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国术无双(校对)第7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9/1794

  “别人称帝称王你不去打,去打一个小小侯爷,那有什么意思?再说,那家伙四处得罪人,手下兵弱将寡,谋臣寥寥,还把所有钱财粮食全花用在了治下流民身上,四处开垦荒地,这种人,根本就没有多大威胁。”
  这年头,不得不说,品论一个人的名望德行,其实只是出诸上层人士口中,普通平民百姓并没有半点发言权。
  百姓如草,割了再长,完全无需重视。这是所有高门士族的普遍想法。
  更有一大部分有钱人,把百姓看做蝗虫,看做虫蚁,看着就影响心情。
  这就是真实不虚的现实,否则也不会有贱民的称呼出现了。
  所以,酒楼中人听着苏辰大言不惭的提及德行二字,差点没笑出声来。
  心里怎么想是一回事,却不能直接指出,念及传闻中其人强大战力,也没人敢当面说他倒行逆施,堪比暴秦,德行不好。
  只是忍着笑而已。
  看到四周这些人的眼神,苏辰只能暗暗鄙视。
  广积粮,缓称王的道理他们或许会明白一点,但君如舟,民如水的道理,这些人却还不明白。
  就算是如今的这位济世安民的千古一帝,却依旧有着时代的局限性。
  他哪里知道,自己这些做法才是扎实根基、藏兵于民,不动则已,动如雷霆的正道。
  “若是江南某一天突然出动三十万大军,席卷北地,不知这些家伙可还笑得出来?”
  不过,这时候,苏辰自然不会跟这些人分说自己手下兵力其实很强大。
  他只是看着师妃暄,认真说道:“仙子可曾听闻得位不正者,而让天下大治的道理?”
  得位正不正,跟是不是明君其实没关系,但不妨碍所有人都这样认知,做皇帝讲究君权神授,代天牧民,这是天生的。
  历史上某某君王出生时,其母红日投怀,余光绕梁……汉高祖更是提剑斩白蛇,奠定汉家八百年气数。
  总的来说,天下人把皇帝这份工作,已经神化了,所以也就容不得半分污点。
  随意他做点什么,都有着人大肆吹捧,做得对,做得妙,他天生就应该站在道德的至高点,所以,这份工作绝对不包括弑父弑兄的人可以胜任。
  苏辰的道理很强大。
  师妃暄难得的面现疑惑之色,问道:“苏兄谈及德行,更说起得位正不正,这似乎跟世民兄没什么关系吧?”
  “仙子一心礼佛,不覆红尘,不知道李家现况也是情有可原,唐王如今春秋鼎盛,雄才大略,更是深得关陇士族之心,这且不说,就说如今的唐王世子李建成,只比世民兄大上几岁,当年在太原起事时,他还在河东府,未曾参与大谋。一年之后,他却被立为唐王世子。在平常时期,这倒没有什么问题,但值此天下群雄竞逐的时刻,世民兄在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斩关夺隘,杀敌取城,而他却留在西京坐享其成,这一点,你们还没看明白吗?”
  师妃暄被苏辰直指为不通事务,脸色不由一红,不过她心性甚好,也不在意,听到这里,又道:“看明白什么?苏侯似乎在说世民兄的好话。”
  的确,苏辰字字句句似乎在帮李家,帮李世民吹嘘,并没有一言一语抹黑于他,还为李民民大鸣不平。
  在场众人,就算是天策府众将,也看他顺眼起来,再不是先前的剑拔弩张,不知他先前所说德行又是个什么意思?
  苏辰看着师妃暄,神情似笑非笑,这位被慈航静斋那帮老娘们推出来的代言人,其实只管完成任务,也不去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
  说实在的,在佛言佛,人家本就是出家人,心里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君臣父子的概念,那是儒家的理念,跟她们说不着。
  倒是站在一旁静静伫立,转过身来的银发长须,面如稚童般的老道士已经面露苦笑,心道无双剑果然言语如剑,此时已经挖下了陷阱,就等人跳下去。
  他只是默默的关注此事,并不主动出手,打心眼里,他其实根本就不想出手。
  别人看不分明,自苏辰站出来之后,两人气机纠缠牵绊,元气涌动间,不知已交手了几十回合。
  宁道奇惊讶的发现,他从一开始,就没占到什么便宜,不但事先并未发现对方何时来到酒楼,更在现身之后,抢夺元气控制全面落在下风。
  他不知道对方何时会出手,会怎么出手,只能全神贯注以做防备。
  从这一点来看,已是十分危险。
  不过,老道士一生颠沛流离,集百家之长以成大宗,心里震惊却不泄气。
  在他想来,无论对方如何天才绝艳,毕竟年纪太轻,跟自己几十年的实战素养比起来,总会差上许多。
  真打起来,自己肯定能赢。
  ……
  苏辰定定的看着师妃暄,眼里意味莫名,似取笑,似叹息,让这位圣洁仙子首次脸上升起一抹晕红。
  她发现自己似乎说错了话,还没来得及细想,就听得苏辰继续说道:“既然唐王李渊春秋鼎盛,还能活上至少二十多年,这且不说,就说唐王世子李建成,他深得其父宠爱,如今已是世子,以后就是太子,平日行事恭谨,并未失德,人品才学也堪称上乘,在西京深得人望……如此情况下,世民兄就算是再会打仗,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又能如何?还不是为父兄做了嫁衣裳。”
  他说到这里,神情转为肃穆,突然厉声道:“我实在想不明白,仙子你怎么挑选的天下明主?今日之会传了出去,就算唐王本人并不在意,但天下悠悠之口,都会说世民兄当为明君,那又把唐王置身何地?”
