明年春季就开始施行。
  想要施行县镇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要考虑夏国可以设多少县、哪座城池可以可以作为县城、县城县令或者县尹由谁担任等等各种事情。
  县镇制出现了,顺便夏国十二部也要进行改变,苏焱准备将大致的计划确定下来后,就会召集十二部部长进行商议。
  索性夏国人口还不到三十万,就算今年结束了才只有四十一座城池,用掉一年时间,基本上可以将县镇制完整计划拿出来,等到明年春季开始施行,日后每年再开朝会,只由县级官员来中京城就好,等朝会开完后,再由县级官员给镇级官员开会。
  蓄城的官员们乘坐船只返回蓄城,骑兵部队即将出征,这时候,草原上的抗黑联盟又进行今年的第二次会盟,这一次会盟的成员部落不再是四个,而是七个,其中有一个部落还曾与黑部落的骑兵接触过。
  所谓的接触是这个部落一支放牧的小队与一个屯夏国骑兵遭遇,由于这个游牧部落人口不到一千,实力比较弱,不敢派人过去将被抢走的牛马羊抢回来,让这个游牧部落侥幸生存下来。
  抗黑联盟其他六个部落得知此事都沉默下来,尤其是枯草部落中那些来自已经被黑部落覆灭的游牧部落的族人,好几个部落都是被黑部落用示敌以弱的手段引得他们部落来攻,最后被黑部落连续两战给覆灭掉。
  “只有我们七个部落,联合起来勉强能够抵挡黑部落,但是我们必须集结族人到一起才行,以我们各个部落的情况,我们是没有办法搬家到一处区域的,一旦黑部落突然来袭,我们很难及时救援。
  唯一的方法就是集结各个部落的力量,一起进攻黑部落的居住地,将黑部落彻底灭掉,抗黑联盟需要更多的成员,我们一起去邀请更多游牧部落加入我们抗黑联盟。”
  抗黑联盟第二次会盟上,枯草首领再一次发出提议,随后便得到其他六位首领的赞同,七位首领都知道抗黑联盟的实力不够,抗黑联盟需要十个以上的成员部落,每个成员部落派出一部分成年族人出战,集合起来才有把握将黑部落灭掉。
  第二次会盟结束,抗黑联盟的七个成员部落继续寻找其他游牧部落并发出邀请,就在第二次会盟结束后第二天,夏国骑兵部队离开蓄城,向着草原深处进发。
  几乎同一时间里,远在夏国本土区域,舟城和浒城联合组成的征战队伍发现一个位于舟城南方的农耕部落,这个农耕部落只有五百多人,实力很弱小。
  舟城兵部分部长当即带领征战队伍向这个农耕部落进攻,仅仅是五分钟过后,这个农耕部落被征战队伍覆灭,一个人都没有逃走,己方俘虏近五百人。
  这个农耕部落没有铜制武器,对夏国战士的伤害很小,战士们杀敌数锐减,俘虏数大大增加,要知道俘虏一个敌人可比杀死一个敌人的功劳更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