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时代(精校)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322

  大家也都举杯相敬,借着低头饮茶的机会,刘子光忍不住冷笑了一下,皇后的位子果然是香饽饽,东林党也不甘寂寞啊,没想到居然被他们弄成了,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就连小皇帝也被他们设计在内了,哪有那么巧的事,徐媛慧在玄武湖里游玩的时候就能遇见朱由校,这里肯定魏忠贤和钱谦益的功劳,魏国公是个直爽人,不过为了皇后的位子和将来的锦绣前程,也肯定参与了计划。
  “刚才说大婚之日就是咱们发难之时,这从何说起?”刘子光问。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思,皇上大婚的时候,天下万国来朝,封疆大吏们也要进京祝贺,这实在是一个把阉党后党都一网打尽的好机会,咱们经过这些年的经营,也算有点力量了,现在大家就把各自掌握的力量说一下吧,我先来。”齐振铎故意顿了顿,环视一下周围,看到大家都在全神贯注听他说话,才接着说。
  “东林党目前掌握的力量有两千锦衣卫,都是普通的巡街校尉,平日和东厂的矛盾不少,到时候就说奉旨铲除东厂,一定没问题。”
  “本公麾下有孝陵卫三千健卒,虽然是守灵的兵,但是本公平时操练他们甚严,战斗力比一般卫所士兵要强至少三成。”魏国公徐增寿说。
  “本将管着一千五百名大汉将军,虽说咱们平日里就是在宫里当个摆设,可是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那些礼仪用的漆枪金瓜斧钺可是真家伙。”说这话的是大汉将军千户白文元,虽然他们隶属于锦衣卫,但是截然不同的部队,纯粹的仪仗队,优点在于身处皇宫,便于里应外合。
  “咱家手上就很寒酸了,只有几十个江湖高手,这还是费尽力气招来的,皇上被看得严实,大规模招兵买马不大可能。”魏忠贤摇摇头说,他这点力量确实太少,恐怕连自保都很困难。
  “本帅部下有一个标兵营,三百个亲兵都是多年征战的老兵,到时候尽管拿去用,老夫这把老骨头也算上,京城各卫还有些故交旧部,到时候老夫自当出面劝他们阵前反戈。”袁崇焕的这点兵也不算多,钱谦益和齐振铭微微点点头,把目光投向了刘子光。
  “我手下有三部分力量,首先是南厂的人马,人员组成包括铁厂的铁卫,紫光车行的江湖朋友,我从山东带来的红杉团。这部分共有将近一千人。其次是分散在五城兵马司的一千山东兵,这部分人关键时刻可以控制住五城兵马司;最后是驻扎在六合的一千红衫团,必要的时候半天就可以到达京城,他们都是久经战阵的精锐。”
  “很好,咱们一共有一万人马,虽然相比阉党后党的力量还很弱,但是兵在精而不在多,大婚的时候咱们来个擒贼先擒王,只惩首恶,其他人等既往不咎,那些依附奸佞的墙头草们自然望风而降,这一仗咱们胜券在握了。”齐振铭握紧拳头给大家打气道。
  “对,正义在我们这边,起事之后,老夫会联络国子监和复社的学子,让他们广发言论,起到安民的作用,等皇上归政,再开恩科选士,减免田赋,惩治奸商恶霸,天下归心指日可待了。”钱谦益也跟着描述起美好的未来。
  “距离大婚的日子不远了,这段日子咱们要加强联络,制定详细的计划,阉党后党方面的情报更要搜集整理,黄阉这个人极难对付,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吃了那么多亏也没有进行像样的反扑,这很反常,反常即为妖,根据我对他的了解,这个奸诈的老太监一定在密谋什么重大的举动。太后那边反到不用担心。”看到大家惊奇的眼神,齐振铭矜持地一笑:“东林党的右护法就在太后身边,他们有什么动作,这边马上能知道。至于右护法的身份,到时候大家就知道了。”
  密议进行的差不多了,钱谦益接过话头说:“今日大家能坐在一起多亏了刘大人,根据他提供的东厂密探名册,潜伏在国公府,袁大人府上的探子才浮出水面,现在的京城已经是咱们的天下了,再也不用顾忌那些暗藏的眼线。今日就说到这里,老夫就不留大家用饭了,等铲除了奸佞,咱们再一醉方休。”
  “好,到时候一醉方休!”众人齐声说道。
  九千岁的府邸中,杨波跪在黄金荣面前不敢说话,黄金荣闭着眼睛似乎睡着了,过了半天才悠悠地问道:“人怎么样了?”
