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国术无双(校对)第17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0/1794

  不用动脑筋去想,所有人都会感觉心中生出寒意来。
  到底是造反呢?还是造反呢?
  所以,苏辰趁着今天公审的机会,不但是想要收拢一波民心,为自家打下一个大大的广告,得到一些气运,更是想要自污。
  与历史上一些权臣的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他自污品德,并非是害怕别人迫害,而是想把自己拉下莫须有的神坛。
  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有着喜怒哀乐,能够被人算计,有着诸般弱点的平凡人,比起神坛上的伟人,总会更亲切一些,也更能消除众人戒心。
  是人还是神,这一点区别太大了。
  就如此时,苏辰对蔡琰另眼相待,只是露出一点苗子来。他就感觉到,所有大臣全都长长松了一口气。
  不过,似乎荀爽看出了什么来,也不紧要。这老头颇有君子之风,从一而终应该不成问题。
  荀氏八龙四方下注,为了家族大计效力于各方诸侯,早就不算隐蔽。
  再怎么算,自己这边都算是极强势力,不愁老家伙走人。
  天长日久的,总会让他贡献出才智来。
  毕竟,自己真的没想造反,徒弟禅让的帝位,这能叫造反吗?
  没错,苏辰如今表现的就是一个正常的权臣,他不想做一个高风亮节的君子。
  所谓权臣,就是有着自己的欲望,比如喜爱金钱、权力、美人,生杀由心,不太讲道理。
  种种所作所为,能让人又敬又怕,又没有太大压力,这样就好了。
  他不想被士人清流的大道理所操控,也不想被天下民意所绑架,如今就给大家伙儿上了一课。
  我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你无罪,有罪也是无罪。
  就这般简单。
  ……
第1851章
大道无处不在(下)
  苏辰一点也不怀疑蔡文姬的琴艺。
  能够名传后世,创出‘胡笳十八拍’这种历经千年而不褪色的乐章。说她音乐造诣不行,鬼才相信呢。
  因此,就可以顺水推舟的封一个乐府官职,专门研创音乐诗歌,随侍身边。
  这叫唯才是举。
  从而告诉天下人,都到长安来吧,只要有着一技之长,就能得到重用。
  至于能有几个人相信,嗯,在这个人人都想当官的年代,相信的人应该会不少。
  如此,又解决了人才问题。
  ……
  当有人搬上琴桌,准备停当的时候,雪女轻笑一声,出了大帐,向着广场一边行去。
  她这些日子也是忙忙碌碌的。
  苏辰有什么决定,基本上就由她来传达,在长安城中威望自然是极高。
  此时走在路上,四周看见的无论军士还是百姓,全都恭敬的避让开来。
  到了高台之上,就见到这里已经有五六百人被绑缚一旁,中间的董卓眼神痴呆,似乎丧了神魂。
  不是象,他是真的丧了神魂,此时只留强悍肉身存留。
  苏辰把这死胖子也摆在台上,准备择时问斩,其实是为了给天下百姓一个交待,给大汉朝一个交待。
  在董卓的身旁,就有几个文士,全是脸色灰败。
  也许是争扎谩骂求饶都已经太久,此时没有一人说话。
  雪女记得,其中有个身材微胖的中年,似乎很有才华,口才便给,叫贾诩。他差点把看管弟子说得动心,最后还是由自家老爷亲自发话,那人不能留。
  董卓右边的那位面容俊伟,气度不凡的三十多岁书生,名叫李儒,这也是必须要杀的人物。
  听说少帝刘辨就是他亲手灌药药死的。
  一大片文士之中,还有一人也特别惹眼。
  不是因为长相俊秀,而是因为他太老了。
  已是两鬓如霜。额上满是皱纹。
  怕不是到了花甲之龄。
  雪女走上前去,轻声道:“蔡中郎,你随我来。将军有令,怜昭姬孤弱无依,你又真的才学过人,死了可惜。不如将功折罪,另有重用。”
  “昭姬,她怎么了?”
  父女连心,蔡邕有些惊慌。
  自己老了,死不死反正也活不了多少年,女儿还小,千万别出事才好。
  “她好得很,老爷要听他的琴声,若是琴艺高超,就饶恕蔡先生从逆罪名,另有重用。”
  雪女偏过头去,暗暗的翻了个白眼,声音淡淡说道。
  这事弄得,堂堂仙人,就象没见过女人一般。
  自己身为弟子,在一旁看着,听着众人私语,都觉得有些难堪。
  蔡邕神情怔忡,心里就如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什么滋味。
  从只言片语之中,他自然听明白了。
  这一定是自家女儿想方设法的想救出自己,不惜抛头露面,求恳如今正当权的李御将军。
  女儿的姿容绝丽,这一点早就传遍洛阳,也得到大家公认,自然是很惹人喜爱的。
  这不,就被李御看对眼了,名义上是听琴,恐怕是另有想法。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我蔡邕,竟然有一天要靠着女儿自我牺牲来救……”
  自怨自艾之下,逃得一条生路之后,他甚至没有太多喜悦。
  当下,就有弟子上前,解了蔡邕的束缚……
  蔡邕面色茫然,踉踉跄跄的跟着雪女向着公审大帐走去。
  雪女回头看了一眼,心中微微不忍,停下脚步道:“不要多想,我家老爷又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之所以赦免于你,自然是看重老先生的才学,日后有着倚重之处。听令千金弹琴之后再放人,只不过是为你脱罪找出一个合适的理由。”
  “这话什么意思?难道不是看中了我家女儿的美色,而是真的看中了我的才华,想要我继续做官?”
  想到这里,蔡邕心里好受了些,心脏又怦怦乱跳起来,面上多了些血色。
  原谅蔡老头脱罪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当官。
  六十多岁了,终于平生第一次享受到了青云直上的滋味,是个人都会心态失衡。
  这不关有没有学问,是不是大儒没关系。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体现其幸福指数的高低,其实就是做官。
  名利名利,利字或许不一定强求,但是一个‘名’字,怎么也逃不过去的。
  不当官哪来名声,何人鼓吹?
  回首望了望兀自跪在那里低垂着头的董卓,想到前些日子对方起居八座,令出如山的威风,他此时只觉得有些悲凉。
  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着一些事情,蔡邕心中忐忑,步履迟疑的穿过人流,突然就停下了脚步。
  耳中听到剑啸戈鸣,寒意森森,万人呐喊……
  迷蒙山色,眼前千军万马,一人端座高台,鼓瑟欢歌……
  岭下布衣寒士,抛头颅洒热血,冲阵破甲壮志凌云。
  琴声如急雨,如狂风,四周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侧耳细听,背上渗出毛毛细汗来。
  有人如坠梦里,似乎想到了自家的悲惨往事,潸然泪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0/17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