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原始时代(校对)第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322

第175章
无题1/3
  不单单是设计制作水碓,还有水力推拉的风箱。
  要感谢初中和高中物理老师,正是因为他们教授的物理知识,苏焱才能只花费五天时间就将水碓和水力风箱制作出来,当然,制作出来的水碓和水力风箱都是小尺寸模型结构。
  制作水碓和水力风箱的速度要比之前建造风箱的速度快的多,实际上水碓和水力风箱的结构都要比风箱的结构复杂。
  至于为什么设计制造风箱的时间要比设计制作水碓和水力风箱的时间更长,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思路的问题。
  在中国古代,水碓和水力鼓风设备比风箱出现的早,后来才意外的创造出风箱这种更好用的鼓风设备。
  有时候一个思路问题会困扰人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都无法突破这个思路,很明显,苏焱之前设计制作风箱时就被一个思路问题所困扰,花费一个多月才解决。
  到了设计制作水碓和水力风箱时,虽然这两种水力机械的结构更加复杂,不过苏焱却没有遇到任何问题,所以花费更短的时间就制作出模型结构。
  接下来的十天时间里,苏焱带着那五个专职木匠的族人将放大版的水碓和水力风箱制作出来,屹立在河边,其中最显眼的就是那两个高高立起的水轮,这水轮作用是将水能转化成机械能,是水力机械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水力风箱建造在冶炼区的河边,水碓建立在远离冶炼区的上游,当河水带动水轮转动的时候,两个水力机械都按照各自的方式运行着,除非河水停止流动或者河水干涸又或者两个水力机械出故障,否则这两个水力机械绝对不会停止运行。
  秋季到来前的时间里,苏焱继续带着五个木匠鼓弄着两个水力机械,直到两个水力机械能够正常进行苏焱赋予它们的任务才停下来。
  ……
  龙部落的人们都知道在河对岸有一个部落,两个部落的人们第一次隔河相望是在智带着探索队寻找大河时,等到龙部落搬到这边来后,每天两个部落的人们都会到河边捕鱼,两个部落的人们见的面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龙部落在大河右岸,那个不知名的部落在大河左岸,龙部落的人们能够平常心的看待左岸部落,左岸部落的人们却无法平常心看待龙部落,在左岸部落的人们心中,龙部落非同一般。
  “明明都是原始人部落,为什么你那么特殊?”
  是的,和这边大部分原始人部落放到一起,龙部落太特殊了。
  左岸部落的人们看到龙部落的人们拿着渔网一网网从河中捕捞鱼,拥有吃不完的食物,她们却只能拿着鱼叉笨拙的向河水中叉去,捕鱼效率非常低下,即使她们部落有鱼可以吃,却依旧无法让所有族人每天都吃饱饭。
  左岸部落的人们羡慕的看着龙部落的收获,她们试着制作渔网,拿着用草绳编织的渔网来到河边尝试捕鱼,失败许多次后她们依旧没有放弃。
  “他们”都能行,为什么“我们”不能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左岸部落的人们终于用草绳编织出适用的渔网,用这渔网在河中捕鱼,效率要比用鱼叉捕鱼高不少,但远远无法和龙部落的渔网相比。
  得益于食物的增多,左岸部落的人们会饿肚子的日子越来越少。
  有了渔网这一个先例在,左岸部落的人们对龙部落越发关注起来,随着丛林被龙部落放火开荒,龙部落在距离河岸更近的地方建立新家,左岸部落中视力好的人能够远远望到龙部落的新家。
  左岸部落的人们看到龙部落的人们在种地栽树,他们看不懂龙部落到底在做些什么,不过等到龙部落种下的果树开花结果后,他们应该也会尝试着人工种植果树。
  现在左岸部落的人们又看到龙部落在河边建造土高炉还有水力机械,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只是好奇的观察着,若是发现这些东西的用处,他们也会学习模仿。