  “回干爹,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孩儿们尽力了,可是……”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献上去,“大供奉临走前留下一句话,还有这个东西,就是它取了大供奉的性命。”
  九千岁闭着的眼睛张开一条缝看过来,杨波赶紧打开纸包,露出里面两颗乌黑的铅弹,圆型的弹丸已经扁了,看起来就是一陀铅疙瘩。
  “好毒的暗器,能掷出这样的力道…恐怕唐门的人也没有这样深厚的功力,难道是强弩射的?”九千岁一眼便看出这是铅丸打在人身上造成的变形。
  “大供奉留下的话说这是一种火器,其他三个供奉也是被同样的东西打死的,是孩儿无能,没能劝住四大供奉,让他们白白丢了性命。”杨波小心翼翼地说,一边还偷眼看黄金荣的脸色。
  “没你的事,四供奉就是这样的性格,他们跟了我这么多年,一直没能效力,现在为厂尽忠,也算死得其所了。”
  “那…南厂那边?”杨波试探着问。
  “不慌,咱们目前没有必胜的把握,先让他们再猖狂几天,嗯,不出七月份,就让他们归西,黄镇的性命,二百东厂番子的性命,还有火烧书库楼的深仇,四供奉的血债,这一桩桩,一件件咱家都记得清楚得很。”
  “干爹圣明,京城卫军训练荒废已久,他们这些墙头草关键时刻也不堪大用,还是等咱们常州戚机厂的翁仲到了再动手!那时候什么南厂,什么刘子光,什么神秘的火器,都不堪一击。”
  “唉,十年了,当年的血雨腥风似乎还在眼前,真是不忍心再起刀兵,咱家自从五岁净身进宫当差以来,伺候过两个贵妃、两个皇后,一个太后,三个皇帝,为朱家鞠躬尽瘁,耗尽了心血,临了连一个安生的晚年都不让我太太平平地过…”九千岁叹着气,仿佛回忆起几十年来的光辉岁月,哀伤的语调突然一变:“咱家也不是任人捏的面团,李家想扳倒咱家也没那么容易!还有钱谦益,他以为我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哼,到时候把你们一勺烩了!”
  第四卷
皇城
第三十二章
大婚前夕
  大明天启皇帝朱由校即将大婚的消息传遍了天下,各省大员都亲自带着厚重的礼物前来道贺,最先抵达京城的是陕西巡抚周正隆,他的礼物是九头吊睛白额的猛虎,巡抚大人亲自押着虎车从陕西赶来观礼,进京城的时候九头不停啸叫猛虎惹得市民竞相围观,啧啧称奇,对此还有吃饱了撑的御史上书弹劾周巡抚,说皇帝大婚陕西送九头恶虎似有不祥之兆,对此周巡抚一句话就把御史们驳了回去:“盛世出国虎,虎啸震国威。”大明自从南渡以来,缺少的就是这种虎威,送老虎那是给小皇帝添虎威呢。
  上海总督程良珏占着管理港口的优势,送来的十车礼物都是珍奇的西洋舶来品,钟表、金银餐具、彩蛋、貂皮、象牙制品什么的。江南织造曹寅拍着胸脯保证负责供应大婚需用的各种服装、绸缎;其他各省的官员也带着本省特产赶在进京的路上了,不光是官员,还有各地的藩王宗亲、豪门大族,也筹措了礼物赶往京城观礼。一时间通往京城的陆路水路一片繁忙。
  不是每个皇帝都能赶上大婚这种风光体面事儿的。登基前已经成年娶妻的皇帝,当上皇帝后,只举行册立皇后大典,不补办婚礼。所以这次大婚是大明朝百年不遇的盛事,不光本朝惊动了,周边各国也都派员来祝贺观礼,大明的藩属:朝鲜、安南、西藏达赖活佛自不用说,都派来了重量级的人员和送来大批奇珍异宝。就是那些和大明有仇的国家和地区,比如满清、西夏、蒙古、台湾郑家也都派员来贺。
