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国术无双(校对)第10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8/1794

  做事就要做得细致完备,不给人留下半点把柄。
  这是苏辰的风格。
  不过,写好文只是基础。
  自从察觉到那股莫名的敌意,苏辰就知道,他能不能中秀才?其实并不是看他答得有多好,思想有多高。
  关键之处并不在这里,而是正卷之上的文章誊写,那时才要花一些功夫。
  谁说武人就不能考功名了,苏辰决定别出杼机的玩一玩花样。
  让这些古时候的土著见识一下新时代武人的作弊功夫。
第1177章
运笔如刀(下)
  苏辰自得一笑,暂时不忙动手脚,做完了第一题,接下来的题目也是难不到他。
  第二题则是同样摘自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中的《中庸》一文:君子之道,譬如登高。
  这一题其中原文是: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说的是君子之道,就好比登极高的山一样,如此方能知道“自卑”,也就是知道与“高”比较起来自己只不过是“卑”(不高)而已。
  所以,走远路,必须从近处开始;登高山,必须从低处进行。
  第三题就是五经义出自《尚书》:静言庸违,象恭滔天。这一题就难了一些。
  摘句破题对童生来说向来就不太容易,再加上一般人很少能请到有真才实学的先生,或者很难买到没有谬误的书籍,一些生僻的题目基本上靠猜。
  苏辰一眼望过去,就见到有些考生就是卡在这一题,面色惨白着,嘴里唠唠叨叨的,心丧若死。
  这是破不了题的。
  当然破了题也不见得能写好。
  书生们除了身体太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识五谷、不懂桑麻,阅历太浅。
  这种人对有些道理理解就不够深刻,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样,又怎么能写出深刻的文章。
  第三题的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其实是违背读书人的本性的。
  意思是形容一个人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也就是口是行非,说的跟做的不是一回事,对上天貌似很恭敬,实际上轻慢不敬,毫无畏惧之心。
  不就是这个年代读书人的写照吗?
  三题联合起来,破题就清楚了,有着宁文靖原本的八股文经验,苏辰也有些理解科举中的弯弯绕。
  第一题是拍马屁,第二题是要谦逊,看到自己不足,保持卑谦态度,第三题就更有趣了,实质上不是教人言行一致,主要还是想要这些读生人每天念着的忠君发自内心。
  到头来,还是要敬畏上天,保持绝对忠诚。
  上天是什么?这个年头皇帝就是天,一个忠字方可破题。
  说来说去,还是要人写一写拍马屁的文章。
  这种文章苏辰芯片的书库里多的是,随意抄了两篇文采高妙、阿谀技术满值的进士文章,也就完成了。
  相信无论是谁,看到他的三篇文章都得道一声高妙,足可被称为范文。
  到这时,苏辰才微微一笑。
  试帖诗的题目,是一句诗: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科举考试中试帖诗就是这样,题目一般都是摘自于前朝有名诗人的一句精彩诗句,或者是随意挑选出一个典故。
  然后根据这句诗或者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越是韵味深沉真情实感,越是让人刮目相看,在口口相传之后也会名声大涨。
  这首诗是唐代杨巨源的《城东早春》,写的是春天景色,很有画面感,原文是: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苏辰将这句诗词也抄在草稿纸上,前面加了“赋得”二字,就是科举考试试帖诗的格式了。
  说实在的,考试录取与否?试贴诗的好坏其实不太重要,但这却是文人之中最看重的。
  文章可以苦读背诵,撞对了即可通过考试,诗才才是一个文人的底蕴。
  普遍说一个人是不是才子,大多数还是看他写的诗词好不好。
  因此,苏辰也不打算在试贴诗上拖后腿,他看看题目,同样的挑选了一篇状元黄恩永的诗篇。
  琴韵调三叠,书林拥百城
  静观皆自得,俗虑总能清
  指佛音生甲,经横籍拜庚
  庭花红欲滴,堂柳绿无声
  流水高山曲,添香剪烛情
  耳根都寂寂,心地讵营营
  雨过轩窗润,尘消杖履轻
  宸杯欣茂对,弦诵叶承平
  诗文高雅大气,清新自然,作为试贴诗来说,已经好得有些过份了,任谁读到都会赞叹一声大才。
  看看自己作弊出来的文章诗篇,龙蛇飞舞般的写在草稿纸上,苏辰没来由的有了一种历史碾压的优越感。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如果另一个世界的状元文章诗句,那位曾黎大宗师还能挑出毛病来,他也不得不说一声服。
  至此,材料全都准备好了,苏辰准备上大菜。
  他把草稿放到一边,笔锋半沾浓墨,凝气屏息,扎了一个半马步,右弓左箭。
  下半身落地生根,如千年古树立身大地。
  上半身风摆荷叶,随风摇曳,轻缓自然。
  最奇特的是他握笔如刀,气势雄强,就如身前站着一位势均力敌的武道高人,精气神凝为一体。
  还未落笔,考场内就有凉风卷动。
  如果有人能望气,就能看见上空那片红光如浪般席卷,一条金龙昂首摆尾在欢呼跃动着,似乎突然被注入了活力。
  苏辰背对考生考官方向,眉心七彩闪烁,一股庞大精神意志力量,以常人无法理解的方式,顺着笔锋跃然纸上。
  清光闪耀笔端,一行行墨字突然间就有了生命。
  每一笔写下去,就发出宝石般的光芒,只是一闪又收敛不见。
  三篇文章一挥而就,字字珠圆玉润,厚重如山,锋利如剑。
  最后试贴诗的一个“平”字收笔,苏辰才长长吐了一口气,头上一股白气直冲天际。
  号房四周温度悄悄的升高许多,几位考生抹去面上的汗珠,疑惑的看了看四周,嘀咕道:“怎么天气一下就变热了?”
  他们也只是稍稍有些意外,并没有多想,也顾不上去看别人的举动。
  只是高台上三位主考,时不时的看过来,见到苏辰扎着马步,头上白气涌动,写字如练刀舞剑,筋肉鼓荡。
  “噗……”
  聂文臻一下没忍住,轻笑出声。
  他先前见到苏辰满脸平淡冲和,气势强得让他这位府台大人都会不自觉的矮上三分,此时见到对方如此搞笑的写字方式,实在忍不住想笑。
  反差太大了。
  难道平日里听到宁文靖很有文才的消息全是虚传?
  这么看上去,明明就是一介武夫,挥毫运笔怎么看也不象是饱学之士。
  也难怪他怀疑,任凭再强的书法高手,也不至于在考试之时用上悬腕吊臂的方式来写蝇头小楷的。
  他难道就不怕写成狗爬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8/17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