  左岸部落的人们在关注龙部落,苏焱也在关注着左岸部落。
  对于左岸部落的人们来说,一条最少五十米宽的大河阻拦了两个部落的交流也保护了他们的部落,他们不知道龙部落是善良还是凶恶,但是他们从日常生活中能够观察到龙部落的人口比他们部落更多。
  对于苏焱来说,面前这条河并不是问题,有着各种金属工具在,苏焱可以制造出木船来渡过这条河。
  左岸部落是龙部落预备征服的目标之一,只不过制造木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大河右岸龙部落周围的原始人部落没有被征服吞并完,龙部落是不会浪费时间制造木船渡河去征服左岸部落。
  左岸部落的人们还不知道,他们已经被一个强大的部落盯上。
  ……
  时间流逝,转眼间夏季即将结束,智和彪带领的开荒队伍和在铜矿挖铜矿石的乙队一起回归,两个队伍一共二百四十多成年劳动力,在忙碌秋收的即将里,其它大部分劳作都要停下来,专心获取各种过冬用的食物。
  “智,去往盐田的道路现在开辟到哪里?”苏焱向归来的智问道。
  智在外面风尘仆仆两个月时间,面容看起来像是一个沧桑的大叔。
  面对王的询问,智取出来一张兽皮地图,上面勾画着简单的地形图,还标注着盐田、铜矿之类的地名,盐田到铜矿之间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线,这就是铜矿到盐田的道路,其中有三分之二区域是两道黑线,剩下的三分之一区域是一道黑线。
  智指着地图上两道黑线和一道黑线的分界点说道:“王,这条到盐田的道路我们已经开辟到这里。”
  “嗯。”苏焱点点头,那两道黑线大约占据着全部距离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说铜矿到盐田的道路有三分之二区域已经被开辟出来。
  临下雨的时候放火开荒开辟道路,等雨停的时候,智和彪还会带着队伍对开辟出来的道路略微进行清理,剩下的时间则是在铜矿区挖矿。
第176章
荤素搭配是正道2/3
  秋天来了,果实成熟了,又是一个忙碌的季节。
  貌似原始人们只有在寒冷的冬季里才能好好休息,即使在阴雨较多的夏季里是,原始人们也会忙碌着,特别是春季和冬季,原始人们忙碌的白天很少有休息的时间。
  一场相亲会结束,龙部落中大部分成年族人投入到紧张的秋收劳作中,除了秋收外,龙部落还有还有几项劳作没有停下来:
  捕鱼是日常劳作,只有在冬季里河面上结冰才会停下;狩猎队隔三岔五也会外出狩猎,孕妇们只能待在部落中做些纺织麻布、编织草鞋之类的劳作,还有冶炼铜矿石这一项劳作也没有停下来。
  随着龙部落的人口增多,龙部落已经不需要将所有的族人都投入到一项劳作中去。
  蛇部落的时候,蛇部落比较弱小,人口也少,为了能够让族人不饿死,所有成年劳动力每天都要为食物的问题忙碌着,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做获取食物意外的事情。
  渔网的出现使得龙部落捕鱼效率再一次提高,捕鱼队不到一百人,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能收获龙部落所有族人吃两顿的食物。
  最重要的食物问题得到解决,剩下的族人自然可以安排去做其他的事情,无论是什么做什么事情,最终都是要让龙部落强盛起来。
  介于龙部落需要更多的金属工具,所以在秋季忙碌的季节里,冶炼区依旧在冶炼铜矿石,不需要太多人手,只需要二十来人冶炼区就能够正常进行。
  虽然铜矿区那边已经没有族人在开采铜矿石,但是冶炼区这边已经积累大量铜矿石,以冶炼区现在的冶炼能力,一个秋季都无法将积累下来的铜矿石消耗掉,能够消耗掉一边就算是多的了。
  又到了农作物收获的时候,苏焱从外出采摘果实的族人中分出一百人,部落中一些接近成年的孩子也加入到其中,一百多人的队伍在龙部落居住地外面的农田中忙碌着,这一次有镰刀的加入,可以直接将农作物都收割了。
  忙碌中,粟和麻全部收割完毕。
  去年只种植两亩粟,一共产出一百四十斤出头,今年粟的种植面积达到一百亩,平均亩产在八十五斤左右,一百亩粟总产出超过八千五百斤。