  来贺的友邦使团中,规模最大的是刘子光的老朋友文隽带队的旅宋使团,其次是来自东瀛倭国的使团,旅宋的工业品、奢侈品、水果,倭国的折扇、长刀、艺妓都是京城达官显贵们的最爱。
  其次就是罗刹国、英吉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的小型使团,再往后是南洋西域诸国的使团,有些国家根本就是闻所未闻的,只是听说大明皇帝大婚,临时拼了一些人来凑热闹,想混点赏赐捞点油水而已。
  一时间京城的客栈酒楼爆满,价格比平常抬高了五倍还不止,那些寻常百姓寻到商机,纷纷把自家的房子租出去捞外快,秦淮河畔的人流量更是比往常多了许多,各种肤色、服装、操着不同口音的外国人,外省人充斥着京城的大街小巷,刘子光正好混水摸鱼,从红衫团里选拔出一支高鼻凹眼的队伍,装成西域某小国的使团混进京城,等到了大婚的时候可是一支奇兵。
  利国铁厂作为一方豪强,这样的盛事当然不能拉下,彭厂主身体欠佳已经不能支持大局,铁厂的日常工作由彭静蓉负责,所以进京的任务就只好交给二小姐彭静薇了,九十九把炼锋号特制的精钢刀剑在铁卫的护送下送往京城;其他著名工厂也拿出了自家的特产:武昌船厂的贺礼是一艘新型蒸汽船,常州戚墅堰机器厂的贺礼是四个巨大的铜制翁仲。
  翁仲,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传他身长1丈3尺,端勇异于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将兵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见该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
  紫金山通往明孝陵的路上屹立着四对石像,文臣武将各两对。文臣庄严肃穆,武将则威严肃杀,象征着帝王死后在阴间的文治武功。这明孝陵的石翁仲,通高一丈二,据说是最高大的翁仲了,可是这回戚墅堰机器厂送来的铜翁仲高达三丈,通体披甲,面目栩栩如生,因为体积太大不方便运输,常州戚家还专门设计了铁路专用的平板车来运送,到了京城外的火车站,再由上千名民工、五百匹马拉着进城,翁仲躺着刚好能进入城门,四个高大的铜像准备伫立在午门之外,让来朝的蛮夷番邦见识大明的赫赫威仪。
  京城如此热闹。两厂一卫三方的人马都没闲着,番子们、密探们象茅房里的苍蝇一样兴奋,陆续到来的封疆大吏们成了他们的目标,事变成功之后是否能坐稳位置就要靠这些掌握了各省大权的总督巡抚们的支持了。
  只有刘子光不光注意这些封疆大吏,对于大明周边的国家他也很感兴趣,他从南厂建立之初就不想让这个机构单单为了国内政治服务,刺探其它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报理应成为将来南厂的重要职责之一。当然眼下还来不及做这些,首要任务是发动政变,扫除阉党后党。
  彭静薇来到京城之后,把那些特制的庆典用刀剑交给礼部之后就住进了炼锋号的后宅,本来她是想和小姐妹徐媛慧一起住的,可是人家现在是皇后了,国公府上上下下忙得一团乱麻,哪有功夫接待外人啊。