  见酒楼众人面面相觑,师妃暄脸色也变得雪白,苏辰高声说话,发出金玉之声:“师仙子此时问世民兄的为君之道,莫非乃是教唆他早日弑父杀兄,扫平前路以登九五……”
  ……
第921章
不可一世(上)
  四周传来一阵倒抽凉气的声音,先前大家其乐融融,并不是没人想到这一步,但有些事想归想,却绝不会有人敢拿到人前讲述,而苏辰却是撕开血淋淋的伤口,让人看到真相。
  他说得明白,你李世民是雄才大略我也承认,但你想当上皇帝,前面就有两块大石,非得搬开了不可。
  再说,那可不是两块石头,而是对天下至尊之位有着念想的活生生的人,更是自己的父亲兄长,你能搬开吗?你敢搬开吗?
  一席话,说得李世民和天策府众将面如土色。
  ……
  师妃暄脸色微微发白,无言以对,半晌才道:“如今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全因战乱原因,选择明君难道不应该选择能打胜仗之人吗?苏侯所说世民兄日后需弑父杀兄,全是假设,实在做不得准,说不定隔日就能听到唐王传位的消息呢。”
  说到这里,她定了定神,面色又恢复镇定说道:“妃暄代表天下生民选择英主,当然是综合考虑过了,只看才华志向,只选适合之人,我劝苏侯还以百姓为重,早日消弥战乱,南北合流,这样岂不更好。”
  “是啊,唐王占据中原,如今势力最强,秦国公兵锋直指,北方不日即将统一,若是苏侯归服,天下有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重新一统,重新恢复太平。”
  听着师妃暄此言,酒楼立刻有人应和着。
  “尤其是如今佛道两门全力相助李阀,再加上李苏两家合流,天下再无可抗衡的势力了……如果苏侯能以苍生为念,就应该抛弃个人私心,为天下谋福……”
  师妃暄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她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从苏辰的行事方式,慈航静斋众人自然就可以看得出来。
  这位无双剑虽然手段狠辣,在领地里对豪门大族确实不客气,但对一些贫民百姓却是难得的十分宽容。
  若想说动他,只能从百姓着手,从天下入手,其他方面反而不行。
  师妃暄话一说完,酒楼许多人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神色间多有喜色,全都觉得这个提议极好,竟然把苏辰先前的言论抛在脑后。
  李世民等人环顾四周,也是面带笑容,只觉民心可用。
  ……
  “噗……”
  苏辰一口酒喷了出来,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
  “这世上尽多妄人,完全是白日做梦,师仙子你还是在家相夫教子的好,不明天时,不懂人心,实在不适合掺和到这份天下争龙的事情中来。两方合流的提议倒是不错,但李阀先得臣服于我江南才是个好主意,乖,快把和氏玉璧献上来,我江南大地,如今就差了这么个大义名份,放到我的手里才是相得益彰嘛!”
  苏辰笑着,眼神却是闪过一丝神光,语气中更是带着一丝说不出的嘲弄,轻轻伸手出来。
  “不好……快退!”
  一声苍老清吟响起,如同暮鼓晨钟,震得众人心里一醒。
  师妃暄被指斥为最适合在家相夫教子,心里一股羞怒情绪还是刚刚升起,就见到对面那只伸出来宛如玉石般的手掌陡然间变得铺天盖地,充弥整个视野。
  “呜呜”劲风狂啸之中,她耳中只闻尖鸣,听不到四周人声,更看不到身边人影。
  如同身处狂涛巨浪之中,身体随波逐浪,极难控制。
  手中捧着的黄绫包裹,更被一股无形无相的强大力道牵引着,就要不翼而飞。
  “无我剑!”
  这一瞬间,师妃暄来不及思考为什么对面没有半分敌意,竟然就豪无征兆的出手了。
  她反应也是极快,根本就不去理会手中的黄绫包裹,只是诚心正意,举剑齐眉……
  一股雪亮剑芒直冲屋顶,循着心灵指引一剑划出。
  看不见,听不到,心灵指引却能斩破一切。
  “好一招剑心通明!”
  苏辰朗声赞道。
  慈航静斋出自四大宝黄【剑典】的无上剑法,实在有着独特妙用,就算是如今师妃暄的修为差他太远,仍然有着还手之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9/17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