  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等到明年,粟的种植面积更是会从一百亩大跨步到一千八百亩,随着粟的种植面积不断过大,龙部落的日常食物组成也会慢慢发生改变,终有一天,粟将会取代鱼成为人们的主食。
  到了麻,去年种植七百亩麻,平均亩产麻籽六十七斤、麻皮一百五十斤,今年种植六百亩麻,平均亩产麻籽略有提高达到在六十八斤左右,亩产麻皮重量没有变化,依旧是一百五十斤左右。
  麻也就这样了,能够作为食物的麻籽亩产量几乎很难增加太多,而粟经过优选培育后亩产量上升到一百斤还是比较轻松的,所以麻只作为提供麻纤维的农作物就好,未来随着龙部落对麻纤维的需求提升才会增加麻的种植面积。
  粟和麻都已经收获完毕,选择神庙前方的广场空地,先用粗麻布在土地上铺一层,再将粟和麻籽倒上去进行晾晒,优选出一部分粟和麻籽作为种子明年进行种植,剩下的粟和麻籽都可以作为食物吃掉。
  可以食用的粟有六千八百斤,可以食用的麻籽有四万斤,看起来挺多,实际上无法满足多少人食用,只需要二十几个成年男性族人,一年里就能将这些粮食都吃掉。
  之前收获大量麻籽的时候苏焱将送给族人们食用,不过族人们对麻籽没有太多的感觉,最多是将麻籽当作一个新奇的食物吃掉后就完事了,麻籽吃的少了并不抗饿,只有小孩子喜欢将麻籽当作零食吃,苏焱发下去的麻籽大多都是给孩子们吃掉了。
  成年人对麻籽不怎么感兴趣的原因苏焱心中非常清楚,素食和肉食之间的差距太大,同等重量下,肉食能给人体提供更多的能量,对于一个每天活动量比较多的成年男性族人来说,即使用素食将自己吃的撑住,恐怕劳作半天后就会感觉到饥饿。
  当然,苏焱也没有打算以后只吃素食,荤素搭配才是正道,未来随着龙部落人口的继续增加,恐怕这条大河都无法满足龙部落的日常食物需求。
  未来想要让所有族人继续吃饱饭,第一个选择是搬家,第二个选择是使用素食取代一部分肉食,第三个选择是不断扩大牲畜的驯养规模,最佳的选择是后两者结合起来。
  苏焱没有忽视掉龙部落大规模驯养的四种动物,且这两年一直将扩大驯养动物规模作为龙部落主要任务之一,这两年里除了吃一点鸡蛋以及祭祀时宰杀的两头公猪外,剩下的牲畜都留着用来扩大族群。
  目前锦鸡数量已经过千,猪鹿羊三种牲畜数量也超过两百,其中猪的数量最多,大猪小猪加一起超过一百头,猪的繁育能力要比鹿和羊高出许多。
  已经达到现在的规模,秋末的时候倒是可以选择一些公鸡、公猪、公羊、雄鹿宰杀掉作为冬季的储备食物。
  最让苏焱无奈的是,有时候苏焱还得充当一下兽医,为生病的动物治病。
  待采盐队出发采盐的时候,苏焱让慎带着一支队伍将老家那边种植的花椒全部采摘回来,预计这是最后一次前往老家采摘花椒了,明年新家这边的花椒也会产出花椒,种植面积也要比老家那边大得多,能够产出更多的花椒。
  去年收获花椒三百三十来斤,今年收获的花椒已经超过四百斤,花椒产出的越多,族人们也都能分得一些花椒粉,在寒冷的冬季中喝上加了花椒粉的肉汤,简直就是享受。
  在粟晾晒优选完后,剩下的粟都被苏焱带到水碓那边准备去壳,水轮在河水的带动下转动起来,水能转化成机械能,最后传达碓头上,碓头一起一落地进行舂米,很快,石臼里粟的壳都被舂下来。
第177章
最佳的过河方案3/3
  往大号陶碗中加水,生火,煮沸,加入金黄的小米,继续熬煮,片刻后,一锅小米粥出炉。
  苏焱将这一锅小米粥分别倒进三个陶碗中,份量刚刚好。
  “小花小月,来尝尝这小米粥的味道。”说着苏焱当先捧起一个陶碗,将陶碗送到嘴边,轻轻的对着前方吹了一口气,苏焱缓慢的小口喝了一口小米粥,有点烫,却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有多久没有喝小米粥?苏焱已经不记得了,再一次尝到小米粥的味道,和前世的小米粥味道略有不同,也算是各有一番风味。
  喝着小米粥,苏焱的眼角有些湿润。
  嘶!
  小花小月学着苏焱捧起陶碗喝小米粥,却被热气腾腾的小米粥烫到一点舌头,之后向小米粥吹吹风,才接着喝小米粥。
  感觉着小米粥的味道,小花小月分辨不出小米粥好吃还是不好吃,大概属于那种能够吃得下去的食物吧,若是换作一种果实,酸酸甜甜,很容易就能分辨出这果实好吃还是不好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