  皇帝大婚的程序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也称“六礼”。纳采,即送礼、议婚,请媒人去探探口风、虚实。问名,就是举行一个仪式,询问对方的姓名、出生日期,看看“命相”是否合适。当然这些都是走个形势而已,皇帝下聘礼还能不答应么?至于生辰八字更是礼部早就研究过的,和皇帝的八字很相配。
  自从确定了徐小姐的皇后身份以后,魏国公府全府总动员,上上下下,谁都不能闲着,整修宅院,大搞环境卫生;虽然不能“僭越”,搞得像皇宫一般辉煌,但是,也得光彩夺目,尽量让人看着有“门当户对”的感慨。单是阖府上下、全家老小,置办里外三新的行头,就忙得够呛,何况还得张灯结彩,张罗喜筵,广泛散发“喜帖”。
  到了纳采、问名这一天,礼部官员拟定了礼仪程序和规范,又和一大帮太监、宫女,忙前忙后,布置典礼会场。按“常仪”,陈设仪仗于乾清门外,设女乐于干清宫丹陛上。乾清宫正殿内,临时设置两张桌子,铺上杏黄色缎子桌布,一桌上面放“节”,另一桌上面放“问名”诏书。准备送往魏国公府家的礼物,也一水儿展示在光天化日之下。
  乾清宫中,四下装点得富丽堂皇,钦天监官员拉长声音宣布∶吉时已到!朱由校身穿红色龙袍,在内大臣、侍卫、太监簇拥下,隆重登场,在乐曲声中步入干清宫正殿,升座。王公大臣伏地叩拜,高呼万岁。宣制官奉诏书,站在东侧丹陛上,高声宣诏,任命正、副二天使,去魏国公府上纳采,问名。乐曲声中,两位天使奉节、奉诏。礼成,朱由校退朝。
  正使持节,副使捧问名诏书;仪仗队、鼓乐队在前开路,送礼官员跟在二使屁股后头,自乾清宫出发,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地奔向钱府。
  魏国公徐增祖在大门口跪接天使,奉旨,接受礼品,谢恩。就事儿举行问名仪式,钱尚书把写着妹子姓名、简历、生辰八字儿等项内容的“表”,呈交天使。礼毕,徐家盛宴招待天使。酒足饭饱,天使率队回紫禁城。进午门,在太和门外打住,将“节”和“表”,交给司礼监太监,就算圆满完成了任务。司礼监太监持节、表,到乾清宫复“皇命”。朱由校向王公大臣“诏告”纳采、问名情况。
  这两个程序进行完之后,朱由校就要行“上中礼”,今年他十六岁,举行完冠礼就算成年了,可以戴通天冠,可以娶媳妇,可以亲自掌管朝政了。典礼当中,李太后等皇室长辈,临场观礼;王公大臣三跪九叩,表示热烈祝贺。礼成,朱由校去太庙祭祖,再到皇太后的寝宫,跪谢养育之恩。
  朱由校行过“上中礼”之后,按钦天监选下的吉日、吉时,行纳吉、纳征礼。
  纳吉,就是由钦天监算一卦吉凶,纳征,就是送订婚礼品。
  宫中仍要举行相应的仪式,派天使持节,带着礼物和有关文书,前往魏国公府。这一次徐家老小倾巢而出,在大门外跪接天使。皇帝的礼物包括金银和绸缎,珠宝玉器,不仅有徐媛慧的,国公府上下,就连家丁、奴仆,也人人有份儿,经过这个程序之后,大婚的序曲唱完。真正的大戏,在迎亲那天上演。
  这些天来刘子光可算见识了大婚的排场,这哪是大婚啊,简直就是奥运会,整个京城乃至周边的经济都被带动了,各地敬献的珍奇异兽集中在京城北面神策门外的红山,老百姓们成群结队的去围观。城西码头附近,江北、苏杭、上海、西域、南洋来的客商摆起了摊子,有卖骆驼、马匹、大象、猎狗的牲畜市场,有卖南北货的杂货铺子,还有卖丫鬟奴仆的人市,至于京城本地卖各种小吃的摊子更是遍地开花,简直就是一个万国博览会。
  彭静薇好不容易有机会单独进京,当然不能在炼锋号里老老实实的呆着了,天天跑来缠着刘子光让他带着出去玩,一口一个姐夫的喊着,别提有多腻了,可是刘子光可没有这个闲工夫,眼下正是大战前夕,多少工作等着做呢,倒是孙纲自打看见彭静薇的第一眼起就开始魂不守舍了,刘子光乐得成人之美,干脆让孙纲陪同彭静蓉去逛街了。
  第四卷
皇城
第三十三章
政变开始
  七月的南京,民众的心情和天气一样火热,每日兴高采烈地在茶楼酒肆、街头巷尾中议论着即将到来的大婚典礼和各国来朝的蛮夷们,京城已经许久没有这样热闹过了,这些升斗小民当然不会知道这股热闹喜庆的浪潮下面隐藏着的汹涌暗流。
  大婚的吉日七月二十八日不知不觉就来临了,京城的气氛也在这天达到了顶点,一大早朱由校就太监叫了起来,去太庙祭祖、去坤宁宫拜皇太后。然后,在乐曲声中御奉天殿。迎亲和册立皇后用的节、证书、金印等物都放在大殿内临时设置的桌子上。担任大婚司仪的吏部尚书钱谦益和其他各部大臣身穿吉服早就在殿内恭候了。皇宫中更是到处张灯结彩,各个主要宫殿都挂满了装饰有明黄色流苏的红色锦缎幔子,贴满红色烫金双喜字儿,大白天的也燃起了许多蟠龙的大红蜡烛,御路上都铺了红地毯,金盔金甲的大汉将军们手持朱漆杆的斧钺金瓜肃立在御路两侧,着五彩衣的太监、宫女们更是成群结队,看起来就像是一片彩云。
  中和韶乐设在奉天殿前,丹陛大乐设在奉天门内。法驾卤簿陈设在奉天殿丹陛及庭院内。皇后仪仗陈设在午门之外,其中有一顶皇后礼舆,外面的杏黄色缎子帷幔上,用金线绣着大凤凰。“女乐”分设在乾清宫后面和省躬殿前面。王公大臣喜气洋洋地站在奉天殿丹陛上和奉天殿庭院中。静鞭三响,在鼓乐声中,王公大臣向皇上行“三跪九叩”礼,“万岁”之声,地动山摇。礼毕,乐止,礼部尚书钱谦益奉金册、金宝,宣读册文、宝文;然后,把节、册、宝授予迎亲使者。王公大臣再拜。朱由校在乐曲声中,起驾回乾清宫,静候佳妇。
  迎亲使者把金册、金宝放到“龙亭”里。仪仗队、鼓乐队在前,迎亲使者居中,后面跟着迎亲官员、太监、侍卫,出午门,会同皇后仪仗,抬上大批的礼品,直奔钱府。一行人马,花花绿绿,绵延数里,光是皇后的仪仗就有丹陛仪仗三十六人:黄麾二,戟五色绣幡六,戈五色绣幡六,锽五色锦幡六,小雉扇四,红杂花团扇四,锦曲盖二,紫方伞二,红大伞四。丹墀仪仗五十八人:班剑四,金吾杖四,立瓜四,卧瓜四,仪刀四,镫杖四,骨朵四,斧四,响节十二,锦花盖二,金交椅一,金脚踏一,金水盆一,金水罐一,方扇八。宫中常用仪卫二十人:内使八人,色绣幡二,金斧二,金骨朵二,金交椅一,金脚踏一;宫女十二人,金水盆一,金水罐一,金香炉一,金香合一,金唾壶一,金唾盂一,拂子二,方扇四,红杖一对。
  迎亲队伍一出承天门,看热闹的人就围了上来,当然大家只能在五城兵马司士兵的警戒圈外驻足观看,京城的道路已经被应天府派员清扫的干干净净,还洒了不少清水,迎亲路上凡是有碍观瞻的房子都被拆除,道旁的树木也扎上了红丝带,临街的店铺民居都是张灯结彩,那真是普天同庆。
  迎亲队伍在鼓乐声中向魏国公府开去,一路上有专人向路边围观的百姓撒铜钱,更是惹得欢声雷动,迎亲队伍过后,大群的老百姓意犹未尽,象潮水一样尾随着,一直来到国公府。
  魏国公府早已装扮一新,府门口铺着长长的红毡子,门头上,墙头上都是一片红色的海洋,光是红缎子就不知道用了多少匹,就连门口的一对石狮子都快用红缎子包起来了。
  迎亲队伍到达的时候,徐媛慧已经打扮停当了,连续七天的斋戒、沐浴之后,
  反复地用西洋进口的护肤剂、香水,揉面擦身;再用蜂蜜、玫瑰花瓣等原料制成的洗面奶涂面,用高级纸膜,轻轻地擦拭;又用羊脂、白色素馨香等原料制成的护肤霜,反复涂抹。最后一道工序是,在脸上扑香粉,画眼线,涂眼影,描青眉,抹红唇;再在两个脸蛋子上,抹出两块“颊红”来。头发按照皇后的规格梳成飞天髻,以备戴凤冠。这么一番打扮下来,原本活泼水灵的徐媛慧被整的象个百瓷人。
  魏国公徐增寿率全家老少,在大门口跪接迎亲队伍。迎亲使者高声宣诏。鼓乐声中,锦衣卫轿夫把皇后礼舆、龙亭,抬入前院,再由太监抬到后院的“绣楼”前,按钦天监官员指定的“吉利方位”停放。徐小姐着皇后礼服,戴凤冠霞帔,闪亮出场,跪受金册、金宝,回“楼”等待吉时。
  吉时一到,新娘子升舆启驾。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过大明门,入承天门、端门,到午门,城楼上钟鼓齐鸣。队伍从午门正中门洞进入紫禁城,经奉天门,到乾清门。皇后仪仗入乾清门,太监、宫女列队夹道,鼓掌欢迎。在丹陛下,迎亲使者还节复命。
  按照祖制,皇后大婚以后就要入住坤宁宫,大婚仪式也要在坤宁宫中进行,可是太后住惯了坤宁宫不愿意搬出来,就把皇后的寝宫改在了西六宫的春和殿,仪式就在乾清宫中举行。
  朱由校和徐媛慧在乾清宫里相对而坐。喝完了交杯酒,就算大婚礼成,随后朱由校就要携着皇后到奉天殿“诏告”大婚礼成,接受王公大臣、外邦使节的祝贺,此时的奉天殿,集合了大明朝所有的顶尖权贵。皇帝坐在龙椅上,皇后坐在其左下方,然后在御座两旁还设有两个宽大的蟠龙雕凤的宝座,分别是李太后和九千岁的位子。这一对曾经的盟友、现在的对手也都身穿吉服,在左右的簇拥下升殿就座。一品的文武大臣在奉天殿内分两队肃立,二品以下的官员和外国使节在殿外列队,就等着轮流上殿拜贺了。
  折腾到这个时辰已经接近午时了,从早上就开始站在皇宫里等待的大臣、使节们都已经被晒得头晕眼花,饿得前心贴后背了,恨不得赶紧结束好参加御宴。,刘子光这个南厂提督身穿蟒袍站在奉天殿的角落里,他腰间缠着软剑,两个胳肢窝下面的皮套里分别掖着一把64式转膛手枪,靴筒里插着匕首,可谓全副武装,再看太后左右的几个内操和九千岁身后几个身穿飞鱼服的太监,也是腰间鼓鼓囊囊藏了不少货色,这样的大场面谁不得防着点啊。
  钱谦益看到太后和九千岁都到了现场,对殿外伺候的白文元打了个眼色,后者轻轻点了点头走开了,然后钱谦益清了清嗓子,拿出早就预备好的昭告书宣读起来……
  皇宫里的人们眼巴巴地等着开席,宫外的宴席可早就开了,魏国公现在的身份更尊崇了一些,成了崭新出炉的国舅爷,他的帖子谁敢拒绝?他的面子谁敢不给?凡是没有资格到宫里去的京军中级将领几乎都被他请到府里来了,偌大的国公府成了人声鼎沸,几百坛子好酒佳酿任凭大家引用,上好的菜肴流水一般送上来,国公爷更是亲自挨个桌子敬酒,逢人就干杯,大家喝的畅快之至,到底是客人太多,没有多久徐增寿就不胜酒力了,当众吐的一塌糊涂,管家赶忙过来搀扶,向众人解释说公爷早上没吃饭,现在空腹喝了那么十几斤酒就是铁打的汉子也撑不住了,众人也表示理解,说这么大好的日子喝伤了就不好了,让管家赶紧把国公爷扶进去休息。
  醉眼迷离的徐增寿被扶进后堂之后,立刻清醒了,把吉服脱下,换了一身不起眼的清布衫子直接出了后门,纵马奔着城东方向去了。
  城外紫金山上的孝陵卫军营,虽然也摆了三百桌丰盛的饭菜,但是有肉无酒,等徐增寿的快马来到营门的时候,三千人马已经饱餐战饭,穿戴好了盔甲列队完毕了,徐增寿也换了盔甲,佩剑、弓箭悬在腰间,大枪挂在得胜钩上,没有半句废话,只说了五个字:“兵发紫禁城!”
  孝陵卫的三千人马虽然只是守灵的兵,但是这些年来被徐增寿操练的令行禁止,指哪打哪,对命令绝对服从,将令一出,立刻大开辕门,迈着整齐的步子向朝阳门开去,孝陵卫不是野战军,没有攻城器械,只有刀枪弓箭这些寻常兵器,不过朝阳门的守城军官早就被国公爷请去喝喜酒了,大部分官兵也放假进城耍去了,此时留在门口值守的只有几十个老军,看到一彪打着孝陵卫旗号的人马开过来,这些老眼昏花的家伙顿时惊的不知所措,国公爷手下的兵怎么扛着兵器来喝喜酒啊,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孝陵卫已然杀进了城门,也没难为这些人,只是留下五百兵控制了城门,然后继续开走了,这时候守城老军们才注意到这些孝陵卫的守灵兵们和以往装束不同之处,那就是每人脖子上都系着一根红绸子。
  脖子上系红绸子的不光孝陵卫,南厂和东林党的人马在每人分发了一根三角形的红绸布,“左压右,右挽扣,是这样的吧?真复杂,我怎么也系不好。”孙纲一边往脖子上笨手笨脚的系着红绸领巾,一边对彭静薇叨叨着。
  “笨死了!你八成是猪托生的吧?”看到孙纲又系了个死结,彭静薇实在是不能容忍了,夺过红领巾帮孙纲系上。故意装傻的孙纲嘻嘻一笑,说声“谢了”。拿起钢鞭就走。
  “你们这是干什么去啊,怎么每人都有领巾啊?”彭静薇看见其他南厂人员也系着红领巾,拿着兵器从屋子里走出来,顿时感到了一丝不对劲。
  “晚上你就知道,呆在这里哪也不要去,过会外面可能会比较乱。”孙纲留下一句话,带着几百个兄弟推着炮车、弩车出门了。
  南厂的任务是为东林党军进攻东厂衙门提供火力支援,赵彰成率领的红衫团炮连已经秘密进城,两门蒸汽大炮和一挺内燃机动力机关枪分别装在马车上,另有十架弩车配套使用,这样雄厚的野战火力用在城市巷战实在是杀鸡用牛刀。
  齐振铭带领的东林党军也出门了,这些人都是东林党多年积聚的力量,除了一部分穿着锦衣卫服装的人员之外,剩下的都是穿着五花八门衣服的民间勇士,武器更是杂乱,锦衣卫的制式装备绣春刀、小花枪、民间的大砍刀、长剑、哨棒、斧头、铁尺应有尽有。
  两股人流在东厂衙门口会合了,今天驻守衙门的东厂番子并不多,一部分跟随厂督去宫里护卫了,还有一部分放假去喝酒嫖娼了,所以防御非常薄弱,门口站岗的番子看到大批武装人员涌过来,吓得连忙逃进院子,把大门死死关上,再硬的大门也挡不住蒸汽大炮实心铁球的轰击,两炮下去,朱漆大门就成了碎木头片,大批对东厂怀着刻骨仇恨的东林党军们大喝一声,高举兵器蜂拥了进去。南厂的士兵们紧随其后,冲进去以后并不搜捕东厂番子,而是直奔书库楼而去,刘子光交待,务必把东厂的资料档案搞到手,杀人抢钱的事都可以放一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